蔡小倩,许 艳,李天宇,毕珊珊,陆 林
(1.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现代交通方式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改变了传统的时空关系[1],在地理空间结构系统中,节点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流是节点相互作用和交织的结果,节点在系统内部的位置以及节点内部要素的流动速度与方式,决定了节点的功能与作用[2]。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流动空间”逐渐代替“地方空间”[3],旅游流隶属于“流研究”范畴[4],其概念可分为两种:广义上的旅游流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或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单向、双向旅游客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和文化流的集合[5]。而狭义上的旅游流单指客流,含义为旅游者从客源地向目的地流动的人群数量和流动模式[6]。旅游流是旅游学和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7],时空关系是旅游流研究的重要内容,时间的持续性和空间的延展性构成旅游流的主要特性。
关于旅游流研究进展,已有学者作了较为详细地进行: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探讨旅游流研究历程[8,9],梳理相关理论[9-11],归纳研究方法演变过程[8,12,13]。在研究主题方面,多是探讨旅游流时空演化特征、空间结构特征、规模预测及影响因素等[8-10]。关 于 研 究 对 象,主 要 从 国 内 外 旅 游流[8-10]、出境旅游流[14]的研究转向国内旅游流[8]、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11]、基础理论[15]、研究方法[12,13]等的梳理与探讨。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定性方法为主,通过阅读文献并借助图表等方式对旅游流发展的现状进行归纳与总结。综上所述,当前旅游流研究进展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其一,相关综述文献发表时间较早,具有滞后性,无法反映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旅游流呈现出的新特征,因而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梳理。此外,已有文献主要探讨旅游流本身,而缺少对其时空关系这一视角的归纳与总结;其二,研究方法以传统的文献分析法为主,缺乏定量化的梳理归纳,进而对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进展的关注较为薄弱。目前旅游流研究中,缺乏利用可视化软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定量分析与归纳,亟须更加清晰客观的可视化整理与归纳。因此,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研究机构合作图谱等知识图谱,结合传统的文献分析法,对近30 年来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以期了解国内旅游流最新研究趋势,为国内旅游流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了更客观地研究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进展,本研究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将文献类型限定为CSSCI,选取的时间段为1993 年1 月1 日到2022 年12 月31 日,以“主题:旅游流+时空”作为核心检索条件,且以“主题:旅游流+时间”“主题:旅游流+空间”作为辅助检索条件,同时用“客流”“旅游信息流”“双向旅游流”“单向客流”“旅游文化流”“旅游物流”“旅游能量流”等可替代“旅游流”的主题词与“时空关系”“空间”“时间”等主题词进行交叉检索,对近30 年来有关该主题的文献进行筛选,剔除期刊会议征稿、卷首语、书评、科研机构介绍、无作者和个人科技成果介绍等文献,最后筛选出981 篇文献,作为CiteSpace分析的样本数据。
本研究采用6.1R2 版本的CiteSpace 软件对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CiteSpace是一款挖掘科学文献数据的工具,在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方面优势突出[16]。本研究先使用Excel软件对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发文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CiteSpace 软件生成的作者、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并对这高频作者、高频研究机构及其地域特点进行分析;在通过分析高频词的中心性和时间线图谱,了解到国内旅游时空关系的研究热点;最后根据结合相关文献的梳理与CiteSpace的分析结果,对本文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并提出研究展望。
根据本研究样本文献累计年变化量(图1)及国内旅游政策的变化可将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图1 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1993—2022 年发文量的年变化Figure 1 Annual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of domestic tourism flow,1993-2022
初步探索阶段(1993—2004 年)。1993—2004年间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发文量累计28 篇,仅占总发文量的2.85%,说明这一阶段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较少,处于初始阶段。1993 年有关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国内旅游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1995 年周末双休制度的提出、1999 年“黄金周”假期的提出,为我国居民出去游玩提供了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关注国内旅游流,对其时空关系展开了初步研究。
快速发展阶段(2005—2022 年)。2004 年后发文量逐渐增加,累计发文量953 篇,占总发文量的97.15%;且增长速度快,最高年发文量达93 篇,占总发文量的9.48%,单2021 年一年的发文量就是前十年总发文量的3 倍多。说明国内对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加,旅游需求逐渐增强,国内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9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意见的提出,促使国内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学者对其时空特征尤为关注。高铁等交通行业的飞速进步,使得长途旅游得以实现,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旅游客流量逐渐增加。因此,2004 年后国内有关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发文作者来看(表1),研究期内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共计有40 位,占全部发文作者的比重为10.63%,说明高频词发文作者在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研究的内容较详实。除此之外,发文频次最高的作者为马耀峰,累计发表68篇文献,发文量在10 篇及以上的作者有11 位,这些作者对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国内旅游流研究的发展。CiteSpace 作者共现分析可以判断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及研究人员相互间合作关系[17]。
表1 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1993—2022 年发文量3 篇以上的作者Table 1 Authors with over 3 published articles in the field of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of domestic tourism flow,1993-2022
通过CiteSpace 得出的作者合作网络(图2)可知,有关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整体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核心—边缘的网络结构特征。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作者主要有马耀峰、陆林、张捷和李伟等人,在图谱中产生了突现点(Citation Burst),是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核心作者。围绕这些核心作者所形成的研究团队,内部合作网络结构紧密且复杂,影响力较大;与其他研究团队的外部合作网络结构较松散,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研究团队的外部合作,促使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朝着复杂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图2 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1993—2022 年作者合作网络Figure 2 Author collaboration network in the field of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of domestic tourism flow,1993-2022
从发文机构来看(表2),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发文量在6 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24 家,占发文机构总数的7.27%,其中陕西师范大学以120 篇的发文量位居第1,发文量在20 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9 个。说明各研究机构对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关注度较高,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由图3 可知,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合作关系呈现出“中心节点突出,局部联系紧密”的特点,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性特点。结合图2、图3 并将作者和研究机构一一对应发现,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区域。其中以马耀峰为主的陕西师范大学团队侧重于西北地区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多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案例地,探讨旅游流时空关系;华侨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是侧重于珠三角地区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西南地区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则以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为主。国内关于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特点,研究范围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较为广泛。
表2 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1993—2022 年发文量5 篇以上的研究机构Table 2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 over 5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of domestic tourism flows,1993-2022
图3 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1993—2022 年研究机构合作网络Figure 3 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network in the field of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of domestic tourism flows,1993-2022
使用CiteSpace软件统计分析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近30 年的关键词频次与中心性(表3),可以对不同时期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热点进行解读。为了保证关键词的准确性,剔除频次和中心性最高的“旅游流”。由表3 可知,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最早从1998 年的“入境旅游”和“旅游客流”展开,关键词“入境旅游流”频次最高,为65 次;而“旅游客流”的中心性最高,为0.34,说明旅游客流、入境旅游与其他关键词间的联系较为密切,一直是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热点。而近些年来,高频关键词有“网络结构(53 次)”“数字足迹(20 次)”“大数据(13 次)”和“时空特征(20 次)”等,说明国内有关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其数据来源由传统的年鉴数据等转向为网络信息数据,研究对象侧重于区域的网络化特征研究。
表3 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近30 年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性Table 3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and their centrality in the field of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of domestic tourism flow in the past 30 years
通过CiteSpace 生成关键词的时间线图谱可以反映出研究主题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关系,由图4 可知,由关键词构成的网络连接点众多,各节点随时间增加不断在演变,结构复杂,主要节点有“旅游客流”“信息流”“空间结构”“网络结构”“耦合关系”“社会网络”“流质”等,说明了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内容丰富,研究对象多样的特点,此外,研究主题在初步探索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
图4 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1993—2022 年关键词时间线图谱Figure 4 Keyword timeline graph in the field of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 of domestic tourism flows,1993-2022
结合表3、图4 可知,在初步探索阶段,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从1993 年形成的第一个关键词节点(移动规律)开始,逐渐开始关注“入境旅游”“旅游客流”“影响因素”的研究,侧重于对旅游客流量的季节性分布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尺度集中国内某个旅游景点或者城市,研究内容包括旅游流的流量、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快速发展阶段,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呈现出研究方法创新、研究对象多样化、研究尺度微观化的态势。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引入,为研究旅游流网络结构提供了新的手段;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百度指数、网络游记、数字足迹等的出现,丰富了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数据来源;研究对象不仅仅集中在初步探索阶段的旅游客流,拓展到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等方面的探索。因此,关于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探讨呈现出研究内容更加详尽,研究尺度更加精确,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数据来源更加多样化的特征。
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构成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且空间结构是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体现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8],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研究会呈现出不同特征。在初步探索阶段,旅游流运动规律、空间结构模式等是其研究的核心。以行为地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发现西安市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游客偏好某类旅游线路产品[19]。除从旅游者行为角度探讨旅游流空间结构内容外,有学者从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结点数、α指数等拓扑参数定量分析了旅游流空间结构,并进一步挖掘其研究的现实意义[20]。在快速发展阶段,关于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内容集中在空间结构形态方面,研究尺度由单个景区[21,22]到 城 市[23,24]、省 份[25,26]再 到 城 市 群、区域[27-30],逐渐由微观转向中宏观;研究对象更多元,不仅局限于入境旅游流[19],还拓展到境外旅游流[31]、特殊时间段旅游流[32,33]等。近些年,高铁快速发展,拓展了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尺度,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丰富了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的数据来源。
对于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其时空分布特征、网络结构、时空分布规律等方面,还需探讨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及机理等内容。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影响因素按照驱动力的不同可划分为内生动力(包括旅游动机、个人偏好等[34])和外生推力(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可进入性以及旅游政策等[35]),按照类型又可划分为自然影响因素(包括气候适合度[36]和降水、海水温度、热带气旋等[37])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以及地理空间邻近性等[38])。此外,有学者将旅游流时空关系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分为内在推力、外在推力、吸引力和支撑力四种类型[34],丰富了影响因素的研究。唐弘久等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入境客流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供给层面看,旅游地与客源地的兼容性是首要影响因素,服务功能、品牌品质等是重要因素;从需求层面看,游客自身属性条件的差异、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是重要影响因素[39]。整体上看,国内关于旅游流时空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早期的季节性差异分析逐渐转向对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从时间视角分析转向空间视角剖析影响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高铁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方向朝着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呈现出信息化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微博签到数据、旅游数字足迹、百度指数等成为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新型数据来源,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在旅游流领域的引入,为探讨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韩冬等基于旅游数字足迹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网络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得出其网络结构分布不均衡,核心区域突出[40]。刘大均等通过网络文本数据,探讨了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变化特征,得出其网络结构呈现出“H”字型骨架特征[41]。汪德根以京沪高铁为研究对象,运用旅游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高铁沿线9 个站点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得到高铁开通后,促进沿线旅游流呈现出“马太效应”“过道效应”及“同城效应”[42]。李磊等以黄山市为例,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对合福高铁开通前、开通两个月及开通两年后三个时间段的旅游流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探讨[43]。综上所述,在案例地选择上,既有以单个省市为例,也有以区域为例,案例地选择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多是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复杂网络方法探讨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但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少创新性,日后需要探索新颖的方法对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
流量是构成旅游流的重要要素之一,通过定量分析旅游流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利于旅游管理部门进行客流量的预测和估计,进而促使当地旅游业及时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4]。国内学者多是构建数量模型,通过一些定量方法进行旅游流的预测与计算[45]。保继刚在综合考虑距离、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首次将引力模型运用到旅游流量预测,构建了全国各地去北京的数量模型[46]。张斌儒等以海南为例,构建RVN 模型测了前往海南的国内客流量,并验证出相比较基准模型,RVN模型具有更优异的预测效果[47]。有学者发现旅游流量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分异规律[48],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在空间上则具有地理空间邻近性的特点。戴文等以南京市为例,发现南京市各个假期间的旅游流流量具有较为明显的距离衰减倾向,即距离客源地越远,旅游流量越少[45]。张瑛等借鉴旅游流时空卡口理论,将其与系统仿真实验方法结合,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预测了不同游客规模下,旅游流时空卡口的分布差异[49]。这为景区客流量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有利于景区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综上所述,国内有关旅游流时空关系的流量预测分析主要是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来源流量预测方法体系。
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对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从整体上看是学者们分别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研究内容从早期有关时空模式演变转向基于多源数据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网络结构;研究尺度逐渐微观化,从省域、市域尺度逐渐缩小到某景区。丁正山以南京市作为案例地,对南京国内旅游流市场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究[50]。张红等对西安境外游客的构成、旅游目的、旅游时间、消费与停留等结果特征进行探讨后发现,西安境外游客与11 个旅游热点城市间双向流动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51]。除对旅游流时空模式进行研究外,有学者对国内特殊时段的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李志飞等利用时间序列和Zipf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时间上,国内旅游流在实施黄金周制度以来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52]。戢晓峰等则基于公路交通流大数据,对云南省2017 年7个节假日的旅游流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的4 条旅游运输通道在时间方面,长线旅游运输通道旅游流的时间集中度高于短线旅游运输通道;在空间上,4 条通道的旅游流呈现出“一核、四轴、多散点”的特征。近几年,旅游流时空分布研究数据来源的多元化,如新浪微博LBS 签到数据[53,54]、网络游记[55]和照片[56]、网络关注度[57]、百度指数[58]等为国内旅游流时空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旅游流一直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而旅游流时空结构是构成旅游流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获取数据来源,以“旅游流+时空”为检索主题条件,选取1993—2022 年为研究时间轴线,对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结论如下:①研究期内,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文献发表量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发文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据发文累计量的多少和国内旅游政策的变化,将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划分为初步探索阶段(1993—2004 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22年)。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②高频次发文作者在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地位,为推动旅游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作者网络整体呈现较完整的“核心—边缘”特征,影响力较大的作者成为图谱中的突现点;由核心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内部合作网络结构紧密,与其他研究团队的外部合作网络结构相对松散。各个研究机构对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关注度较高,研究内容较广泛。主要研究区域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西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和西南地区,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特点。③“入境旅游”和“旅游客流”是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领域最早关注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网络结构”“数字足迹”“大数据”和“时空特征”成为新的高频词和热点话题。研究主题在初步探索阶段侧重于旅游客流量的季节性分布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而在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研究方法创新化、研究对象多样化、研究尺度微观化的趋势。④空间结构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网络结构研究、流量预测研究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构成了研究期内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旅游流的空间结构研究尺度逐渐拓展,数据来源多元化;影响因素由早期的季节性差异分析转向对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网络结构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日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流量预测以实证分析为主,经过各位学者的不懈努力,已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方法体系;关于时空分布特征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内容从早期的空间模式转向后期的网络结构研究,研究尺度整体趋向微观化。
在研究内容上,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进入信息时代和高铁时代,且以信息技术和高铁为主的旅游交通在旅游流领域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是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的多样化和新颖化,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大数据、数字足迹、旅游交通、影响因素等将是未来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热点,未来可以继续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化研究。
在合作网络上,学术界应该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合作联系。现有的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相关研究不论是作者合作网络还是机构合作网络都较为松散。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不仅要重视研究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更要强调其实践意义,进而推动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因此,相关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合作,推动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走向实践,为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方法由早期的归纳演绎等质性研究方法逐渐转向定量方法,但近几年来国内旅游流研究方法同质化现象突出,如在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方法方面,多是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复杂网络方法为主,缺少新颖的研究方法在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大数据的普及,数据来源的多元化,关于旅游流时空关系的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进行创新,进而推动旅游流时空关系研究朝着更深层次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