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世迪 齐宏卓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与百年变局使全球竞争态势加剧,岗位需求紧缩,高校就业压力逐年增加,更多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呈现“无缝式”“直聘式”趋势,对需求输入更加倾向综合素养强、质量高的专业化人才。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愈加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根据动态竞争加剧的社会需求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条件的社会供应,如何填补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供需“鸿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深度融合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基于“做中学”的CDIO 教育模式、“3+x”“2.5+x”的定制式教育等人才培养体系,均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国家和高校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实施和推进,有的地区甚至牵头将高校、企业联合成立创新创业工作站,其目的就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落到实处。
随着李克强总理在2014 年9 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思路,我国高等教育部门推行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的政策,其目的就是激励大学生“主动式”地通过社会实践将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比如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区中为大学生开办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在企业场地、企业注册、相关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设立基金扶持项目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持;联合银行和投资基金会提供担保贷款和贴息。这一系列举措凸显出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实的支持。
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一种知识形式,该概念由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 年在哲学领域提出,他认为知识的常见形式是以文件、公式、数据等可描述的方式呈现,这种知识形式可以通过感官理解、获取、传播。而与之相对的隐性知识则不能以常规方式流通,其呈现形式是以个人为载体,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包括个人的思维模式、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它是人类非语言活动的成果。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高度依赖个体及个体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个体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事物的深刻内涵,从而更熟练地付诸实践。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就隐含着很多隐性知识,如概括力、断言力、提问力、短答力、命名力等。因此,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管理。
根据隐性知识的概念及特征可知,隐性知识存在于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角落,且以其依赖实践活动的特性,深刻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个体的实践行为。与显性知识能够清晰流通不同,隐性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潜藏在教育体系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深刻理解隐性知识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是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隐形知识的重要前提。
以往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将显性知识的灌输放在首位,以培养方案中的理论框架为中心,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在社会上“用”起来,将生产力转化为价值。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标准是能够“学以致用”,而“学”应该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共同支撑大学生的知识体系,相互引导。显性知识的理论脉络需要隐性知识去引导才能在教学效果中得到巩固和升华。仅获取显性知识,只能是理论型、应试型,脱离引导的显性知识如同没有根基的大树,不能生根发芽,导致“学”不能“致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不能无缝对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学不能快速地满足企业需求,这个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尤为突出。因此,明确隐性知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双线推进两种知识的引导与相互融合,才能避免显性知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切实填补人才供需之间的鸿沟。
将隐性知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根本目标是提升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效,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创业能力。挖掘隐性知识需要高校、教师、学生三者联动。高校制订方案引导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贯彻,将实践环节嵌入到教学环节中;教师在授课中加强对学生“非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作为传道授业的对象,学生应提升自我感悟、心理适应能力,主动将隐性知识融入显性知识中。对于隐性知识的运用,同样需要高校、教师、学生三者构建教与学的生态环境、教师依托高校搭建的实践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锻炼学生良好的智商和情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根据实践环境的不同,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学生需结合自身能力将其融会贯通,并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
近几年,对大学生隐性知识的培养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用隐性知识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知识管理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在《创新求胜》中提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其转化手法有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可以在相互转化中提升传播的能力,相互转化有利于知识的升华。完善的培养体系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关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兼顾的,在教学体系中不仅应该体现显性知识的培养,还应该贯穿隐性知识的培养,因为根据隐性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特征及作用,创新创业能力获取及应用的关键是隐性知识。当前,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仍然偏重理论教学、理论考核,虽然有些课程配备了实践、实验、实训环节,但限于场地、环境、师资等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无法取得切实的效果,这使得一些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表现出“概念背得很熟,实际动手能力很差”,更谈不上成为能够创新创业的社会人才了。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培养体系设置与社会需求不接轨,忽视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融合与转化的重要性。高校培养体系应该与社会需求具有一致的生命周期,以需求为导向,实施联动变化。随着中西方竞争和博弈的加剧,中国迫切需要培养高技术人才来解决一系列来自西方的“卡脖子”问题,高校的重要任务是用完善、先进培养体系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整合为能力才能展现出中国大学生的竞争优势。首先,在教学大纲中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将“做中学”落到实处;弱化“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采用“大作业”“小答辩”等多元化的形式从多方面综合考核学生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评。其次,加强教师“企业进修”资助力度、加强“工程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来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知识传授能力;与企业专家共同修订培养方案,这样才能让需求根植于教学,让教学直接服务于需求,让需求与供应实现准确接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设立如案例教学、模拟场景、创业沙盘等环节,实践环节中设立创业实践、企业运营等环节,运用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方法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环节设置导师制、学业导师制,这和着力隐性知识的传递有着异曲同工的意义。自古师傅带徒弟,往往将自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绝活”传授给徒弟,这些“绝活”不能以文件、公式、数据等描述,包含了师傅凭自身多年的学术经验、社会经验、行业经验积累总结的、学生无法在显性知识中获取的技能。师傅通过考查学生显性知识掌握程度、世界观、价值观,因材施教地传播隐性知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技能、提升能力。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的哲学理论中提出了“知行统一”的思想,“知”即为理论、显性知识,“行”即为实践,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融合,二者密不可分,浑然一体。受传统“知行二元论”影响,产生了“先知后行”“先行后知”等思想,从而造成“知行不一”的问题,使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实践不能验证理论。导师是引导“知行统一”的重要角色,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传递的桥梁。一些高校设立学业导师、企业导师、研究生第二导师等培养方式,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将老师自身蕴含的岗位技能、人文素养等非书本上的隐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导师制兼顾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管理理念,为学生营造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双重氛围,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融会贯通为能力,完美地贯彻了“知行统一”的思想。与基础课、专业课培养相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更加注重导师来引领“知行统一”,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导师制在培养环节中实施的力度。有些专业推行的“小班授课”“小组研讨课”“企业实训课”也是导师制实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根本均是学生得到更多老师言传身教的机会,体会更多亲历实践的环境。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导师能够起到连接高校与企业的桥梁作用,是知识桥梁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顺畅流通的关键。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选拔具有工程经验甚至创业经验的老师担任导师,这种有“实战”经验的导师才能更好地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同时高校应该推出激励机制,如指导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纳入年度绩效奖励、导师制作为年度考核标准之一、学生绩点评优保研加分,等等。
当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创业无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落地,主要原因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激励措施。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流于表面,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而忽视了育人成效,被动式的教育形式不可能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更不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由之路。高校、企业、政府同样应该实现三者联动。政府结合国际形式、国家经济发展总方向、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企业结合自身需求与区域经济服务提供真实的创业场景、派出企业导师;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必须以国家发展、企业需求为导向,脱离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纸空谈。应该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主动对接企业,与企业一同构建人才供应链。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搞得如火如荼,但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弥补人才供需的鸿沟呢? 究其原因是多数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学以致用”“知识就是力量”的全过程,或者说政府、企业、高校没有构建出一条完整的人才供应链来实现创新创业的成果化。一些大创项目仅仅是“纸上谈兵”或“应试”作品,达不到成为产品或拟成为产品的水平,这与指导教师的工程素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对创新创业场景设置三方面有很大关系。指导教师是创业产品的引领者、学生创业之路的灯塔,指导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给出创业范围及边界,引导学生走创新之路,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上述三点职责已包含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贯通;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应该能够在显性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主动地获取隐性知识并进行融会贯通,创新创业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是重中之重;创业环境是成果转化的平台,这将直接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就感、体验感。野中郁次郎在1998 年提出:“知识创造提供基础的一个空间,并且是可以为大家所共享的。”高校应该联动企业构建创业空间,创业者能够在空间中进行产品、知识的传递和共享,能够在这个场景中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升华为产品。政府、企业、高校三者有机联动,才能够切实优化我国的人才供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事业是支撑、推动、引领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输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如何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如何填补高校与社会的供需鸿沟。基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就业形式波动多变,自主创业已成为人才演变的又一个重要形式。那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我们将隐性知识融合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的。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实践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不仅仅依赖显性知识的支撑,更需要隐性知识贯穿整个体系。实践证明,以显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体系无法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无法满足社会人才输入的需求。我们相信,完善的培养体系、科学的教学生态、与时俱进的政策将能够更好地树立大学生创新精神、更切实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更具成效地满足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