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光 谢剑虹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被赋予极高的战略地位和极其丰富的内涵,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但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其核心和关键[1]。“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关键在于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把握好量的合理增长。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都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2]。从人力资本角度看,劳动力持续投入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教育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劳动力质量最直接、高效的方式。当前,已有学者就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现状与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形下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经济发展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更要兼顾增长的效率与稳定、社会的公平、绿色环保和关注“人”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要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3]。经济高质量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人力资本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学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4],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反映着一国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5]。从教育的价值意蕴来看,19世纪40年代,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文中,运用“精神资本”的概念阐述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6]。后来,罗伯特·索洛充分论证了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7]。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更为直观。为了更深层地揭示其作用机理,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
新阶段的经济增长要从过去的以高速度、粗放、不可持续为特征的增长模式转向中高速、追求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模式,离不开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全要素简单来说是指所有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因教育而带来的知识、技术、制度的创新,以及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等多种要素,其中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力。职业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间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方面,作为与经济社会一线岗位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为高质量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创造了孵化场地,促使经济增长从“人口红利”走向“人才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人力资本。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劳动者胜任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和提供科研服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通过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知识存量提升、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和提供社会文化服务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新阶段提高经济质量就必须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过渡和升级,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知识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克拉克定理认为,劳动力最初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8]。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高等职业教育促使新兴产业雇佣高质量人才,实现人才与产业相适应。我国产业正处于跨越低端产业链条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换挡期”,迫切需要一大批能适应产业高端化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9]。首先,富足的劳动力供给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助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迈进,实现技术技能人才链与中高端产业链有效耦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推进经济产业迈向中高端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生力军的作用。其次,高等职业院校对接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尤其是针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与企业联合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培养了技术创新与服务团队、创新了技术服务模式,进行技术攻关与技术创新,促进了关键技术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应用转化能力,有效助力了企业的应用技术创新。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社会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共享经济发展红利。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国还面临着总体社会结构处在贫富差距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的境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0]。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各种形式面向再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及特殊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消除技能短缺带来的就业降级和失业问题,从而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村低收入人群占比大,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不高,所以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据统计,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11]。同时,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职业农民,增强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技能。但随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还需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作为高素质一线劳动力培养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规模相比仍然存在缺口。从劳动力市场供需规模的总量看,2014年技能劳动者供给为1.57亿人,占全体就业人员的20%,其中高技能人才为4136.5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5%[12];2021年技能劳动者供给突破2亿人,占全体就业人员的26%,其中高技能人才达6000余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0%[13]。由此可见,八年间,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数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也应看到,技能劳动者占全体就业人员比例不高,与发达国家技能劳动者占全体就业人员的比重普遍在40%~50%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还存在缺口,技术技能等级越高的劳动力缺口越大,年均缺口在1300万人左右[14],见图1。同时,目前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主要是以初级和中级技能劳动者为主,远远不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有效需求人数/有效求职人数)达到2.5以上[15]。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的增速会超过对中级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这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性规模提出了新的调整要求。
图1 2019-2035年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供需及缺口预测
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分布情况及其内在关系,通常用各产业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密切,两者的协调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变革,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确保人才培养“适销对路”。
从产业结构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2021年)相关数据,以2012年为分水岭,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呈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近15年来,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小幅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大幅上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0968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7.3%、39.4%、53.3%,呈“三二一”型,见图2。相应地,各产业就业人员也呈现“三二一”格局: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7072万人,占22.87%;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1712万人,占29.0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35868万人,占48.05%。
图2 2007-2021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从专业结构看,2021年,我国有高职专科院校1486所,共开设733个专业,专业点共61648个,招生人数为5525801人。对接第一产业的专业共有47个,涉及4个专业类,专业点为1584个,占专业点总数的2.57%,招生人数为116424人,占总人数的2.11%;对接第二产业的专业共有300个,涉及43个专业类,专业点为17732个,占专业点总数的28.76%,招生人数为1338021人,占总人数的24.21%;对接第三产业的专业386个,涉及50个专业,专业点为42332个,占专业点总数的68.67%,招生人数为4071356人,占总人数的73.68%,见表1。由此可知,高职专科对接第三产业的专业点和招生人数分布比重远超第一、二产业的比重。结合图2的产业结构比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明显高于相对应的专业点数占比,这说明高职专科对应第一产业所开设的专业(农林牧渔专业)及其培养的人才规模远不能支撑农林牧渔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农林牧渔专业的认识不足,相关专业招生困难,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农林牧渔专业的办学动力不足,难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远超相对应的专业点数及人才培养数占比,说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第二产业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反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低于相对应的专业点数及人才培养数占比,说明对应第三产业设置的专业点数及人才培养数过多,人才培养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以上分析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之间还存在结构性不足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状况,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表1 2021年高职专科专业结构及招生情况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间还存在部分脱节现象。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依然严峻[16]。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占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的54.2%,学校数占高等学校总数的53.6%;但是,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13999亿元,其中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投入为2758亿元[17],仅占19.7%。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18]。由此可见,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其办学规模不同步,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大打折扣。其次,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岗位的新变化和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还未能及时跟上产业升级步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云物大智”等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生产方式的转变,致使原来简易的劳动岗位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岗位,新兴岗位的职业活动充满科学思维与智力活动[19]。在这种产业变革形势下,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产业需求有所脱节,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最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步伐,导致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不强。高水平师资力量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无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相当一部分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欠缺,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要[20]。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21],促进了劳动力积累与人力资本发展,助推了经济增长。在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规模方面,应加强前瞻性分析、扩大招生规模、服务在职培训。
1.注重人才培养预判与评估,紧跟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
国家和地方应分别成立负责技术技能人才规模预测与评估的专门管理机构。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分别对国家总体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高职教育规模进行预测与评估,共同指导高职院校结合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安排本校的招生规模。该管理机构主要有以下职能:首先,前瞻性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和走向,预测高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并结合高职技术技能人才的现有规模,测算出高职技术技能人才缺口,以对高职教育的总体规模布局进行指导。其次,每三年一次对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技术技能人才规模与经济发展的适切性进行评估,并发布评估报告,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及高职院校绩效评价的参考。
2.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
国家应对接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统筹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规模,建立测算模型,细分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等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目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的总体缺口较大,因而需要扩大高职院校的总体招生规模。首先,应增加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基数。需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制造强国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等,深入分析三农经济、实体经济等对一线人才的需求规模,扩大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其次,应扩大本科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针对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现状,应对接经济产业的高端链,聚焦芯片制造、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关键领域,加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整合力量、集中资源,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引领经济产业发展。
3.服务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后劲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挤压出一部分产业工人,需要进一步学习新技能,同时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终身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应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对企业职工进行在职培训。首先,应发挥高职院校智库支撑功能,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出谋划策。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内涵,发挥产教融合的主人翁意识,参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以真正从源头上融入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过程。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依赖高职院校提升吸引力,同时还需提升企业的配合度,这需要国家和区域层面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规划的产教融合。其次,发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为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提供多种服务。对应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采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分散集中等多种培训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在职培训。校企共同开发培训教材、培训资源,将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流程纳入培训内容,也可引入行业优秀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组建“双导师制”,校企师资相互学习交流,既增强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又提升了企业在职员工的理论水平。
无缝对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区域、高职院校应形成联动机制,不断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
1.加强顶层设计,全盘规划对接三次产业发展的高职专业布局
要解决我国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与相对应的高职专业结构不相协调的问题,应精准分析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接三次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对高职专业规划的总体指导。首先,国家应成立专门的高职专业规划指导部门,分析全国三次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并预研预判对应的高职专业布局。目前,教育行政部门虽定期发布高职专业目录,但相对宏观,还需加强教育管理部门与经济产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产教联合对三次产业对应的专业布点和招生规模提出更详细的指导性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真正做到产教融合,联合加强相关指导,并定期发布专业布局的详细指导意见。其次,推进行业智力支持,查漏补缺培养紧缺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加之现有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如跟不上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会造成某些行业人才供应紧缺。各行业应加强前瞻性分析,及时更新并发布前瞻性产业名录,以供高职院校借鉴参考,及时调整更新专业目录。应加强对农林牧渔专业、制造业等对应第一、二产业的专业开设与招生规模的发展,加强涉农人才培养,增强与直播带货、农村电商、民俗旅游、智慧农业等与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新专业建设,提升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等专业的技术含量。
2.增强区域联动作用,统筹谋划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高职专业布点
以省份为单位,各区域应结合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对接本区域重点优势产业,精准谋划区域高职专业结构。首先,对接本区域产业布局,发布更精准的省域高职专业目录及相关要求,包含第一、二、三产业对应的专业布点和人数要求。应将专业布点数与招生人数向区域重点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支撑区域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其次,应分专业进行生均拨款。从某种程度来说,导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与其对应专业比重失衡的因素之一是区域高职院校获得的生均拨款各专业都是同一标准,但涉农类专业、制造类专业与服务类专业的办学成本有很大差异,第一、二产业对应的高职专业办学成本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对应的高职专业[22]。应深入分析与第一、二、三产业对应的不同专业的办学成本差异,精准测算不同专业的办学成本,分专业执行差异化财政性生均拨款,这样才能避免部分高职院校盲目设置办学成本低的专业。
3.推进学校动态调整,精准安排彰显本校优势特色的高职专业结构
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和区域的专业布局规划,结合本校实际,不断优化调整本校专业结构,这是高职教育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首先,分析本校优势与特色,对接产业合理安排专业结构。各高职院校应本着差异化发展原则,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与特色,布局本校专业结构,一般来说单一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应成体系,不应追求大而全,应聚焦对接某一经济产业链,构建专业群体系。其次,应建立预警调整机制,不断更新优化学校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应不断跟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对专业设置进行预警。对接产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化、转型升级情况,结合现有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预测各专业人才需求,以判断现有专业是否续办、停办、合并、转型等。
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这要求进一步增强教育经费投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1.优化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教育经费投入的适应性
教育经费投入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经济基础,应改革投入方式,增强经费投入的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在采购实训设备和耗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进行社会服务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首先,应科学测算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因地制宜,建立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23]。建议由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牵头,科学测算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成本、盘点好现有的投入缺口,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更精准。由于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发展规划、专业结构不同。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不同专业大类的办学成本差异性,科学合理地确定财政投入标准,并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拨款动态调整机制。其次,应吸引多方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办学格局。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联系紧密,经费投入不能完全依靠政府[24],要兼顾资金投入的公益性和市场性。国家层面应创建稳定开放的政策环境,推进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明确出资方的责权利,吸引行业、企业、民间组织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
2.面向真实岗位需求,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适应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催生新业态新岗位,加之原有岗位转型升级,传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真实岗位需求,需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首先,应联合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组织,校企共同研究专业群的职业岗位、行业认证、技能大赛等的能力和素养要求,开发“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模块,优化课程内容,建设优质课程资源,重点打造“真实场景、真实项目、真实交付”的“三真”实践教学资源。专业群建设应引入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引入创新创业要求,实现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相融通、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通、大赛项目与实践项目相融通,构建“岗证赛创”融通的课程模块,优化课程内容。其次,注重数字化教学方式改革。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创新变革教学方式,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数据系统。在教学上,以AR、VR等技术为支撑,建设云课堂和智慧实训工坊,解决教学中学生看不到、进不去的难题。在学习上,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建立虚拟仿真学习空间、在线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评价上,运用大数据技术,捕捉学生学习行为,对知识点、技能点掌握程度进行画像,精准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3.建立认证与互聘机制,增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适应性
教师是提升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推手,应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适应性。首先,在国家“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基础上,各省按照不同教育层次和专业大类,建立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多方认定主体,培育一批专业性较强的第三方认定机构。通过建设国家“双师型”教师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双师型”教师认定的统筹协调、监督和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对已获得相应认证的教师,实施不超过5年一周期的复核,以促使教师不断关注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升级需求,在教学中融入新理念、新标准、新工艺、新技术等。将“双师型”教师建设情况作为高职院校办学能力达标和专业设置评估的重要指标。制定“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把“双师型”教师认证与聘期考核、职称晋级、课酬等直接挂钩。其次,建立校企“互聘互认”机制,畅通校企“双向交流”的平台。建立校企人员互聘制度,在岗位、职称、劳动量、评价等方面建立校企“互聘互认”机制,促使校企人员深度交流[25]。学校应定期选派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到优质中大型企业挂职,同时学校应聘请或柔性引进一批产业导师、技术能手,校企形成常态化兼职互聘机制,校企人员协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技术创新等活动,加速校企人员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双向交流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