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2023-09-25 06:34常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科人才专业

■常烁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引言

根据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任务,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挖掘等新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方法路径,探究智慧环境下新文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推进新兴技术在文科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探索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有效模式,创新课内课外师生互动机制。主动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围绕提升人文素养、跨文化能力、复语能力等,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探索“专业+外语”培养模式,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1]。

在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大部分高校致力于培养“翻译+专业”的翻译人才,但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辅助翻译的发展,翻译专业人才在实践、就业中面临着挑战。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为积极构建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统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与时代脱轨,翻译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翻译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和外语应用能力的模式[2],更应该迎合新文科背景的需求,培养具备良好国际传播能力的“翻译+技术”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尤其是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科技挑战,熟练应用机器辅助翻译软件,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掌握语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人文和社科领域的问题,传播中国声音。

二、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进一步加深,新文科背景下对“翻译+技术”这一复合型的翻译人才需求都在逐渐加大。围绕新文科建设的要求,翻译专业建设要丰富人才培养的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为了适应翻译专业发展,培养国际传播能力,翻译专业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革新教学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翻译+技术”人才。

(一)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第一,因翻译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相对于其他应用型学科而言较为逊色,翻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着较大困难。学生在校期间更为重视理论实习学习,实习实践较少,导致翻译能力有限,在工作中能难独立完成翻译工作,需要用人单位继续深入培养,为此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更中意有翻译工作经验的往届学生。第二,虽然大部分高校的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包含实习实践内容,但是部分实习和实践活动与最新翻译需要脱钩,学生毕业后独立从事翻译任务时仍然困难重重。第三,部分高校忽视了高级翻译人才培养,虽然拓宽了翻译专业学生课程覆盖面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缺乏在专业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学生缺乏对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即使使用翻译软件,仍难以承担专业领域内各类材料的翻译。第四,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缺乏专业的口译人才胜任大型会议的同声传译等任务,尤其是心理素质好、能应对突发状、视野广阔、术语专业的高端会议人才。翻译专业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中还不能满足基本的岗位能力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翻译专业采用传统的单一外语教学模式,还存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较陈旧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缺乏翻译辅助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导致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着挑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课程体系相对滞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翻译理论,忽视了学生翻译技术软件使用的培养,缺乏相应的口笔译实践经验,往往不能紧跟技术发展向学生提供面向市场的翻译教学,导致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实践、实战能力不足,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吻合[3]。

虽然高端和复合型的口笔译翻译人才具备卓越的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完备的知识结构、灵活的应变能力等,但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双重驱动下,机器翻译迎来了飞速发展,呈现出“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云端化、泛在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等特色,各类翻译设备和翻译记忆库依靠着速度快、容量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获得大众的认可和青睐。目前,在大部分领域内,机器翻译的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逐步代替了人工翻译,大大减少了市场上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翻译人才在就业中面临着挑战。

(二)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机器辅助翻译的发展在给翻译带来便捷等优势时,也给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人机交互翻译模式,促使高校不断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拓宽人才培养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寻找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有效结合路径,机器翻译在跨文化交流、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上仍无法取代人工翻译,在专业领域内,仍需要高校提供“翻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翻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更匹配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高校在课程设置、授课方法上要能注重学生的翻译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各类机器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此外,在人才培养上,为了迎合新文科背景下,传递中国声音的需要,翻译专业要注重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的融通学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培养学生成为懂翻译技术、懂专业知识、懂传播技巧的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

三、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能力不高、水平不强、技术不精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在人工智能时代和新文科背景下,大部分应用型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小,成效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忽视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课程构成体系有待丰富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中考虑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但是课程构成体系较为单调,没有紧跟专业发展步伐及时更新,忽视了传播类课程的设置,如附表1所示。翻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翻译理论和翻译能力的培养,积极克服语言障碍,保障有效沟通交流,但是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导致缺乏文化内涵,“本土文化失语”,学生缺乏展现、传播母语文化的能力,忽视了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翻译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更要在国际舞台中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附表1 翻译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二)专业实践渠道有限,导致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受阻

在应用型高校翻译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译、笔译实践能力。大部分高校依托翻译实践教室实现模拟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实践活动。但是由于专业实践活动在课程设置中较为薄弱,同时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部分国际赛事、活动等暂缓举办,使得本就缺少的专业实践机会更为稀缺,课程设置中采取小组讨论、情景在线场景,学生缺乏在国际赛事、各类国际交流活动锻炼和积累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导致学生过多关注理论知识提升,而忽视了实践能力[4]。

(三)设备陈旧软件不足,导致学习内容陈旧与行业脱节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理论为主,机器辅助翻译类课程设置较少,却由于经费限制,个别高校存在缺乏独立且专业的翻译实训室和专业的翻译软件。即便拥有翻译实验室,实验设备也存在设备不足,多名学生公用一台机器,设备老旧、卡顿、死机等现象,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慢,课程资源不能紧跟翻译发展的脚步,不仅影响了课程效果,更导致了学生所学内容与行业前沿脱轨。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需要优化

随着翻译专业的不断发展,翻译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翻译专业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也取得较大进步,翻译专业师资力量不断强化,但是在师资结构和质量上,还存在着翻译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翻译专业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类或语言类等外语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专业的发展需要吸纳经济、法律、贸易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解决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部分高校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授课的翻译专业教师还需要作为翻译人员从事翻译工作,教师的翻译作品被评头论足找缺陷,这使得翻译教师从事实践活动处于被动地位,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任教翻译专业。这使得翻译专业部分教师将授课重心放在课本知识讲授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讲解上,导致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的机会较少,阻碍了翻译人才的培养效果[5]。

四、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创新和进一步探索,接轨市场,满足社会需求,从国际传播能力、翻译水平、翻译技术、师资力量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打造“翻译+技术”并举的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一)改良课程体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随着中国全球化脚步加快,社会各节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传播中国声音的任务尤为重要,在国际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文构建,在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专业人才承担着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光荣使命和责任,因此,需要翻译专业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聚焦于内知国情、外晓世界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水平翻译能力的人才,构建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体系和环境,在内知国情方面,着重培养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翻译能力,深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文化熏陶,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翻译专业学生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拓宽学生阅读面,研读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通过大量阅读知晓国际流行话语体系,深入研究国外涉华话语体系,用吻合译入语特点的语言进行相应翻译,积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因此,改良课程体系,培养“翻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积极构建多种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形成包括基础课、核心课和专业课在内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选课机会[6]。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上,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不仅是从语言到语言,而应该从跨学科、跨国别和区域的文化、历史等角度找到语言转换之间最佳的表达方式。翻译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技能,更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学习汲取西方文化,学贯中西,融会贯通,在传播中西方文化时,既坚定自信,又拥有国际视野,成为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用“翻译+专业+技术”的课程结构,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又使学生在专业领域有进一步研究。“翻译”是指掌握并使用翻译理论知识翻译文字、影像、录音能力等;“专业”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课程,例如,商务方向、新闻传播方向、旅游酒店方向等,可开设“国际新闻与中国外交”“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旅游酒店管理”等课程,丰富课程内容结构,建立新型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覆盖面,培养国际视野;“技术”是指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实训类课程占比,使用机器翻译软件和课程资源,开设笔译、口译等各类实践课程,通过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深入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渠道,提升翻译水平

在国内国际新形势下,翻译专业要进一步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要积极寻找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对翻译理论的理解,提高翻译技能,提升学生用外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双向平衡。

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改革和课程设置要聚焦于实践性和技术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用翻译能力传播中国的工作,要依赖于产业、行业与高校加深合作。高校努力开发实习基地,拓展学生实践渠道,通过实习提升翻译水平和能力。此外,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和使用上,更要通过产学研等实习、实践活动促进翻译人才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方面的培养。为实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可积极开展各类实用性讲座,邀请企业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进校讲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事迹工作环境和市场氛围。此外,还应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积极参加各类国际性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锻练自己的翻译能力,提升自己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要根据机器辅助的发展需求及时创新翻译人才的培养方案及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以及翻译技术能力。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将翻译项目带进校园,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翻译软件,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翻译实践中熟练使用软件。另外,学校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企业参与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如邀约企业的高级翻译人员到校内给学生做主题讲座,为学生科普更多翻译实践技能和技巧,使学生了解翻译项目的运作模式,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驱动力[7]。

(三)探索多元化跨领域融通,掌握前沿翻译技术

翻译一直是外语类专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智能翻译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翻译软件纷纷上线,机器翻译技术日新月异,新形势下翻译人才要领会中国文化,应对科技挑战,妥善平衡两者间关系。翻译专业、翻译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技术,因为仅靠人工难以应付海量的翻译任务。翻译的不同领域也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持。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需要研究和开发中译外的数据库,对术语进行精准的解释。技术可以让我们通过视频传播中国故事,这比过去通过传统的书刊、报纸、广播传播又有了新的突破,新技术可以让中国故事的传播更加鲜活,更加形象化。通过技术的使用,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与不同文化、地区在交流、交往中必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面对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们待人接物时要考虑能否占领道德和礼节的制高点。这些知识都有文字材料,如果用新技术手段编成外语或者翻译教材,也能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翻译的结合,让翻译专业学生成为用新技术讲中国故事的传播高手,成为展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实践能手。

(四)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力量。

翻译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仍以翻译和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为主,缺乏高端译员所具备的现代化翻译技术水平和翻译经验,无法满足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教学需求,也无法培育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人才。因此,翻译专业要不断探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培养市场和社会需要的“翻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要加强教师翻译技术培训力度,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翻译技术学习和学术研讨会,关注翻译专业发展研究前沿和机器辅助翻译领域的发展,学习使用各类机器辅助翻译软件,将机器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技巧和发展趋势传授给学生,并在后续课程中强化学习效果,推动翻译教学和实践的发展以及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师资结构上,可招纳引进熟练掌握机器辅助翻译的专业人才、掌握国际传播知识的人才、擅长数字化教育的翻译人才,同时,为了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可聘请行业企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译员担任兼职教师,促进翻译技术教学和翻译实践教学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积极开展交流会,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教师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意识,培育多元复合型翻译师资队伍。在教师评价体系上,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落实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打破唯论文、唯学历等限制,将翻译实践活动、相关证书的考取、译著成果等专业活动列入教师职称评定和考核评级系统,积极鼓励参与翻译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翻译能力。

五、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辅助悄然而至,高校应积极面对机器翻译飞速发展给其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实时关注市场发展变化趋势,了解翻译技术的更新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在国际传播能力、翻译水平、翻译技术、师资力量完善等各方面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不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翻译实践能力;以“翻译+技术”多元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为目标,打造特色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翻译水平,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在文化熏陶中拓宽视野,增强自信,提高人文素养,使其成为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文化自信的高水平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积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在世界舞台传播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文科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豆文科作品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