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3-09-25 06:34王芳芳林圣娥庄翠霞李雯霖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院校高职

■ 王芳芳,林圣娥,庄翠霞,李雯霖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200)

前期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调查问卷》分发到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填写,该问卷包含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基本信息,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四个部分。问卷主要通过网络发放,借助问卷星进行线上数据采集,分析和整理问卷调查结果。本次研究共计发放72份问卷,有效回收72份,有效回收率100%。同时采用座谈调查、电话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与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访谈,探讨提升职业能力的途径,寻求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一、福建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现状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中青年教师占比81.95%,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充足,呈年轻化趋势,硕士学位以上占比56.95%。从教龄上来看,教龄在10年内的占比70.83%,从职称上来看,初级职称占比56.94%,教师教学年限总体较短,教学经验有所欠缺。

表1 教龄分布调查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现状

从表2可知,70.83%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满意。77.78%的教师对自己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能力满意。68.05%的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前沿知识熟悉,87.5%的教师认为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83.33%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满意。

表2 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满意度调查

(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现状

科研能力方面,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公开出版的专著或教材数量较少,主持并完成省级及以上的科研项目则少之又少。教师认为科学研究的动机来源主要有晋升高一级职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见表3。教师认为做科研工作最大的阻力来源是,教学工作占用太多时间、无多余精力做科研、无人指导、不懂科研方法、做科研周期太长、回报太小,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生活等。

表3 科学研究的动机来源调查(多选)

(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现状

从表4可知,教师对自己的幼儿园实践能力满意度,非常不满意占2.78%,一般44.44%,基本满意占43.06%,非常满意占9.72%。教师能够通过现场操作或演示等手段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幼儿园实践能力占73.62%。教师能够承担学生的实操实训等实践教学任务占75%。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较薄弱,虽然教师有到幼儿园锻炼的意愿,但学校层面安排给教师到幼儿园培训、挂职或实践锻炼的时间并不多。教师作为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参加实习工作的方式也未得到常态化的贯彻实施,教师对幼儿园一线工作情况不够熟悉,对幼儿园的岗位职责、技能要求、用人标准也不够熟悉。

表4 教师承担学生的实操、实训等实践教学任务情况的调研

二、福建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标准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分别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国家层面暂未发布标准。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标准缺失,学校没有建立完备的职前、职中、职后的培训机制,教师参加的各种培训,缺少针对性,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

2.教师任务繁重

高职院校的生源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驱动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撰写学校要求、二级学院要求、学生实习单位要求、教学科研实践等各种材料,参与示范校建设、现代学徒制项目、双高校建设等各种项目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另外一周还需要承担14~20课时的课程教学任务,教师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加强教学能力的提升。

3.工资考核机制不合理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工资,目前还是按照教师的职称职务来分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高低不影响教师的待遇水平,此种工资考核机制不能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内驱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存在的问题

1.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

缺乏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标准,很多高职院校仍以知网、核心期刊论文,纵向横向课题立项级别,教材专著出版,专利获得等作为科研评价体系的标准,而对于科研成果是否能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或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往往未能付诸实际。

2.教师科研合作氛围不浓

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开展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职院校组织的论文撰写讲坛,课题申报指南,科研方法研究等活动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单枪匹马作战,没有组成老带新,强带弱等教研团队,无法真正发挥科研团队应有的协同共进作用。

(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

1.院校与幼儿园需求不一致

一方面,高职院校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走进幼儿园一线,希望教师深度参与幼儿园幼儿发展、幼儿保育与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等课题项目,了解幼教行业最新需求、最前沿的幼教理念与标准,了解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情况,全方位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短期内不能给幼儿园带来良好的促进效果,很多幼儿园不希望“外人”的介入。

2.缺乏过程性监督和严格的考核评价

当前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师数量短期内增量很大,受限于教学科研各种项目建设的工作量较大,学校对教师参与幼儿园实践的要求无法落实到位。虽然很多院校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入幼儿园挂职锻炼、带队见实习等管理办法,但因缺乏具体的过程性监督反馈机制以及严格的评价考核,教师到幼儿园的实践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同时,二级学院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缺乏总体推进,对课程实训教学的要求不够明确。

3.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内驱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很大一部分来自高校应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长期接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术型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在职称晋升中重论文轻教学实践能力普遍存在,因此,很少有教师能够真正潜心到幼儿园从事一线实践工作。

三、福建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1.建立制度规范教学质量评价

制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发展规划,为处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针对性指导。开展长期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后培训,如有些院校开展“毛毛杏坛”“大学文化讲坛”等幼儿教育文化建设活动,聚合全国幼教界知名教授、园长,讲授幼儿教育思想、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幼儿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建立物质、精神双重激励机制。工资之外探索利用灵活的资金管理制度来鼓励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给予精神认可,举办一系列无需动用物质资源的活动,如举行“明星教师”“教学标兵”“幼儿园大师”等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在管理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建言献策,提升其职业归属感及价值感。

2.以教学评价为手段,提升教学能力

建立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行业园区评价的立体评价体系。如有些院校要求每个教师每个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严格要求填写听课记录簿,听课后需给上课教师及时反馈,教学督导部门每个学期组织20多节公开示范课供全校教师听评课,周一至周五组织教学巡查人员走进课堂并及时给教师反馈意见,二级学院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学能力大赛,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全员参与。设计课程评价指标,引导课程教学改革,让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式交流、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成为常规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定期开展教学反思会、评教座谈会等,在听、评、思、变的互动中,强化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规律的运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1.明确科研评价标准,制订发展规划

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人才情况,为科研能力水平处于不同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如有些高职院校出台校级课题申报、校级论文撰写大赛、校本教材的编写、横向课题申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以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投入科学研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考核指标,促使教师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2.深化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水平

深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加强横向课题项目的建设,组建具有一定梯队的科研团队。建立校内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科研成果大数据平台,让每个教师的科研成果可以展示在校内网中,教师在课题、项目申报、论文撰写等科研活动中追踪和自己研究方向相匹配的合作伙伴,组建新型科研团队,教师间探讨与共享现有科研成果,再结合自身科研实际情况,确定新的研究方向和主题,优势互补,共同提升。

3.加强科研培训力度,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科研培训、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科研素质;推荐科研能力较强的、有潜力的教师参加省级课题申报培训,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提升申报课题的级别;加强科研培训,让缺乏科研经历的老师了解科研的方法等。

(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1.建立专业实践能力标准

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入职要求、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实践能力要求等纳入其中,有的放矢地开展专业实践能力建设。参照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学前教育技能大赛等标准,开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标准。根据学前教育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时时更新。如指导学生进行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指导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指导学生如何与同事、领导、家长、社区等的沟通与合作,指导学生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预防与处理幼儿园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这些都可纳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标准。

2.多渠道深入幼儿园实际工作

高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幼儿园实践流动站、名师工作站等校企合作平台。教师参与幼儿园的实际课题项目,将课题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主办教师、幼儿园配班教师、副园长、园长助理等岗位进行轮训。如有些院校与几十家幼儿园合作,建立产教联盟,每个学期都安排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带队到幼儿园参加见实习活动,一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担任一个班级的班导师,要求在园期间每名班导师对班上40几名学前教育学生的实习情况作细致观察、写记录并给予指导,在学生实习报告书上撰写评定反馈意见。除此之外,幼儿园会定期分享课题研讨会、幼儿园精品课程、幼儿园保教工作等,作为教师深入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重要渠道。

3.聘请幼儿园导师,建立共同磨课教研平台

聘请幼儿园骨干教师、园长、副园长等到高职院校兼职,与校内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共同担任课程教学,如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保教工作实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专兼职教师互相听评课,教研室主任每两周定期组织一次教研,创建园区教师与院校教师相互交流切磋改进的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导师特长,整合学前教育资源,指导参与产业学院、专业群、名师工作室等工作建设。通过园校合作、产教融合,幼儿园和高职院校组建混编师资团队提升校内专任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4.组织技能大赛与技能证书培训,完善教师赴园制度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或者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一方面,教师通过参加大赛,学习幼教行业最新的理念、最前沿的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教师主动去了解、学习幼教行业前沿技术,研究幼教行业的实际需求,指导学生实操,引导学生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组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参加专题培训,鼓励教师获得非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如家庭教育指导师、“1+X”幼儿照护职业等级证书培训、育婴师、早期教育指导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制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赴幼儿园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带队见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到幼儿园挂职锻炼、带队到幼儿园见实习工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

猜你喜欢
幼儿园院校高职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爱“上”幼儿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