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旺
摘 要:创新发展一直是党校工作的难点重点,县级党校尤为明显。各地县级党校要找准定位、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当前,县级党校创新发展的不利因素颇多,解决问题难题是关键,其路径就是要出台确实可行的政策机制,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整合师资力量强化科研咨政,做好做实基层宣讲,更好地促进县级党校工作持续发展。
关键词:县级党校 创新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9-217-03
一、新时代县级党校创新发展的价值要义和职责使命
(一)创新发展的价值要义
新时代,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夯实为民服务意识,打造有信仰、守纪律、敢担当、能作为、成大事的党员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党员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工作在基层,作为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县级党校,使命神圣、责任在肩。县级党校的创新发展对于党的基层干部培养、对于造就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者,影响深远。
(二)恪守承担的职责使命
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成果宣传阵地和重要的智库资源地。大力推进党校工作的转型与创新,是当前和今后党校特别是基层县级党校亟需解决的課题。县级党校同其他各级党校一样,担负职责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方面”,“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围绕本级党委的工作;“两个方面”即教学宣讲和科研咨政。县级党校承担着为基层党员干部立根固本的职责使命,要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方面下功夫;科研咨政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党校办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当前制约县级党校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县级党校的工作任重道远。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发展困难瓶颈明显,一些党校主体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不能适应新时代创新发展需要。
(一)基础设施薄弱
1.县级党校是县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理应能够得到大力支持,但在党校教学宣传、科研咨政等方面投入资金较少,在项目建设、师资培训、宣传科研等缺口大。在具体管理上沿用传统,导致参公人员在教学科研方面缺少动力,一些事业身份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交流学习少,致使积极性不高;在提拔选拔任命干部上,虽然党校是培训党员干部主阵地,有考察考核的权利,但既无建议权又无否决权。在领导班子配备方面,往往是公务员编制多,真正懂教学科研的少,专业化水平不高。
2.校区老旧小,设施滞后。由于时代原因和条件限制,相当一部分县级党校,仍处在县城老区,“老”“旧”“小”的处境难以改观,条件差、水平低。虽然近年来各地县级党校新建和扩建工作不断展开,但是随着县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交通等问题愈加突出,致使县级党校在当前大规模党员干部轮训工作上滞后。
3.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才,硬件设施陈旧。县级党校信息化专业人员少,相关工作往往都是其他专业人员兼任,在信息化创新、设备购置、运行保障上缺乏专业技能,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还有县级党校信息化设备普遍简陋,多媒体教室设备陈旧且只能满足少量班次的需求;二是建设资金缺乏,业务支撑不足。县级党校标准化建设低,建设资金缺乏,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三是网络覆盖较窄,校园网站弱化。目前,县级党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互联网接入标准较低,往往出现网速慢、上网卡或无网络覆盖等现象。
(二)理论宣讲和科研咨政能力滞后
1.师资力量较弱。近年来,县级党校教师队伍虽然有一定发展,部分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进入了党校,但随着基层培训对象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普遍提高,对县级党校教师的各项要求也明显提高,存在着诸多问题短板:其一,专业结构不合理。中文、哲学、党史党建、法律等基础理论专业居多,经济、管理、领导科学等方面的人才缺乏。由于知识水平原因,导致教师对较高领域的研究广度与深度明显不足,对党的各项创新理论研究涉足的较少、研究的不深入;其二,实践经验缺乏。县级党校教师相对封闭,平时与其他机关单位接触较少,虽然是县委直接领导下的参公事业单位,但真正参与具体工作不多,使得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吻合,很难适应培训需求。
2.教学宣讲效果不明显。党校课程设置要有所依据,教学宣讲内容的设计必须与所培训对象相适应,必须与党员干部工作实际相对应[1]。然而当前部分县级党校教学方式呆板陈旧,缺乏实践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在主体班教学上,有的教师只是罗列提纲,缺乏条理性、创新性,有的教师教学专题多年不变,一个稿子讲到底,热衷唱独角戏,学员实际操作少;在现场拓展教学上,教学点的选择不能从培训学员的层次、知识文化水平、个人实践角度做出科学有效的选择,培训往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不深入,不具体,结果是对现场教学刚刚有个初步了解就草草结束,不能让学员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在基层宣讲上,教师往往是材料准备不充足,背着任务而来,再加上宣讲对象较复杂,年龄结构跨度大,教育水平差异明显,很难产生共鸣。
3.科研咨政成果不强。科研咨政是各级党校的重要工作。目前,县级党校在科研咨政方面成果数量甚微、质量不高。一是知识能力不足,理论性不强。基层经验少,甚至有些教师的经历阅历都不如学员,更谈不上给领导干部讲课、给基层党员宣讲;二是教研活动少,实践性不足。县级党校的教研,存在“教而不研、研而不咨、咨而不精”的现象。对问题的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社会实践,难以产生新知,难以理论创新;三是科研后劲弱,重数量轻质量。近年来,一些县级党校在科研咨政上存在单兵作战现象,集体组织载体没有形成,学科带头人缺乏,课题方面多为市级以下的,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少之又少。还有就是科研成果只强调硬性考核指标,重数量轻质量,多为发表而发表,为数量而数量,成果缺乏新意。
三、新时代县级党校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
县级党校发展的问题困境原因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问题的解决必然是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既要有扎实推进、改革创新的务实之风,又要使县级党校发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具有创新性。
(一)出台切实政策机制
1.创新体制,强化理念。根据《党校工作条例》,结合当前县级党校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积极创新:一是要彻底改变落后的干部培训理念,使培训工作与党委政府的决策工作、学员的真正所需紧密联系起来,力求创新理论课的培训,科学解读、精准施策;二是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以学员为本,想学员所想,急学员所急,在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对学员严要求,用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能提升办学质量。
2.创新机制,完善考评。县级党校要根据自身实情,建立规范的、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一是健全师资队伍和培训机制,在人才保障方面做好做强,配合相关部门利用公开选聘招聘方法,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同时,党委政府要出台相应措施,在教学经费投入、干部轮训培训、政策倾斜导向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约束机制、考核机制,增强党校工作效能;二是针对同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党校的目标业务考评,县级党校必须制定以目标为导向,以实绩为依据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保证做到考核的针对性、公正性、公平性,同时要引进竞争机制,注重考评结果;三是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不同的管理考核方式,充分保证事业人员的教学科研时间。
(二)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1.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领导重视是党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地方领导在党校工作上投入越多,党校就越会呈现出蓬勃态势。地方主要领导要对党校的教育培训给予极大关注和支持,用实际行动帮助党校解决面临的难题。政府应重视党校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最大限度保障党校工作运营经费,在新校区建设方面、在建校筹备方面、在各种硬件设施方面都要认真调研考察,对党校发展作出长期规划。同时,党委政府要充分重视党校领导班子建设,从配齐班子到配强班子,保障有一至两名精通教学科研业务的副校长,做实老中青结合、公务员与事业人员兼有、知识学历层次合理的校领导班子。强化干部培养与选拔,加快党校人员合理流动,实现新时代下县级党校的创新发展。
2.县级“品牌”党校的创建。为更好适应新形势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县级党校务必要积极创建“品牌”党校,把部分县级党校打造成为某一地区、某一领域“知名”党校。知名党校的创建最关键的是要多出“名作”“名师”,县级党校若具有众多“名作”“名师”,那么,“名校”和“名牌”的实现就指日可待,这里,“名师”是基础,而铸造“名师”的主要途径就是多出“名作”“大作”。县级党校的教学成效好、科研成果多,才会有“名气”,进而成为“名校”“名牌”,而那些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也进而成为了“名师”。“名作”“名师”越多,党校的“名气”越大,“名牌”党校也就易于造就。
3.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根据信息化一体化分类建设工作需求,可通过以下途径努力推进:一是统筹信息化建设资源,充分发挥上级党校指导作用,在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中增加县级党校功能辐射及资源共享相关内容,以此补充县级党校信息化资源不足及资金缺乏之弊;二是建设党校网站群,提升县级党校的工作宣传及教学管理水平。利用系统数据库,汇集优秀教学、科研资源,实现网络数字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开发包括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学员管理、资产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撑。县级党校可引入上级党校相关实用功能,增加县级党校新版本、新模块,广泛应用于主体班专题开发、精品课打磨、实时直播教学、后勤服务等工作。
(三)强化教学科研宗旨
1.增强整合师资力量。党校最宝贵的财富是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党校发展的关键是对教师的培养与提升。(1)创新创优,挖掘队伍潜力。一是健全计划,整合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支学科较为完备、层次较为科学、配置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优秀人才选拔可通过两种途径:考录优秀大学生充实队伍或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中进行选聘招聘。加强同县委理论研究室、党史研究室、社科联等相关部门的联系,通过联合调研、调查咨政、交流研讨等形式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建立健全学科小组,适时邀请专家进行相关的专题培训和集中培训,根据研究方向和研发课题的需求,开展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培引结合,提高整体素质。县级党校要定期选派骨干能手到中央或省市党校集中学习,系统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再通过交流分享使得学习成果落到实处。为打造“理论+实践”的师资隊伍,县级党校还要利用基层优势,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把实际工作与县情、乡情、村情、民情紧密联系起来;三是提质升位,选培优秀人才。县级党校创新发展更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省市教学比赛、精品课选拔、课题研究、科研咨政、基层宣讲等方面成绩突出者,可给他们优越条件,并优先提拔重用。还可以通过挂职锻炼方法,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2)考核考评,激发队伍活力。一是在公开公平公正考评体系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县级党校具体特点的量化制度及分配方法,实施定性与定量、能力与绩效、奖励与惩罚挂钩,形成重实绩、重能力、重贡献的干部考核考评方案[2];二是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用业绩成效”说话制度,坚持奖优罚劣,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营造良好的激励机制。主体班授课多少、基层宣讲次数、承担课题情况、专业论文发表层次、咨政报告获批、相关成果的获奖等都是制定分配方案的重要参考,都是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的可靠依据。
2.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党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是长期实践的动态过程,主要体现在主体班教学和各种培训上。(1)积极拓展研究式教学。以探讨实际问题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教与学双向交流,达到教员和学员的互动相长。在公职新进人员培训班、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村(社区)后备干部培训班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上,可以明确要求学员报到时准备至少一个自己关心或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学后,班主任整理后形成课题反馈给相关教员以及其他学员,教师讲授时可围绕课题进行教学和研讨,形成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深化广大学员对基础政治理论学习,又可以提高基层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尝试深化案例式教学。教师要从案例的选择、案例的形式、案例的结构、案例教学的重难点四个角度把握,突出用学术讲政治,重视实践的需要,在案例的来源以及后期案例资源的整合加工方面下功夫。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研讨,既可以发挥学员实战经验和视野开阔的优势,又能充分展现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相关领域的信息储备,利于实现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补。(3)搞活做实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重在体验,提倡以创新为导向,要求学员通过现场实景的体验开拓思维、展开讨论,进而掌握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包括组织观摩、社会考察、媒体采访、拓展训练等,异地教学点往往选取经济发达地区、红色教育基地、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基地作为体验对象。学员通过学习异地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找出家乡差距和不足,提升学员在实践层面的责任感、使命感。(4)探讨完善网络式教学。为满足党校学习的素质要求和个性化需求,拓展学员的学习空间,县级党校应建立自己的网站,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充分发挥网络式教学的优势。在选课上,力求学术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宏观大局性与微观个体性相协调、相统一。真正做到学员可根据实际自由学习,变“讲什么听什么”为“听什么讲什么”,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5)积极开展团队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主客体都采用团队形式,教师集体教、学员集体学,共同完成教与学。课堂上,教师不包揽教学内容,也不进行过多解读阐释,而是留给学员,让他们以团队形式讨论、感受、体验。在教师团队的激发下,学员团队进行讨论。团队式教学师生通过“对话”与“协作”,实现了对话权的平等,既能够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又能充分展现教师的理论素养功底,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新突破。
3.探索科研咨政路径。科研咨政是县级党校要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1)提升教师的理论功底。一是好于学习。学习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做科研课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具体要求,从学习中获得而提高;二是善于思考。做好科研工作的关键是思考,要开动脑筋,通过思考推陈出新,产生灵感,产生新知。科研工作就是要不断思考,广泛涉猎,才能有所悟、有所感;三是勤于动笔。写是学习与思考的结果,教师要把写作为制度化的日常生活,要长期坚持,把学到的、想到的知识材料去伪存真,吐故纳新。(2)明确教师科研的创新方向。一是要勇于创新。科学研究是创新性劳动,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作为党校教研人员,进行课题研究与科研咨政,要严把政治观,坚持独立思考、开拓创新;二是要有突破口。科研咨政要有突破口,它决定着研究结果的转化效果,决定着研究结果的利用价值。县级党校教师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找准突破口,选择关联度高的课题研究,形成成果服务于社会。(3)拓展教师的科研能力。整合吸纳社科专家、相关学者以及先进典型到党校授课和业务指导。调研是撰写咨政报告的重要环节,可在机关、镇村、社区、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基地,县级党校可以学科或相关领域为单位组成项目组,定期组织人员赴基地进行专题调研,再通过大量工作转换为咨政报告或教学专题。(4)要加大专题立项资助和成果奖励。可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分成若干小组,选出优秀教师担任小组长,进行相关理论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研究,對立项的科研专题成果制定奖励办法,有力推动教研咨一体化。
4.完善做实基层宣讲。基层理论宣讲要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基础上,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向基层传播,真正实现县级党校办学宗旨目的。具体是:(1)明确政治站位,增强宣讲能力。理论宣讲是推动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工作方法,要坚持把这个方法用好。县级党校教师只有政治站位高、理论基本功扎实,才能更好地增强宣讲能力。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讲者的理论功底、学术底蕴和解读阐释重大理论政策问题以及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方法技巧。(2)探索个性化需求,提升宣讲效果。县级党校应了解基层、懂得基层的需求,改变过去由学员“被动等待”来校学习培训为基层单位和乡镇、村、社区、企业“主动推介”的转变、由“单一的理论政策宣讲”到“多元的选择性菜单式宣讲”的转变。另外,县级党校还要在对基层做详细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流动党校”下乡宣讲方案,利用“党校专职教师+专家能手+远教课堂”,创新开展“流动党校”送教下乡活动,真正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有课堂”;(3)拓展宣讲平台,熟练网络技术。新形势下,基层理论宣讲要熟练网络技术,拓展宣讲平台,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共享,充分发挥LED屏、PPT课件、QQ群等载体,拓宽创新宣讲平台。借助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信息技术,制做一些短而精、小而活、正能量的“微讲堂”“微课堂”“微评论”“微论坛”推送最新理论,直击社会热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束语
党校的发展既有时代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党的理论宣传机关最基层的县级党校必须结合实际,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县级党校要想高质量发展,唯有改革、创新,顺应时势,转型跨越,才能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难题。
参考文献:
[1] 王芳.新时代基层县区党校专业化发展探究[J].党建工作,2020(03)
[2] 陈一鸣.造就高素质党校师资队伍的认识与对策[J].理论前沿,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