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乙涵[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00]
诗性智慧最早是意大利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提出的,维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原始思维,这种原始思维就是诗性智慧最开始的样貌。原始人用一种最主观的思维和个性化的态度,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注入事物,并且用这种方法认识和理解外部事物,他们大多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没有生命力的物体上,例如,他们认为拥抱是表达爱意的方式,两个人相拥就表示相爱,当他们看到藤蔓缠绕树茎的时候,就认为它们也是相爱的。这就是原始人想象的智慧,也是诗性的智慧。中国古人运用想象思维、艺术形式,赋予文字更多更丰富的情感,形成了我国独有的诗性智慧,例如上文提到的藤蔓缠绕树茎,李白就用“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表达了新婚夫妇的爱情。我国的诗性智慧具有更多艺术和哲学的思考,《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中含有的诗性智慧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大壮卦《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大壮”即成人,此成人非彼成人①,此为有胆魄、有力量、有本事的人,但是这样强盛的人一旦恃强凌弱,那么必定会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大壮卦告诉我们,强大气盛之人要坚守规矩,中规中矩,不做出格之事,顺应天道,坚持正义。“利贞”,应解释为“正”,即要守道义规范,让气运正盛之人能够收敛自己的锋芒,要满怀谦虚的态度,把握好自己的“壮”,才能够长保“大壮”之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大壮者。大壮卦的卦辞,让笔者想到了孔子关于君子的一句话:“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要以义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要符合正义正理的规范,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规章制度,态度谦恭,诚实可靠,这种人才是君子。这个观点和《周易》大壮卦不谋而合,大壮者即君子,孔子及《周易》教给我们身为人的道理,但是我们在处理一般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差错,不是越过就是不及,很容易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讲究义的人通常通情达理,刚强有力,而有一些人认为礼仪是小节,甚至认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肯定是正确的,而不顾他人的看法,这就缺少谦虚的心态。只有君子才能讲理而平和,谦顺而有礼貌。然而,要成为一个君子,是很困难的,必须依靠自己的品德和智慧才能实现,如果想像君子那样一直保持“大壮”之势,一定要在安定昌盛之时想到可能出现的灾祸,固守谦厚,忠正不阿,诚实守信,才能够保持这种态势。
大壮卦《象传》曰:“九二贞吉,以中也。”此卦中含有的诗性智慧也值得我们探讨。在大壮之时,要学会刚柔并济,壮而不过,守中而谦,不过不及。在这里,笔者认为,“中”即为中庸之道,即守拙持中,不冒进,不强出头,低调行事,要掌握做事的度,度的把握是很难的,蕴藏了很多智慧,尤其是在“壮”时的人们,如何执中?如何维持状态?这里面行事之道值得考虑。中庸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有的人偏激地认为“中”就是“和稀泥”,是“老好人”,其实不然,这就误解了中庸和“正”,中庸的思想应该是坚持自己的本心,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不受外界声音和事物的干扰,能够坚守正道,坚持自己的公正和良知,持久地追自己所求,这也与上文中的“君子”行为相互呼应。可见,《周易》大壮卦是有一些哲学和诗性的思量的。
在当下网络如此发达的环境中,大壮卦所蕴含的“中”的思想,尤为值得思考。一些网络红人依靠网络的便利以及短视频的兴起,迅速走红,在此期间名利双收,他们正值“大壮”之时,可是有些人却没有珍惜这种收获,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反而在公共平台上消耗自己的名声和信誉,从此职业生涯走了下坡路,不复盛时。如果他们对《周易》大壮卦有所认知,就会明白,在顺境时,更要谦虚谨慎,保持真诚,人生道路曲折,并非一帆风顺,日中则昃,人生中没有长久的盛势,要想持久保持自己的“壮”态,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身份尊贵却谦逊有礼,富有却有仁有义,强大有权势却坚守规则,这是很难做到的。维护名声和利益是人的本能反应,人们会下意识地用自己最有把握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贵族利用他们的社会地位,富人使用他们丰富的资源,强者使用他们的武器。如果真正能做到贵而有谦、富而守仁、强而有规,那才是真正的君子,这样的行为既对大众有益处,在客观上也会巩固自己已有的财富和声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②道理说起来很浅显,但这种做法常常是与本能行为相抗衡的,人们总是要与自己贪婪的欲望斗争,这种行为是需要后天培养才能获得的,所以它就显得困难却很有价值。有些人虽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不懂得中庸之道,不懂得如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是不会保持住这种壮盛之势的。那如何避免在成功的时候狂妄自大呢?如何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胜利?其实《周易》大壮卦也告诉我们答案了:强者不依靠自己强大的优点,不恃强欺弱,才能有长久繁荣的潜力。
大壮卦曰:“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此卦意为:行动力强大的人因为自身的优势,常常主持公道,见义勇为,但是由于自身缺乏计划,对于外界的事情太过于轻进,并没有真正帮助到别人,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因此即使刚开始时因自己的侠义行为而受到认可和赞赏,最后也会让自己的声誉受到损坏,得不偿失。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如果没有深度思考,鲁莽行事,只凭借一身的蛮力是不可取的,不能意气用事,凡事要谋定而后动。举鼎而亡的国君秦武王,身高体壮,喜好与人比角力,因为太相信自己的力量,在举鼎之前也没有想到鼎的重量是不是自己能承受的,没有设想后果,最后大鼎脱手,砸断其胫骨。《礼记·中庸》中也曾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即“预”,做事前有准备和计划就会成功,否则可能失败。这也体现了哲学的思想,要能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对事情结果要有科学的预见性,才可以指导具体的行动,才不会迷茫,才能提高成功率。有了这样的思想再去帮助他人,才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大壮卦的思想。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预”就是指课前的预习,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很多学生都忽略了,认为是浪费时间,直接进入课堂学习,这样做学生就不会自主地思考,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应该讲解预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多给予正向的反馈,使预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周易》大壮卦的思想可以渗透到人生的各个方面,给予我们启示,这也是《周易》诗性智慧的体现。
大壮卦整体的卦旨就是:强盛、稳健、蓬勃、兴盛、繁荣。大壮,就是很大的强盛。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乾为健,雷在地中,天地生机未显;雷在天上,天地生机已达,雷声震动,刚健奋起,声势壮大,象征着强健的发展态势,事物已处于极盛时期。③笔者认为,此卦最为突出的诗性智慧与中庸最为契合。大壮卦解释了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国家该如何在强大的时候行事。当你壮大时,要懂得刚强而留弱,外表谦和柔弱而内在却坚强刚正,谦逊依旧,坚守正道。所以,有智慧的君子应学会量力而行,谨小慎微,藏拙守慧,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寻找未来发展的道路。事物鼎盛到了极点的时候就会衰弱,这就是盛极必衰的规律。在我们强大的时候,要坚持软硬兼施,坚持中庸之道,绝不妄自尊大。做事要把握分寸,以适度为最佳,更要谦和温顺。同时,不要轻举妄动,要有判断,要深思熟虑,有计划而后行动。大壮是衰退的反面,本是好事,但是也可能因为过于强势而自负,冒失冒进,所以要在大壮时坚持正确的道路,坚守道德的立场,并能持盈守成。当进入衰落的时候,要冷静,尽量保护自己,等待行动的机会。
比如企业家,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谨慎不是懦弱,而是保持不败的方法,只有做到长久的小心谨慎,才能避免突如其来的祸患,从容地进入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俞敏洪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所创建的新东方曾经是教育培训的龙头老大,后来,一度陷入业务困境,俞敏洪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像大壮卦启示的那样,转变思想,把握机会,一手创立了东方甄选直播间,一举将新东方“盘活”,其转型相当快速有效。他把握机会,顺应潮流,在新东方大壮之时,会坚持慈善,在逆境之时,又能清醒思考,顺利使新东方成了又一奇迹。
“壮盛设戒,执中守礼”是大壮卦的精髓思想④。大壮卦爻辞给了我们六个方面的警告:第一,应该明智地控制我们的力量,不能盲目地不带感情地行动;第二,我们越强大,保持头脑清醒就越重要,要理性地设置自己的行事准则;第三,以弱护强,盲目地逞强必定会招致危险;第四,要适可而止,掌握事情的度,才不会遇到危险,才能保持强盛稳健之势;第五,遇到事情要能够当机立断,能退就退,不要犹豫不决;第六,以困难和障碍为动力,练就成功成事的能力。
《周易》大壮卦不仅有诗性智慧,还有诗体结构。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赢其角。《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这里说的是小人靠着他的力量而为所欲为,君子靠的是因势利导的组织计划,而后行动。就好像强壮的公羊用角顶着篱笆,这样做只会把角卡在篱笆上而难以挣脱。此句爻辞用比喻的手法,把强壮的公羊比作正处于大壮的人,君子是不会用自己的“大角”贸然地撞篱笆,就像《象》辞中所说的,小人以强欺小,用本能做事,而君子是谋定而后动。“罔”同“网”,用绳线编织所得的捕鱼鸟兽的器具,公羊和篱笆都是比喻,公羊代表主导的一方,积极、强大、傲慢,栅栏代表被动的一方,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对主导的一方态度温和。那只傲慢的公羊对温柔的篱笆不屑一顾,它漫不经心地对待它,结果犄角纠缠在了篱笆上。这样生动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极富诗意。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⑤这句爻辞不仅体现了诗意的内容,而且在形式上也体现了诗体结构,诗一般都押韵,这里的“退”“遂”押“ui”,“利”“吉”押“i”,押韵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突出了音律美,还可以体现出大壮卦的诗词美意。在《周易》中,除了大壮卦,孚、乾、坤、同人、咸等卦都能够体现出诗体结构和诗词意境。
本文从大壮卦出发,具体阐释了《周易》的诗性智慧和诗体结构,也联系孔子君子之论以及中庸之道,期望从更深层次阐释大壮卦的哲学内涵。在日常生活中,要谨记大壮卦的告诫:无论身处什么境地,都要谦虚谨慎,头脑清醒,把握机会。《周易》的诗体结构值得我们深究,它的诗性智慧是文化长河中无比绚烂的瑰宝!
①②⑤赵安军译注:《易经译注》,三秦出版社2018年版,第295页,第297页,第300页。
③严晋:《通达人生的智慧:新解易经六十四卦》,九州出版社2017年版,第261页。
④王璋:《周易文化之十九 了解易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诠释遁卦和大壮卦——如何应对非遁无计的复杂局面和如何久持壮盛之势》,《黄河 黄土 黄种人》201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