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娟
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2022 年6 月,一则河南大学女大学生因120延误救治离世的消息引起热议,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引发公众对医疗急救机制的思考。但我们也要看到高校大学生在发生危重疾病时,学生本身缺少自我分辨、自救能力和经验,家庭无法有效及时救助,需要学校和教师及时介入,但目前高校缺乏有效应对机制,急需建立起突发性危重疾病(非传染性)应急处置机制。
目前,各高校基本建立了突发疾病应急处置机制,但主要是针对传染性疾病、意外事故、心理疾病导致的人身伤害等方面疾病,对突发性的危重疾病缺少有效的处置机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以往大学生发生突发性危重疾病的情况极少,不具备普遍性。
近年来,大学生突发危重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多,主要有以下3 点原因:一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导致突发危重疾病发生。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显示,全国300多家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情况比较严重。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发生的伤害事件也常见于网络[1]。心理问题多有前兆,及时发现的情况下,事态通常并不严重,处理相对简单,所以这一类多以预防为主,高校针对这方面也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预防调适机制。二是意外事件导致大学生突发重大人身伤害。高校管理比较开放,学生的出行也相对自由,同时由于个别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车祸、旅游意外、乘车遇险以及因纠纷发生的伤害案件等。但这类意外事件高校也比较重视,专门开设了安全教育类公共课,并有专门应急处理方案。本文所说突发性危重疾病主要指第三类情况,即因生理突发危重性疾病导致的危险情况。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激增,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给学生带来更多知识获取途径的同时,也让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进入到了大学生生活。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挤占了锻炼身体的时间,加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2],身体素质下降严重。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肥胖比例持续增加,肺活量、运动能力的多项指标持续下降。随着大学生人口基数增长、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和肥胖人数增多等因素的出现,导致生理性危重疾病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
要建立大学生突发性危重疾病处置机制,首先要明确哪些疾病属于这个范围,如何对突发性危重疾病定义。突发疾病是指突然发生的、没有先兆的疾病,或者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之上,因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原有疾病突然加重、暴发的疾病。一般性的突发疾病,像感冒、肠胃炎等紧迫性不强、危险性不强的疾病,不应纳入这个处置机制范围内;非突发性疾病发生急性变化的应纳入这个处置范围;稳定、长期的慢性疾病不应纳入;突发心脑血管类疾病,如急性脑梗死、急性脑血栓、急性脑卒中、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危及生命的突发性疾病都应纳入处置范围内。根据以上分析,明确纳入处置范围的疾病,应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危重性等特点,具体哪些疾病应纳入这个范围可组织专业医疗专家,根据各类疾病特征,建立起突发性危重疾病名录,避免出现资源、力量被分散,导致无法集中力量处理真正的突发性危重疾病。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目前,各高校都为在校大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但是档案多是将定期体检情况作为主要内容,各学校的体检周期也有所不同,有的高校仅入学时体检1次,有的高校则每年体检1 次。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是动态变化的,每时每刻都有细微的变化,体检时可能体内还没有潜在疾病,当然也可能已有了疾病,因病变很轻微无法检查出来,而且人体的健康会随着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及外部压力等因素发生变化。因此,多数高校的健康档案无法实现对学生身体状况准确、实时记录。
为更准确地掌握学生身体状况,及时为学生提供医疗服务,应依托信息平台建立更为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一是优化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功能,设置“红黄绿”灯提醒机制,对学生个人健康指标正常的亮绿灯;指标出现异常的亮黄灯,系统自动提醒学生改善饮食、生活作息、运动强度等;指标存在疾病危险的亮红灯,平台将信息推送到校医院,由校医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化检查,再由班主任告知家长,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或及时发现疾病苗头。二是扩大信息收集范围。健康档案不能仅包括个人体检结果,还要开设个人账户、家长账户,每月定期录入个人身体情况,如体重变化、运动情况、作息情况、身体感觉异常情况等数据,通过信息平台分析提供健康建议,并将建议推送到家长账户。同时,医务人员将每次体检和就医诊治的相关数据输入电子健康档案,为医务人员针对性的防病治病提供依据[3]。通过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及时、有效预防疾病。同时,遇到学生突发疾病时,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精准信息,便于医生及时、准确治疗。
除了专业医学生,普通大学生对疾病知识掌握较少,很多学生自觉年轻,轻视或无视自身出现的一些病症,导致疾病恶化以致出现危重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总体发病率老年人居多,但正呈现年轻化趋势[4]。同时,未及时住院治疗就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尤其是年龄在25~44 岁之间的中青年院外死亡的比例更高。这也说明了年轻人对危重疾病的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出现疾病预兆时,不能及时发现风险,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危重疾病一旦发病,时间紧迫,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准确,非常容易出现不可逆转的结果。还有部分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不了解,导致身体产生损害。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运动就是好的生活方式,反而因为过量的运动导致身体产生不可逆损伤;还有学生为了减肥节食,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其他疾病。
针对大学生健康知识和疾病知识不足的问题,高校应开设相应课程,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一是开设突发性危重疾病教育必修课,为所有入学学生普及一般性医学知识,将危重疾病预兆、初期病症、应急救治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作为课程重点。这些知识关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安全,这门课程所学到知识将会让学生在日后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危重疾病时,知道如何去紧急救治,及时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二是开设健康生活选修课,将健康运动、健康饮食等内容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从而提高个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针对突发性危重疾病的应急处置,仅靠学生自己和班主任、辅导员是不够的。目前,高校专职辅导员多为“1-N-M”的管理模式,即一个辅导员担任N 个班的班主任,负责M 名学生,同时还要承担学生就业、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事务性工作。而兼职辅导员则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担任几个班级的班主任,多数辅导员服务学生超过了“1 对200”,甚至更多。而且大学生远离家人,难以依靠班主任、辅导员及家人及时处理突发危重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在学校突发危重疾病时,如何快速、有效获得救治成为关键。河南大学此次事件中,学生自己在宿舍发病,最后舍友回到宿舍才成功联系到120,延误了救治时间。所以,如何建立起完善、系统、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帮助学生尽快获得有效救治十分重要。
构建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方法有以下两点。一是依托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将学生—班委—班主任—校医组成日常处置体系,当学生在学校突发疾病时,校医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下一步处置措施。同时,信息平台对于健康状况出现异常的学生,自动提示班主任,加强对该学生的关注。班委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力量,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可将学生健康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班主任。二是依托宿舍管理建立宿舍处置体系,主要以学生—舍友—宿管—校医形成全方位处置体系。例如,小A 生病请假,由小A 或者其舍友在信息平台录入病症信息、请假信息、出行信息以及陪同信息。信息平台结合其相关信息及课程安排,将请假学生信息及时推送至宿管,对于在寝室休息且无人陪同的学生,由宿管通过电话、上门排查等方式,确保学生在寝安全,防止出现学生病情严重时,无法及时获得救治的情况。
虽然很多高校都建有校医院,但医疗能力往往参差不齐。有医学院的高校,可以吸引一些优秀医疗人才,而没有医学院的高校,其校医院很难吸引到优秀医疗人才。这也导致一般的校医院医疗力量弱,医疗设备较少,整体规模小,缺乏治疗重大疾病的能力,在学生突发危重疾病时,需要及时送往有实力的医院救治。因此,为了学生能及时获得救治,学校应选择有条件的医院,与其建立联合处置机制,搭建起学生生命的“绿色通道”。
在选择医院时,需要结合距离、人员素质、设备、规模等条件,选择2~3 家医疗能力强、救治便利的医院。一是要实现学生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当学生被送往该医院后,医院可以及时查询到该学生基本信息,比如血型、过敏原等信息,有助于节约救治时间。二是要搭建起学校与医院及时沟通机制。在送医时,学校负责教师可以及时将学生相关情况发送给医院,便于医院及时救治。医院也要将学生治疗信息及时录入信息平台,便于学校掌握学生身体情况,便于准确安排学生复学、在校生活等事宜。
急性脑血栓等危重疾病所需医疗费用比较多,而学生远离家人,自己可以动用的资金较少。为了妥善解决学生危重疾病救治费用,应提前完善医疗费用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危重疾病救治应急基金。由高校学生部门负责,学校拨出一定专项资金作为救治基金,对救治基金实现动态管理,救治基金主要作为应急使用,而不直接捐助给学生,以此确保基金充足。二是设立危重疾病援助基金。可以将高校每年慈善捐助的一部分收入,作为基金资金,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医疗费用等因素,对贫困家庭、一般家庭分类分级进行援助,更好地帮助学生及家庭。三是做好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务必确保学生每年缴纳居民医保,作为学生医疗费用支出的主要支撑。四是鼓励学生购买商业大病医保。由学校与保险公司沟通,筛选出价格、保额、保障范围合适的商业医疗保险,并由学校和保险公司沟通走先行支付的“绿色支付通道”,保证学生及时获得救治资金。
随着形势发展和变化,高校的应急处置制度也会越来越完善。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在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础上,为国家培养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