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3-09-24 04:56朱思敏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朱思敏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实践生态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新课标,让“教”更明确。同时,以鲜活的学习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链接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等开展多样学习活动,让“学”更主动深入,从而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达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整体、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多领域、多学科、多主体、多阶段的共同参与。其自身的实践性也需要以道德与法治学科这样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践行生态文明观。

一、立足新课标,让“教”更目标明确

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在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道德修养与责任意识两大基石之中。教师通过梳理可以发现,新课标非常重视学段衔接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核心素养、目标、内容、教学与评价等各方面细化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

为深入落实生态文明教育,部编教材编排了相关主题单元,在内容、核心素养、学段要求等方面前后勾连、螺旋上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让生活多一点绿”就是生态文明主题单元之一。这一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绿色的生活方式。本单元的三课内容先引导学生认识并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危害,明白了为什么要“让生活多一点绿色”,再引导学生知道如何“让生活多一点绿色”,学会过绿色生活。

基于以上依据及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可以将本课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道什么是碳排放,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认识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出现的不必要的碳排放行为,学会减碳和进行碳补偿的具体方法。

3.愿意过低碳、绿色的生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只有立足新课标,精准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优化学习过程,让“学”更主动深入

1.鲜活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时效性

在“低碳生活每一天”一课,老师利用课前2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新闻播报,交流最近看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新闻,引导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现象的好习惯。在课堂中,老师想让学生感受“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但这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难理解的。因此,老师巧借两幅图(如图1),使“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消除了教学内容中的理论性,增强其趣味性。

2.丰富学习活动,突破知识壁垒

(1)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学习“减少我们的碳排放”时,教材介绍了生产不同材质衣服的过程中都有碳排放,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一件衣服的“一生”都在产生碳排放?用水、用电为什么会有碳排放?为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先引导学生了解在水电产生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碳排放产生,再通过小组学习,寻找“隐形的碳排放”,进而明白碳排放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存在着。

(2)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其重点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其综合能力。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要“驱动”学生去面对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或原则的关键问题,建立起项目活动和学科概念性知识之间的关联。

在“减少碳排放”一课中,老师将“碳排放”这一概念拟人化为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大白”。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碳排放越来越胖,它想请我们帮助它减减肥”,设计驱动性问题“怎样帮助碳排放瘦身?”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通过多样的学习方法解决“谁是碳排放?”“是什么让碳排放越来越胖?”“碳排放的瘦身方法”等问题,最终达成“认识碳排放,排查生活中的碳排放,知道减少碳排放、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学习目标。

(3)合作式学习。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如果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如在“说说减碳好方法”这一学习环节时,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性格表现提前分好了小组。课中由小组代表通过“抽盲盒”的形式从“衣食住行”四方面解读生活中相同场景不同行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讨论,交流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并形成“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在小组内与各组间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发现了“绿色生活方式”,更在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探讨、深入交流,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发展。

3.勾连生活经验,促进知行合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中的事例、自身的体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使学生学得有兴趣。

在“认识碳补偿,说说自己参与过的碳补偿活动”环节中,教师敏锐地勾连起二年级“蚂蚁森林云种树”的学习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自己云种树的心得体会,并从增加蚂蚁森林能量的攻略里发现“绿色出行”“循环利用”“高效节能”“办事不出门”“减纸减塑”等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教师还通过照片出示了现实生活案例,我国阿拉善地区从荒芜的沙漠变成绿色的“蚂蚁森林”,让学生真切地看见绿色行动的力量,感受到碳补偿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学习,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环保不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学生深信不疑的行动。

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思考

1.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内生长力

课程评价不仅是对课程本身的价值判断,还承担着优化课程教学的功能。生態文明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作为一种体量丰富的教育活动,它需要更开放、更多元的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

首先,教师要坚持素养导向,围绕新课程标准,从知识掌握、实践表现和行为习惯三个维度对生态文明知识、技能、价值观、审美、法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诊断和评估。其次,坚持多主体评价。评价要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重要作用,坚持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模式,形成共同激励机制。只有尽可能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体系,才能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支持下,从自身出发,审视自己的学习,并总结经验,对自己的生态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内生长力。

2.走向学科融合,丰富学生实践体验

教师应努力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搭建丰富的学习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学生追求并奉行的价值观,并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低碳生活每一天”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校德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的绿色实践等课外活动。如可以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垃圾分类工作,或开展一次废物再利用活动。这样既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也能促使家庭各成员相互监督,形成绿色环保的家庭氛围。还可以与自然课、科技课等课程学习融合,探究绿色生活新方式的更多可能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加强生态文明实践力。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顺应了时代的需求,需要教师连接学生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以致用,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张梦园.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渗透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22.

[2]杨桂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06).

[3]纪胜辉.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环境教育,2022(01).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