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精神与元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辩证逻辑

2023-09-24 13:03王洁
理论建设 2023年4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王洁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既是党的历史的精神凝结,又是党的精神的历史主线,兼具“总精神”与“元精神”的双重属性,分析其中蕴藏的辩证逻辑有助于深化对党的“精神之源”的哲学体悟。从出场逻辑看,“总精神”依据“从后思索”法,“元精神”遵循“从前思索”法,二者以双向路径建立起“精神之源”的出场闭环;从叙事逻辑看,“总精神”采取宏观叙事,“元精神”运用微观叙事,二者以双重结构铺陈出“精神之源”的全面叙事;从价值逻辑看,“总精神”凭借解释世界的理论范式成为党的思想武器,“元精神”依靠改变世界的实践特性成为党的行动指南,二者以双向引导呈现出“精神之源”的价值同构。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辩证逻辑;宏观叙事;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3)04-0068-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8,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彰显了党对这一“精神之源”的高度重视。伟大建党精神既是党的历史的精神凝结,又是党的精神的历史主线,兼具“总精神”与“元精神”的双重属性,二者(“总精神”“元精神”)聚合为党的“精神之源”。当前,研究者多从重大意义、形成逻辑、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和关系梳理等方面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学理阐释。汲取前人珠玉,从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视角分析其历史出场、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探寻蕴藏在“总精神”与“元精神”之中的辩证逻辑,有助于深化对党的“精神之源”的哲学体悟。

一、出场逻辑:“从后思索”法与“从前思索”法的双向路径

“从后思索”法和“从前思索”法是马克思对历史考察的双重向度,通过对二者的运用,马克思完成了对历史全貌的考察,形成了囊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总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精准概括了党的全部精神成果,是“历史之精神”,其出场具有结果向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从后思索”法的运用;作为“元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是“精神之历史”,其出场具有过程向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从前思索”法的遵循。通过双向路径,中国共产党构筑了“精神之源”既作为结果、又作为过程的出场逻辑。

(一)“从后思索”法:“总精神”的出场路径

“从后思索”法即逆向考察历史的思维方法,它认为“最一般的抽象总只是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场合”[2]28,因而主张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3]93。这是马克思历史认识论的重要方法,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均有迹可循。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从后思索”法包含两个维度。其一,从现在到过去,即在现实维度上回溯历史,通过以今释古,总结规律,获得对“超越自身而追溯到早先的历史生产方式之点”[2]109的说明。马克思认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3]8。也正是从作为“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2]29的资产阶级社会向前回溯,他才得以透视“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2]122,从而以“密涅瓦的猫头鹰”的黄昏视角俯瞰资本主义的形成逻辑,发现资本的“征兆”,揭示“资本的历史前提”;其二,从现在到未来,即在理想维度上审视现实,通过预示“未来的先兆”,获得对当下的启迪。“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4]502马克思并未囿于市民社会的狭隘空间,而是跳出现实场域,在“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理想性维度上审视现实,进而以“高鸣的高卢雄鸡”的黎明视角预见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探索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5]666自由人联合体及其实现路径,从而解开了“历史之谜”。

作为“总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它在党的百年华诞的现实场域中出场,反映了党立足当代现实回溯过去历史,进而总结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路径。其一,面向过去,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百年奋斗“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1]7-8,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1]8。作为新的政治术语,伟大建党精神在这一语境中出场,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时刻对时代选择和建党初衷的再次追问,旨在从现实维度上回溯历史,以客观史实为根据,在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总结规律,形成对百年党史精神层面的总体性概括,以此获得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其二,展望未来,解释“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马克思十分重视精神力量的“彼岸性”,認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6]作为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和党的精神谱系的现实本源,伟大建党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和价值优势,贯通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内政治文化[7],具有跨越时空的精神魅力,能够转化为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进的物质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继续成功的“普照的光”。正是在理想维度上审视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8的要求,强调了这一精神在实现中国梦场域中的在场必然性。简言之,伟大建党精神在现实场域中出场,既是对过去百年历史性成就的精神积淀,又是对新的赶考之路的精神指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总精神”出场路径的深刻认知和对其未来价值的高度肯定。

(二)“从前思索”法:“元精神”的出场路径

“从前思索”法即顺向考察历史的思维方法,它遵循历史在先的原则,主张沿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社会考察,其实质是史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与“从后思索”法的预见性不同,“从前思索”法以对实证资料的比较分析为依据,目的在于揭示其中的内在联系,以此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是一种“超逻辑”思维,具有创造性。摩尔根是运用这一方法的典型代表,受他启发,马克思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中均运用实证方法,通过“过程”考察揭示了历史的动态演进,补齐了作为“结果”的历史发展的缺环。因此,与“从后思索”法互补,“从前思索”法也可从两个维度展开。其一,从过去到现在,即以古鉴今,依据实证资料理解历史发展的“现今结果”。马克思擅长从历史起源和发展条件来考察每一件事物,在晚年,为了进一步揭示阶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将目光聚焦于原始社会,开始考察人类历史,在“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3]21的基础上,发现了原始社会的现代遗存,论证了共产主义原则已经以胚胎的形式潜在存在了。其二,从现在到未来,即通过对现实状况的考察,窥见其中包含的未来社会形态的特征与特性,进而找到去往更高阶段的可能性路径。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将研究视野转向东方社会,通过分析东方社会的现实境遇和历史命运,揭示俄国农村公社二重性及其与资本主义的同时代性,指出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这道“卡夫丁峡谷”,实现东方社会的第三种命运——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基于从现在到未来的思维方法,马克思展开了对现实社会流变和发展的可能性探索,将农村公社作为胚胎和基础,打开了俄国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空间”。

作为“元精神”,偉大建党精神既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传承,又在新的征程中弘扬,是一条贯穿党的历史的红线,它的出场反映了党沿着从过程到结果来发现“精神之历史”的认识路径。其一,从过去到现在,可以厘清伟大建党精神的锻造过程。伟大建党精神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在百年征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缩影”。从旧中国一盘散沙到新中国聚沙成塔,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展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形态;从“破坏一个旧世界”到“建设一个新世界”,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描摹了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表征;从百事待举到万象更新,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谱写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精神序列;从管理国家到治理国家,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刻画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的精神具象。正如氏族组织是在产生以后经过一个长时期才达到成熟,伟大建党精神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日臻成熟,并得以于建党百年的语境中作为完整的理论出场。其二,从现在到未来,可以窥见伟大建党精神的未来图景。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不是一次性的、短暂的,而是不断的、持续的,以达到始终在场的出场。如果说,“从后思索”法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在场的理论基础,那么“从前思索”法则侧重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在场的实践要求。就时间而言,“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1]8,伟大建党精神将世代传扬;就空间而言,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母体”构建的精神谱系跨越广袤时空,覆盖各个领域,在新的征程上,精神谱系发展到哪里,伟大建党精神就弘扬到哪里。简言之,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是一个动态过程,既缩影于奋斗实践的百年党史之中,又伴随社会发展处于动态延伸之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精神理路。

(三)双向路径:“精神之源”的出场闭环

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蕴含“从前思索”法和“从后思索”法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从后思索”法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历史环节,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旨在通过逻辑的逆向索引来探寻历史真相,找到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普照的光”,从而获得推动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和根本动力。据此方法,中国共产党总结出伟大建党精神的不变内核,推动其作为“总精神”在结果向度的出场。“从前思索”法要求全面详尽地把握历史材料,目的在于从顺向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探索社会发展轨迹,从而建立新的逻辑。据此方法,中国共产党突破了逆向考察的视野限制,梳理出伟大建党精神的锻造过程,说明它作为“元精神”在过程向度的出场。另一方面,二者相互补充,辩证统一。“从后思索”法体现了唯物史观对历史的本质性把握,“从前思索”法则将唯物史观推入具体历史的层面,二者相互补充,构成了有始有终且完备的“历史的观点”,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5]231。通过运用“从前思索”法与“从后思索”法,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结果到过程、又重回结果的对“精神之源”出场闭环的探索,由此搭建完整的出场结构,实现了“总精神”与“元精神”在出场逻辑上的辩证统一。

二、叙事逻辑: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双重结构

叙事逻辑与出场逻辑紧密相关,从不同向度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必然会形成关于精神的不同叙事。作为“总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以完善的理论形态存在,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通过宏观叙事对自身精神追求的总体规范;作为“元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以具象的精神形态存在,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基于微观叙事对自身精神历程的细致勾勒。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布局,中国共产党搭建了“精神之源”既史诗恢宏又至纤至悉的叙事结构。

(一)宏观叙事:“总精神”的总体规范

宏观叙事与“从后思索”法相适应,是一种基于抽象思维的规范性叙述方式,它以人类生存发展中最宏伟壮阔的命题为对象,强调人作为历史“剧作者”,对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中“真正知识”的描述,目的在于解释历史发展的本质。宏观叙事的手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凸显了理论的整体性和真理的普遍性。从整体性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马克思透过“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8]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总过程,并以宏观叙事的方式,从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到终极目标——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面阐述了人类历史过程的完整轨迹,由此铸成了通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整块钢板”。从普遍性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叙事不仅总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还透过庞杂的具体事件,阐明了主导历史演进变化的普遍规律。马克思相信有个合理的公式可以概括人类的进化[9]。他从人的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抽象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大范畴,并科学地指出其为最根本的社会存在,指明二者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逻辑,以此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症结,不仅敲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丧钟,还吹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胜利号角,最终形成了“两个必然”客观规律的宏观叙事。概言之,无论是对历史整体性过程的概述,还是对历史普遍性规律的铺陈,马克思都借助宏观叙事的策略,达到了对重大命题的全面考量。

作为“总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从四个维度用32个字统摄党的全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认识者角度对自身精神追求的总体规范,展现出史诗性的宏观叙事格局。从整体性来看,基于对百年精神轨迹的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从思想之魂、政治之本、行动之基和情感之脉概括了“总精神”的核心要义。思想之魂昭示其逻辑起点,政治之本宣明其逻辑主线,行动之基揭示其逻辑支点,情感之脉宣扬其逻辑旨归,四个方面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搭建出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使伟大建党精神能够贯通中国共产党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燃革命火炬、兴改革事业、解治理难题的全部历史,获得超越时空的永恒生命力,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再创辉煌的精神航标。从普遍性来看,伟大建党精神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并非来自党对某一具体事件或具体人物的表面描摹,而是源于党对自身整体形象的宏观塑造。它揭示了百年大党历久弥新的形象特质,是具有普遍性的存在。其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0]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高高扬起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和共产主义的光辉旗帜。伟大建党精神蕴藏真理力量、承载崇高信仰,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塑造党作为学习型政党的形象。其二,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1],始终以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人类自由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伟大建党精神延续为民初心、传承时代使命,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刻画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形象。其三,斗争是马克思的“生命要素”,也是共产党人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为人民和民族利益不懈斗争的最前线,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史。伟大建党精神秉持坚强意志、彰显行动品格,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勾勒党作为革命型政党的形象。其四,“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11,时刻怀着滚烫的赤子情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党性意识、宣示政治承诺,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描摹党作为服务型政党的形象。总之,通过对百年精神轨迹和自身整体形象的宏观叙事,中国共产党搭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四梁八柱”,规范了它作为“总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理论成果。

(二)微观敘事:“元精神”的具体演绎

微观叙事与“从前思索”法相适应,是一种基于意象思维的描述性叙述方式,它以“首先作为真实事件发生”的历史为对象,强调人作为历史“剧中人”,对具体历史环节进行描述,目的在于解释历史发展中的现象。与宏观叙事的整体性和普遍性相辅相成,阶段性与特殊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微观叙事的主要特点。从阶段性来看,马克思对全部人类历史的宏观揭露是通过他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微观描述串联起来的。他以“现实的人”为前提,通过分析欧洲中世纪时人的生存状况,揭示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传统共同体,阐明人类发展的最初社会形态;基于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的考察,剖析“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2]52的虚假共同体,诠释人类发展的第二社会形态;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层剖析,考求以“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基础的真正共同体,阐发人类发展的第三社会形态。至此,三个阶段前后相继,存在扬弃关系,共同构成关于人与社会关系嬗变的“三形态”说。从特殊性来看,马克思对历史发展深层逻辑的宏观总结是以他对具体历史因素的微观考察为基础的。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他从个人“面纱”中透视阶级实质,将历史人物理解为阶级代言人[12],通过剖析波拿巴政变的浓厚喜剧色彩,说明了资产阶级“皇帝”以各种方式周期性回归的根源,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演变的实质,验证了他最先发现的“重大的历史运动规律”[13]。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构成资本的“细胞”展开叙事,透过单个企业对“超额利润”的攫取,解开了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绝对规律”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秘密,由此形成了对“已经发育的身体”更为透彻的研究。从个人到阶级、企业到社会,正是通过微观叙事的手法,马克思得以从具体历史事实中窥见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总之,无论是对特定历史阶段的描摹还是对具体历史因素的勾绘,马克思均以微观叙事的策略,完成了对具体历史环节的细致刻画。

作为“元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要“受到物质的‘纠缠”[4]533。它的脉动节奏离不开历史细节中的跳动音符,其内在生命张力经过外在现实观照投影为具体的精神样态,构成不断延续的动态链条。正是站在历史行动者的角度,中国共产党通过微观叙事的方式,既在躬身实践中谱写了“元精神”的具象脉络,又于动态演绎中阐释了“元精神”的立身支点,进而由此填补了伟大建党精神宏观叙事中的微观间隙。从阶段性来看,中国共产党通过拓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外延形态,“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8,形成了对“元精神”在不同阶段的微观演绎。具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在斗争中锻造出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形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倾力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发展中孕育出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的“建设”形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精心谋划改革开放蓝图,在奋斗中雕琢出特区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形态;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着力推动民族复兴大业,在腾飞中铸就出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的“治理”形态。这些精神形态彰显了党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始终遵循,是在宏观抽象基础上的微观具象。从特殊性来看,党对精神的抽象凝练是以单个的历史事实或具体的历史片段为“细胞”的,从个性细胞中萃取共性基因的过程,就是从特殊转向普遍,进而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过程。其一,中国共产党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时选择真理、树立理想,在改造学习、重新学习中钻研真理、坚守理想,在带头学习中捍卫真理、拥抱理想,在革新学习中发展真理、照亮理想,因而于动态中细化了学习型政党的塑造路径,书写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光辉篇章;其二,从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再到人民幸福、文明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对人民、对民族的重大责任,展现使命型政党的强烈自我意识,映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现实确证;其三,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发展的和平时期,中国共产党时刻秉持彻底革命的坚毅斗志,在华夏大地上建改天换地的红色政权、兴翻天覆地的改革浪潮、创惊天动地的中国奇迹,奋战出革命型政党的辉煌战绩,磨砺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品格;其四,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14],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在现阶段,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逸散出鲜明的服务型政党气质,展现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优良传统。简言之,通过微观叙事,中国共产党向外延伸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图谱,向内细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生成,完成了对“元精神”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微观言说。

(三)双重结构:“精神之源”的全面叙事

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辅相成、彼此统合,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全面叙事。一方面,二者互为表里,基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搭建出“总精神”与“元精神”在纵向维度的完整叙事。宏观叙事能够排除偶然因素,以言简义丰的总体性范畴揭示被表象所隐含的精神内核,构筑伟大建党精神的“稳定骨骼”,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立体形塑;微观叙事能够捕捉细节,以有枝有叶的具象性表征显化精神的抽象内涵,丰腴伟大建党精神的“细腻肌理”,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多维雕琢。因此,前者隐藏于后者之下,后者建基于前者之上,二者构成一种“隐—显”的纵深结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精神之源”纵向叙事的精细刻画。另一方面,二者并行不悖,在整体性与阶段性相得益彰的基础上,搭建“总精神”与“元精神”在横向维度的完整叙事。宏观叙事能够统摄党的全部精神,以“本质”“普遍”的规约,将单个的、特殊的精神具象纳入“总精神”的宏观框架中,形成完整且具体的精神链条;微观叙事能够细描党的精神轨迹,通过审视细节,考察“元精神”在各个阶段的现实观照,勾勒细致且确凿的精神支点。因此,前者是后者的总体凝练,后者是前者的片段展开,二者相互依存,以“总—分”的横向结构,彰显中国共产党对“精神之源”横向叙事的完备。要而言之,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既表里一致、又相生相成,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对“精神之源”的全面叙事。

三、价值逻辑: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双向引导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12作为“总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蕴蓄强大的真理力量,以彻底的理论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冲云破雾的思想武器;作为“元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磅礴的实践伟力,其理论的彻底性能够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总精神”的理论意蕴与“元精神”的实践旨归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精神之源”的价值同构,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上的引导作用。

(一)解释世界:“总精神”的理论意蕴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解释世界的理论品格,表现为彻底的理论性,即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揭示。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以概念的自我创造来解释世界的理性思辨主义,主张从人的现实世界及其变化中获得“批判的武器”,在不断“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完成对世界唯物的解释。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者贫困根源的深刻揭示,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则的清晰阐明,再到《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机制的透彻解剖,作为认知方式的解释世界始终是马克思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宗旨,内蕴于其思想发展进程之中。马克思彻底清算了以往的哲学信仰,建立了使哲学“从天国降到尘世”的唯物史观;在揭示政治经济学“枢纽”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通过考察现实的人类历史,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形成了具有彻底理论性的思想武器,实现了对世界的科学解释以及对共产主义到来“铁的必然性”的理论确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15]中国共产党通过宏观叙事搭建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总精神”的系统化理论形态,是党的思想理论的最新成果,以总体性规范凸显了党对自身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从而凭借解释世界的理论范式成为党的思想武器。在微观层面,伟大建党精神以精神写照揭示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之魂廓清了党“因何而立”的历史真象,确立了党的执政宗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政治之本破解了党“向何处去”的发展难题,指明了党的执政方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行动之基申明了党“何以立身”的实践方式,奠定了党的执政基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情感之脉晓示了党“为谁担当”的根本旨归,彰显出党的执政品格。“总精神”的四个方面真实体现出党的政治本质,共同揭示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在中观层面,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关系搭建投映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前提与最终旨归的二元同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重申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上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双重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奏响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舍己为民与冲锋在前的和声旋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昭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主体上党性修养与人民立场的双向链接。“总精神”从四个维度厘清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关系,辉映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时代新解。在宏观层面,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样态,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宣示了党对共产主义未来世界的坚定持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勾勒了党由民族复兴延伸出的对人类命运的深度关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显示了党为推动世界公平正义与发展的坚定执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昭示了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依托。“总精神”所蕴藏的社会发展的未来全景、推动发展的价值图景和人类命运的共同远景,构成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精神形塑。概括地说,作为“总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投映出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层洞见,以彻底的理论性形成了对世界的认知解释。

(二)改变世界:“元精神”的实践旨归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506马克思主义并非对世界终极真理的抽象遐想,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6],以“改变世界”为根本任务。因此,作为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具有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可以在“理论彻底”的基础上掌握群众,进而转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重塑哲学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使命定位,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明“理论说服”的“理论彻底”前提,以及“物质力量”的“彻底说服”条件,再到恩格斯致施密特的信中通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5]599,重申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秉持“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4]320的观点,强调“改造世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达到这一目的,马克思不仅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还探索出变革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要素。他找到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将其视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阶级力量,解决了实践主体的问题;指明了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为“武器的批判”来夺取政权的手段,破译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密码;提出了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经历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谋划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步骤。由此,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具有理论彻底性的行动指南,为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提供了实践指引。

中国共产党通过微观叙事梳理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元精神”的发展理路。它肇始于伟大建党实践,弘扬于百年奋斗实践,光大于未来探索实践,在“理论彻底性”的基础上,展现出“改变世界”的鲜明实践特性,能够从“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首先,伟大建党精神彰显出伟大建党实践的主体力量。它传唱求真之歌、引導力行之路、高擎斗争之旗、锤炼政治品格,塑造出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这一形象蕴涵着巨大的物质力量,发挥了改变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的主体能动作用。其次,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动力支撑。它在塑造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彰显了科学理论的引导力;在描绘使命型政党的过程中,体现了初心使命的引领力;在勾勒革命型政党的过程中,呈现了自我革命的净化力;在刻画服务型政党的过程中,凸显了团结一心的凝聚力。伟大建党精神观照现实,在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最后,伟大建党精神释放出中国共产党未来探索的实践伟力。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旗帜,它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引领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走向,在传承与弘扬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掌握群众”,进而转变为巨大的现实力量。要而论之,“元精神”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中镜鉴现实,通过彰显主体力量、提供发展动力和释放实践伟力,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以理论的彻底性践履着“改变世界”的根本任务。

(三)双面引导:“精神之源”的价值同构

正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伟大建党精神也是理论范式与实践特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揭示“总精神”理论意蕴与“元精神”实践旨归的基础上,同构出“精神之源”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完整价值链条。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解释世界提供了改变世界的合理性,改变世界确证了解释世界的必然性。如果只驻足于对“总精神”理论意蕴的弘扬,必然会造成理论与现实脱节,使伟大建党精神处于悬置状态;反之,如果只注重于对“元精神”实践旨归的强化,必然会导致对理论的片面解读,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作为“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既是解释世界的思想武器,又是改变世界的行动指南,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指引,后者是前者的现实展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方面,二者前后递进,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逻辑前提,改变世界是解释世界的最终旨归。“总精神”以“彻底理论”揭示出党对“三大规律”的深层洞见,奠定了理论可以掌握群众的基础;“元精神”以“理论彻底”转化为推动实践的物质力量,指明了理论必然掌握群众的结果。“精神之源”从“彻底理论”走向“理论彻底”,呈现出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双重结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6.

[7] 蔡志强,袁美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形成机理与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21(8):4-11.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9] 罗素.西方哲学史[M].张作成,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178.

[10] 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45.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12] 丁匡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方式——基于宏大叙事与微观描述[J].现代哲学,2017(4):17-23.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9.

[14] 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8.

[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39.

[16] 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9.

General Spirit and Meta Spirit: Dialectical Logic of the Great Founding

Spirit of the Party

WANG Jie

(College of Marxism,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 The great founding spirit of the Party is not only the spiritual condensation of the Party's history,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main line of the Party's spirit. It ha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general spirit" and "meta spirit".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logic contained in it will help deepen the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y's "spiritual sou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earance logic, the "general spirit" follows the "backward thinking" method, while the "meta spirit" follows the "forward thinking" method. The two establish a closed-loop appearance of the "source of spirit" through a two-way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logic, the "general spirit" adopts macro narrative, while the "meta spirit" uses micro narrative. The tw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narrative of the "source of spirit" in a dual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logic, the "general spirit" becomes the ideological weapon of the Party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explaining the world, and the "meta spirit" becomes the Party's action guide through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ing the world. The two present a value isomorphism of the "source of spirit" through two-way guidance.

Key words: the great founding spirit of the Party; dialectical logic; macro narrative; explain the world; change the world

[責任编辑:倪大兵,王方东]

收稿日期:2023-03-23

作者简介:王 洁(1992—),女,山西临汾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定位与传承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建党精神语境探析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价值赓续
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论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唯物史观视域中“伟大建党精神”四重维度探析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