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小玲
摘 要: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借助科学的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探究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趣味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评价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综合性作业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优化;核心素养;思维品质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借助科学的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布置开放性作业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避免思维的僵化,打破思维定式,不囿于俗套的方案,而善于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灵活采用多种方法、途径去解决问题。
笔者曾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因为有我》,从学生上交的习作来看,立意较为单一,选材趋于雷同,大多选取“我”为父母、朋友、班级等排忧解难的事例,从而表現“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基于该学情,笔者启发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审题:“我”可以是学生自己;还可以是爸爸、妈妈、朋友、老师等他人;“我”可以是物,是一棵树,一朵花,一只流浪猫,一只宠物狗,天边的一片云,桌上的一本书……“我”还可以是一种品质:宽容、理解、热爱、坚持……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脑洞大开,升格后的作文百花齐放。
“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也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开放性作业能有效训练学生伸展多维度的思维触角,开辟多角度的思维途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深化认识的层次,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的思考,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例如杨绛的《老王》中对老王身世的介绍:“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读起来感觉平和冲淡,细细品析却字字含情、别致耐读。老王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有个哥哥”让人庆幸,原来还有伴。可惜,“死了”。峰回路转,“有两个侄儿”,还有人依靠,也不错,怎么样,“没出息”,又再次把读者的情感打入绝望的深渊。不仅仅要理解“写了什么”,更要理解“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由表及里,由言语到形式,从而理解作者的表情达意,这就是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设计语文作业时要能有意识促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去把握表面现象里所蕴含的本质。笔者在执教《写好细节》作文课前,布置了两个探究性的预习作业:1. 观察图片,说说照片中哪些细节可以聚焦描写?为什么?2.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文段,说说文段中哪个细节打动了你?作者为什么写这个细节?每一个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启发学生运用递进思维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细节,更明白细节描写是为作品主题服务的。
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通过深入探究,有利于让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肤浅上升到本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有益的发展。
三、趣味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是指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趣味性作业能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笔者曾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布置了以下作业:1. 为保尔设计微信头像;2. 为保尔微信联系人分群,并说明分群的依据;3. 选择小说中的一个情节,为人物设计一则朋友圈,编写文案,可配图,并拟写好友回复。教师布置该项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业时,学生或大眼瞪小眼,或连连惊呼,或不可置信……让学生穿越到90年前的苏联与书中的人物对话,该极具挑战性的作业几乎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借鉴,只能“摸着书本过河”,此举反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从学生参与作业的高涨情绪可见作业的趣味性,从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作品来看,该作业能有效“促进分析、综合、推理、评价、思辨、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又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从“厌做”到“愿做”到“爱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四、评价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的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的检查思维过程中的智力品质。“尽信书不如无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推敲、敢于质疑。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作业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明辨是非、合理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布置学生完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举办演讲比赛作业时,赛前,引导学生根据单元学习的“任务一:学习演讲稿”,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善演讲比赛的评分细则表(教师下发的是半成品评分细则)。评价表中对演讲比赛有清晰的评价标准,这样学生对“应该怎样做”有了非常明确和清晰的认识,并能主动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赛前准备。在演讲比赛时,自觉对照标准对自己和同学进行公平公正的细则打分。赛后,学生再一起对照评分细则表,小组讨论,评价自己或他人“做得怎样”。在完成该项作业中,学生对于如何完善评分细则,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见解;对于现场的演讲表现,学生相互观摩,相互探讨,在自评和互评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进而提高思辨能力和批判的自觉性。
设计评价类、反思类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对话”“自我反思”的思维习惯,学生经常进行这类作业训练,对于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五、综合性作业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布置作业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一条整体性的知识链,另一方面,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纵向、横向链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笔者工作室成员何小群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如果某编辑部征稿名著《骆驼祥子》的封面,你会交出怎样的作品?请设计图样并说明设计意图。这一份作业,不仅仅涉及对该名著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背景环境、主题思想的把握,还涉及美术等学科知识。其中李嘉茵同学的作品另辟蹊径,内涵丰富,让人耳目一新。
设计理由:(1)破碎的太阳:太阳往往象征着希望。祥子一生中有许多希望,但都一一破碎了;太阳的碎片颜色逐渐变黑,意味着祥子逐渐变得堕落。(2)面具、手和锁链:象征着旧社会的黑暗,将祥子一步步拉入深渊。(3)反写的“祥”字:起名“祥子”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但祥子的命运与名字的意义正好相反,这暗示了黑暗的旧社会并不能满足百姓的心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诚然,设计综合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有优秀的成绩,而在于有優秀正确的思维方式。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给思维训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地。在“双减”大环境下,教师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的引领下,优化作业设计,引领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带领学生“走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晓英.基于深度学习的《骆驼祥子》名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0(07).
[3]王桂秋.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J].新课程(小学),2008(12).
[4]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本文系广东省2021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作业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1YQJK15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