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卓君 王景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作出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全局。同时,又适逢浙江省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浙江全省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昂扬姿态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值此重要时刻,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向广大会员征集相关论文,在浙江农林大学顺利召开了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论研讨会和2022年年会。此次研讨会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和会员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共收到论文80 余篇,经过严格评选,30多篇论文、5 家会员单位受到表彰,有60 多篇入选论文集。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民卿研究员、浙江省委党校邱巍教授为本次年会作专题报告,专家学者和广大会员所提交的论文分别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与浙江现象”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也正是党的力量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清晰表明了人民群众在党的事业中的崇高地位,体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价值观在新时代中国的最新表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厚的为民情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和价值立场的高度凝练。关于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要义的把握,本次会议的专题报告主要从维度、关系和真谛的角度予以阐释。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历史观。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贯彻到实现共产主义全过程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①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求是》,2022年第22 期。这再次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唯物史观的传承和创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最重、最核心的位置,围绕人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以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对党根本价值立场和根本宗旨的传承和最新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②参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第三,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尊重人民群众意愿,集中人民群众力量,满足人民群众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经验向理论进行提升,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令,强调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运用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解决老百姓最重要、最关心的问题,要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民生问题等,这就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鲜活体现。
第四,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牢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和真正基础。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江山论”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这是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
第五,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职能。坚持人民至上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本质,处理好科学理论与人民实践的关系,又要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理论创新的源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要用来自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人民、造福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群众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深入探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涉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时,与会专家对其中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其中的几对关系,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与肯定。
首先,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空观念上存在着传承关系。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与时俱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次,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再次,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且不断丰富发展这些内容。最后,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与“六个坚持”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其中“六个坚持”与上述世界观、方法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而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把握真谛、推进实践”。与会代表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性进行了交流,推动本次会议更好地达到“把握真谛、指导实践”的目的。
把握理论要把握其在实践上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强调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过程中要增强对理论亮点和创新点的敏锐感;其次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和阐释过程中的方法和经验把握的同时,要抓住时机、聚焦主题,不断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挖掘。
把握理论要体现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论只有指导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所体现的理论和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有学者结合自己的调研以及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感悟,认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大贡献和原创性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不仅形成“浙江经验”,更对全国乃至世界具有指导意义。还有学者结合“山海协作”在实践探索,认为“山海协作”工程作为解决浙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经过10 多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的进程,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山海协作重要论述对地方发展的实际指导意义。
把握理论更要找到与实践的结合点。有学者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五个务必”的战略定位出发,阐释了“为什么要重视”“三农”工作这一关键问题,主要从价值取向的“为了谁”到目标维度的“目标性”,再到实践路径“如何做”和思想路线的“工作作风”等方面阐释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了新时代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基本路径。有学者则从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浙江成为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实践地的优势条件以及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在浙江的重要实践路径三个层面梳理了浙江社会建设所具有的“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精神,以及这种精神中所蕴含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勇气,强调在推动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方面必须找到忠实为民、敢闯敢干、勇于担当的使命感、责任感的结合点,才能在社会建设实践中取得重大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向共同富裕迈进。在关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始终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思路的过程中,共同富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从哲学层面谈共同富裕的可能路径。有学者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解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为精神生活富裕的前提是基本物质生活的保障以及精神的独立;精神生活富裕的维持在于“无功利的好奇心”;精神生活贫富的差别原因是“实际实有极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可能在于“观念冒险与实践冒险”——冒险是“创造性的想象”“对新的完善的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具体路径在于“自我成长与正向引导”,既需要个体在各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大环境的政策保障。基于上述逻辑,实现精神共同富裕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即在党和国家对个人进行正向引导的前提下,实现两者的双向奔赴才有可能。
从党建引领角度谈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有学者在谈到乡村利用党建势能实现共同富裕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的领导,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就必须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通过援引建德市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案例,总结实践经验,学者从三个层面提炼了自身从中得到的启示:思想层面上要夯实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思想基础;组织层面上要架构整体协同、高效联动的组织体系;产业层面上要筑牢生产、生态、生命、生活“四生融贯”的产业体系。
从实践探索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有学者基于个人经历、学术背景以及强烈的现实关怀,对于“提低以扩中”来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提出了以下思考。他说:一是农民工共同富裕面临困境是经济、政治、文化等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并非其自身能解决的问题,需要高层次的政策设计、农民工自己的努力以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风尚。二是要从政府层面强化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各层级落实;从农民工层面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意识并提高实现共同富裕的能力;在社会层面强调形成物质和精神上为农民工提供可发展平台的社会风气的重要性。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是这次研讨会关注的另一个重要主题,而关于这一主题主要聚焦于从理论、现实和文化价值等角度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与适应性等问题。
关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一种观点认为,作为学者,对新的议题不能照本宣科,要有问题意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现在进行时”,这一概念兼具了普遍性和特殊性,想要更深入地探讨这一概念,首先要知道现代化的一般性是什么,其次要知道“中国式”的内涵是什么。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而作为学者,则要探究其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中国要做促进现代化潮流的参与者,有时候甚至是贡献者。首先,从现代化角度来说,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有其相同特质,因此想要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了解、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取其优势,避其弯路;其次,从中国式角度来说,要结合国情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西方国家达到现代化时的历史背景与现代已大不相同,我们在学习、借鉴时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避免掉进现代化陷阱。还有观点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应学会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其中,“一”就是现代化,是同一的、一般的;“多”就是各国各具本国特色的现代化路径,是有差异的、多样的。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自身经历出发,阐释“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观点,认为只有变革思想,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达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关于现代化与文化传统的适应性。有学者指出,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符合其本国文化传统的、具有其本国特征的现代化,所有国家现代化的特征都具有共同性又各具特色。因此想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要找到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有特征。而这一问题的答案,他认为是“大规模政党如何领导超大规模现代化”。还有学者认为,要了解现代化的定义和内涵是否有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模式,现代化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应该从全球视角、在国与国的比较中来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传统价值、马克思设想的蓝图与其他社会主义者的早期探索,与西方现代化道路有什么区别?都是关键性问题。现实情况下,不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有三种不同模式,一是同途同归,而这已被中国实践所证明为错误的;二是殊途同归;三是殊途不同归。资本主义没有更高阶段的社会追求和愿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有根本不同之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与会学者畅所欲言,结合自身参与和研究浙江发展的工作,在基层治理方面阐释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关于乡镇政府建设。有学者主要通过揭示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借以说明基层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他认为,在乡镇街道法治化尤其是在赋权乡镇执法权的情况下,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源头上存在权力配置的偏差。乡镇法治化中权力配置不清晰,执法权赋予及其动态调整使得乡镇未能使相应的权力边界固定,再加上执法人员的水平存在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够强等现象的存在,进而造成基层治理过程中越界执法或“公地悲剧”等问题。另一方面,权力运行机制法治化方面存在问题。在实际运行中,原本应由司法所承担的相关业务,却由乡镇的党政办予以实行,造成职责不清,责任错位。
关于社会治理。一是关注未来社区建设。有学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建立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后,“未来社区”建设需要5 个方面的着力:依托地域、因地制宜,人文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推动,数字发展、数字化推动,优化顶层设计、坚持人民至上。二是关注农村养老。有学者主要关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问题。主要围绕农村养老的问题,结合自身调研,对老年食堂的建设展开了分析。认为老年食堂运营中存在思想认识、资金等的一系列问题,指出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抓好监督管理等,使得“老年食堂”能够长效运作。
关于基层信访工作。有学者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下访、接访,以提高社会治理成效。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百姓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回应百姓最大的关切。二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去解决过去不敢碰或不能碰的“钉子”,牵头办大事,主动往矛盾窝里钻。三要坚持党建统领,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四是坚持群众自治,培育文明乡风,倡导形成“家风正、民风淳、社风清”的善治风尚,推动基层实现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融合,有效推动形成乡村治理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信访问题不出户,化解矛盾于“未萌”。
关于基层协商。有学者结合“民生议事堂”的做法和问题,指出当下乡村不太理解相关实践何以可为,以及“民生议事堂”深入开展中面临的一些困境。他指出,“民生议事堂”是聚焦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及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开展协商活动的平台,但在浙江全面推进过程中,出现协商议题不够精准,协商品牌不够响亮,协商主体不够广泛,协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届时需要进一步理清协商内涵,明晰协商议题,扩大协商主体,拓展协商形式,加强协商指导,落实协商成果,培育协商文化,进一步提升基层协商水平和民主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应该因应时事、高举旗帜,走对路、瞄准方向,奋勇向前。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所有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必须坚守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浙江省社科联对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努力做好研究阐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应始终旗帜鲜明,将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引领学术研究,确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正确方向,努力做好理论精髓的阐释。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开拓新的实践、解决新的问题、破除新的障碍。
二是教书育人勇于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是每一位研究者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驱动力。研究者应该始终怀着读书明理、经世致用的理想信念,在专业领域内刻苦钻研,不断拓展思维深度,“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望,始终以学术研究为终身志向,以教书育人为终身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是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作为研究者,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推进理论创新,并且通过对理论创新的反复推敲,讲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话”和“中国话”,当好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拥护者、积极传播者。在理论研究上要促进人才交流,不断提升学术研究者的研究参与度,确保理论宣传与学术实践同频共振,提升学术的高效与精准,并在学术争鸣上得到质的飞跃。
四是坚持固本强基原则。研究者应明白创新不是执着于新旧,而是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更符合实际的方法。树立守正创新的理念,积极整合研究资源,引导各哲学社会科学界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精心选题、凸出理论特色,是推动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大理论对策的研究力度,深入研究学科中的重大问题,提高社会问题敏感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界的引领优势,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服务决策的工作机制,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