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新 武晓玮
提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初心的实质内容,是党的精神谱系的灵魂,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是评判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价值标准;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这一思想有着完善的价值结构,人民既是价值主体也是价值客体,既是价值目的也是价值手段,是在人民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这一思想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党性党风之中,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特别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中,以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和体制,文化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这一思想以人民全面共建共享为实现路径,以全面发展的人民为价值主体和依靠力量,以人民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多处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加以重申,深刻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逻辑。在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再创时代新伟业,必须充分理解这一思想的价值逻辑。
历经百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艰苦奋斗、创新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人民至上、全民共富等为基本内容的价值体系。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一价值体系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实质内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守初心”的丰富含义时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23 页。显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争取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党以旺盛生命的智慧和力量,就是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关怀人民生活细节,与人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这些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初心方面的生动彰显。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灵魂。回望党的百年历史,无数革命先辈历经苦难创造革命事业的辉煌功绩,其中有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英烈和故事,经过历史的沉淀,凝结成我们党的伟大精神谱系。从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从西柏坡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从铁人精神到雷锋精神,从焦裕禄精神到孔繁森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从抗震救灾精神到抗疫精神,从“三牛”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等,无不是一曲曲坚守初心、无私奉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壮美颂歌,这些精神的核心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0 页。,人民中心、人民至上始终是贯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一颗灵魂。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推动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大规模的农田改造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和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接力前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凝心聚力发展生产力,经过40 多年改革探索和艰苦奋斗,打赢了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战,使全体人民摆脱贫穷、超越温饱,最终实现了全面小康,进而夯实基于全面现代化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制度平台和精神准备。历史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是唯一和至上的目的,它只是实现人民利益和幸福的手段;“以人民为中心”则内在地规定了经济建设的价值目的。如果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凸显的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性和经济基础对社会形态的根本决定性,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和工具性标准,那么“以人民为中心”则强调了经济建设的价值目的,规定了经济建设的性质、方向和目标,体现的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道德尺度和目的性或价值性标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03、103 页。,“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03、103 页。,这样,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幸福目标。
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论述和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根本指南,改革、建设的各项政策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改革、建设实践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人民是党的根基,是党的权力之源、力量之源、智慧之源,“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7、362、70 页。;党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享,广大党员心系人民、情系人民;要求全党“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在丰富多彩的文化领域,艺术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网络空间治理等,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真正做到为人民创作、为人民做学问、为人民鼓与呼、为人民奔走呐喊、为人民树碑立传、为人民营造天清气朗的网络空间。社会建设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⑤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49 页。,“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7、362、70 页。,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国家总体安全体系,也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生产生活环境。这表明,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
第五,“以人民为中心”规定了人民是党的一切工作成败的价值评判者。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尊严感等是党的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判断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7、362、70 页。党的工作好坏、成绩如何,人民说了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0 页。。就连党的理论工作也不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党的理论创新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因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一切脱离人民、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和没有生命力的,为此,理论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由此可见,人民的喜爱、认同和拥有就是党的理论工作成效的重要评判标准。着眼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8 页。因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因此,党员干部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人民群众心里这杆秤正是衡量和评判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标准,人民作为阅卷人、评判者,能够判断党的工作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判断党的工作是否一直围绕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开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价值基础——它所赖以挺立、得以落实的真理基础、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
第一,正确的价值观要以真理为依据,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和利益相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真理基础,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民群众是其中居于决定地位的生产力的主体,因而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力量,是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指向特定的历史目标,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规模和深度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格局和结局。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来看,“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9 页。。这就是历史的真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客观事实。因此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对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从科学真理的意义上确立起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享受的主体地位。
第二,任何价值观都来自于客观的历史实践,并以之为载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的价值反映。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价值论,价值观念和科学真理一样来自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而且正确的价值观念还是对社会历史实践中那些重要的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幸福和自由为基本内容和目标导向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和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倡导和践行的这种价值体系,既是在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推动共同富裕及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得出的正确认识,也是对中国人民推动中国历史进步,创造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奇迹的伟大实践的正确的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辉煌,离不开作为根基、血脉和力量的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离不开人民。是人民在党带领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是人民在党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独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及其迅速发展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是人民在党团结指引下充分发挥其自觉能动性,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短期内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和生产力从跟跑、并跑到某些领域领跑世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奇迹;是人民在党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彻底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并不可逆转走向共同富裕、全面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辉煌成就。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宝贵经验,才能持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第三,任何价值理念的落实落地都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制度及其所决定的行动规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际上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框架和规范之内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除了政治、组织等方面的领导之外,思想信仰方面的领导最核心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个宗旨实际上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同时,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有机统一,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党和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都为人民而发展、因人民而繁荣。显然,“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制度正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制度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有着自身科学、圆满的价值结构;这一价值结构蕴含着它自身鲜明的人民幸福指向的强大实践力量。
第一,人民是它的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称为群众史观、人民史观,这就是从历史创造者或社会历史主体的意义上来界定的。坚持唯物史观,必然坚信人民创造历史、人民具有重大历史作用。中国人民创造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辉煌历史,发挥人民的历史创造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的力量之源和现实路径。从历史看,“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发展逻辑从政治上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把尊重和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看作是党的人民工作的基本原则”①郑士鹏:《百年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传承与实践理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年第4 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奠基立业、勤俭建国,创造了中国社会工业化、科技化的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开拓创新、改革探索,实现了从脱贫到温饱、从低水平总体小康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飞跃,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开启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民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这里的奥秘恰恰在于,我们党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83 页。。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人民的,因而人民也是这些伟大成就的享受者;以人民为中心内在地蕴含着人民作为价值创造和价值享受主体的深刻内涵。
第二,人民是它的价值客体。作为价值享受主体,其实也是价值客体。人民之所以是价值享受者,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有着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着人民的安全、健康、幸福和自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因此,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工作、一切实践的价值客体,是党的忠实的服务对象。事实上,新中国7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的精神世界愈益丰富多彩、思想道德素养也空前提高,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繁荣达到了几千年来的最高水平,中国人民也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文化发展福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鲜明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党的建设方面,把党的为民宗旨和富民初心有机结合,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统一,以鲜明的人民立场宣示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推动党员干部充分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并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最为突出的是,实现了9000 万贫困群众的彻底脱贫,使全国人民普遍进入全面小康。如此,我们党扎实做到了把人民作为价值客体,作为服务对象。
第三,人民是它的价值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根基、血脉、力量都源于人民,所以,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团结带领人民从事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人民成为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在党领导的人民实践中,人民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而作为价值享受的主体实际也是价值创造的客体,因此,在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辉煌成就的过程中,人民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是价值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人民创造的一切改革、发展成就最终依然由人民共享。“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表明,人民既是价值目的也是价值手段,是目的与手段在价值创造和享受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相反,如果人民的价值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分裂开来、对立起来,势必造成党与人民的分裂与对立,而这恰恰违背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背离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体系。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实践导向极强的价值理念,其价值也必须体现于党和国家事业及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一切方面。
第一,在思想理论上,它体现为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党性党风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上代表人民利益的阶级本质,体现了党与人民的价值主体—客体统一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地把人民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或服务对象,党所做一切必须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始终坚守的不变初心,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依人民而强;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人民的近期和长远利益的高度统一,是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和客体的一体性关系在共产主义事业中的最高表现;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纯洁性等都以人民性为核心和灵魂,党风的核心则是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务实为民等。这一切都在价值层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二,在政治制度上,它内在于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体决定的,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人民性质及党和国家权力的人民根源,及人民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的根本制度,它建立和规范了人民参与自己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从根本上落实了人民主权。与此同时,党建立起来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依次贯通,支持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第三,在经济制度和建设发展方面,我们党坚守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坚守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人民利益的实现,奋力地推进经济制度革命和经济体制变革,独立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人民绝对贫困的彻底摆脱、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以及鲜明地宣示下一步将致力于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都无不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真正落实,经济发展的人民中心价值正在向更高的层次、更新的境界迈进。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我们党所倡导并践行的新发展理念,实际上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化,是全面实现民生福祉的发展理念。比如:创新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不竭动力,协调发展是补齐民生失衡短板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民生健康可持续的环境保障,开放发展有利于优化民生改善的国际环境,共享发展则是民生改善的价值旨归。②参见王洁:《新发展理念的人民至上逻辑解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021年第6 期。或可说,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也正是我们未来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导思想和实践理念。
第四,在文化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法和工作导向,把扎根社会基层、深入群众生产、融入群众生活作为基本的文化创新方法,大力倡导“二为”方向、“三贴近”要求。通过共享发展理念,特别是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和谐社会建设;同时着力推进惠民、利民、福民的生态文明建设,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等。
第五,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我们党始终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由此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新形态,是真正由人民创造、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文明形态;与之相应,我们党倡议全世界人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以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这就是将党的责任担当拓展到“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之“胸怀天下”的价值内涵,这最终将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高价值旨归——引领世界奔向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境界。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终价值旨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得到实现。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指明人民全面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人民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共享包含4 个方面:全民共享是指共享的主体覆盖面,即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全面共享是指共享的内容或对象,即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共建共享是指共享的实现途径,即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也就是协同共建;渐进共享指的是共享发展的推进过程,即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②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5-216 页。实现全民共享,让每个人享有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发展的丰富成果,并进一步推动社会实现更高一级的发展,形成每个人更为丰富的发展,正符合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描述,“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2 页。。全面共享,涉及全面发展成果,只有享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成果,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如有任一成果享有的缺失,易引致单一的、片面的发展,成为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逻辑下的“单向度的人”。共建共享的内涵与发展依靠人民不谋而合,在发展中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才能获得更为踏实的幸福感和自由感,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渐进共享揭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这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42-143 页。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将人民看作自由发展的价值主体和依靠力量。作为主体的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在改造着主观世界,使自身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169、165 页。,“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169、165 页。。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奋斗中,我们书写了辉煌的中华民族发展史,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断扩展和丰富现实生活的领域,深化和拓展现实关系的交互,这些深度发展的现实都会给人民带来精神上的丰富性,改善人们的认知,启迪人们的智慧,丰盈人们的见解,更新人们的观念,主观世界的发展又会进一步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更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空间,使人进一步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和首创精神,才能进一步促进人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将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作为目的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④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 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地将促进人民实现多方面需求,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摒弃以“物”作为目的与衡量标准的发展思路,致力于让人摆脱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这种发展思路将推动社会逐步实现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向往:消除异化、消除旧式分工,自己掌握自己的本质力量,实现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描述的“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169、165 页。,而并不因此成为专门的猎人、渔夫、牧人或哲学家等。这一人民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展望似乎过于浪漫,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力的发展,正在向人们呈现这样的发展前景;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取向和最高目标最终会实现。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系统、完整而深刻的价值逻辑,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坚持践行好这一思想,定能在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再创新的时代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