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文
说起教育先锋,有个群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海外华人。他们的特殊性在于:既具备华人的传统教育特色,又因身处海外而拥有吸纳国外优秀教育经验的优势,可以说是教育界的“集大成者”和中西合璧的微缩窗口。但海外华人教育也并非我们所想象中那样风光无限,他们的育儿方式,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新颖的也有守旧的。虎妈狼爸的鸡娃理念一定就好吗?一定适合所有孩子吗?一味融入海外圈子就一定能被接纳吗?面对中外文化的差异,华人孩子又该如何自处呢?探讨他们的教育迷思和困境,多听听不同的声音,一来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海外孩子的真实学习生活情况;二来对于内卷成风的国内教育,或许可以有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移民到海外后,你们逃离教育内卷了吗?”面对这个问题,妈妈们给出答案:无一不卷。一位居住在韩国的华人妈妈吐槽韩国高考录取率只有50%,“四当五落”(一天只睡4個小时就能考上大学,要是睡5个小时就要落榜了)不是说说而已。补习班遍地都是,优质补习班成了进入顶尖大学的敲门砖,补习班费用高昂,还得“排号”。居住在英国的华人妈妈说英国的“鸡娃”是建立在培养孩子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之上,除了关注学业成绩,也关注孩子的兴趣发展、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居住在法国的华人妈妈感慨法国孩子的学业并不轻松,想要考上一流学府还要先上预科,等于要参加两次“高考”,竞争非常激烈。
2021年,美国纪录片《再加把劲》聚焦了加州有名的洛威尔高中的学生们,走进他们卷学习、卷特长、卷社团、卷升学的生活,也让人们感受到美国孩子的不易。在洛威尔,在校学生以亚裔居多,从高一开始就疯狂内卷。每项作业成绩和考试分数都要计入平均学分绩点(评价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术表现),在洛威尔这样的学校,拿A是正常发挥,而B就非常差了。
如今,美国顶尖大学门槛越来越高。学习成绩只占一小部分,即便平时成绩全A,高考接近满分,进入顶尖名校的几率也只有20%。此外,还要考核课外活动、科研项目、才艺特长、社区义工服务……申请大学阶段还需要撰写个人陈述、获得推荐信。而这其中哪项有用、哪项没用、权重占多少,各校标准不一,数据也不公开。
离开原生文化,看似逃离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争”,很多华人家长惊觉:原来国外一样“卷”得热烈,一样要承担高昂的教育牺牲。只不过卷的赛道和方式不同,甚至会带来更多无助感和迷茫。我们常说国内的教育环境太卷,其实放眼全球,哪里没有竞争,哪里不卷。幻想通过逃避来走捷径,反而容易南辕北辙。
“直升机式父母”一词首次出现在哈伊姆·吉诺特博士1969年的《父母与青少年》一书中。直升机育儿(helicopter parenting)是指父母每天如同直升机一样,焦虑地徘徊在孩子的头顶,监督、指导甚至控制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随时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最大限度防止孩子犯错,但这些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和亲子关系的障碍。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鸡娃”风格——精细化教育(intensive parenting):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按照精英大学录取标准,全方位打造孩子的学术和才艺特长,从而获得大学申请优势。割草机或扫雪机父母(lawnmower parenting)则为了给孩子铺平通往名牌大学的道路,不惜一切代价地清除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挑战。
华人父母在海外是出了名的推娃高手,虎妈狼爸的威名响彻四方。不否认在海外华人圈子中,经过精心的教育打磨,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孩子。但是也有一些失败案例提醒着我们——国外的月亮未必就圆,疯狂鸡娃并不是全是成功,也有很多因过分施压、过度付出、过犹不及,进而逼疯孩子导致悲剧的极端例子。
2018年,一起加州华裔科学家杀父弑母案震惊世人。该案件中,父母白手起家爬升到优渥中产,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家中三个儿子,老大是“别人家的娃”,优秀懂事的科学家,老二是万众瞩目的电竞世界冠军,还有个十几岁的老三也活泼可爱。
但同时,他们家有典型的华人家庭亲子教育问题——过度干预操控孩子的成长。考试必须全A,弹琴必须满级,娱乐只能看新闻,对孩子学业事业的规划,更是不允许出现一点偏差。在他们眼里,只有医生、律师、工程师才叫正经职业。虽然二儿子在16岁就签约职业电竞选手,成为人人艳羡的少年天才和世界冠军,奖金代言无数,却依然被父母冷眼唾弃。
哥哥只能顾全大局,从小就承担起“光耀门楣”的重任,虽然成了令父母满意的科学家,但工作压力非常大。加上恋情失利,反过来又影响了工作。父母赶来劝慰他,但双方爆发激烈争吵。最终,家庭压力、工作压力、感情压力之下,哥哥被压垮到精神崩溃,他冲进厨房,拿起刀朝父母砍去,妈妈命丧刀下,爸爸重伤倒地。
在这起悲剧中,哥哥从小循规蹈矩,努力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殊不知,父母太过极端,会摧残孩子的健康身心。
和案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前文提到的纪录片《再加把劲》中,同样也是来自华裔家庭,伊恩就很幸运。伊恩的父母很开明,因为都曾吃过上学的苦,反而希望孩子能轻松做自己。对于伊恩写“讽刺博客”、拍 “幽默视频”的爱好,父母都很支持。但也因为“轻松”,导致伊恩在申请大学时四处碰壁。父母非但没有责怪他,而是积极找到升学顾问,帮他进入社区大学。伊恩感激地说:“妈妈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当我感到绝望时,让我转过身,看到还是有门开着”。
两个家庭教育孩子的风格迥异,由此带来的命运也是天壤之别。拔苗助长只会让孩子迷失自我,畸形提速不会弯道超车,只会悬崖翻车。这正好对应了《园丁和木匠》一书中,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艾莉森·高普尼克教授对两种不同家庭培养模式的注解。她用园丁与木匠做比喻,从孩子成长的规律出发,提出了如何当父母的问题。“木匠父母”按照 “模范孩子”的标准塑造孩子,当孩子偏离所谓的标准就会干预。“园丁父母”则是科学“放养”,遵循孩子身心成长规律,提供给孩子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接受欣赏孩子自然生长出来的样子。
艾莉森·高普尼克指出:父母的职责是首先做好自己,其次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充满爱,安全且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
竞争激烈的当下,精神内耗已经非常严重。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给孩子好的精神滋养,不当直升机式父母,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飞。不当刀劈斧砍的木匠,而当修枝剪桠的园丁。正如有句话:“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父母对孩子的引导胜在自然而然、润物无声。
目前海外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在学校名列前茅的华人孩子,很难得到名校“青睐”。据最新统计,在科技公司扎堆的硅谷,亚裔工程师占据三分之一,但在湾区最大的25家公司中,亚裔仅占董事会成员的6%,占公司管理人员的10%。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有21.5%的终身任职科学家是亚裔,但能担任实验室或分支机构主任的只有4.7%。
曾在普华永道担任多元化事务董事总经理的詹妮弗·阿林指出:“要想成为领导,需要有强大的社交亲和力、优秀的沟通能力、冷静的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然而这几项却是亚裔最缺乏的。”亚太领导力教育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也曾说:“参加会议时,亚裔往往不愿意开口说话,因为他们从小被教育不要在老师、长辈或领导说话时插嘴,这一点其实很难被西方理解,他们会觉得亚裔要么听不懂,要么不在乎。”
在外国人眼中:“亚裔孩子都很棒,但棒得千篇一律。”这句话听起来略显刺耳。其实,这一切都因为华人父母在培养孩子时,缺乏一种最重要的素质培养——批判性思维。
这背后折射出中外文化的冲突——华人传统文化强调儒家思想 “温良恭俭让”,虽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质,但在海外文化环境中容易“水土不服”,会让孩子过于“乖巧”而不敢发声,失去批判性思维。加上华人父母對考试分数过分关注,孩子更多的“软实力”比如自信、创新潜质会被湮没。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里克·伯克表示,孩子的模式思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盲目相信自己学到的知识;第二阶段是因为其他的信息而无法决定自己的判断;第三阶段则是通过自己的分析、确证做出判断。如果一开始孩子的判断就遭到父母的压制和质疑,那么批判性思维就会越来越趋向于消失。养出了好多看似聪明却没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乖孩子”,这点是华人父母教育模式中的硬伤。
而印度裔在这一点上做得就很好,诺贝尔得奖者阿玛蒂亚·森曾在他的《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一书中提到:“东亚人不喜欢争辩,会让大家误以为他们不自信,从而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而南亚文化更加鼓励辩论和争论,这也是印度人能够在白人为主的社会脱颖而出的关键。”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已成为华人孩子在海外圈子成长进步的短板,这是海外华人教育中面对的重大挑战:一味追求眼下的卷面分数,却失去了发展的长远后劲,无异于抓芝麻丢西瓜。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无论在哪里,教育永远既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拉锯战,又是彼此的联结点。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听听外界的声音,不是为了增加焦虑,反而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清醒和冷静。
就在9月1日前夕,我给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写下祝福贺卡:“你努力的目标,是做最好的自己!”这句话既是对孩子说的,更是对父母自己说的。教育有残酷的一面,因为有竞争和厮杀,但也有温情的一面,因为有成长和收获。认清它的多面性,平视彼此,理解对方,才能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并肩作战、携手进退。
(责编:南名俊岳)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按照精英大学录取标准,全方位打造孩子的学术和才艺特长,从而获得大学申请优势。
父母每天如同直升机一样,焦虑地徘徊在孩子的头顶,监督、指导甚至控制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随时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最大限度防止孩子犯错,但这些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和亲子关系的障碍。
为了给孩子铺平通往名牌大学的道路,不惜一切代价地清除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