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模式在森林生态学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2023-09-23 11:06唐明明王杨董楠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课堂互动

唐明明 王杨 董楠

摘 要:在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中,采用BOPPPS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总结森林生态学课程模式。该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了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效果,为打造学生迫切需要的“智慧课堂”提供了改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森林生态学;课堂互动

基金项目:信阳农林学院校级精品课程“森林生态学”(编号:JPKC201908);信阳农林學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编号:QN2021025);河南省豫南茶树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HNKLTOF2020003);信阳农林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编号:ZYZHGG201805)

作者简介:唐明明(1988— ),女,信阳农林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王杨(1987— ),女,信阳农林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苗木栽培与离体再生;(通讯作者)董楠(1986— ),男,信阳农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

森林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森林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森林生态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计划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串联了植物学、树木学和植物生理学等植物学科以及土壤学和气象学等环境学科,并为后续的测树学、昆虫学、森林培育学等学科提供了方法论,该课程已成为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因此,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指导林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显得尤为重要。特殊时期各高校教师都积累了线上授课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推送方便、课堂管理快捷、统计评价高效。但同时也存在网络稳定性差、师生互动质量低、无法掌握学情等问题。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做到充分挖掘、发挥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势,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而以提高学习者参与度而著称的BOPPPS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设计与讲授课程,该教学方法将课堂设计分为六个阶段: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s)、前测(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test)和总结(Summary)。在此课堂设计模式下,线下课堂采用雨课堂直播的形式并贯穿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其在互动环节、教学数据采集与实时反馈等方面的优势,达到强化线下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学团队采用BOPPPS教学方法,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总结了森林生态学课程的模式,以期为学生打造迫切需要的“智慧课堂”提供改进的思路和方向。

一、BOPPPS教学模式的构建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结合线上平台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课堂参与度。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在讲授概念、数学模型时穿插了案例和讨论,但因受课时限制,课堂互动多以点名提问的形式进行,如此一来,部分学生喜欢坐在教室后排被动听课,很少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将采用BOPPPS教学模式。

(一)导言

开始上课后,教师通过雨课堂平台发起签到,学生利用微信扫码快速完成考勤打卡。接着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教师通过高清图片或科普视频介绍如温室效应、物种灭绝、雨林破坏等全球生态问题;介绍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性工程;介绍如风水学、“天人合一”思想、桑基鱼塘等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介绍如加拿大一枝花入侵、雾霾、生态茶园建设等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完成课程教学的导入。

(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有效传达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明晰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学习目标不仅要表述明确,而且还要有递进关系。通常一个知识单元设定三个学习目标,分别为描述主题相关概念的初级目标、理解重难点知识的中级目标和分析实际生态问题的高级目标。例如,在讲授种群生命表这一知识单元时,学习目标分别为准确描述种群生命表的概念、分类以及生命表的基本格式;自行完成生命表中参数Lx、Tx和Tex的推算,并掌握生命表的编制方法;利用生命表理论分析文献中不同种群的生活史和生存策略。

(三)前测

通过课前测试了解学生在学习该知识前的掌握情况,能够有效检查并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课前测试以线上课前导学知识或已学的知识为基础,以生活常识为拓展。本课程课前导学以学生观看智慧树中教学团队录制上传的短视频为主,这些录制视频针对性强、短小精悍,有利于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初步了解教学内容。前测利用雨课堂平台发布1~2道单选或多项选择题,学生利用手机答题,教师导出后台数据及时掌握学情,并随机选择1~2名学生对结果进行解释与讨论。例如,土壤因子部分因土壤学已有所涉及,可先考查“五大成土因素”,再拓展至“与其他土壤相比,森林土壤有哪些独有的成土因素”。有效了解学生对知识预习的掌握程度,以便在授课中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点。

(四)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环节是课程的核心环节。采取以学生小组研讨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的方式。教师根据具体单元目标和内容情境,综合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专题讲座、翻转课堂、Seminar互评、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结合雨课堂平台投票、抢答和弹幕等功能与学生实时多元互动,最终实现学生知识拓展、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等能力提升。

小组合作讨论:针对天然林与人工林的区别、抗低温伤害的措施、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广食者和寡食者的优缺点等林学专业问题,通过组内讨论与汇总后,由小组长在雨课堂平台抢答,之后进行组间讨论补充答案,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清晰明了。这种互动方式操作方便,且用时较少,因此分组讨论成为本课程“参与式学习”的主要形式。

专题讲座与翻转课堂:在“开学第一课”的授课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种群调节学说、化感作用、种间正相互作用、生态入侵、中度干扰假说、环境胁迫梯度假说等六个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每个热点问题还包括讲演提纲和英文综述性论文,每个学习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课题,成立一个研究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共同检索文献和阅读英文文献,搜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在讲授到相应知识单元时,由小组推选组员进行讲演,组间进行Seminar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出完整的结论。例如,化感作用的讲演提纲为植物间的化感作用、植物与其他生物间的化感作用、异株克生、异株相生、化感作用途径和化感效应的应用前景等。

角色扮演:在讲授群落演替理论时,采取类似飞行棋的教学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名学生手持角色卡和棋子扮演一种植物,在随机抽取角色卡后,根据手中角色卡片中的描述和指示,将棋子前移或保持原地不动或后退,之后再根据相互作用卡决定同处一格中的植物前移或保持原地不动或后退。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某名学生的棋子最先到达终点,取得胜利。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析相同起点的不同植物在经历干扰事件后产生不同演替结局的原因。

课堂互动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时间留白,使学生有时间进行生生互动,最终呈现出来的是集体讨论的结果;二是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恰当、合理的点评,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三是教师对课堂互动应有掌控能力,严格控制时长和频率,切忌为活跃课堂而进行无效的课堂互动。

(五)后测

后测以完成初级和中级学习目标为主,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教材章节复习思考题,每组学生通过旋转木马法、TPS法等教学法进行组内汇总后,再交由其他小组进行互评,实时检测课程学习效果。

(六)课后总结与提升

结合板書,由师生共同完成课程知识的思维导图,同时标记出课程重难点,帮助学生整体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促进其理解与记忆。一方面学生课后需完成智慧树章节测试题和讨论题;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主题讨论,提出与课程理论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查找文献并撰写专题论文,提升对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完成高级学习目标。例如,在讲授r-对策和K-对策时,以信阳批准猎捕野猪为例,从野猪的生存策略角度分析其与人类发生冲突的原因,以及控制野猪种群的科学方法。

二、结语

森林生态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利用森林生态学的原理以及方法去认识和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把BOPPPS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强化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同时运用微信、智慧树和雨课堂等网络平台加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自学潜能,推动教师更新完善专业知识库和授课技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为“智慧课堂”的打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薛建辉.森林生态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刘蔚漪,苏维翰,董琼,等.“互联网+”在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创新与实践[J].现代园艺,2021(5).

[3]魏双.疫情下高等教育法学课程信息化建设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1).

[4]赵瑞雪.基于BOPPPS模型与雨课堂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4).

[5]周志勇,侯继华,张春雨,等.“互联网+”背景下“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改进: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0(3).

[6]邓波,刘桂华.基于“互联网+”的森林生态学翻转课堂教学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24).

[7]孟霆,姜海丽,刘艳磊.美国高校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4).

[8]侯继华,张春雨.以人为本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5(1).

责编:应 图

猜你喜欢
课堂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