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麻醉专业学员麻醉科住培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2023-09-23 13:58毛仲炫刘敬臣黄思琪严秀荣戴瑜沈寒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麻醉科住院医师医师

毛仲炫 刘敬臣 黄思琪 严秀荣 戴瑜 沈寒蕾

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要求,外科、骨科、急诊科、耳鼻咽喉科、妇产科等非麻醉专业住培学员(以下简称“非麻醉专业学员”)必须在麻醉科轮转学习1~2 个月[1]。非麻醉专业学员在麻醉科轮转的特点包括:轮转时间短;麻醉科指导医师临床工作任务重,多数管理2~4 间手术间,床旁带教时间可能不足;部分指导医师可能存在教学意识不足;指导医师不固定。另外,袁伟等[2]调查认为麻醉科带教师资尚存在其他主要问题包括师资水平不足、奖励性机制缺失、培训力度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互动匮乏。以上因素均能影响学员轮转的自觉性、积极性及学习效果。因此,非麻醉专业学员要达到住培轮转细则所规定的轮转目的及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尚有一定难度。本调查旨在了解非麻醉专业学员在麻醉科住培培训的现状,为进一步改进非麻醉专业学员在麻醉科轮转学习提供思路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3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轮转的非麻醉专业学员,包括社会化住培学员和专业型硕士,共110 名,其中社会化住培学员46 名,专业型硕士64 名;男生63 名,女生47 名;年龄23~32 岁,平均(27.0±1.7)岁。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入科培训、轮转安排、教学活动、出科考核等,采用“金数据”软件制作电子调查问卷,设置每个手机后“仅能填写1 次”。答题方式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分为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好等4 个等级,其分级标准见表1。建立调查微信群,发放电子调查问卷,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

表1 非麻醉专业学员专业调查问卷单选题选项等级及分级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由“金数据”软件导出调查问卷Excel 2016 表格,并自动计算数据百分比。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非麻醉专业学员的专业与人数分布

本次调查回收电子问卷110 份,回收率100%。110名非麻醉专业学员所学专业包括耳鼻咽喉科、妇产科、骨科、急诊科、外科等,其人数分布见表2。

表2 非麻醉专业学员专业构成比(n=110)

2.2 非麻醉专业学员麻醉科住培培训评价的调查结果

110 名非麻醉专业学员对麻醉科住培培训的入科培训、轮转安排、基地教学活动、带教老师、出科考核、医德医风及人文教育等轮转情况评价的结果见表3,学员认为基地需要改进方面的结果见表4。

表3 非麻醉专业学员对轮转情况评价的调查结果(单选题)[名(%)](n=110)

表4 非麻醉专业学员认为基地需要改进方面(多选题)(n=110)

3 讨论

3.1 主要经验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基地主要从入科培训、导师安排、培训过程中加强围术期安全理念、医德医风、人文医学教育等方面对非麻醉专业学员轮转进行改进和强化,使其在较短的轮转学习时间内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即能够对麻醉方法、麻醉药物、麻醉监测、围术期管理、围术期安全等基本概念有较为深刻的初步认识,能够掌握气管插管术等常见操作技能,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3.1.1 努力做好入科培训

入科培训课程能让非麻醉专业学员尽快地熟悉环境并融入轮转学习。本基地入科培训课程除了介绍工作流程、强调工作纪律外,还包括术前评估、影响麻醉安全的重要因素、手术室常见危机事件识别及处理等理论授课内容,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指导教师负责理论课授课,共计6~9 学时。学员完成入科培训后,应学会填写“麻醉前病情评估单”、考试通过后方可进入临床轮转。本基地专门编写了《入科培训手册》,除工作纪律、工作流程外,还包括麻醉前准备项目、常用麻醉药物、生命征监测项目及其正常值范围、气管插管术、血气分析等理论内容,主要是围绕非麻醉专业学员轮转最需要的基本理论内容,也便于指导医师和学员轮转期间查阅参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专业基地教育指南(2022年版)》[3]强调,入专业基地教育应根据本专业基地的实际情况及住院医师的不同背景设计。本基地入科培训课程既充分考虑了非麻醉专业学员轮转特点,又能体现本专业特点,是系统化、模块化、个体化的培训内容。

3.1.2 安排相对固定的指导医师带教

本基地安排1 名相对固定的指导医师负责全程带教,学员工作安排绝大部分时间与指导医师一致。这有利于加强学员与指导医师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学员的不良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4],从而增强学员的信任及轮转学习信心;指导医师能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进度,便于实施个体化带教;也能够调动指导医师的积极性。王玉洁等[5]的调查表明,65.6%非麻醉专业住培学员认为,学习过程中临床指导医师不固定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之一。张小青等[6]也认为,“一对一”导师制能够提高住院医师的归属感,提高教学质量。

3.1.3 努力培养围术期安全理念

除急诊科专业外,非麻醉专业住培学员均来自外科相关专业基地,本基地认为“围术期安全”理念对培养这些学员管理外科患者能力尤为重要。本基地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晨会7 ∶40—8 ∶00 如期举行,由科主任主持,通常总结前一天医疗质量情况,例如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救治经验、麻醉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处理经验及从中应吸取经验教训。另外,通过科室周五“疑难或死亡病例讨论会”或“质量安全科务会”等形式,讨论和分析相关病例,对非麻醉专业学员进行提问,请他们从外科医生角度分析如何更好地加强外科患者术前准备与风险评估、避免手术并发症、规避相关风险等。

3.1.4 加强医德医风、人文医学教育

本基地的入科培训强调工作纪律时应包括医患沟通注意事项。科室晨会在总结医疗质量的同时,告知学员就一些特殊患者应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避免医患纠纷。临床工作中,本基地要求指导医师除了“技能示范”,还应“态度示范”,指导医师临床中的一言一行应成为学员学习和践行“医德与人文”“如何关心患者”的榜样。马莎等[7]认为,实习是一个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韩帅等[8]也认为,临床见习实习中,医学生与患者的人际交往与临床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项目。本基地能够将非麻醉专业学员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训的整个过程,并且主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挥了教育作用。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从本调查看,在需要改进方面,轮转安排占53.6%,说明与学员的需求和培训目标还相差甚远。可能与部分指导医师临床工作忙、带教主动性差、缺乏带教技巧、沟通少等原因有关。马璐璐等[9]的调查表明,非麻醉专业轮转医生认为应针对不同专业(55.81%)、满足个人及学科需求(41.86%)、不同轮转时间(27.91%)等制定个体化教学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内容与标准(2022 版)》[1]要求,外科等专业要完成一定例数的“椎管内麻醉”“臂丛阻滞”等技能操作,非麻醉专业学员在1~2 个月掌握以上操作是比较困难的。王玉洁等[5]也认为,椎管内穿刺涉及的解剖复杂,操作步骤多,短时间的轮转中,非麻醉专业学员基本没有进行亲手椎管内穿刺操作的机会。因此,建议非麻醉专业培训细则应考虑以予修订[10]。

入科培训占需要改进方面的31.8%,表明目前的入科理论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非麻醉专业学员的需求。谢小洁等[11]认为,目前入科教育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不足、组织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改进措施:应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员“想听的内容”;增加麻醉科基本技能培训,例如气管插管术,可在模型上练习;针对轮转时间短和工作时间长的问题,更应该强调的是轮转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纪律;应建立反馈改进机制,有利于入科培训不断改进[12]。

另外,需要改进方面,指导医师也占20.0%。本基地认为实行完善的导师制度是关键。王冠等[13]从完善管理体系、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制度保障3 个方面对导师制的实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结合麻醉科的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点措施加以改进:在麻醉科医师人力资源紧缺的现状下,应给予或提高指导医师的带教补助;应建立指导医师遴选制度,对于床旁教学能力不足的医师应以予淘汰;应定期举办麻醉科住培师资培训班,提高指导医师带教意识和带教技巧;应使用教师与学员互相评价制度,评价主要分别针对指导医师的教学态度和学员的学习态度评价,每周公布一次评价结果,督促教与学等两方面的改进。马璐璐等[9]的调查也表明,79.07%非麻醉专业认为有必要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另外,徐兴国等[14]认为,目前单一的全程导师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麻醉的教学工作。张清队等[15]的研究表明,“双导师制”模式(即1 名理论导师和1 名技能导师负责1 名住院医师培养)有效提升了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如果麻醉科实行“双导师制”可弥补教师资源紧缺的状况,可能不失为一种改进方法。

综上所述,非麻醉专业学员轮转麻醉科应根据轮转时间短、麻醉科工作特点以及培训细则要求等制定各非麻醉专业相应的学习内容,培训过程应加强工作态度和工作纪律考核,应注重个体化带教,应加强“围术期安全”理念、“人文医学”等方面的培养;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调动指导医师带教积极性、提高带教技巧。

猜你喜欢
麻醉科住院医师医师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