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东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必将为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实践写下辉煌篇章。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经济报道的新特征、新需求,敢于并善于跳出窠臼,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系统的思考和更高的站位推出更多精品,为中国式现代化在神州大地上的伟大实践呐喊作注,贡献媒体力量。
多年来,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人们浓墨重彩呈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起到了鼓舞士气、凝心聚力的作用。但也要看到,现存的一些窠臼,使其在与核心报道融合的能力、回应重大关切的水平、前瞻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引导产业市场预期的功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这些窠臼,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随机性强。突出表现为,对财经事件、人物的热点跟进、脉冲式报道居多,策划上的欠缺导致报道系统性不强,对于不同财经事件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认识不够,难于形成传播合力。比如,对经济数据的解读、对上市公司的报道更多关注个案和一时,即便对同一热点事件,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如,2022年3月8日,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 M E)镍品种上演“史诗级逼空大战”,国内媒体报道(因主要交易方之一为我国青山控股集团,相关报道也被称为“青山报道”)即表现出上述特征——3月8日、9日可谓铺天盖地,但随后很快陷于沉寂。事实上,在各方没有最新表态、事件未见最新进展的空窗期,除了日常行情播报,完全可以依托行业资源和团队优势,以系统的策划采制、合理的播发节奏持续推出相关报道。
二是就事论事。这主要是指视野格局有待拓宽——对财经事件报道的内容延展不够,从整体经济和产业运行角度出发的梳理和策划相对缺乏。在上述“青山报道”中,笔者搜索统计2022年3月国内主要财经媒体发稿情况发现,无论是文中含“镍”还是标题含“镍”的报道,总体都以市场行情和公司公告类内容为主;除了聚焦青山集团被逼空的事件本身,对相关行业、公司的介绍分析以及历史梳理、深度思考均较为匮乏。比如,青山集团套期保值被逼空,其他企业或行业有没有类似风险隐患?除了镍,是否还有其他交易品种存在类似的可能性,如何消除风险?等等。
三是流于表象。就事论事,如果能够深入挖掘、解析并为受众提供有益信息,也不失其价值。然而,一部分经济报道只是通过简单堆砌素材(包括数字)来展示“专业性”,泛泛的分析缺乏思想性,而且会让读者觉得枯燥。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媒体服务已不局限于提供信息,它可以成为一个集资讯传播、政务服务、商务沟通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交化、场景式服务平台。因此,经济报道也必须在深度化、特色化上做文章,通过满足差异化需求在生态中找准位置、走出路子。在上述例子中,作为全球久负盛名的交易所,LME为何甘冒毁牌风险于2022年3月8日和24日不止一次宣布取消已发生交易,此举对于市场经济奉为圭臬的契约精神意味着什么,场内交易(交易所)的风控机制应该如何完善?这些都是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由传统而来的经济报道必然要以新的姿态和作为,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为此,首先要对经济报道面临的新特点、新要求有充分认识。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各种具体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近十年来的实践和变化,对比原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我们愈发感知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包括其对于经济报道的指向价值。
一定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社会形态、相同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阶段,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指导下,在经济领域我们主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努力发展经济,更要同时改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化含量、性价比和质量,增加品种数量,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体现在经济报道上,就是立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这一逻辑起点,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消费心理、居民需求结构的质的变化,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依据和动力策划组织选题,通过对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话题的关注,对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进行聚焦,让受众不断强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传统而言,经济报道主要关注经济建设成就、行业企业运行、市场投资交易以及分析经济形势、解读经济政策,并建设性地开展舆论监督,从而实现预期引领效果。适应这些需求,以往的经济报道主要表现为政策宣传、动态播报、形势分析等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和全球金融的进一步融合,传统的财经领域不断细分,覆盖面更宽、指向性更强,即以资本市场而言,层出不穷的各类新词汇、不断推出的各类基金产品、期货期权等衍生品,都对媒体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这些都在实践中倒逼媒体重构经济报道的生产模式。面对挑战,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经济报道有必要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前后分工,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紧扣重点选题,由岗位分工基础上的采编分离,转变为产品创意制作上的采编融合——因应不同项目,记者与编辑不分“前”“后”配置,在流程上随时按需合规切换,共同提高深度策划能力、高效协同能力、强大突破能力,增强报道实效。
媒体技术迭代升级、经营管理模式变革、传播载体创新……面对行业大潮冲击,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受众特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信息传播互动渠道爆发式增加,使得受众对于信息接收的主动权空前强化,从而大大改变原有的舆论生态。
更加“挑剔”的受众,对于致力以主力军姿态全面进军主战场的主流媒体做好经济报道,带来新的巨大挑战。一方面,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金融业的发展,投资者群体对于经济运行、理财市场的熟悉掌握程度较以往显著提升,他们对经济报道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因而引领预期难度更大;另一方面,当前总体处于居民增配金融资产的大潮中,又有不少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专业投资知识储备较弱的个人投资者涌入,而“人人都有麦克风”弱化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导致这部分人更容易对政策误读、误传和误信。这些情况,都使得经济报道的难度加大,舆论场时度效把控难度提升。
面对供给和需求端出现的新特征、新挑战,我们应当怎样来做好新时代的经济报道?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可以说,这既是对媒体履职尽责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经济报道的指针。这就是,以充沛的激情、细腻的笔触、严谨的分析、动人的表达,从中国式现代化在神州大地的伟大实践中提炼主题、萃取素材,全方位、多维度反映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新辉煌。由此,我们要在视野格局、思想深度和立场站位三方面进一步提升,以合适的切口策划落实选题,做出新时代经济报道的气象、气质与气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特点。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涵盖面是十分宽广的,具备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个特征。相应地,媒体必然要以更加广阔视野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扎实的功力彰显新时代经济报道的气象。
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为经济报道选题策划提供了广袤而肥沃的土壤。具体而言,一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回答时代之问——立足制度模式选择,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选题来源包括改革开放、协同发展、收入分配、土地流转等)。二是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寻找增长之源——感受中国经济脉动,传递中国增长信心(选题来源包括企业生产、投资消费、财富管理等)。如,证券媒体可以挖掘金融证券行业鲜活案例,讲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故事。三是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战略判断,围绕上市公司“稳进”、新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担当作为、资本“红绿灯”等主题安排系列调研、述评等,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与此同时,要大力拓展经济报道的国际视野,不断提升对境外投资者的影响力。一方面,在经济报道中有意识地增加境外机构观点为我所用,“借嘴说话”来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中国改革开放的普惠性;另一方面,在重大政策出台时,充分阐释政策主旨、目的和意义,向境内外资本市场主体释放信号,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具有世界性意义,但不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与满足普遍性要求的具体方式和道路会依据国情、历史的不同有所区别。如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国情,面对如火如荼推进的伟大事业,作为媒体必须增强选题策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以更具特色化和思想性的作品来打造新时代经济报道的气质。
这种气质,首先源自作品呼应时代的格局定位。经济报道追求的“专业”,除传统对信息传播要求的及时、准确、全面之外,还应当实现行业性与大局观的有机融合。这就是,在坚守特色满足需求的过程中牢记属性使命,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体系、思想逻辑、丰富内涵并将其融合到日常选题策划中,以特色、权威报道来体现政治站位、服务大局。只有这样,经济报道才能跳出窠臼,将偶发式、碎片化的事件报道做出厚度,由以往更多考虑读者快餐式的需求,转向满足更高层面、更具决定性和影响力的范畴。如,2022年11月以来,国内超过100只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开始申购,宣告着个人养老金基金业务的大范围“开闸”。常规报道多关注分析个人养老金业务有望带来大规模增量资金、客户投资选择范围加大等。若作进一步思考,这显然是我国普惠金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新尝试,可以采访权威人士就其对于培育长期稳健投资理念,以及金融发展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报道。
这种气质,也源自作品对于财经事件的穿透力。在政策出台、数据发布以及其他财经热点出现的当口,能对之进行及时、全面而有说服力的分析,提出前瞻性观点。例如,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国有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呈明显下降态势,到2022年底时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不足8倍,为近10年以来最低水平,显著低于A股总体水平的14倍。为什么会出现国企总体经营稳健、发展较快,但相关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反差较大的情况?一大原因是,部分投资者对国情和企业情况缺乏深入思考,对近年来国资国企改革显著成效关注不够,先入为主地认为央企、国企治理低效,对国有经济强大制度优势的理解不深,简单照搬境外市场的估值理论、方法和模型,从而得出违背基本面的价值判断。为此,经济报道要更加积极向市场展示近年来国企改革发展成效,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展现良好发展态势和长期投资前景。
这种气质,还源自作品面向广大受众所具备的服务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新闻舆论工作特别是经济报道上,就是围绕相应领域、行业,着眼广大受众,加强特色化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将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落到实处。以证券媒体而言,其立足公司产业、面向资本市场,一可发力数据报道,充分挖掘发挥自身积累的行业数据库资源,打造具备服务性、独特性和连续性的媒体产品。二可加强深度报道,通过深入经济社会一线,推出更多经得起检验的作品。三可尝试沉浸报道,通过提供基于上市公司的视频资讯、主题巡讲和分享、线上直播等特色延伸服务,搭建各类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各类金融机构与目标客户之间的渠道。
改革开放40余年特别是近1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的经济报道凝聚磅礴气势,不断展现新作为、发出最强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当今世界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与此同时,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在此背景下,经济报道毫无疑问要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以及各国发展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全球所关心的解决贫困问题、破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问题、协调效率与公平问题等,都是如此。又如,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倡导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估值体系,包括引导投资者逐步认可ESG估值理念、强化社会责任等指标,这些对其他国家或经济体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都是有益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实现与国际传播的更好契合,是做好新时代经济报道的更高要求。全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金融资本市场的运行越来越关切,经济报道发挥作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从中国证券报经验看,对监管动态的实时报道、对监管政策的权威解读、针对焦点话题的高端财经评论等,都曾被路透、彭博等专业外媒广泛转载引用。新时代的经济报道,要致力从经济领域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向全球讲述中国发展故事、分享中国发展经验,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