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3-09-22 11:14邹一军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立德心理健康家长

邹一军

立德树人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塑造个体良好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和习惯,关系到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创建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培养良好品质,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立德树人强调知识和道德的统一,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提高实践能力。品质培养是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品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部分学生由于存在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这不仅影响其生活和学习态度,还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品质,帮助学生健全人格。

(一)诚信,凝聚人格的力量

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一是感染法。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诚信品质,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才能感染学生。比如,教师对学生许诺,如果班级整体的期末考试成绩能在期中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有进步,自己就在班级献歌一首。当班级整体成绩达到要求后,教师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为班级学生献唱一首歌曲。这样既能感染班级学生,让学生学会遵守承诺、履行诺言,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二是榜样法。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具有诚信品质的学生作为榜样,让其他学生讨论“他们做了哪些诚信待人的事情?对自己有什么启迪?自己要如何提升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更有针对性。比如,如果有个别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教师可以从诚信的角度寻找突破口,让学生意识到拖延会造成“失信于人”的严重后果,从而帮助学生矫正心理问题、消除心理困扰。

(二)尊重,打开紧锁的心门

懂得尊重他人,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部分学生由于存在心理问题,缺乏对他人的尊重,或是没有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对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学生,消除学生的心理芥蒂。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引导学生敞开心扉。

第一,教师在和学生聊天时,可以主动分享自己以前遇到过的心理困扰及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打开心扉,主动诉说自己的心理困扰。同时,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坦诚和对自己的尊重。

第二,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在不经意中说出自己的问题。例如,有一名学生认为同学不尊重自己,他不想参加课后兴趣小组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先询问这名学生在兴趣小组中的收获,再了解其不想参加活动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吐露心扉,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指向深度交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耐心倾听,了解来龙去脉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尊重他人、友善相待。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学生的心理症结。第一个环节是“安慰引導,鼓励表达”。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他们心理安慰,并引导学生回忆、叙述事情的整个过程。例如,有一名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过于焦急,容易和他人发生争吵。对此,教师要避免批评,先向学生表示肯定,再鼓励他大胆诉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安抚学生说:“老师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很焦虑,你可以先冷静一下,回想一下整件事情,然后说给我听听,老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第二个环节是“耐心倾听,整理信息”。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并从杂乱的信息中抓取要点,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准确判断学生的对错,并从中找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比如,部分学生经常与同学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他们的性格都较为急躁,基于此,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安抚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学会宽以待人。

第三个环节是“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对于性格急躁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耐心倾听他的想法,还要鼓励他与产生矛盾的同学沟通交流,倾听对方的想法。比如,有一名学生在了解到同学和自己争吵的原因是身体不舒服时,他反思道:“在同学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没有关心他,反而还和他争吵,这真是太不应该了。今后,我应该收一收急躁的性子,耐心和同学交流。”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教师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倾听学生的表达,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引导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换位思考,提出具体建议

教师要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反思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对他人有什么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教师要思考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并给予他们建议。例如,对于性格内向、不善和同学沟通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层层递进的改进建议:一是在与他人沟通之前,先进行自我暗示,鼓励自己,让自己获得和他人沟通的勇气;二是先试着与自己熟悉的同学沟通,再试着与关系疏远的同学沟通交流;三是尝试自主组织集体活动,再引导其他同学参与活动。

又如,当教师给一名性格孤僻的学生提出换位思考的建议后,这名学生先试着和同桌沟通,和同桌一起分享了食物,然后又试着和更多的同学交流,参加学习互助小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由此可见,换位思考能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三、聚焦家校合力,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家长传递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交流先进经验与做法,使家长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一)主题活动,排遣不良情绪

教师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式,向家长提出建议,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和家长沟通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心理状况和不良情绪,并设计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正视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学会自我排遣不良情绪。比如,针对部分家长反映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怎样释放学习压力”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以下三个活动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交流讨论,探讨情绪问题”。学生可以在茶话会上和同学互动、沟通,说说自己面临的情绪问题。有一名学生提出“快要升初中了,我觉得很紧张,不知道该如何适应初中紧张的学习”,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第二个项目是“设公开课,利用家长资源”。教师可以邀请擅长心理辅导或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家长进校给学生讲课,向学生介绍消除紧张情绪、释放压力的具体方法。第三个项目是“参与活动,释放情绪压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释放情绪气球”的方法,排遣负面情绪等。在主题活动中,教师结合家庭、学校资源,设计各种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融入不同的主题探索中,能够帮助学生调节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亲子活动,搭建信任的桥梁

在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时,教师要注意凝聚家庭和学校的力量,组织各类親子活动,搭建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桥梁。例如,有不少学生向教师反映家长对他们不够信任,总是担心他们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种不信任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在了解这一问题后,教师可以组织“信任大考验”亲子活动。该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主要考验亲子之间是否相互了解,学生需要在卡片中描述父母的特点,家长则要从众多的卡片中找到自己孩子写的卡片。通过这个环节,不少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缺乏了解。第二个环节引导亲子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教师可以设计家长在一旁指挥学生蒙眼过障碍物的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双方必须互相信任,才能顺利完成。第三个环节是指导家长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在此环节,双方要思考是否足够信任对方,是否能共同面对困难,从而,让家长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扰,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

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成人的依赖性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立德心理健康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