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的反思与路径优化

2023-09-22 09:03张建梅高瑜
兰台内外 2023年24期
关键词:路径优化内涵现状

张建梅 高瑜

摘 要:“切实提升各级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档案利用环境,简化档案利用程序,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和档案文化需求”是“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时期的使命任务,如何提升档案文化建设水平,是每一个档案从业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档案文化的内涵、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对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不足进行认真思考,继而提出从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培育、拓展档案文化宣传渠道几方面着手,对档案文化建设路径进行优化。

关键词:内涵;意义;现状;路径优化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档案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它的传播、教育、引导功能和深远的影响力、持久的生命力,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时期,如何将科技手段与档案文化建设相结合,丰富档案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档案文化价值,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是档案工作者应思考的重要命题。

1 档案文化的内涵

关于档案文化的内涵,在《档案文化论》中,王英玮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进行了解读:“狭义的档案文化一般仅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记录与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即档案实体文化;广义的档案文化,则除了档案实体文化之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这种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1]。”档案是任何文化的源头和基石,是一切文化研究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档案的客观、原始记录,任何文化研究都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可见,是档案的重要程度,决定了档案文化的重要地位。所以,在档案文化内涵的研究中,应将档案和文化相结合,打破两者的边界,用档案解读文化,再以文化整合档案,在档案和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中,深层次地理解其内涵。

2 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档案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文化自信

档案文化集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华和成果于一身,是对人类精神财富的再升华和再创造,在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中肩负重要使命,是推进文化自信的内驱动力。

2.2 档案文化建设能够引导主流价值观

档案管理者建立以档案馆为依托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展览,展示馆藏品和档案编研品,向民众传播档案文化知识,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爱国精神,提升社会认知和个人文化素养,从而正确引导民众行动和舆情走向。

2.3 档案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档案馆不仅是档案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社会历史发展必不可少的要件。公众在工作、生活中,时时需要利用档案馆这个文化立体空间,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2]。社会飞速发展,公众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持续上升。强化档案文化建设,可以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档案史料,开阔公众思维和视野,还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信息利用的需要,打破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壁垒,缩小数字鸿沟,更好地保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2.4 档案文化建设是推动民生幸福的强大动力

档案文化具有客观记录并反映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类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时时要与自然搏斗,在物竞天择中,强大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智力,从而形成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人类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档案文化建设,能够为决策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智力支持。

3 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

3.1 对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档案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层面,对档案文化范围的宽度,内容的深度认知不足,更未能上升到与国家经济发展、文化自信相联系的高度;对档案文化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定位不准确,档案文化价值和文化媒介作用发挥受限。其次,利用主体重视程度不够。档案资源的利用者更多注重档案资料的查询与利用,对档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认识存在局限,没有意识到档案文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内在关联,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缺少面对历史责任的担当作为,处于被動状态。

3.2 档案文化建设平台未建立

首先,馆藏结构单一。不同地区的档案馆藏资源局限于行政文书档案的收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馆藏档案挖掘不够,特色档案文化未能形成。其次,缺少创新载体。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融入了各行各业。但尚有不少地区档案管理部门网络移动平台未建立,互联网在档案使用、教育、传播方面的作用未能发挥;不同部门之间存在条块分割,共享机制建立不足,信息利用受限,导致资源浪费。

3.3 档案文化宣传手段单一

部分档案管理部门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交流、展示阶段,未采用集图文、音视频于一体的线上展现形式,立体的宣传矩阵未能构建,宣传效果欠佳。

3.4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影响力不足

当前,各地陆续推出了部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但还存在形式单一,特色创意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档案文化价值的影响力发挥不足等诸多问题。

3.5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首先,编制受限人员配置不足。工作量大,人手短缺,人员超负荷运转,主要精力集中在档案接收、保管与查询利用等方面,日常疲于应对大量重复、琐碎的工作,对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关注度不高。其次,人员素质偏低。各地区档案管理人员中,年龄结构老化、学历不高、专业不对口、学习能力不足、思维固化等问题普遍存在。最后,岗位认同感不足。部分档案人员对职业缺乏认同感,认为工作岗位不重要,只从事基础性的工作,没有职业前途,什么人都能干,干好干坏都一样。进而安于现状,被动工作,思想和行动均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

4 档案文化建设的路径优化

4.1 提升档案文化建设意识

档案文化建设是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资源利用者的共同责任,应该积极推动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日益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各级党委、政府、档案管理等部门,要加大保障机制建设力度,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应重新定位档案文化的历史地位,深入了解档案文化的发展规律,以“收、管、存、用”等环节为基础,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文化引领业务发展[3]。

4.2 全面建設档案文化平台

4.2.1加大档案馆建设力度。档案馆,是档案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档案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亟须扩大档案的载体空间。加大综合档案馆和历史档案馆的建设力度。强化软硬件设施配备,打造服务意识超前,文明高效、服务质量水平较高的档案工作部门。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档案馆将工作着力点放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其中青岛市档案馆和深圳市档案馆的建设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

4.2.2建设档案文化系统平台。为了有效整合档案文化资源,应当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不仅要重视系统平台的硬件设施配置,还要注重软件开发,构建信息化、专业性的档案系统;同时,应当研发出能够满足信息化时期档案文化发展需要的科技开发工具,利用大数据技术,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更具价值的档案文化信息。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大对信息资源的安全保护力度,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及完整,防止信息泄露;及时备份存储,避免信息丢失。

4.2.3多方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加强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部门的互通互联,探索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公众能够整合利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部门的科学知识和文化信息资源,最大限度满足民众对信息的利用需求[4]。

4.2.4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机制。档案文化管理机制的构建在档案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文化建设涉及部门广,环节多,既要保留原档案管理机制中行之有效的部分,做好制度传承,又要创新发展。根据新修订的《档案法》,细化部门职责与边界,建立动态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做到部门间职责清晰,环节上衔接紧密,管理上高效规范。

4.3 打造全方位宣传平台

4.3.1全面挖掘档案文化资源。立足当地档案资源特色,将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开展的重要政务活动、重点建设工程作为档案征集重点,同时关注名胜古迹、文化名人等档案资源,丰富馆藏[5]。当前,全国各地档案馆立足地方特色,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江西省档案馆积极征集红色档案;山东潍坊档案馆出版风筝类书籍,举办风筝档案展览;苏州丝绸档案馆以丝绸作为档案重点,开展各类展览,彰显地方特色。

4.3.2拓展档案文化宣传渠道。档案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借助互联网来扩大档案文化传播的影响[6]。注重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加大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力度,构建覆盖不同受众群体的宣传矩阵,通过采取线上平台和线下交流的方式,增强与公众的互动;在世界档案日、特殊纪念日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等重要的时间节点,通过展览陈列等方式,展示优秀档案,传播档案知识;开展主题宣讲、摄影比赛和音视频制作等活动,带动档案文化走进公众生活,让公众更深入地理解档案文化,积极地参与档案文化建设;与各地党校、学校、其他各类档案馆合作,开展相关专题学术研讨、会议论坛等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借鉴先进成果与经验,提升档案文化知名度,凝聚文化力量。

4.4 开发档案文化创意系列产品

4.4.1认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作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是由档案中的历史文化元素发展而来的物质产品,具有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可以同时满足人们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创意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能够有效地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创造出独特的文化标识,不仅能够提高知名度、认知度,还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树立文化品牌形象[7]。

4.4.2注重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改变工作观念,不仅要传播档案文化,更要关注档案文化的潜在价值。日常工作中,要提炼出新的工作内涵,将档案转化为信息,再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从而使知识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8]。当前,国内各地已有诸多成功案例。如: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将档案文化元素和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设计了《凤凰之光》浮雕、开发制作了档案之光文创口罩,将档案文化理念渗入到公众生活的点滴中;“数字敦煌”将甘肃敦煌莫高窟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实现了将文化创意产品从单一性向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化成果的转型。

4.5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4.5.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档案文化事业发展,应将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树立档案管理者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及职业道德水准。

4.5.2强化业务培训。要求工作人员加强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使从业人员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在信息化模式下,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与应用手段,提升业务水平;强化考核标准制定,将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相关联,营造评先树优的工作氛围;为从业人员提供课题研究、赴外交流学习的机会,重视人才、培育人才、发掘人才,弥补工作人员视域不够开阔,学历水平不高的短板;强化创新意识,将自身放在档案文化建设事业的大格局中,提高站位,打破固有思维,勇于面对挑战,创新发展。

4.5.3强化顶层设计。在职业分类大典中,探索设置档案人员职业资格,深化档案职称改革,重新构建档案类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工作实绩,打开上升通道,激发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进一步灵活用人机制,用高级职称岗位引进档案学、计算机等研究型人才,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聘请学术专家共同开发、研究。

4.5.4注重档案文化精神传承。将档案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目标与个人价值目标紧密结合,让档案管理者在档案文化建设中找到最佳定位,秉承档案人默默付出、深耕细作的优良品格,立足岗位需求,潜心研究,成为档案文化维护与传播的中坚力量。

结束语

在档案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时代背景下,档案人员要充分认识档案文化建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承担起推动档案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丰富档案文化内容,打造系统平台,建立共享机制,强化标准化体系构建,注重人员素质提升,全方位拓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维度,构建宣传矩阵,切实促进档案文化建设水平再提升[9]。

参考文献

[1]王英玮.档案文化论[J].档案学通讯,2003(02):48-52.

[2]梁丹娜.基于高质量发展下公立医院档案文化建设探析[J].兰台内外,2023(4):79-81.

[3]曲春梅.文化事业机构是对档案馆的合理定位[J].山西档案,2019(6):174-175+181

[4]高文.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菏泽学院学报,2020(6):13-14.

[5]田雪,颜祥林.档案文化建设内容及特征[J].浙江档案,2020(11):30-31.

[6]李云.新形态下档案文化资源建设与传播趋势[J].兰台内外,2023(1):73-75.

[7]李静.新时代档案文化内涵解析和建设探索[C].2018年档案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大学,2018.

[8]张梦怡.基于数字化改革视角的档案文化建设创新初探[J].中国档案,2023(1):71-73.

[9]刘敏.城建档案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3(2):81-83.

作者简介:张建梅(1973— ),研究生学历,济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高瑜(1982— ),硕士研究生学历,济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路径优化内涵现状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流通体系路径优化策略探讨
山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路径优化研究
CVRP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及应用研究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