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廷德
摘 要 文言文阅读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了解知识,更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道德素养,以落实文言文的育人价值。文章以《杞人忧天》的解读为例,从哲学性、文学性和教育性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层次剖析,从而了解其多重意蕴,探究其深刻寓意。
关键词 《杞人忧天》 文本解读 寓意探析
文言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和发掘文言文背后蕴含的深厚意蕴,也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这与新课标中的“文化自信”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杞人忧天》选自道家学派的著作《列子》,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具有哲学性、文学性和教育性等特征。因此,在这篇文言文的文本解读和寓意探析中,教师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广泛寻找多元化的解读对策,挖掘其哲理性、文学性和教育性内涵。
一、《杞人忧天》的哲学性解读与寓意探析
在对《杞人忧天》进行解读和品鉴时,应从原著的哲学意味入手,围绕文言文中的故事内容、语言材料等,挖掘文本中的哲学韵味,这样的文本解读才是“原汁原味”的。[1]
在《列子》的原文中,当杞人“舍然大喜”后,长庐子、列子也发表了评论。其中,长庐子赞同“晓之者”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的观点,列子却以“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反驳了他们的观点,认为人类无法准确地预知自然现象出现的时间。几人的思辨式讨论将自然现象引发的问题,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因此,教师在解读教学时,可以将几人的观点整合、归纳为四种人生观。
第一种,以“杞人”为代表的普通人。他们的观点和见解来自现实生活,但这种观点未经深入思考和加工。站在杞人的视角上思考问题,“天崩地坠”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但杞人对“天崩地坠”这一现象的担忧和焦虑,实际上映射的是其“好生而恶死”的生死观。他对生死的忧虑已经达到了“废寝食”的程度。
第二种,以“晓之者”为代表的人。相较“杞人”而言,其观点和见解更加开阔、创新,是经过一番思索和论证后提出的。这类人认为人是在天地之间的,“日月星宿”皆是因“积气”而形成的,大地并不仅仅是脚下的土地,而是没有边界和限制的。从这一点来看,“晓之者”的观点较“杞人”有所进步。
第三种,以“长庐子”为代表的人。其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类人“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存在‘有生即有灭’的规律—人最终会消亡”这一辩证性的理论,推翻了“晓之者”的观点,将“杞人”推入绝望的境地。从宇宙观的角度来讲,“长庐子”的观点异常开阔,但其暗含的人生观极度消极。
第四种,以“列子”为代表的人。他的观点与“长庐子”有相似之处,但是与之不同的是,他刻意回避了对“天地”的见解与看法,以“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逃避了这一问题,并将科学问题引向了哲学问题。总体上来说,列子并不畏惧生死,他所持的人生观是豁达的、乐观的,所以即使面对“天崩地坠”这种毁灭式的灾难,也仅仅认为“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此种观点和态度虽然对科学探索有一定的阻碍,但是于忧虑生死的普通人而言,显然是十分有借鉴价值和思考意义的。
以“杞人”“晓之者”“长庐子”和“列子”四人的观点作为素材,对《杞人忧天》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从哲理性的角度,挖掘四人观点中所蕴含的宇宙观、人生观,并关联《列子》中的原文展开思辨式和审慎式的分析,于初中生而言,这既是对单篇文言文的鉴赏和解析,也是对道家学派著作的初步涉猎。
二、《杞人忧天》的文学性解读与寓意探析
在解读文本、探析寓意时,学生应重点关注《杞人忧天》的文学特点和风格,从文本结构、人物形象等角度,解读文本的特征、理解其寓意。[2]
文本中,杞人、晓之者、长庐子和列子四人相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对前一人观点的辩驳和否定,这就形成了一个相互交叠而又层层递进的文本链条,让叙事和说理结构十分清晰。由此,学生在阅读时自然也能迅速提炼出每一个人的观点。从情节上看,杞人一出场就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晓之者在阐释个人观点的过程中为杞人解忧,二人在质疑和答疑中“舍然而喜”。而从《列子》中的原文来看,长庐子和列子的相继出场,进一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不仅增强了文言文的哲学意味,也赋予了文本更多的曲折性,强化了其文学性特征。
杞人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文章僅仅以“杞国有人忧天崩地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这16个字,便刻画出了一个担忧天崩地裂而整日忧虑、难以正常生活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种兼具美学和文学意味的塑造方式,虽未描绘杞人的语言、表情和神态,却直观生动地展现了杞人可笑、可怜的面目,产生了一种漫画式的表达效果。此外,晓之者的人物形象也值得重点讨论和分析。他在杞人忧虑不可自拔时,能够忧其所忧,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他人分忧解难,且在解答的过程中保持耐心。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作者于文学作品中塑造这一形象,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丰富了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类别。
三、《杞人忧天》的教育性解读与寓意探析
统编教材编选了《杞人忧天》,足以证明该文具有丰富的教育性内涵,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和素材。一方面,《杞人忧天》选自国学经典著作《列子》,在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教师要以《杞人忧天》为切入点,关联《列子》中的原文,将文本解读的范围覆盖至整本书甚至道家学派的其他观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学派的人生观、宇宙观,并正确地看待和处理生与死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积极乐观、淡然处世的人生观念[3]。另一方面,《杞人忧天》是一篇文言文,涵盖了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单单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情节、人物,表达了怎样的哲学观点,还要重点分析语言的内涵与词类活用现象,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深厚底蕴,落实《杞人忧天》的教育性内涵。
《杞人忧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的产物,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元素与历史元素,教师要着眼于文本的多重寓意,从哲学、文学和教育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引领学生由文本的内容展开推理和辨析,于高阶思维的助推下,感悟文言文的哲学、文学和育人光辉,明确其启示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唐余富,张正耀.“杞人忧天”,讽刺了谁——《杞人忧天》寓意浅探[J],中学语文教学,2022(2):56-59.
[2]李柳枫,徐 畅.言文结合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以《杞人忧天》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7):59-61.
[3]黄志达.论批判性思维如何融入文学类文言文教学——以《杞人忧天》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20(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