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夏玉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然其凝练的语言、深藏的情感却使得许多学生难以体会古诗词的美。本文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借景抒情类古诗词为例,浅谈如何在教学中依据诗词文类特点,体会诗人“景语”背后的“情语”,发展学生“审美创造”这一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 审美创造 教学路径
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编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的编选,总数达到112首,占课文总数的近30%。然而,以考试为导向的古诗词教学,教师很容易上成识记课。在这些“粗糙”的课堂中,学生难寻古诗词之美,发展学生“审美创造”这一语文核心素养也沦为空谈。基于此,笔者立足教学实践,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借景抒情类古诗词为例,浅谈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口中有“声”,诵讀感受音乐美
《墨子·公孟》里记载:“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见早期的诗与乐相伴而生。隋唐以后,近体诗在平仄、韵律方面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晚唐开始出现的词,更是需要“依曲填词”。正是因为诗词是一种极富音律美的文类,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帮助学生读出古诗的音乐美。在教学实践中,古诗的诵读可以遵循以下路径。
1. 自读明诗意
出于格律的要求,古诗词中常常会出现语序变换的情况,许多字词学生并不熟悉,比如,《长相思》中“聒碎乡心梦不成”一句,学生初读不知何意。如果在不熟悉诗意的情况下就进行诵读指导,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读好古诗词的前提是对诗句意思有清楚的了解。教师课前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注释或资料,大致理解诗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练读古诗。课堂上,教师同样要给足学生时间自由练读。只有在学生充分自读基础上的诵读指导才是有意义的。
2. 范读知节律
所谓节律,包括节奏和韵律。诗词的音乐美,主要就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之中。然而诗歌的节律涉及停顿、平仄、韵脚等内容,在课堂的诵读指导中,如果教师对这些方面逐一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那么教学势必显得生硬,古诗词那种浑然一体的美,必然在这种细碎的提问下被击得支离破碎。此时如果教师能用好范读,在范读中渗透古诗的节律,教学就会显得更加自然。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指名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完成正音的教学目标之后,笔者进行了范读,同时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刚才两位的朗读与笔者的范读有什么不同。其他学生听完后很容易就发现了笔者的范读每句诗后都有停顿,而且有些字读完之后停顿的时间特别长。在学生有所发现的基础上,笔者适当介绍了“延长韵尾”和“平长仄短”这两种诵读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显得更加流畅,学生对诵读古诗的方法也有所掌握。
3. 配乐感韵味
借景抒情类的古诗总是饱含作者的深情,情到深处非吟诵不能抒发。古诗这种极富音乐美的文本类型也在呼唤读者吟诵。只有通过吟诵,读者才能真正感受到古诗那独有的韵味。因此,光有教师的范读,而学生不读是不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配乐吟诵的方式,利用音乐的感染性创造出适合吟诵的气氛。需要注意的是配乐吟诵的切入时机,学生对诗句有了理解,对诗中的情感有了体悟,才有可能心生共鸣,这时候进行配乐吟诵,才不会显得矫揉造作。只有这样的吟诵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韵味。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的、美学的基因在这吟诵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传承[1]。
二、眼中有“象”,想象诗词画面美
借景抒情类的古诗词,诗人的情感就藏在其笔下丰富的意象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还原诗人笔下的“象”,就成了揣摩其“意”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将寥寥数字,还原成具体可感的情境呢?法宝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象。当然,教师不应该直接把想象这一大问题抛给学生,而是应该先为学生搭建起想象的支架,以促进其鲜活言语的生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
1. “添枝加叶”,见诗人所见
薛法根老师在示范课《山居秋暝》中的这一教学片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此之前,薛老师已经带领学生找到了诗中的景物与人物)
师:读诗最高的境界,是要能够读出一首诗中的画面。这首诗中这么多的景物与人物组合成了两幅画面,你看出来了吗?
(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师:这两幅画面如果能加上自己的想象就更美了。怎样的明月?怎样地照在怎样的松林间?怎样的清泉?怎样地流淌在山石间?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下来。男生写第一幅画面,女生写第二幅。
(男女生分别交流)
在引导想象的过程中,薛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范式,引导学生给意象添加形容词。我们发现,在不同词句的组合搭配之下,原本的十个字被扩展成一长串话。在这样精彩言语生成的同时,诗人笔下那幅画卷也徐徐展开,这就还原了诗中的“象”。
2. “声”临其境,闻诗人所闻
“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诗人在描绘画面时,常常会引入声音,以达到“有声有色”的效果,这一点在借景抒情类古诗词中非常常见。不过,有些声音表现得比较明显,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的蝉鸣声、蛙叫声,《鸟鸣涧》中的鸟鸣声;而有些声音则表现得相对隐晦,如《滁州西涧》中的“春潮带雨晚来急”和《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前句雨下得急,后句雨下得大。仔细品读,我们才能“听”到诗中的雨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在不破坏诗词整体氛围的前提下,着力想象补白,在描绘画面的时候加上这些声音,就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 “浮想联翩”,想诗人所想
一般的古诗词教学,教师在引导想象时通常止于前两步。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还可以继续想象诗人的脑中所想,比如,《长相思》中的“故园”。“故园”不是声音,我们似乎也很难对“故园”“添枝加叶”。然而我们却可以围绕词人那时的想法展开想象。纳兰性德翻山越岭,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回忆起“故园”,脑海中必定会浮现出往日家乡的美好生活。词人彼时彼刻的“浮想联翩”正是学生此时此刻可以想象言说之处,也正是学生进入词境的大好时机。基于此,笔者在教这首词的下阕的过程中,紧扣“故园”这一意象,启发学生自由想象:“这时候词人脑海中回想起哪些家乡生活的画面呢?”这种“浮想联翩”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想象,也正是这种深层次想象,才能带领学生走进词人的内心,体会词人的情感。
又如,《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写的是诗人王昌龄“遥望”玉门关时想到的战士们的生活,我们似乎很难把这两句诗还原成一幅画面。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诗人王昌龄想到这里,脑海中还会出现什么呢?”学生有的说会想到战场上狼烟四起,有的说会想到士兵的尸体,还有的说诗人脑海中会出现战场上战士们冲锋呐喊的声音……这样的想象很合理,学生在“浮想联翩”中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战场的危险,为后续体会戍边战士们赤诚的爱国之情打下基础。
三、心中有“人”,体悟诗人情感美
想象所构建起的独特时空,让我们能够重新身临其境。一旦通过充分想象,尤其是深层次想象走进诗境之后,学生就很容易对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情”有所感悟。
不过,教师还需意识到情感一定是从内心生发的,并不总是寄托在外物之中。即使是学习借景抒情类古诗词,我们也还是应该关注人,关注人的独特感受和身世经历,从中体会中国传统诗词表达的情感美。
1. 关注形变,捕捉细腻情思
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情常常与感联系在一起,‘情感’一词可能由此而生。”[2]古诗词教学时,除了从意象中体会情感,我们还可以抓住诗人独特的感,尤其是那些产生了形变的“感”,从中捕捉细腻的“情”。
比如,《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一句,“月出”应该是给人静谧之感,为何能“惊山鸟”呢?这里自然是因为山中幽静。再细细思考便会发现,山静是因为心空,只有内心空灵才会觉得“月出”这种无声的变化似乎也蕴藏某种能量,能惊动山中的鸟。
又如,笔者在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词中明明说‘旧时茅店社林边’,词人对黄沙道中的路径是很熟悉的,为什么又说‘路转溪桥忽见’?‘忽见’之感何来?”有些学生认为这是因为词人在晚上行走,没有看清,走近了才看到“茅店”。于是,笔者提醒学生读古诗词要前后联系着读。经过这样的提醒,学生发现这是因为词人还沉醉在上阕所写的美景中,他非常喜爱这里的景色和生活,也许还在脑海中回味呢!他如此入迷,以至于靠近“茅店”还不自知。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初读无味,可是抓住“旧时”与“忽见”之间的矛盾,细细品味词人的形变之感,学生就会发现其中别有洞天,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忽”字深藏着词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 知人论世,聆听弦外之音
很多时候,我们要理解诗人真正想表达的深层情感,唯有“知人论世”。比如,《宿建德江》一诗中,诗人在日暮时分心生“客愁”,觉得天比树还低,水中的月亮却那么可亲。然而诗人到底因何而忧愁呢?我们不得而知。这时候只有补充诗人科举失意、仕途受到打击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体会诗人羁旅途中心头的愁绪。又如,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上阕写景,下阕词人为何笔锋一转,发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感慨?這一问题也必须结合词作的写作背景才能得到解答。
四、脑中有“思”,体会中华文化美
对于借景抒情类的古诗词,学生仅有对音乐美、画面美和情感美的感悟还不够,我们应该意识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架,教师应该借助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美。实践中,教师可以抓住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引导学生在理解经典意象含义、诵读拓展古诗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1.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意象含义
在中国古典式抒情中,直接抒情是比较少见的,含蓄的间接抒情更为常见,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夜书所见》中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萧萧梧叶”?《芙蓉楼送辛渐》中为什么说“一片‘冰心’在‘玉壶’”?熟悉古诗词的朋友当然能一眼看出这些经典意象所象征的情感。正如叶嘉莹所说:“你一看‘蛾眉’,就有一个反应,想到屈原《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当一个语言的符号,在一个国家、在一个社会里边有了这样普遍的联想的作用的时候,它就是一个语码了。就是说等于你一按这个钮,就有一串联想出现了。”[3]诗词在经年累月的发展中产生的“语码”是中国文化中最迷人的部分。但这样的“语码”的象征义不应该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要在遇到这些典型意象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分析它们的特点来理解。
比如,在教《山居秋暝》一课时,笔者首先挑起矛盾,让学生思考诗中的这些事物和城里面的、官场上的是不是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思考明月、松林等事物的特点。在学生发现这些事物的特点之后,让学生继续思考山中还有很多其他事物,但是为什么王维都不写。最后,学生会发现:诗中事物具有的皎洁、挺拔的特点,正象征着王维所追求的清白和正直。这就揭示了诗中所提及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又如,《枫桥夜泊》中的“钟声”这一意象,实际上学生很难将其与“忧愁”联系起来,因此笔者在教学时有如下操作。
(师生交流失眠经历)
师:同学们,你们失眠的时候最想干什么?
生:赶紧睡着。
师:要是实在睡不着呢?
生:盼望天亮。
师:失眠的时候有人喜欢数羊,有人则不断地看手表上的时间,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那时候是什么感觉?
生:有过。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明明已经醒了好久了,但是一看时间才夜里十二点多。
师:我们的大诗人张继没有手表可以看时间,可远处的寒山寺却有夜半敲“分夜”钟的传统。(出示相关资料)这钟声就是在报时,这钟声就是在提醒张继现在刚过十二点。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张继的心中是什么滋味?
生:愁啊,愁上加愁!这天怎么还不亮?
师:是啊,原本就因为忧愁而失眠,再加上长夜难明,心中更愁了。
生:还会很盼望天亮。
(教师出示资料,揭示诗人希望黑暗早点结束,和平的日子早点到来这一深层情感)
以上教学片段中,笔者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首先揭示“钟声”起到报时的作用,再由此感受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天明的期盼,这样学生才真正明白为何“钟声”能够传达出作者忧愁的情感。
2. 积累经典意象,丰富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是诗歌的民族。诗词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经典意象。相同的“象”中隐含的“意”也趋同。反过来说,某一种“意”经常使用特定的一种“象”来表达。比如,“杨柳”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明月”常含思乡之情;“梅花”象征高洁……如此这般的经典意象数不胜数。学生熟悉这些经典意象所包含的情感,既能提升语用能力,又可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比如,《从军行》一诗中,“玉门关”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边塞诗意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发现玉门关是边塞关口的代表,它本身代表着边塞战争。接着,教师可以拓展一些相关意象作为补充,类似的代表边塞战争的意象还有“雁门关”“阳关”等。最后,诵读相关诗句,让学生积累包含此类经典意象的诗句。
五、笔下有“言”,个性表达创造美
“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两项。但许多古诗词课堂中和“阅读与鉴赏”相关的教学活动占主导地位,而旨在提高学生表达水平的和“表达与交流”相关的活动则较少甚至没有。这是教学文学类文本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似乎阅读文学作品,只需要鉴赏就够了,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定义了“审美创造”这一概念的内涵—“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仔细揣摩我们会发现,“感受美”和“发现美”指向的是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表现美”和“创造美”则指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文學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任务群也将“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对举。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文学类文本时不能忽视学生个性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方式。
1. 适度仿写,做小诗人
借景抒情类古诗中有一些表达相对浅易的诗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比如,李贺《马诗》中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个写景的句子,表达并不复杂。教师可以在揭示表达结构之后,引导学生回忆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并呈现相关画面,让学生任意选择两种进行仿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仿写不应要求过高,不强求学生的仿写满足平仄要求。
2. 适时引用,添文学味
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仿写诗句都是有难度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下使用诗句。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是介绍家乡的风俗,而第三课《古诗三首》中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三首诗。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作文中用上一句学到的古诗,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文学味。
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遵循以上路径,围绕古诗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和“文化美”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个性表达“创造美”。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古诗,真正发展学生“审美创造”这一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卫东.古诗吟诵:返璞归真的天籁[J].语文建设,2015(16):43.
[2] 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301.
[3]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