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古典文学理论

2023-09-21 05:44:49何书宇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王国维古典

何书宇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他是中国近现代学术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成就与思想文化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红楼梦评论》是中国文学研究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学比较研究论文,是红学史上的里程碑,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学术思想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是一部以文学为中心的评论作品,对古典文学理论研究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此著作进行研究,有利于读者深化对王国维文学思想和学术贡献的理解,也有助于读者厘清古典文学理论研究与王国维个人及创作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国现当代学术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一、《红楼梦评论》对古典文学理论的贡献

(一)对古典文学的新解读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独具洞见的文学批评作品,其中对古典文学的新解读在文学评论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王国维对《红楼梦》这一古典名著的解读,不仅提出了独特的解读视角,而且对古典文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提出了“情景交融”的理念,这一观点在古典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国维以此理念深入解读了《红楼梦》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联系。他认为,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完美地融合“情”与“景”,即人物的内心情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高度和谐而统一的艺术整体。例如,在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关系常常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花开时,二人的情感高涨;而花谢时,二人的情感波折、冷却。这种情景交融不仅增加了艺术性,而且让人物和他们的情感更加立体和深刻。其次,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对古典文学结构的解读也有所创新。他不仅关注古典文学的表面结构,还深入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深层主题。他通过对《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人物关系和主题象征的深入剖析,为读者打开了古典文学内涵和结构美的新视野。例如,他对《红楼梦》中“梦”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了梦与现实、幻想与觉醒之间的古典美学关系。最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红楼梦评论》中对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融合的探索。王国维并未将古典文学孤立于现代文学之外,而是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他强调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价值,认为现代文学可以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总的来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对古典文学的新解读,不仅开创了古典文学评论的新局面,而且对现代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对古典文学价值观的推广与传承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不仅是一部对《红楼梦》的解读作品,更在文学评论史上独树一帜,弘扬了古典文学的价值观。这一卓越的文学批评作品在对古典文学价值观的推广与传承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深入挖掘了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通过对《红楼梦》人物心理、情感深度、文化象征的深入分析,王国维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了人的情感与自然、社会和历史的有机联系。这一观点展现了古典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并对其进行了现代的解读与传承。其次,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对古典美学的解读与推广同样引人注目。他强调了美学的和谐原则,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情感和景物的審美解读,揭示了古典美学的核心价值观。他的解读既忠实于古典美学的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成功地将古典美学的精髓传承到现代。再次,王国维还致力于将古典文学价值观与现代文学理论相融合。他认识到,尽管古典文学属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但其核心价值观仍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他力图发掘古典文学的普遍意义,并将其与现代文学批评和创作相结合。这一努力使古典文学价值观得以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活力,并对现代文学批评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最后,王国维对古典文学价值观的推广还体现在他的文学批评方法上。他倡导了一种既忠实于文本,又能超越文本的批评方法,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质的挖掘。这一方法不仅推动了古典文学价值观的现代传承,还为现代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总而言之,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对古典文学价值观的推广与传承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深入挖掘了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和美学内涵,还成功地将古典文学价值观与现代文学理论相融合,对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古典文学的精髓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二、王国维的古典文学理论在《红楼梦评论》中的体现

(一)“情”与“景”的统一理论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对“情”与“景”的关系有深刻的见解。他通过分析“优美”和“壮美”的概念,揭示了美的双重属性。优美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感,是一种宁静、平和的审美状态;壮美则反映了在生活的矛盾和挣扎中涌现出的一种壮丽的美感。

王国维指出:“苟一物焉,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吾人之观之也,不观其关系,而但观其物,或吾人之心中无丝毫生活之欲存,而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则今之所观者,非昔之所观者也。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这一观点清晰地表明了优美的特质,即它不是观察对象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而是纯粹的审美对象。而关于壮美,他进一步阐释:“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壮美在此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时,所展现出的一种超越、抵抗的美感。

进一步深化这一理论,王国维还将情感与景物相统一,提出了人的欲望与苦痛、生活与快乐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强调人生的本质是欲望,而欲望源于不足,不足则苦痛。欲望的满足与生活的苦痛之间形成了一种永恒的摆动,如同钟表的摆。王国维的这一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还为读者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通过“情”与“景”的统一,他开辟了一种富有哲理的审美视野,使读者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生世界。

(二)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视角

首先,《红楼梦评论》中的古典与现代哲学的对话展示了人类对解脱观念的深刻反思。“夫然,故世界之大宗教,如印度之婆罗门教及佛教、希伯来之基督教,皆以解脱为唯一之宗旨。哲学家如古代希腊之柏拉图,近世德意志之叔本华,其最高之理想亦存于解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思想和印度的佛教、婆罗门教等古典哲学和宗教思想,与近现代哲学家叔本华的形而上学理论相辅相成。古典时代的解脱观念不仅是宗教的信仰,更是人类灵魂的出路;而叔本华的现代解读则用科学的逻辑论证了这一概念的真实性。这种跨越时代的哲学对话,不仅增强了解脱观念的普遍性和时代性,而且为《红楼梦》赋予了更深远的哲学内涵。

其次,《红楼梦评论》对生生主义与无生主义的探讨,反映了现代伦理学对于古典宗教道德的继承与发展。“故由生生主义之理想,则欲使世界生活之量达于极大限,则人人生活之度不得不达于极小限。盖度与量二者实为一精密之反比例,所谓最大多数之最大福祉者,亦仅归于伦理学者之梦想而已。”在古典宗教中,解脱通常被视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而现代伦理学则更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通过生生主义与无生主义的比较,《红楼梦评论》揭示了现代人在追求个人解脱的同时,也在寻求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这种道德观念的融合,实际上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的全新诠释,彰显了《红楼梦》的深刻伦理价值。

最后,文学与哲学、宗教和伦理学的交融在《红楼梦评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夫如是,则《红楼梦》之以解脱为理想者,果可菲薄也欤!夫以人生忧患之如彼,而劳苦之如此,苟有血气者,未有不渴慕救济者也。不求之于实行,犹将求之于美术,独《红楼梦》者同时与吾人以二者之救济。”《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之典范,不仅展现了精湛的艺术美感,更通过对解脱等伦理观念的描绘,实现了文学与哲学、宗教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对古印度宗教的引用,还是对叔本华哲学的借鉴,《红楼梦》都把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精髓交织在一起,使其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的共振,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也为人类对于生命、宇宙和存在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红楼梦评论》中对《红楼梦》的

古典解读方法

(一)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情感的古典解析

首先,王国维在对《红楼梦》的人物解析中,深入挖掘了人物意志与人物性格的关联。他指出:“人类之堕落与解脱,亦视其意志而已。”以贾宝玉为例,他是人类欲望和解脱的化身,而解脱之路充满曲折。贾宝玉的每一次对欲望的追求和抛弃都是他灵魂深处的挣扎的体现。他同时存在于红尘的欢乐和痛苦的煎熬之间,他的堕落和升华都是他个人意志的反映。通过深入探讨这一人物,王国维展示了人的意志如何塑造其命运,人的欲望如何与其生活紧密相连。

其次,王国维在探讨情感与欲望的关联性方面,展示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他明确提出:“易言以明之,则男女之欲尤强于饮食之欲。”这一观点揭示了《红楼梦》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不仅是人性的表现,更是人类普遍欲望的折射。从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情感纠葛中,读者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情感不仅连接着人与人,更是人内心深处的渴望的体现。《红楼梦》通过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人性的復杂性。

最后,王国维对生活欲望的痛苦性质进行了精辟分析。他说:“生活之于痛苦,二者一而非二,而苦痛之度与主张生活之欲之度为比例。”《红楼梦》中的人物们所经历的生活痛苦,其实是他们生活欲望的必然结果。痛苦和欢乐是生活的两面,人们在追求欢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痛苦的折磨。《红楼梦》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揭示了人类对欢乐的追求和痛苦的接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总的来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通过深入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情感和生活欲望的痛苦性质,展示了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的解析不仅让读者对这部杰作加深了理解,更让读者进一步深入认识了人类的本性和人生哲学。

(二)对《红楼梦》故事结构的古典审视

《红楼梦评论》对《红楼梦》的故事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揭示了《红楼梦》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而且通过对古典审美观点的运用,展现了《红楼梦》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之间的紧密联系。

首先,从《红楼梦评论》中可以看出,《红楼梦》以对称和均衡的结构充分体现了古典艺术的和谐美学。这种对称不仅出现在人物关系的刻画中,而且渗透到情节和主题的构建之中。例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者间的情感纠葛,呼应了家族兴衰的主题,将个人的命运与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次,《红楼梦评论》强调了《红楼梦》中人物塑造的多层次性。作者对贾母、王熙凤等人物性格的深入描绘,反映了古典文学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洞察。特别是贾宝玉的性格描写,复杂而富有冲突,成了整个作品的象征和中心。再次,从《红楼梦评论》中可以观察到,《红楼梦》通过象征和隐喻的运用,增强了故事结构的深度和层次感。《红楼梦》中的红楼、石头、梦境等元素,都成了作品主题的象征,让整个故事结构更加丰富和多元。最后,《红楼梦评论》还揭示了《红楼梦》的情节与古典诗学的和谐关系。整个故事的节奏、冲突、高潮和结局的安排,都反映了古典诗学对均衡、自然之美的追求。总之,《红楼梦评论》的分析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它作为古典文学传承的独特价值和深刻意蕴。读者不仅能够从中深入了解人物和情节的复杂关系,还能领略到古典艺术美学的精髓和魅力。

综上所述,《红楼梦评论》对《红楼梦》的故事结构进行的古典审视,彰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学智慧。《红楼梦》通过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巧妙的象征手法,以及深入的情感描绘,成功地捕捉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对《红楼梦评论》的解读可知,《红楼梦》所揭示的人性困境、社会变迁的命题与古典文学的内涵、价值观紧密相连。

《红楼梦评论》不仅是对文学结构的理性分析,更是对人性、人生、社会及文化的深刻反思。这种全面的批评视角,既体现了文学批评的严谨性,也揭示了文学艺术的人文精神。《红楼梦评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佳作,值得一代代读者反复品味和研究。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王国维古典
王国维《录鬼簿校注》考
戏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8:24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更正说明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8
怎样读古典诗词?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12
《於于野谈》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考察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32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