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限之文辞,达无穷之情意

2023-09-21 10:50钟瑞婷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文辞刘勰文学创作

钟瑞婷

刘勰的《文心雕龙》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蓄水池”,不仅分析了各种文体的特征,还涉及了有关文学创作的各种风格及表现手法。它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指导,其中的《夸饰》篇,是中国文学史上首篇专章论述“夸饰”这一表现手法的文章,内容包括夸饰的起源,论夸饰的得失,还有夸饰的原则,等等。本文就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为研究样本,结合书中的注与例,试讨论分析夸饰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及在各文体中的表现。

一、“夸饰”之阐名

夸饰作为一种积极的艺术表现手法,它的身影早在我国古代神话、史传、诸子散文中已有出现。《汉书·扬雄传》中记载了关于辞赋的写作“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竟于使人不能加也”。虽然其所论及的夸张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服务的,没有涉及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但也表明人们已经较早在写作中注意到了夸张的现象。之后的王充探讨写作中的夸张的问题时,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一方面认为通过不实的描写可以增添创作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又认为“失实讹本”。与王充从现实真实的角度出发点不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探讨是从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角度出发的。

“夸”在《说文》中的释义为“奢也。从大,于声。艸部:‘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今从大、于会意,有大过惊人之义”。又《周书·谥法》中说“华言无实曰夸”,又与“誇”同。经典中多用“誇”词诞也,亦见《说文》则“夸”“誇”字通。虽二字通,但“夸饰”不可写成“誇饰”。“誇”字之意,专指语言上的不真实。夸饰是言辞不实中有积极意义的一部分,与只表明不实的“誇”不同,故不可将二字等同起来,这一点在张瑞《〈文心雕龙·夸饰〉与“文学的自觉”》中“刘勰‘夸饰观的历史生成”部分有详细论述。

夸饰和夸张都有“不实”之意,但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饰”主要是“刷治清洁”和“踵事增华”,侧重于文采上的修饰,是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手法。“张”与“驰”相对,从本义上看,是指事物变化程度上的大和小。“夸张”在古义中指言行方面的自我夸大,言过其实。故夸饰是一种积极意义的“不实”,不可全然等同于夸张。

二、“夸饰”之意义

夸饰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它是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且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手法。关于夸饰之作用,《札记》谓:“总而言之,文有饰词,可以传难言之意;文有饰词,可以省不急之文;文有饰词,可以摹难传之状;文有饰词,可以得言外之情。”夸饰的意义简言之就是以有限之文辞,达无穷之情意。刘勰在文中表明夸饰“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有关夸饰是“喻真”还是“失真”这一论题。刘勰在《夸饰》篇中首先阐明了运用夸饰的手法可以使被陈述的事物更加真实生动,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才非短长,理自难易耳。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文学创作中运用带有夸张性的、主观感情的、想象力的文辞可以更好地描摹事物,說明道理。

夸饰在文学创作中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夸饰能将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以此来描摹和展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夸饰》开篇所说的“神道”即是一种用精妙的语言也很难将其形象地传达出来的抽象之物。夸饰通过放大或缩小去形象地传达此抽象事物的真实面貌。其次,夸饰可以通过强化事物的特有特征,向读者展示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后文会举例证之。此外,夸饰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事物的或大或小和或多或少地变形,寓于褒贬,饱含情感,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刘勰认为,文学创作就是在于表现人的性情,“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故夸饰就是表达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感的手法之一。

适当的夸饰在文学创作中不仅可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更能将作者笔下的事物近乎真实地传达到读者面前。首先,夸饰能将艺术形象更接近于作者目中之景,它在夸张的形容之中赋予了其更加宏伟豪放的气势。这一点在汉大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后文会举例证之。其次,夸饰可以通过突出表现事物的某些特征,以达到振聋发聩的表达效果。将一些不可发生之景添加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看似无理,却可以将其内在的意蕴完美地展现出来,使人深受触动和感染。

三、夸饰的方式及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文心雕龙》除了工于赋词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举例充分,使论证铿锵有力。在《体性》篇中,刘勰论述文章体貌风格和作家情性、个性的关系时,列举了汉、魏、晋时代的贾谊、司马相如等十二位著名作家,认为他们各有其鲜明的文章风格,是他们才气的自然流露,这和他们各自的情性、个性相关联。在《夸饰》篇中,刘勰沿袭了他一贯的风格,在各个部分的论述中都进行了举例论证。借此我们也可以一探,夸饰这种表现手法在各种不同的文学创作中是如何运用及表现的。

黄春贵在《文心雕龙之创作论》中论夸饰的方式时说:“夸饰之方式无穷,要而言之,不外放大或缩小两大类。”无论夸饰的对象如何,夸饰从大的方面来说只能在大与小之中进行,夸饰的范围可以从时间、动作、性质、数量等方面去运用。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注有多例,下面对出现在此书中的例子进行整理,从而论述文学创作中夸饰是如何在各个方面发挥作用的。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写时间之快。

《诗经·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写时间之慢。

《六韬·军势》:“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写动作之速。

《水经·江水注》:“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写动作之缓。

《战国策·齐策》:“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城幕,挥汗成雨。”写数量之多。

《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写数量之少。

以上例子是一句中单写大小、多少、快慢,至于放大与缩小夸饰,对比映衬,交替作用者,亦有之。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一言其重,一言其轻,以见人死之身价悬殊。《北史·文苑传序》:“及明皇御历,文雅大盛。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一言极多,一言极少,以见学成之不易也。詹锳对刘勰《夸饰》篇的按语是“夸饰含有夸张和修饰两个方面的意义,也可以说是夸张性的修饰”。

《夸饰》全篇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开篇说明运用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被陈述的对象更加真实生动,并且这种手法由来已久,古来文辞中就经常出现夸张。刘勰在开篇就使用了儒家经典《诗经》《尚书》中的部分例子作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贯串着“宗经”的思想,认为写文章应该以儒家经典为范式和楷模。《诗经》《尚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目的是“风俗训世”,故用的都是雅正的语言,但因要论及的事情比较广泛,文辞应该有所夸张。“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刘勰分别使用了《诗经·嵩高》中的“崧高维岳,峻极于天”,《诗经·河广》中的“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假乐》中的“千禄百福,子孙千亿”,《诗经·云汉》中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刘勰用这四篇论证了在雅正之言的《诗经》中早已开始使用夸张的手法了,更加说明了夸饰这个手法虽然表面上说得过分,但是能将意思充分地表达出来。接着,刘勰用《尚书·尧典》中的“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形容洪水浩浩盛大若漫天;用《尚书·武成》中的“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言殷师败退牧野,则有“血流漂杵”之说。刘勰通过引用《诗经》《尚书》经典中的例子来说明夸饰这种手法“恒存”,适当地使用夸饰,在文学创作中会起到积极的艺术表达效果,真是“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而夸饰是最能够接近陈说对象的真实面貌的。《杂文》篇的“高谈宫馆,壮语畋猎”壮辞可得喻其真。

杜甫在《古柏行》中写道:“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有人认为句中的“四十围”不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认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此亦文章之病也。”亦有学者认为,这是诗人夸张的正常用笔,如宋代王观国在《学林》卷八中写道:“子美《潼关吏》诗曰:‘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世岂有万丈余城耶?姑言其高耳,‘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大且高也。”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举的例子之外,黄侃在《夸饰》篇的札记中举例《孟子》《尚书》《庄子》《列子》等更多经典中的例证来说明诸子百家创作著书都善用夸饰,这是对刘勰论证的补充,说明夸饰由来已久。

四、夸饰的基本原则

夸飾能够突出所陈说对象的特征,增强生动性,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感受;但使用夸饰进行文学创作时要抓住要领,不要过分而违背事理,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相如凭风,诡滥愈甚。”刘勰举汉代司马相如和扬雄的例子,他们的文学创作使用夸张,在描写山海、宫殿等雄壮事物方面,刻画逼真生动,具有动人的魅力。二人形成了诡滥之风,违背事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是说夸饰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夸饰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作家话无根据,或毫无节制地乱夸一通,那就不但不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量,而且会给人以荒诞不经的感觉。

西晋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认为:“夫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郎加纳斯在《论崇高》中谈到夸张时认为:“知道极限在何处是必要的;由于一经跨过极限,夸张的效果就会破坏无余,因为在这种场合,它一方面会因过于牵强而瓦解,另一方面亦会产生与希望相反的效果。”论及使用夸饰效果最好的,不得不提及“诗仙”李白,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白的夸饰能够穷尽事物的要领,使文辞流畅飞动。

刘勰在《夸饰》篇中提到宋玉,夸饰始盛。宋玉也有运用夸饰较好的例子,如《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傅庚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认为:“此言美丑皆似太夸,然愈夸乃愈见其文笔之可喜也。”汉大赋中的优秀作品,描写山海的气貌、宫殿的体势、楼台的壮观必须借助夸饰的手法,恰当地、有节制地运用夸饰,可以写出光彩欲燃、岌岌可危的形式。“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文学创作依靠夸饰可以将千奇百怪的形状都具现出来。

综上所述,刘勰的《文心雕龙·夸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系统性地论述了与夸饰有关的问题,展现了夸饰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对后人的创作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手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文辞刘勰文学创作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一本读不完的书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浅谈对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的几点认识
咬嚼:让课堂建构更灵动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