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记录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感意识。把"非遗"与大学美育结合起来,不仅与教育部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美育工作中的要求相一致,而且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情怀。非遗的与审美教育的内容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是能够在高校美育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前提和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实现路径:一是依托美育课程设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教育;二是借助美育第二课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中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3)03-086-05
收稿日期:2023-03-02
作者简介:陈育荣(1983),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美育、音乐教育。
本文为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项目编号:SK2021A0918)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阐述,普通高校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物和沉寂在中华大地历史博物馆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变成学校的丰厚的教育资源,在对广大青年学子进行美育的同时,让他们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2021年,教育部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在大学美育课程体系中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美育教学之中,为推动大学美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人为核心载体的活态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兴盛、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凝聚了民族审美理想与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把“非遗”与大学美育结合起来,不仅与教育部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美育工作的要求相一致,而且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全面地塑造人。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引入高校美育不仅是应时之需,更是推行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
美育是情感教育、心灵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净化心灵的关键。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中,美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其重要性不可替代。近几年,高校的美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生审美教育指向性也越来越明显。然而,目前的美育工作还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高等教育打造五育并举的人才目标、构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培养体制、满足广大青少年对优质、丰富的美育资源的期盼不相适应[1]。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是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丰富高校美育优质资源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我国的非遗形式多种多样,类型繁多,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这对各民族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当代的非物质文化正面临着如何在与世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保留自己的特色等问题。然而,上述问题也为中国文化产业开辟了一条更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截至 2016 年底,我国共有39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些“非遗”的历史遗存都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更是高校美育的重要素材。
非遗的美育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非遗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构成了自我认同的文化标识,当代大学生学习本民族的非遗可以在和其他文化的差异比较中确立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培养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障。第二,促进高校美育课程内容的创新。我国的非遗涵盖多个类型的艺术领域,每一类都关涉美学问题或呈现为审美艺术形态,是重要的美育资源,它的融入让美育课程所涉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高雅艺术,还囊括了带有乡土气息和民族民间韵味的艺术作品,这些非遗留存可能在学术地位上比不上经典的艺术作品,但它们不同于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疏离感,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它们具有美育价值,浓厚的民族精神、乡土气息,更能感染人、鼓舞人,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怀,从这一点看,非遗的审美内涵更符合美育的初衷。非遗的融入丰富了传统美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使美育具有了多元化的视野,促进了美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当前高校美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培养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技能。审美教育是一种很有实践意义的学科。非遗的活态传承特征要求通过操作人员作为媒介来具体呈现,必须把艺术教育的实践能力作为其核心内容,让师生突破传统美育的固化教学模式,走出校园,分享其美学理念与生活情趣,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育学科的内在联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美育,从西周时期的“六艺”到六朝时期《文心雕龙》和《乐赋》中对文艺功能的强调,美育一直贯穿于历史的进程。20世纪初,王国维首次将美育的概念从西方引入中国,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的手段。”蔡元培是当代美学之父,他认为美育可以培养人的情感,促进人的道德教育。后来,朱光潜和李泽厚等人将其美学理念进一步发扬,使其具有更为系统的人文意蕴。当今许多学者又提出“大美育”的内涵,认为美育是一种以美学理念为基础,以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为手段的综合性教育,旨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与美育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新兴的概念伴随着我国近年的非遗热潮,让民俗民间艺术实现从过去边缘地位到大众视野中心的回归。作为21 世纪才出现的新事物,它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的形态,具有活态传承的特性,每一次非遗的展示都因有人的参与才具有生命价值。正因为如此,非遗需要依托于具体的人和物的身上,才能焕发出感人至深的魅力,才能将其中蕴含的审美意蕴展现出来。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审美教育与非遗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实际两者存在着一定相关性,这是能够在美育教育中传承和弘扬非遗的先决条件和依据。
(一)非遗的审美内涵与美育内在一致
美育归根结底是提升审美能力的教育,高校美育的范围很宽泛但其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内容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必定形态多样,可以说美育就是体现了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凝聚着千百年来民族文化发展的人文理念,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传统文化的结晶。正是基于此,蔡元培等美育学者才认为只有通过美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使人塑造自我,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我们民族美育的审美内涵[3]。非遗也具备了这一审美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的《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非遗名录运用了大量审美范畴的术语来定义其概念特征,可见其具有很重要的美学特征。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非遗凝聚了民族独特的创造智慧、文化精神与艺术审美的精华,蕴含着醇厚的民族审美意蕴,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都体现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理应发挥以美育人的功能。
(二)非遗的实践性是美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非遗和美育都具有不断发展、不断实践的特点。美育如果没有落实在实践操作层面,单纯限于美学理论的教育,无法起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作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具体地感知美、创造美,塑造完美的人格。非遗“活态”传承的特点是其实践性的根本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每次展示都有特定的人的参与,没有特定的人去再现这一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会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现和传承必须把实践性训练作为其核心内容,使广大大学生、教师打破传统美育固化的授课模式,走进山野田间,沉浸在非遗带来的审美理念和视听震撼中,促进美育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非遗丰富的美学表现形式是经典美育素材的延伸
大学的审美教育是以多种经典的艺术形式进行的,它具体、生动的表达方式是借助色彩、声音、身体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的。高校美育的内容以经典艺术课程模块作为教学内容,无可厚非,但它更多地体现了精英文化的主流观点,缺乏民族特点和地方元素。非遗形式丰富,显示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传统文化之间审美体验,美学表现形式更为广阔。非遗的乡土气息植根民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是经典美育素材的向外延伸,能让大学生在非遗的审美共鸣中,个人情操得到升华。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育学科的实施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将其与大学美育教学结合起来,既能充实当前的美育教育课程内容,又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当代美育教育应在立足国际视野的前提下,从本土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富的思想资源,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美育话语系统[4],”使我国的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但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万千、种类繁多,无法做到不加筛选的直接嫁接进高校美育教学,这需要在具体的融入路径和内容上进行探索。
(一)依托美育课程设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教育
在大学美育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遺产的教学内容,要以“课堂学习”为载体,进行非遗的美学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选择与其他艺术课程有很大区别,它不应只局限于培养审美理论知识,而应与美育目标——“塑造完整的人”相结合,对其进行“顶层设计”。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引入民间艺术中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和中华民族整体审美倾向的非遗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组织校内教师、非遗人才、课程平台几方共同挖掘、整合相关精华编写美育教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的界定,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设置非遗教学单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作为单独的模块,融入到美育教学的整体框架中。例如,中山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少数高校,都有自己的非遗课程,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独立的教学平台,但对大部分高校来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第二种是渗透式课程,在原有的美育课程基础上重新思考和设计,对课程的每一方面进行调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嵌入已开设的相关美育课程,这种模式是大多数高校可以操作的普适性做法,可以真正做到非遗课程的美育作用,让大学生在体验非遗之美的过程中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在培养模式上,下大力气活化、创新非遗资源,将古老的非遗文化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依托“高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大学生开发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线上结合企业大数据运营模式,让产品和服务对用户实现精准推送,打破非遗传承地域限制,孵化学生非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线下借助企业成立非遗文创产品制作的工作室或技能大师工作室,将非遗项目引入工作室,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作品即产品,线上线下提升非遗文化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5]。
(二)借助美育第二课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育学生社团活动
非遗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如果仅停留在艺术教育的教室里,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其生生不息的魅力。实践是审美教育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发起了“非遗传承,人人参与”的倡议,要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付诸实施。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美育实践的一个重要阵地。目前,最可行的路径是开展以“非遗”为重要内容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课堂之外的另一重要传播共享非遗之美的空间。国内很多高校已设立昆曲社、古琴社、书法社、剪纸社、陶艺社、民族民间乐团等多个非遗研习社团,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非遗研习实践活动中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各类艺术展演及竞赛中为非遗作品的展示留下一席之地,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体味非遗的审美内涵与独特价值。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育田野实践
许多非遗文化都是以“小传统”的艺术形式生存下来的,可能它们展现出的只是并不起眼的美学形式,但却弥漫着农耕文化的山野馨香,蕴藏着人们世代传承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深深打上了集体传统的记忆和情感烙印。[6]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7]。在推进“非遗进高校”的基础上,除了在校园内欣赏非遗的审美形态,更应该进一步深化细化“非遗进高校”的路径和方式,推行田野参与式的审美探索,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非遗发源传承的广袤田野,围绕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态,以参与、访谈、体验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实现对非遗活动的亲密接触,全方位、立体化地探讨解读当地人群和民族地区的审美体验和生活趣味,突破大学审美教育的壁垒,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非遗成果,让广大学生充分挖掘非遗魅力的同时,通过专业学术成果传播分享非遗之美。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继承和发扬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师资力量不足,采取校外聘用的形式,聘请民间非遗技艺的传承者担任学校的美育老师,并在授课的同时,对师资队伍进行在职培训。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师培训,运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库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地对美育师资进行培养,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求。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将非遗融入高校的美育,在丰富高校优质美育资源的同时,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高校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美育工作从理论向实践扩展,在视野上从精英化艺术向民间田野作品转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将非遗融入高校美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产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进而树立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自觉维护维系民族根脉的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周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32):22-27.
[2]郭城.虚拟现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启示——以昆曲为应用实例[J].艺术品鉴,2021(30): 141-142.
[3]杨旭.非遗传承视阈下高校美育教学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0(17):1-4+8.
[4]杜卫,冯学勤.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渊源、现代传统与发展展望[J].中国文学批评,2016(4):5-18.
[5]张哲.非遗文化融合高校美育对策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22(4):57-59.
[6]謝中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参与[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4(33):13-16.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esthetic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ath
CHEN Yu-rong
(Director of Aesthetic Education Department, Wuh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t carries the broad and profound esse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records the history of the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condenses the national aesthetic ideal and sense of beauty. Combin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college aesthetic education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incorpora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aesthetic education,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mprove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sentiment. There is an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which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in college aesthetic education. There are three ways of incorpora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rst, strengthening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relying on the desig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second,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using the second classroom; thir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eaching.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esthetic Edu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