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麻痹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2023-09-20 01:28吴洪涛
养猪 2023年1期
关键词:经口滴度猪只

吴洪涛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1)

1 病原特点

捷申病毒是一种25 ~28 nm 大的圆形颗粒,用磷钨酸负差染色时,其衣壳表现为一种六边形轮廓。 该病毒在免疫学上是单一的,能与猪的其余肠病毒明确区分。 病毒的培养以在初代仔猪肾细胞上的方法为上选,在其他同种组织,例如肺、心、睾丸、卵巢以及仔猪肾稳定细胞系统上也能繁殖。 感染后7 h 便能在细胞核上见到突变。 细胞致病作用的显著程度与病毒滴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细胞致病作用的过程分为两个时期。 初期细胞变圆,轮廓鲜明,表现为不断增重的浓缩和颗粒性。 后期细胞分解成无定型的团块。 该病毒对环境pH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力。 在低温情况下,即使pH 较低,也能存活超过24 h。 对热能抵抗力较低,50 ℃下20 min 可灭活。

2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是通过含病毒的粪便进行传播,随着唾液和鼻涕只能有少量病毒排出,尿液中没有病毒排出。 最重要的传染来源是处于潜伏期中的、患顿挫型疾病的和在临床上隐性感染的猪只。 病毒在肠道中繁殖,会存活若干星期后随着粪便排出。 因此在临床上隐性感染的猪在疫病的传播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周围环境也会构成相当大的危害。 与发生麻痹以后相比,该病在潜伏期和前驱期会随着粪便排出大量的病毒,隐性感染猪只的肠道中与病猪一样,也会有病毒生产和排出,所以这种危害性就更大。 该病毒在免疫猪的肠道中也会繁殖,并随着粪便排出。

屠宰潜伏感染的猪的屠宰场常常会成为危险的疫点,这是因为病毒可能会随着受感染的屠宰产品散播到更大的区域。 除含病毒的粪便外,在病毒血症期中屠宰的猪的血液也是一种传染源。 其他一些无生命媒介物,如屠宰下脚料、厨房废料、水、污水、土壤和污垢等,在疫病的间接散播上也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人或动物运输进行传播。家鼠可以将病毒从一个猪群带到另一个猪群,但其并不是中间宿主。 飞蝇也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散播病原。

该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受感染的饲料经口进入体内,还可能经鼻传染。 经口摄入少量病毒后,由于粪便中的病毒含量最高,因此病毒排出的时间也特别长,甚至能达到50 d 以上。 其他途径,如猪只之间的直接接触或者吸入含病毒的灰尘,一般不会感染。

该病的流行性质呈现为一种奇特的跳跃性,并且病例分布非常广泛。 当一个从未染疫的地区暴发此病时,在其临近的区域不一定会出现新的病例,有时几星期之后,却会在离疫点一定距离的地方发生新的疫情,有时甚至可能经过多年的无疫间歇期后,又在同一地区重新流行。

所有暴露于感染的猪只都会受到这种有高度传染力的病毒感染,但病毒只能侵入一部分猪只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临床症伏。 大部分猪只感染只限于消化道中,在临床上不易被察觉,感染会导致猪只产生免疫力,从而阻碍病况的显现。 该病的流行特点,是由其以临床隐性感染为主及其导致的免疫状态所决定的。 据报道,在受害的猪群中,患病的猪只很少超过50%,第1 星期平均为20%,第2 星期为10%,第3 星期为5%,第4 星期为2%[1]。

3 发病机理

麻痹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感染的结果,病毒是通过血液或者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猪传染性麻痹病是一种环行性病毒感染,病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肠道淋巴阶段,病毒在肠道的上皮和局部淋巴结中繁殖;二是病毒血症阶段,病毒随着血液泛化全身;三是神经阶段,以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繁殖为特征。 感染过程可能在任何一个阶段趋于静止,在临床上表现为从麻痹型到顿挫型和隐性型的过渡。

病毒经口摄入后,病毒起初会留驻在咽腔以及肠道下端和局部淋巴结中,在上皮和淋巴组织中繁殖,24 h 便可以在扁桃体、咽淋巴结以及小肠和直肠中查出大量病毒,第2 天可以在肠系膜淋巴结中检测到,直到第8 天还可以在扁桃体和小肠中检测到,但之后的几个星期内只存在于直肠中。 在许多猪只感染只限于这一阶段,没有明显发病症状,但能通过血清学方法查出这种隐性感染。 除此以外,病毒还能够通过局部淋巴结侵入血管中。 经口感染后于第3 ~5 d 短时间内存在于血液中,第5 天能在肝、肝淋巴结、肾、脾和膈肌中检测出病毒。在临床上,这一病毒血症阶段的猪只可能不会被察觉,或者伴有发热[2]。

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受害,使病程进入了神经阶段,从而开始病毒的第二期繁殖,引起脑脊髓中的组织学变化。 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要根据这些变化的位置和轻重而定。 经鼻感染后,病毒可以利用神经从鼻黏膜的嗅区经过嗅神经侵入嗅球,24 h 以后便可以在嗅球中检测出,之后再通过嗅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一步散布。

4 临床症状

在10 ~20 d (极限为7 ~35 d) 的潜伏期后开始前驱期(麻痹前期),并伴有发热、抑郁和食欲不振等表现,持续1 ~3 d。 麻痹期表现为运动扰乱,步态摇摆不稳。 这种运动失调主要发生在后肢。 随着体温的升高,有时隔夜便会发生软瘫,多侵害前肢,间或侵害后肢。随着麻痹的发生,发热迅速减退,有时体温甚至会降至常度以下,但食欲不减,神志不受扰乱。

此外还有大脑刺激症状,如眼球震颜、角弓反张、肌肉震搐、强直性-阵挛性痉挛、喉头和舌麻痹以及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等。 根据其以脊髓症状或脑症状为主,在临床上可将此病分为脊髓型和脑脊髓型。 脑脊髓型较少见,多见于幼年猪,发病较急。 脊髓型分为到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顿挫性病程在临床上表现为不明显的短期麻痹症状。 脑脊髓型的死亡率为80% ~90%,脊随型为20% ~50%。 康复的猪只需要经过许多星期才能完全恢复运动能力。 可能遗留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和部分麻痹。

5 病理解剖

在急性麻痹期进行解剖时,除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外,在其他器官中未见明显变化,常见有脑膜水肿以及脑血管充血,少数有心肌脂肪性变性,多为炎性病引起延髓植物性中枢损害,又引起功能性缺氧所致。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相当于一种非化脓性脑脊髓灰质炎,炎性损害以在脊髓中最为重要,包括神经细胞的变性伴以神经元被吞噬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血管变化主要有血管中和血管周围的细胞浸润,多为腹侧角和背侧角中的灰质。最大的变化见于脊髓、颈部和腰部膨大,中枢神经中的病毒浓度也以此处为最高。 在大脑、小脑和脊髓的不同节段中存在脑底的中度淋巴细胞性脑膜炎。

6 诊断

只根据临床症状不能诊断猪传染性麻痹病,应当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中病毒的查证和组织学检验进行诊断。 为了能够诊断准确,必须在细胞培养中(必要时在动物试验中) 分离病毒,并借助特异抗血清用中和试验或免疫萤光试验法对其进行鉴定。 分离病毒所需要的时间,在组织培养阶段为1 ~2 星期,在动物试验阶段须达5 星期。 血清学诊断是在受感染的猪血中检查抗体。 经口感染后,在发生麻痹以前6 ~9 d,血清中已有滴度达1∶256 的中和抗体存在,在病程中滴度继续升高,康复后至少保持280 d。 1 ∶64 的滴度可以视为阳性,1∶16 ~32 为可疑,更低的滴度则应视为非特异反应。 沉淀抗体要到患病的第2 天或者第3 天才出现,与中和抗体持续同样长的时间。 在沉淀试验中没有非特异反应。

7 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上应当区分引起同样全身临床反应、组织学变化和麻痹症状的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疾病,包括伪狂犬病、格勒塞尔氏病、猪瘟、猪丹毒、沙门氏杆菌病、非洲猪瘟以及钾和马铃薯碱中毒。 猪传染性麻痹病与仔猪地方流行性麻痹病的鉴别极为困难,需要复杂的检查。 还应对流行病学情况以及临床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一并加以考虑。 仔猪地方流行性麻痹病在幼年仔猪和架子猪引起运动失调和轻瘫,可能与猪传染性麻痹病的顿挫型相似。 其良性临床经过也与中枢神经系统中较轻的病理变化相称。 由于迄今知道的塔番病毒属于捷申病毒的第2 亚型,所以应当用亚型特异抗血清进行交叉中和试验来鉴别这两种病原。

8 预防

该病没有针对性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 为了对猪传染性麻痹病进行主动免疫,相关人员研制了脑病毒疫苗和组织培养疫苗,各有灭活苗和活毒疫苗两类。 脑病毒疫苗的原型是福尔马林吸附疫苗。 其原材料是实验感染的仔猪的脑脊髓悬浮液,用福尔马林灭活后吸附于氢氧化铝上。 在组织培养疫苗中,用福尔马林灭活后能提供约80%的保护力。 后来通过连续培养继代而制成的活毒疫苗经二次口服或皮下注射后,其保护作用分别为83.3% 和86.6%[3]。 接种应在6 周龄以上的猪只中进行。 免疫力于2 ~ 3 星期内发生,持续6 ~8 个月。

通过3 ~6 星期以后的重复接种可以使抗体滴度升高。 30 ~35 日龄的仔猪只有50%发生免疫反应;给30 d 以下的仔猪接种意义不大。 在我国各地曾大规模应用脑脊髓疫苗和组织培养灭活苗后,免疫动物不排出病毒,很少见到麻痹症状之类的并发病和免疫力的突破。

另外,防治方法还包括屠宰、消毒和检疫等措施。 当该病流行和散发时,应及时屠宰确诊的和疑似受感染的猪群。

猜你喜欢
经口滴度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和ALT滴度与恩替卡韦疗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