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康养旅游多维开发模式研究

2023-09-19 03:20
关键词:康养旅游资源

金 丽

(沈阳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乡村康养旅游是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双重战略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一种旅游新业态,是康养旅游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产物。乡村康养旅游是以康养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通过将旅游业与农业相融合,开发独特的生态资源,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各种旅游康养活动,从而将乡村打造成宜居宜业更宜游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一、乡村康养旅游开发的背景

(一)消费理念发生转变,康养需求逐渐增加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及亚健康问题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提升[1],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健康养生、修身养性、品质生活、营养膳食等产生了更高诉求,消费理念逐渐发生转变,康养需求逐渐增加。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处于疾病状态及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数量也逐步增加。紧张的工作及超载的各种信息促使人们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导致身体功能紊乱、器官机能失调、工作效率低下、注意力分散、心情烦躁、情绪易怒等不良状况频发,从而诱发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对人们日常生活和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这类人群迫切希望从快节奏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医疗保健、身心恢复等康养需求日益旺盛。身心健康的人群在追求生活高品质化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青睐各种健康养生、身心修养的康养项目。

另一方面,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天然的农业景观、独特的民风民俗、传统的农事生产、健康的绿色膳食、慢节奏的田园生活等构成了乡村地区独特的吸引力,而且乡村特殊的康养功能能够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健康养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康养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多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形式应运而生。

康养逐渐成为各类人群关注的常态需求,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及康养需求的增加为乡村康养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银龄资源逐渐成为重要客源

目前,国内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是2.6 亿,占比达18.7%。国内曾有学者指出养老的最佳地点是乡村[2]。随着老年人群中亚健康人数的不断增加,康养意愿及康养需求也不断增强,而乡村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康养场所,各种健康养生、身心恢复等康养服务与康养项目能够促进老年人身体和精神上恢复自然和谐状态,有助于解决老年人亚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

此外,低龄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的消费特征和消费需求有所不同,低龄老年人观念更丰富、更时尚,对新事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很多热衷于各种网络及信息化技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类老年人的康养需求更高。

(三)支持性政策相继出台,康养旅游开发得到重要保障

各种支持性文件与政策的相继出台,为乡村康养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政策支撑。2015 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同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商养学闲情奇”的新旅游六要素,其中,“养”包括养心、养生、养老等内涵;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积极促进健康与旅游、休闲、养老、健身、食品、中医药等产业相互融合,促进康养新模式、康养新业态、康养新产业发展[3];同年,《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出台,为康养旅游开发提供了行业标准及规范,为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康养旅游地指明了方向;2017 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发健康旅游发展模式,建设具有不同区域特征的健康旅游品牌,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国际健康旅游地;2021 年8 月,《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指出,到2035 年实现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全覆盖,通过乡村丰收节与健身赛事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助推乡村振兴。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应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康养旅游新模式和新业态的积极开发。2018 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应以乡村当地资源禀赋为依托,不断挖掘乡村生态资源、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重康养价值与多种康养功能,积极推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2020 年7 月,《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指出,到2025 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将超过40 亿人次,经营收入将超过1.2 万亿元;2020 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全面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实践;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更宜游、农民更富裕富足。

二、乡村康养旅游开发的意义

(一)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指出,乡村旅游通过挖掘乡村价值,创新乡村新业态,开发乡村新功能,进而促进乡村地区各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开发是在农业、旅游、文化、休闲、娱乐、养生、医疗、健身、地产等多个产业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产生,乡村康养旅游在满足人们修心养性、养颜康体等康养需求的同时,能够促进乡村地区各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使得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融合度普遍低于城市,因此,可以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发乡村康养旅游,充分挖掘乡村地区独特的康养资源、特色的康养项目,建设鲜明的康养品牌,从而提升乡村康养价值和康养功能。同时,通过发挥旅游产业链广、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特点,以第三产业为龙头,助力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延长乡村康养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二)实现乡村居民富裕富足

首先,乡村康养旅游开发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特色的乡村民风民俗,而且能够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通过建设康养核心区,能够有效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宜居[4]。

其次,乡村康养旅游开发能够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建设,增强乡村居民从事旅游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乡村居民的服务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乡村旅游综合管理能力,实现乡村旅游有效治理。

最后,乡村康养旅游开发能够增加旅游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吸引原有劳动力回流,开拓居民增收渠道,增加居民整体收入,从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乡村康养旅游开发将促进乡村地区产业的全面发展,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最终实现乡村居民富裕富足。

(三)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增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驱动力和推动力。农业是乡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主要经济增长点,但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5]、自然气候依赖性较强、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等因素,导致乡村普遍存在劳动力投入多、农业收益低、经济增长慢、发展不稳定等问题。而乡村康养旅游是同时实现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6]。在乡村地区进行康养旅游开发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乡村康养旅游开发能够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及康养设施建设,保护乡村原有生态环境,丰富乡村旅游活动项目。同时,乡村康养旅游开发将发挥其产业联动作用,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康养旅游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7-8]。乡村康养旅游作为能够满足人们康养和旅游双重需求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有助于乡村各产业全面振兴,将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乡村康养旅游多维开发模式

乡村康养旅游是以优良的康养资源及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依托,如田园、温泉、山地、丘陵、森林、气候、花卉、滨海、河流等自然资源,以及农耕活动、养生膳食、医疗康复、运动健身、乡风乡俗等人文资源,开发各种乡村康养活动项目,从而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强身健体、康体养生需求的一种旅游形式。

乡村康养旅游开发模式可根据不同的康养功能和资源禀赋进行重新组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见表1)。

表1 变量说明

(一)生态田园观光型乡村康养旅游

具有优越生态环境的乡村,可将乡村康养功能与特色的生态农业资源相结合,开发生态田园观光型康养旅游,将农业资源、生态观光、果蔬采摘、民居民宿、乡村膳食、农事科普、农耕体验、康体养生等融合起来,建设生态田园游、观光摄影游、乡村景观游、农耕文化游等多功能观光旅游线路。

首先,具有良好生态采摘资源的乡村,可将康养项目融入其中,挖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康养元素,完善花果蔬采摘园建设,开发乡村特色农产品,建设中医药材及农作物的种植区、展示区、采摘区、观光区、加工区、采购区等。

其次,为了提高农耕体验感,满足人们领略乡村农耕文化、感受乡村特有农耕生活的需求,可将康养项目与农耕劳作、乡村种养等结合,为人们提供参与农耕劳作的机会。同时,可对农作物种植、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进行科学规划及合理分区布局,也可以规划专门的生态田园科普区,进行农业科普教育,开发农业研学和深度体验游。

此外,可根据乡村地域文化特征、聚落空间大小、康养需求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进行划分,在现有乡村特色小镇基础上建设乡村康养小镇。在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建设乡村休闲活动区、乡土产品采买集市区、传统民居民宿区、现代康养设施设备区、生态田园观光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等,延伸并拓展人们的康养活动空间,促进乡村聚落的有序开发。

(二)滨海河段休闲型乡村康养旅游

滨海河段休闲型乡村康养旅游是以水域旅游资源为开发基础,水域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湖泊、河段、泉水、海滨、瀑布等,具有良好水域资源基础的乡村可开发滨海河段休闲型乡村康养旅游,发挥水域康养资源的养心养身养神的特殊功效。

在乡村康养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建设并完善相关康养设施设备功能,完善乡村驿站、康养廊道、民居民宿、乡村公园的建设,增加人们的康养活动范围和深度。同时,可结合现代康养技术,建设滨海河段康养中心、理疗基地、膳食疗养、湿地公园、休闲垂钓园等,提高人们的重游意愿。

(三)温泉疗养型乡村康养旅游

温泉疗养型乡村康养旅游是以水域旅游资源中的泉水资源为开发基础,泉水资源包括热泉和冷泉两种,温泉疗养是利用热泉特有的康体疗养、疾病治疗、美容养颜、消除疲劳、恢复机体等功效的一种乡村康养旅游类型。

国内温泉资源比较丰富,温泉康养功能独特,部分温泉地出水温度比较高,且富含多种化学成分、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对于治疗及预防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疗效。温泉资源康养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康体疗养功能,以治疗疾病、康体保健、预防疾病为主要目的;二是健康养生功能,以休闲放松、美容美体、修身养性为主要目的。

在温泉疗养型乡村康养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充分利用温泉资源的康养功能,深入挖掘温泉康养文化,融入现代康养技术,开发温泉疗养、美容护肤、温泉膳食、中医养生等温泉康养项目,促进乡村温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四)森林山地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

森林山地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是以森林、山地、丘陵、滩涂等地文地貌旅游资源为开发基础。国内部分乡村拥有丰富的地文地貌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乡村康养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

1.森林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

森林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的开发,可依托于天然的森林氧吧,将优质的森林气候环境、秀丽的风景与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结合起来,建设林间步道,开发户外拓展、观光休闲、团建会议、森林膳食、康复疗养、养老养生等康养活动。

2.山地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

山地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的开发,可依托于乡村现有的山地旅游资源,建设登山步道、运动健身公园、户外露营区等,将康养技术、中医药、膳食养生元素等融入山地资源,将康养旅游与山地休闲、山地观光、山地度假、山地康复、山地运动等结合起来,开发各种山地养生型康养项目。

(五)运动康体型乡村康养旅游

运动康体型乡村康养旅游是指将各种健身运动、竞技体育与乡村康养功能结合起来,开发具有不同特色的运动康体项目,从而满足人们舒适康体与运动养生的康养目的。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全民运动康体逐渐成为乡村旅游项目设计的目的之一。运动康体型乡村康养旅游能够同时发挥第一、二、三产业集聚效应及运动康体设施设备的规模聚集效应,既能解决市区用地紧张、场馆规模有限的问题,又能解决旅游的环境容量问题。

在运动康体型乡村康养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依托近郊或远郊的乡村区位优势,利用其独特的乡村地理环境特征及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划船、攀岩、竞走、爬山等户外拓展与娱乐项目,从而提高人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性。

同时,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运动康体需求,可在乡村现有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基础之上,积极推进乡村各种体育场馆、景观建筑的建设,完善各类康复辅助器具、康体游乐、健身运动、竞技体育等设施设备。

(六)文化养心型乡村康养旅游

乡村文化是乡村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乡村居民生活生产中孕育的,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文化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灵魂,能够形成持久的旅游吸引力,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性和开发空间,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文化养心型乡村康养旅游是将康养旅游与乡村文化结合起来,以一定的人文康养旅游资源为基础,包括乡村居民生活生产、社会环境、文化艺术、民俗民风、文物古迹、节庆活动、名人轶事、宗教活动、庙会等,从而满足人们的文化康养需求。

具有优质人文旅游资源的乡村在对各种自然康养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可依托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相辅相成,发挥自然和人文双重康养功能;以乡村观光园为康养空间,以各种丰收文化、年俗文化为主题,开发各种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康养项目,如民俗节庆、传统文物观赏等。此外,还可以开发与农业相关的文化康养项目,在各种乡村体验项目中融入农业文化,建设各类农事科普、农学教育、田园耕种等,通过展示讲解及参与体验,满足人们对农耕文化的体验需求,突出文化养心、文化养生等乡村康养功能。

(七)膳食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

膳食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是将康养旅游与具有养生、疗养功效的乡村膳食结合起来,既满足人们品尝美食美味、享受旅游愉悦的需求,又能达到康养目的。

乡村可在各类生态环境及人文资源开发的基础之上,依托健康膳食文化,种植各种生态养生食材和中医药材,圈养各种动物,发展生态养殖业,开发膳食养生型乡村康养旅游。

此外,还可建设独特的乡村健康膳食产业聚集区、绿色农庄、生态农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等,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生态健康食品,包括有机菜、粗粮、水果、山野菜、中药材等,设计各类乡村健康膳食主题活动,以及各种营养膳食加工、绿色食品现场制作等项目。

(八)中医康疗型乡村康养旅游

中医康疗型乡村康养旅游是依托乡村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以中医养生、药食同源理念为基础,将乡村旅游活动与中医药、现代医疗技术等结合,挖掘和整合各种中医药康养资源,从而满足人们的健康养生需求。

中医康疗型乡村康养旅游是以中医康体、保健疗养、身体调理、延年益寿、养生养心为主要目的,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而且对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的身体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健康的养生方式。

在中医康疗型乡村康养旅游开发过程中,可建设中草药种植加工基地,研发和培育各种中草药,建设各种药膳养生馆、中医药展示馆、中医药铺,开发各种药膳医疗、中医理疗、针灸推拿、中医按摩等康养项目,也可开发中医药配套产业,促进中医药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开发。

同时,在设计旅游景观、建筑道路、游憩空间、设施设备、标识指示牌时,可融入传统医学、药学元素,培养和增强人们的中医康疗理念。目前,国内很多乡村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开发基础比较好,这些乡村应与周边众多科研医学院校进行合作,有效发挥中医药产学研结合优势。此外,为促进中医药资源与康养旅游的相互融合,应加强创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从而形成区域性的中医药康养旅游服务体系。

(九)科技赋能型乡村康养旅游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慧旅游的兴起,科技赋能型乡村康养旅游将成为一种创新型的乡村康养旅游开发模式。科技赋能型乡村康养旅游是在优良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旅游资源基础之上,依托现有的高端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学人才,研发创新型乡村康养活动,开发高端健康管理、智慧体检、中医药保健等项目,建设各种智慧康养乡村、科技康养乡村,打造乡村康养旅游开发新格局。

总之,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双重战略背景下,乡村康养旅游作为能够满足人们多种康养需求的一种旅游新业态,可以提高乡村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乡村经济发展的内驱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康养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资源回收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