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抒写通辽防沙治沙新篇章

2023-09-19 00:49何志伟
内蒙古林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防沙通辽市

何志伟

内蒙古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

科尔沁左翼后旗生态治理成效 华维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鼓舞人心,激励着通辽市广大干部群众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把通辽大地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

久久为功 描绘“绿进沙退”新画卷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全市沙地面积4104 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9%。历史上的科尔沁沙地号称“八百里瀚海”,由于很少受人为活动干扰,没有过度开垦和放牧,与科尔沁草原融为一体,形成了森林、草原、沙丘相间分布的自然景观。解放后,受气候变化、人口增加、开荒种地、超载放牧、过度樵采、乱砍滥伐等因素的影响,科尔沁沙地植被日益退化,通辽市土地逐渐沙化,生态严重失衡,一度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

为摆脱风沙危害,从1978 年开始,通辽市坚持把防沙治沙、保护生态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欧投行贷款造林、科尔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经过45 年的持续治理,全市3000 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森林面积增加到2022 年的1720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9%提高到19.47%;草原面积稳定在2662 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4.86%,比草原退化最严重时期提高了15%。全市900 多万亩水土流失土地、1500 万亩农田、2000 万亩草牧场得到有效保护,平原区90%以上基本农田实现林网化,绿色通道建设总里程7000 多公里,国省干线绿化率达90%以上,3000 多个村屯全部绿化。沙区林草植被盖度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由过去的“沙进人退”到如今的“绿进沙退”,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持续发力 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

目前,通辽市防沙治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局部地区还存在持续退化沙化的现象,处在恶性向良性的过渡时期、好转与退化的可逆状态,尚有1000 余万亩沙化土地未能得到有效治理,已治理区域植被群落还不稳定,防沙治沙成果巩固提升任务紧迫而艰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辽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部署,明确了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利用8 年时间(2023—2030 年),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乔灌草、造封飞、带网片相结合,对全市范围内的沙化土地及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到2030 年,全市4000 多万亩沙地得到基本治理,沙地范围内的林草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全面有效遏制沙化土地蔓延趋势,全面提升森林、沙地、湿地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和林草沙产业体系,构建起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走上防沙、治沙、用沙良性循环道路,最终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届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比2022 年的19.47%提高4.5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7%,比2022 年的64.86%提高2.1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90%以上;沙区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100%,亩均灌溉节水率达到60%以上;沙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全力实施“五个千万”工程。一是千万亩综合治沙工程。对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主要采取营造锁边林带林网、设置沙障等措施固沙;对固定沙地,采取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969 万亩,其中,采用林业生态修复方式治理474 万亩,采用草原生态修复方式治理495 万亩。规划到2030 年完成综合治沙任务。二是千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对已经得到基本治理的沙地中的林地,采取综合抚育(抚育采伐、灌木平茬复壮、中耕除草、松土扩穴、浇水等)、封禁保护、补植补造、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经济林嫁接改造、樟子松嫁接红松)等措施,全面精准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划到2028 年,完成1000 万亩森林质量提升任务。三是千万亩草原巩固提升工程。对固定沙地及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中植被相对较好的草原,采取免耕补播、改良、围封保护等措施,加快退化沙化草原修复,提升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力。规划到2028 年,完成1000 万亩草原巩固提升任务。四是千万亩沙区耕地节水改造提升工程。优先将沙区1066 万亩耕地全部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浅埋滴灌节水技术,实现年节约农业用水10 亿立方米以上。规划到2030 年,完成节水改造提升任务。五是千万头(只)舍饲半舍饲养殖工程。在北部草畜平衡区,实行休牧轮牧政策,发展半舍饲养殖;在沙区,严格执行全面禁牧制度,发展舍饲畜牧业。到“十四五”期末,全市舍饲半舍饲牛羊养殖规模达到1000 万头(只)以上,其中舍饲半舍饲养牛400 万头以上、养羊600万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多措并举 激活科学治理新动能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党委、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把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谋划,全面推行林长制,将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对旗县(市、区)实绩考核范围,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与保护。强化上下协调、部门联动配合,共同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成立专项督导组,全程监督指导,对存在任务落实不力、工作进度缓慢、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的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加大问责追责力度。

科学规划,统筹整体推进。全面摸清科尔沁沙地底数,在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管控的基础上,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按照“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的生态发展思路,科学编制《2023—2030 年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总体规划》,明确治理任务、时间表、作战图。

分类施策,实施重点突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破行政区域界线,依托三北防护林建设、科尔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欧投行贷款造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综合沙化程度、地类属性、立地条件等因素,科学施策、精准治理、逐一歼灭。

严格保护,巩固扩大成果。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政策,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加大禁垦禁牧宣传力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制度。加强林草执法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深入开展禁牧休牧执法专项行动,对破坏生态红线、乱开垦、滥放牧、违规开采地下水、超载过牧、违规发展林下经济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坚决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合理开发,治沙治穷致富共赢。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森林草原生态旅游产业。根据通辽市自然资源禀赋、林草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确定重点发展以“塞外红”苹果为主的特色林果和木本粮油经济林2 个优势产业,2023 年完成2 个优势产业基地建设7 万亩,力争到2030 年,新建经济林基地55 万亩。积极研究推广“林光互补”“草光互补”光伏治沙模式,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同时,积极鼓励发展林木种苗花卉、林下经济产业,着力实现群众增收、大地增绿。

加大投入,活化体制机制。积极协调争取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区域绿化、植被恢复、经济林补贴等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和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积极鼓励农牧民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防沙治沙,支持企业及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林草沙产业基地,融合沙地治理与林草产业发展,逆向拉动防沙治沙。

防沙治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时代新征程,通辽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必胜信心,发扬“三北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不断抒写通辽市防沙治沙新篇章。

奈曼旗八仙筒镇扎哈塔拉嘎查治沙成效 沈志新

猜你喜欢
科尔沁沙地防沙通辽市
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机制、模式与技术研究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防沙治沙模式的思考
科尔沁沙地3种平欧杂种榛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科尔沁沙地5种造林乔木的抗旱特征研究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