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 刘文兵 蔡运火 张优媚 谢航凯 陈静
中风是以脑组织出血或局部缺血损伤为症状和体征的一种急慢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1-2]。临床调查显示,80%左右中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肢体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近年来关于卒中后痉挛研究较多,主要采用口服药物、注射药物、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外科手术和物理因子疗法等,但其效果不佳[4-5]。随着中医学针刺技术的不断研究,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取得良好疗效[6]。从现代生理和解剖医学来讲,肌肉含有肌梭(MS)和高尔基腱器官(GTO)两种本体感受器,MS主要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肌肉长度变化信息,而GTO提供张力变化的信息[7]。但是肌腱应力形变性较小,常需较大张力才能产生刺激效果,反馈性使肌肉放松,因此,既往 GTO在肌张力控制的治疗策略中一直被忽视。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经筋理论对电针刺激GTO控制中风后痉挛状态。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状态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剔除脱落、退出及变异病例数,最终入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7~73岁,平均(60.83±6.52)岁;病程15 d~7个月,平均(3.26±0.48)个月;中风类型:脑梗死42例,脑出血18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43~74岁,平均(60.17±7.85)岁;病程20 d~8个月,平均(3.40±0.69)个月;中风类型:脑梗死39例,脑出血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评定有肢体痉挛情况者;(2)年龄40~75岁,性别不限;(3)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可配合治疗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等患者;(2)伴有新发骨折、骨关节炎、关节疼痛等患者;(3)对于针刺严重晕针、过敏者,针刺选穴部位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者;(4)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痴呆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参照《中国脑血管病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2016年版》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防止血小板聚集的二级预防药物,但均不予任何降低肌张力的口服西药物治疗;且配合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静止性的反射抑制法和持续性控制等方法对抗异常运动模式,控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8],主要包括肢体的功能位摆放和肢体的主被动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电针刺激GTO,具体方法:(1)定位:在肌腹与肌腱的连接处,选取痉挛肌肉的GTO。(2)电针操作:仰卧位,肢体皮肤常规消毒,采用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0.25 mm×40 mm毫针直刺,捻转和提插泻法,刺入深度1.5~2 cm,接通韩式电针仪器,波形选择连续波,频率选择100 Hz,留针20 min,1次/d,以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30 d。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变化,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价,具体评价参照《康复功能评定学》[9]。(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评估包括关节运动、疼痛、感觉、平衡和运动5个方面,其中运动部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评分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3)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痉挛程度变化,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评价,以评分0~9分为患者轻度痉挛,以患者评分10~12分为患者中度痉挛,以患者评分13~16分为重度痉挛。(4)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肌张力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肌张力比较(n)
2.2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FMA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FMA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FMA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023.02±4.3545.32±5.96*#13.25±2.1724.36±2.74*#对照组5822.45±4.2036.28±3.78*13.30±2.6518.98±3.07*
2.3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肌痉挛程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肌痉挛程度比较(n)
2.4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BI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BI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中风后痉挛患者BI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027.43±6.5664.23±7.18*#对照组5826.81±7.8448.19±8.20*t值0.47011.400 P值0.639<0.001
中医学的“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等。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中风后的病死率显著降低,但存活下来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肢体的痉挛又是最常见和最棘手的症状之一。痉挛性瘫痪以筋脉、关节、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为特点。综合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等方面,当属祖国医学“拘挛”、“痉证”、“经筋病”等范畴。风邪直中肢体意为中风,其中,风邪夹痰湿,夹瘀血,夹火热,均会导致经脉闭阻、血脉瘀闭,气血运行不畅,气不能行、血不能濡,致使肢体瘫痪。血虚不能濡养筋脉,湿痰邪阻碍经脉,瘀血阻滞经脉,热盛扰动血脉,均可导致筋脉失养,痉挛拘急,形成痉挛性瘫痪。
脑卒中后的痉挛一直是临床难以突破的瓶颈,有效控制痉挛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虽然治疗方法多样,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刺手法在该类疾患中有一定的优势。GTO分布于肌腹与肌腱连接处,由Ib纤维支配,兴奋后可抑制前角细胞,使肌肉放松。实际上,肌梭在肌腹中的分布较为分散,因此,难以通过局部性刺激梭内Ia纤维,而抑制整个肌肉的痉挛状态。与之相比,GTO位于肌肉肌腱结合处,结构密度较肌梭更大,且在肌骨超声引导下易于实现体表定位,使局部兴奋性刺激GTO内Ib纤维从而抑制整个肌肉的痉挛状态成为可能。针刺GTO,可直接刺激肌肉本体感受器神经纤维末梢,有可能模仿生理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增加GTO神经冲动传入,从而提供一种较为精确控制痉挛的方法。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中风后痉挛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基于经筋理论对电针刺激GTO可提高疗效;观察组治疗后中风后痉挛患者肌张力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基于经筋理论对电针刺激GTO可改善肌张力;观察组治疗后中风后痉挛患者FMA量表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基于经筋理论对电针刺激GTO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观察组治疗后中风后痉挛患者肌痉挛轻度多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基于经筋理论对电针刺激GTO可明显减轻肌痉挛状态;观察组治疗后中风后痉挛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基于经筋理论对电针刺激GTO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经筋理论对电针刺激GTO控制中风后痉挛状态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肌痉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