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目标设置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2023-09-19 07:09牛中科郑爽爽王亚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8期
关键词:置换术膝关节关节

牛中科,王 慧,郑爽爽,王亚婷,周 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段,能有效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通过使用人工假体替代已经破坏的关节软骨,达到接触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纠正关节畸形和获得关节长期稳定的目的[1]。围术期护理是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2]。目标设置训练是以有效推动行为为原则,对要达到的结果进行规划,从而对患者设置合理目标的过程,正确的目标设置是行为的重要推动和指导力量,可以促进骨折术后功能恢复[3]。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是一种高效、规范的管理模式,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识别、评估、护理以及随访促进患者骨折术后康复[4]。有研究显示,FLS模式可以提高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治疗率及依从性,同时减少二次骨折发生[5]。本研究旨在观察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目标设置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本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并在本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者;②知晓本研究过程并自愿加入者。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其他病理性骨折者;③既往进行过相关手术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各55例。联合干预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55.64±5.67)岁,病程(3.12±0.16)年,左膝关节25例、右膝关节30例;常规干预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55.61±5.39)岁,病程(3.29±0.31)年,左膝关节24例、右膝关节3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常规干预组 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术中: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术后:①护理人员保持患者术后创口敷料清洁干燥,定期更换,避免感染;②患者尚未清醒时,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帮助患者摆正体位,避免患者下肢过度外旋、腓总神经受压;③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早期下床,引导患者主动进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避免关节粘连;指导患者进行踝泵屈伸功能锻炼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2 联合干预组 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目标设置训练干预。①识别:由护理人员对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筛选和识别,并对患者进行检查,识别出有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等风险的患者。②评估: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检查骨密度、骨代谢物质等,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制订干预方案及训练目标。③护理:护理人员根据识别和评估结果制订术后不同阶段的康复目标。a.术后第1天,患者处于卧床状态,设置减少并发症为目标,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经常性翻身防止压力性损伤和关节感染的发生,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出现关节脱位,告知患者家属术后注意事项。b.术后第2~7天,主要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训练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为目标。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患者可以通过抗阻训练完成对大腿前方股四头肌的训练,上午、下午均保持1.5 h以上坐位,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屈伸运动,主要目的是防止关节长时间静止出现关节内粘连。在拔除引流管后,可以坐在床边,让患肢尽量自然下垂,但没有角度要求。股四头肌训练主要是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收缩患侧大腿肌肉,并协助患者伸直膝关节,要求患者尽力绷直保持5~10 s,如此反复,10次为1组,要求2 min内完成,指导患者持续训练直到感觉大腿肌肉疲劳方可结束。直腿抬高训练主要是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在床上伸直膝关节,要求患者尽力绷直,指导患者保持绷直状态并稍稍抬起患侧大腿并保持,直到患者感觉大腿肌肉疲劳方可结束。c.术后1~2周,以恢复膝关节活动度为目标。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膝关节训练,指导患者用脚后跟在床上滑动的同时使膝关节屈曲,指导患者尽力屈曲膝关节并保持5~10 s,然后伸直,重复训练。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主要是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坐在床旁,使小腿自然垂下,指导患者慢慢屈曲膝关节到最大屈曲位,并鼓励患者保持5~10 s。站立位屈膝练习主要是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站立,指导患者尽力屈膝,保持5~10 s,随后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患者感觉疲劳方可结束。行走练习主要是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康复,避免膝关节二次损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利用双拐行走,首先保持站稳姿态,患者身体重量置于双拐上,然后指导患者行走,首先将双拐向前移动,然后保持膝关节绷直状态迈出患肢,并且足跟首先着地,随后指导患者弯曲膝关节和踝关节使整个足底平稳地落在地上,最后前足蹬地弯曲患者膝关节和踝关节迈步,如此反复行走。d.患者出院前嘱家属监督患者,但也要避免训练过度,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制订每日训练目标,让患者通过微信群打卡的方式完成,对完成训练的患者进行鼓励,对未完成训练的患者进行督促。④随访: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随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意外跌倒情况和膝关节活动情况,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促进患者恢复。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术后1、3、7 d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总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③测量并记录两组术后1、3、7 d膝关节屈曲度[7]。④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8]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⑤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主要包括压力性损伤、关节脱位、关节感染。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膝关节屈曲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膝关节屈曲度比较

2.4 两组手术前后HSS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HSS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又称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通过手术解除关节表面受损的软骨和骨组织,并用人工材料填充取出的组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较成熟的骨科手术[9]。通过手术,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日常活动、社会活动和身体活动[10]。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可以纠正下肢和关节的受力线[11]。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目标设置训练能将患者分成不同阶段,对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训练目标,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联合干预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干预组(P<0.05),说明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目标设置训练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2]。分析本研究结果变化原因,可能是因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筛选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检查,识别出有再次骨折风险的患者,对不同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在术后第1天帮助患者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出现关节感染[13],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在患者下床后各个阶段实施不同训练,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自我效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降低再骨折发生率[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3、7 d,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均提高(P<0.05),且联合干预组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提高(P<0.05),且联合干预组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说明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目标设置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分析本研究结果变化原因,可能是联合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分阶段训练,术后第2~7天进行促进血液循环训练和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术后1~2周进行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2周直到出院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已获得膝关节活动度,并在出院后继续督促患者完成每日训练,从而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既往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目标设置指导下运动处方护理模式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15]。

综上所述,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目标设置训练能缩短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置换术膝关节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反肩置换术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给手指“松关节”为何会发出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