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迪,方翠芸,王诗雯
(溧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溧阳213300)
结直肠癌是大肠上皮细胞组织发生病理性、恶性改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据统计,2015年结直肠癌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87%,病死率约为8.01%,且随着膳食结构的转变,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加[2]。临床常采用局部癌肿病灶完全切除手术治疗方式,控制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手术前后禁食,导致患者机体状况较差,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营养状态失衡[3]。因此,联合实施高效率、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迫在眉睫。在医疗卫生不断创新改革的影响下,传统单一、刻板流程化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术后康复中感染、梗阻等风险管控的需求[4]。营养状态分级评估个体化康复护理源于2016年颁布的护士营养实践标准,提出对于存在营养支持需求的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膳食营养护理。基于此理论设计主观评估量表,划分不同营养等级,制订靶向精准的护理干预对策,在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指数、减少并发症中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营养状态分级评估个体化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考《可切除的进展期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专家共识(2019)》[5]中结直肠癌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经电子内镜、大便隐血试验、CT平扫、腹部超声等检查,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者;②手术适应证者;③年龄>18岁者;④首次入院治疗者;⑤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肺等多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者;③合并风湿类疾病,近3个月内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服用史者;④合并食管道内部活动性出血、肠穿孔者;⑤合并重度营养不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干预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63.45±3.33)岁;受教育年限(10.41±1.31)年;病程(6.42±1.39)个月;TNM分期:Ⅰ期27例,Ⅱ期16例;肿瘤最大直径(6.41±1.33)cm。参照组男25例、18例,年龄(63.42±3.37)岁;受教育年限(10.39±1.36)年;病程(6.43±1.41)个月;TNM分期:Ⅰ期26例,Ⅱ期17例;肿瘤最大直径(6.38±1.41)cm。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组建营养康复护理小组:包括胃肠外科总住院医师1名、护士长1名、科室责任护士3名、营养师1名等。护士长担任组织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前对组员进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手术操作流程、膳食营养支持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集中学习培训。培训期间,护士长全程监督,总住院医师进行指导,给予专业化的意见或建议,护理培训周期5~7 d,培训结束后经由统一考核,成绩达标者,参与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护理人员根据护理干预不同将患者分别安置于不同病室,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切勿将护理相关内容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
1.2.1 参照组 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①营养知识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以积极热情的态度,详细讲解结直肠癌疾病成因、发病机制、典型表现、治疗干预措施、手术目的、步骤、危害性、营养支持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可制成健康教育手册,向患者及家属发放。②术前营养支持护理:护理人员在营养师的协助下,于术前20:00指导患者饮10%葡萄糖溶液1000 ml,术前2 h饮37~40 ℃ 10%葡萄糖溶液500 ml。③术后营养支持护理:术后4 h饮用20 ml温开水,2 h 1次;术后6~12 h饮5%葡萄糖溶液500 ml,加温至37 ℃;术后24 h,口服肠内营养制剂,每次209.2 kJ(50 kcal),4次/d;术后48 h,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包括鸡蛋羹、黑芝麻糊、藕粉、黏稠碎肉粥等糊状膳食,单次喂养量100~200 ml,4~6 h进食1次。随着患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进食适量蛋白质、脂肪、糖分等,由300 ml纯牛奶、40 g豆腐、1.0 g盐、110 g鸡蛋、10 g植物油、70 g精细肉等内容物加工制成的膳食匀浆液,总量800~1000 ml。每次喂养前加热至37 ℃左右,单次喂养量250~350 ml,4~6餐/d。④出院营养指导: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主食多以燕麦、淮山药、豆类、玉米、薏苡仁等谷类粗纤维为主,增加白薯、南瓜、西兰花、木耳、胡萝卜等维生素富含丰富的新鲜蔬菜与蔓越莓、苹果、猕猴桃等新鲜水果的摄入,禁油炸、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饮水量800~1000 ml。护理人员定时以短信、电话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详细询问患者疾病好转情况,结合患者病情调整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周期为14 d。
1.2.2 干预组 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营养状态分级评估个体化康复护理。采用营养评估量表,联合实施分级评估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周期为14 d。①加强营养评估分级化意识:实施常规护理培训的同时,增加护理人员对于分级营养评估的目的、操作流程、意义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以结直肠癌、营养评估作为关键词汇,于学术网站进行相关参考文献的检索,从中筛选与患者机体及科室实际情况相符的内容,在胃肠科权威专家的协助指导下,制订合理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②营养分级化评估标准:责任护士采用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估,包括体重变化、身体活动与机能、应激状态、摄食情况、疾病与年龄、症状、体格检查等7个方面。营养状态良好或疑似为0~8分;轻度或中度营养不良为≥9分,分值与营养状态呈负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64。③个体化营养护理内容:对于营养状态良好或疑似患者,护理人员在给予常规术前、术后营养护理干预的同时,术后6~24 h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扩胸等呼吸运动,协助其进行翻身、叩背,鼓励患者术后24 h在家属或护理人员搀扶下于床边适当走动。术后24~48 h指导患者进行抬臂、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握拳等活动。术后48~72 h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力度腹部按摩、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对于轻度或中度营养不良患者,护理人员实施条件反射食欲激发干预。告知家属根据患者食物偏好进行烹饪,将其放置于患者床前,刺激嗅觉感官,诱发其进食欲望。可以播放饮食视频短片,进食前30 min组织观看,每次20~25 min,给予患者视觉感官刺激。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间断性咀嚼口香糖,每次3~5 min,对患者味觉进行适当刺激。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②比较两组入院1 d及干预14 d后营养指数。营养指数包括BMI(正常范围:18.5~23.9)、ALB(正常范围:35~55 g/L)、TP(正常范围:60~80 g/L)等。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潴留、肠粘连、肠梗阻、切口感染。
2.1 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2.2 两组入院1 d及干预14 d后营养指数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入院1 d及干预14 d后营养指数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CRC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病发率、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以腹痛、便血、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持续恶化,还会发生骨转移、肝脏受损等并发症,为延长患者生存期,早期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干预手段至关重要[6-8]。随着临床医学诊疗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升级,微创理念于医学外科领域逐步应用推广,此项技术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切除术中,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势,逐步成为结直肠癌疾病治疗金标准之一[9-10]。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及代谢功能逐步减退,加之手术引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术后易出现胃部乏力、营养不良等不良事件,影响患者预后[11]。因此,实施系统、全面、高质量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在常规营养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指导其适当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增强胃肠道蠕动能力与效率,激发肠黏膜相关细胞激素的分泌,促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恢复[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干预14 d后营养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护理人员早期指导患者膳食营养摄入的同时,给予多感官激发刺激,提高口腔内部迷走神经敏感度与兴奋性,充分调动患者对食物的需求欲望,加速胃肠蠕动,提高肠内耐受阈值,维持机体营养平衡状态[14-15]。本研究还发现,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基础上,鼓励患者进行康复活动与条件反射感官刺激护理,指导患者养成健康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16]。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取营养状态分级评估个体化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胃肠应激水平,促使胃肠功能恢复,维持机体营养处于正常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推动医院、科室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