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的学习力会在其参与绘画活动、建构游戏、语言活动时逐渐发展。在设计生活游戏时,教师可以融入民俗文化,让幼儿在民俗元素丰富的环境中自由地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民俗文化的内涵,受到良好的熏陶,并发展学习力。文章依据实践经验分析了如何设计关注幼儿表征行为的渗透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民俗文化;表征行为;幼儿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周庄古镇文化浸润下的幼儿生活教育实践研究”(立项编号:XC-c/2021/6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陆晓旦(1988—),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庄中心幼儿园新镇区分园。
近年来,幼儿教育愈发注重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关注幼儿的表征行为。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中心幼儿园新镇区分园(以下简称“幼儿园”)地处水乡,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教师积极地探索了如何在关注幼儿表征行为的同时融入民俗文化,引导幼儿深入探索民俗文化的内容,让幼儿受到良好的熏陶,获得学习力发展。
一、幼儿表征行为
幼儿的表征行为能够反映幼儿的思考,读懂幼儿的表征行为是读懂幼儿思维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征行为开展教学,与幼儿实现有效沟通[1]。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表征行为往往是不同的,小班幼儿的行为以模仿为主;中班幼儿则已经开始逐渐注重细节,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储备了许多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游戏活动了解幼儿的表征行为,明白幼儿在想什么;大班幼儿的表征行为会更加社会化,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造,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将民俗文化融入多类型活动
(一)绘画活动
绘画活动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就十分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融入绘画活动。在组织绘画活动时,教师可以着重关注幼儿绘画作品的细节,据此读懂幼儿的表征行为[2]。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幼儿园教师以民俗节日为切入点组织了绘画活动,以深化幼儿对民俗文化内涵的认知,并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进行思考、表达并最终完整地呈现自己的想法。
(二)建构游戏
不同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就算是用同一种积木,幼儿也可能做出完成不一样的作品[3]。在组织建构游戏时,教师也应关注幼儿的表达,从而有效理解幼儿的表征行为。为融入民俗文化,教师可以在组织建构游戏时引导幼儿制作传统美食或者传统建筑,鼓勵幼儿找到独特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式完成制作任务,比如用泥土和树叶制作糕点,用树枝、石头和砖头构建民俗建筑和生活场景。当然,在组织建构游戏时,教师要关心幼儿的表征行为,分析幼儿是如何完成建构任务的,并引导幼儿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和同伴交流实现互相学习[4]。
(三)语言活动
幼儿往往十分乐意表达,在融入民俗文化时,教师也可以组织语言活动,让幼儿在说的时候带着问题和兴趣,对民俗文化形成相对深入的思考。在引导幼儿表达的时候,教师要以幼儿的个性为出发点,引导幼儿关注民俗文化内容,然后拿出辅助幼儿表达的道具,如图片、教具等,帮助幼儿用更加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以切实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同时深化幼儿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三、营造有丰富民俗元素的环境
幼儿的作品体现了其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认知,是外部环境影响与幼儿思考的共同产物[5]。为有效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幼儿园组织了共同改造教室环境的活动,并鼓励幼儿运用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内容布置教室,给幼儿提供充分接触民俗文化的沉浸式环境。
(一)创设参与式环境
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幼儿园各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深度接触民俗文化的机会,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改造班级环境。在与幼儿共同创设环境时,笔者拿出了鼓、灯笼等道具,也讲解了当地的民俗故事,分享了关于民俗文化活动的图片,然后与幼儿一起思考如何根据民俗文化布置教室,让教室变得鲜活起来。
(二)设计游戏区域
在设计游戏区域时,笔者特意以当地的古镇为原型设计了角色游戏区,然后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古镇的了解添加手工艺品、传统小吃,以及其他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材料。为便于幼儿设计,笔者给每个幼儿发了一张空白的纸,让幼儿自主表达自己对游戏区域的看法,或者自行设计新游戏和游戏所需的材料。在以前,游戏区域往往是教师单方设计的,幼儿的主体性得不到凸显,在这一设计活动中,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游戏区域,分析游戏需要的材料,幼儿的参与度提高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在幼儿设计游戏区域后,笔者还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自己需要的游戏材料,然后拿到幼儿园,放入游戏资源库,最终形成了融入民俗文化的游戏区域。
此后,笔者还鼓励幼儿参与室外环境改造。幼儿利用捡来的树枝搭建了简易的帐篷,用砖头搭建了小灶台,用竹竿搭建了晾衣架,打造了“农家小院”区域,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附近小镇的民俗文化。
(三)设计民俗作品展示墙
如何处理幼儿的民俗文化作品,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统一保存和展示,也可以让幼儿将作品带回家。在选择处理方式时,教师应当和幼儿共同讨论,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其作品的重视,从而更愿意参与创作活动。
在组织创作民俗作品的活动后,笔者与幼儿通过讨论决定了在班级内打造民俗作品展示墙,将幼儿的作品集中展示出来。但是在选择展示墙的位置时,幼儿的意见并不统一,有幼儿认为应该选择走廊的墙面,这样可以让其他班级的教师和幼儿看到这些作品;有幼儿则认为应该选择教室的墙面,这样便于幼儿在后续增加或者减少展示内容。经过激烈的讨论,幼儿最终确定了选择教室的墙面制作民俗作品展示墙,但在这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要怎样把作品挂在墙上才能更充分地展示作品,同时方便幼儿后续增加或减少展示内容。笔者仍然没有急着帮助幼儿解决这一问题,而是鼓励幼儿继续进行讨论和尝试,找到合适的方式挂作品。在讨论后,部分幼儿使用磁铁将自己的作品吸附在墙上,另一部分幼儿则使用夹子挂自己的作品。
在打造这一民俗作品展示墙的过程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幼儿对民俗作品的感情也会加深,他们会因此对了解民俗文化产生更强烈的兴趣。此外,在民俗作品展示墙完成后,幼儿也可以持续受到环境影响,对民俗文化产生探究兴趣。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也要关注幼儿的表征行为,引导幼儿多说、多做、多表达,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更好地引导幼儿成长。
四、发掘幼儿表征行为与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
(一)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幼儿的想法,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行为[6],而在融入民俗文化组织活动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表征行为与民俗文化的联系,找出幼儿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并据此优化教学活动。在观察时,教师应当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幼儿的行为,当幼儿采取积极的行动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的行为,并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此外,教师还应站在伙伴的位置去观察幼儿,这样做可以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也可以让教师更顺利地与幼儿沟通。
(二)完善民俗文化资源库
幼儿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对创作主题和創作材料的看法,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深入探究民俗文化知识,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创作的民俗文化作品。除了展示幼儿的民俗文化作品,教师还应整理与幼儿创作的民俗作品相关的民俗文化知识,完善民俗文化资源库。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与教师一同搜集、整理民俗文化知识,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制作民俗文化作品时的图片、视频资料放入民俗文化资源库,这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分析幼儿的表征行为,了解幼儿对于民俗文化的想法,从而有足够的依据改进教学活动,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意识到创作的过程与创作的成果都十分重要。
五、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
(一)在实践后改进教学策略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幼儿参与活动时,有些教师只是忙着记录幼儿的表征行为,没有及时指导和鼓励幼儿进行深入探究,也没有及时分析幼儿的游戏状态,这样的教学策略显然是不合理的。笔者以为,教师应当在幼儿参与活动时始终保持陪伴者的姿态,要记录幼儿的表征行为时,教师应当采取简洁的记录方式,而且教师应当在组织活动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在组织活动时及时分析幼儿的行为,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鼓励幼儿继续进行探索。
此外,由于幼儿园制订了教学研讨制度,笔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教学问题后,可以及时与其他教师联系,共同研讨这些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样的研讨制度保障了教师可以及时总结融入民俗文化的有效经验,从而逐步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二)丰富民俗文化教学活动案例集
为了有效改进教学活动,幼儿园还鼓励教师共同制作民俗文化教学活动案例集,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记录教学经验,反思教学的全过程。此外,幼儿园还组织教师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放入民俗文化教学活动案例集,确保园内教师后续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更多的依据和参考。在积累和学习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记下自己新的思考,并尝试实践自己的想法,在实践过程中改进旧的教学案例,形成新的教学案例。
(三)形成一系列民俗文化教育活动
为了让幼儿受到系统的民俗文化教育,幼儿园在分析幼儿的表征行为、对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研讨后,确定了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相关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绘图活动、建构游戏、语言活动等,能够确保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不同的幼儿深入探究民俗文化知识。
结语
在融入民俗文化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关注幼儿的表征行为,确保师幼之间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幼儿顺利地成长。在此过程中,幼儿园需要提供制度保障,教师自身则应该静下心来,留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关注幼儿的发展情况,鼓励与指导幼儿的探索行为,提高幼儿探索生活的信心,促进幼儿健康、顺利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幼儿表征行为的解读[J].家庭百事通,2021(12):5.
[2]程嘉慧.绘本活动中幼儿表征行为的实践研究[J].知识文库,2023(3):172-174.
[3]张国樑,李美琪.放手游戏,闪亮童年:基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表征行为的有效实施路径[J].幼儿100(教师版),2022(10):44-46.
[4]王静.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以物代物表征行为的发展特征及支持策略:以中班角色游戏“小饭店”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1(10):68-70.
[5]多姆布罗,贾布朗,斯特森.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M].王连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6]伍兹.儿童发起的游戏和学习:为无限的可能性而规划[M].叶小红,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