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育探析

2023-09-18 00:51:12刘燕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文化自信现代汉语

摘  要:开展课程思政,须处理好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关系。结合汉语专业知识教学,教师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思政教育。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学生可体会汉语之美,感悟中国文化精神;可以接触社会热点语言问题,关注语言生活;可培养探究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思政教育知易行难,应采用渗透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方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3)04-069-06

一、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一)道与术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首先应厘清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从宏观上讲,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是道与术的关系。知识本身是没有道德属性的,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知识不但不能服务社会,反而可能危害社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其中“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道”,也是课程思政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它能帮助我们找准教育方向,而“怎么培养人”是“术”,用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这是专业知识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一角度认识,课程思政就是教学生做正确的事,也即“道”,专业知识是教学生正确地做事,也即“术”,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化育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首先要解决“思政元素从哪里来”的问题,否则课程思政就容易陷入误区,即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为一谈,冲淡专业,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专业课应该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在专业课上应将智育作为德育的基础,不能为了植入思政元素而破坏了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挖掘出来,两者是化育的关系,不是移植、嫁接的关系。《纲要》指出: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其中“挖掘”“蕴含”“寓于……之中”的提法也暗示了两者的包蕴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要注意“以文化人”,发现知识本身对价值塑造的作用,避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例如,在现代汉语课中讲到网络语言和新词新语问题时,可以先带领学生探索网络语言是如何形成的。学生会发现在网络语言形成过程中,很多素材来源于我国的古汉语或方言,例如“颜值”“美颜”中的“颜”用的就是古汉语的词义。“老铁”是来自东北话的网络语言,“猴赛雷”“山寨”等则取材于粤语。网络流行字“囧”,读音jiǒng,是一个“起死回生”的古字,古同“冏”,原指光明。常用来表示郁闷表情的网络字“槑”,也是一个古汉字,《康熙字典》中收录了“槑”字,读音“méi”,古同“梅”。学生通过网络语言的尋根会发现汉语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从而更加热爱汉语,增强文化自信,加深民族情感,这种以文化人的课程思政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系统

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专业知识是成体系的,一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也应该是成体系的,而不是随机和任意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课程思政的体系建构。在梳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时,教师需要有全局观念和系统构思,找到专业知识系统与思政元素系统的对应关系,形成从家国意识、社会担当到个人修养与学术志向等不同层次的价值体系,提升课程思政的学理内涵。现代汉语专业知识中的思政价值元素如表1所示。

二、现代汉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分析

(一)培养国家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语言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手段。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语言又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因此语言与民族、文化、思维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汉语不是传递给学生汉语知识,而是一门有温度的课程,教师会带着学生一起了解汉语,了解汉语与汉文化的特点,发现汉语之美,让学生在审美的历程中爱上汉语,通过提高语言认同感,培养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1.汉语的国际地位和语言影响力

学习现代汉语知识之前,学生要对汉语有总体的了解,即了解汉语的国际地位和语言影响力。汉语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都曾使用过汉字,受汉语和汉文化影响极深,被称为汉字文化圈国家。语言的影响力一方面体现在它的经济政治价值,当一个国家的国力增强了,世界影响力增大了,这个国家的语言就会受到重视,这种语言的政治经济价值也会得到提升。语言影响力的另一方面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如果一种语言承载着辉煌灿烂的文化,那么这种语言作为人类精神财富传承的主要工具,其重要性也会得到认可。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悠久辉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外国人日益增多,这是汉语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标志,而语言影响力的提升也反映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2.汉语之美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中无一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洋溢着文化的魅力。

(1)语音:汉语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声调的语言之一,声调除了区别意义外,还可以增加语言的旋律美,声调或升、或降、或曲、或平,其起伏变化使汉语听起来铿锵有力。汉语的韵文中讲究平仄、押韵,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汉语中有大量的轻声音节,轻声的轻、短与四声的重、长交错在一起,构成了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节奏,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性。汉语元音占优势,由于元音是乐音,元音丰富使汉语听起来更悦耳动听。在语音这一章,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汉语语音的特点,通过聆听、鉴赏、朗诵等方式体悟汉语的语音之美。

(2)语法:汉语的语法被称为意合语法,重意不重形是其最大的特点。汉语的语法结构关系主要靠语义关联,不是靠外在的形式来体现。意合语法使得汉语在形式上体现出简约性和灵活性,很多句子要综观上下文的语言情境才能准确地把握意思。例如:

①北京的夏天很热,能穿多少穿多少。

②北京的冬天很冷,能穿多少穿多少。

①②两句“能穿多少穿多少”外形相同,含义却相反。原因在于①句中的“多少”是两个词,“多”表示程度,用来修饰“少”。意思是穿得越少越好。②句中的“多少”是一个词,表示某个量。意思是穿得越多越好。到底采用哪一种意思,要看上下文语境。

③上海队打赢了北京队。

④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

“赢”和“败”是反义词,而两句的含义却相同,都是上海队赢了。这是因为“赢”和“败”这两个补语的语义指向不同,“赢”指向主语,而“败”指向宾语。一个结果补语到底指向主语、宾语还是动词本身,也要看语境,从句子结构中是看不出来的。

⑤东北人喜欢吃饺子。

⑥今天中午得加班,就吃食堂吧。

⑦每次点米线,我都要吃大碗。

⑤⑥⑦三句中的“吃饺子”“吃食堂”“吃大碗”都是由动词加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外在结构完全一致,然而动词和名词的内在语义关系却各有不同。“饺子”是“吃”的受事,“食堂”是“吃”的处所,“大碗”是“吃”的工具。在英语中,如果是⑥的意思,需要用介词in表示处所,如果是⑦的意思,则要用介词by表示工具,都是有标记的。汉语虽然也可以加上标记,说“在食堂吃饭”“用大碗吃米线”,但这显然没有不用标记的“吃食堂”“吃大碗”简洁。

教师可以通过汉语诗词、名言警句、熟语等例子让学生体会由意合语法带来的简洁之美。例如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话显然是假设,在英语中需要用虚拟语气将其表示出来。而汉语却无需使用“如果”“假使”之类的词,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背景知识和上下文体会出虚拟的含义。

(3)词汇

汉语词汇之美是多方面的。首先,汉语中有大量的文化词,其中成语尤为丰富。这些词语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精神,既凝练又深邃,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要想了解这些词,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贵和尚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和谐”“君子慎独”等文化词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汉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这是语言丰富性的表现。例如,表示“看”的同义词就有“望、见、瞄、视、瞧、瞥、盯、窥、瞪、览、眺、睇、眄、睨、瞅、睹、瞠”等等,可表示远看、向下看、目不转睛地看、偷偷地看、生气地看、斜眼看、睁大眼睛看等不同的意思,恰当选择同义词,可以表达出非常微妙的意思。

汉语量词非常丰富,大量的借用量词不仅能准确表示事物的量,甚至还能达到生动、形象的修辞效果。例如“一轮明月”“一钩残月”,两者量词不同,给人的视觉联想也不同。而“一杯乡愁”中的“杯”字可以化无形的乡愁为有形,“一抹残阳”中的“抹”字也可以消弭有形的残阳的形状,实现虚实相生的修辞效果。

(4)文字

汉字与埃及古文字、苏美尔文字并称三大古典文字。而今,汉字是三大古典文字中硕果仅存的一个。当世界上大多数文字都已发展到纯粹表音的字母文字时,汉字仍然坚守在意音文字阶段,表意性是汉字的突出特点,这使得汉字具有很强的理据性,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古字形,如甲骨文和金文,可以探索字义,如“豆、酉、鼎、皿”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分别是,很容易从书写形式上看出是容器。汉字还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简、笺、篇、籍”等字得知竹子充当过书写工具,可以通过“贵、贱、财、货”等字推知贝壳充当过货币,可以通过大量“玉”字旁的字了解古代的“玉”文化以及“玉”在古代国人心中的地位。

(二)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强化社会担当意识

我国的儒学是一种入世哲学,知识分子自古就有“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我国2016年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将“社会参与”列为三大素养之一。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中蕴藏着大量社会层面的思政元素,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重要的社会语言问題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帮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并积极投身语言保护、语言规范等活动中去。讨论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对待方言和共同语的态度,例如如何处理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推广普通话是不是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保护方言有何必要性?二是对待汉字简化及汉字拼音化的态度,例如简化汉字具有简便易学,便于普及的优点,但是很多简化字牺牲了最初的造字理据,简化字与繁体字孰优孰劣?字母文字简单易学推广快,我们该不该抛弃复杂的方块字,改用拼音文字?三是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例如网络语言不断创新,给语言增添了活力,同时网络语言也在不断挑战现有的语言规范,网络新词层出不穷会不会破坏语言的规范性?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该怎么做?

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前,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往往是简单或片面的。教师可以结合上述话题,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开展社会调查、进行课堂讨论。学生之间通过辩论,最终形成正确的语言观,从而提升专业课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例如,在讨论对新词新语的态度时,有的学生会因为新词新语新鲜、幽默、富有表现力而采取支持的态度,有的学生则因为很多新词新语不够科学和规范而采取反对的态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应用语言学中的动态理论、潜显理论和中介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第一,语言始终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不能将所有新生语言现象统统贴上“不规范”的标签。例如“伤不起”“达人”“完胜”“雷人”“给力”等词由于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能够弥补现有词汇表义的空缺,已经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这些新词应持肯定的态度。第二,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参与语言创新,语言创造者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创造出的新词新语也良莠混杂。这就需要我们对语言创新加以规范和引导,对于低俗、污秽的新词新语加以抵制。第三,大部分新词新语产生于网络,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它的使用是有场合限制的,注意使用场合,可以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反之会产生负面效果。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语言,拒绝低级、污秽的语言,提高语言使用水平。积极关注社会语言使用状况,主动参与构建和谐、健康的语言环境。

(三)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持久的发展动力,这是现代汉语课程思政个人层面的目标。

语言学界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和观点。教师可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分享优质慕课、文献资料等,让学生接触到针锋相对的观点,打破学生接受教师给定标准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例如,在讲到汉语词类划分的依据时,教材给出的是“意义、形态、句法”三标准论,而词类问题是语法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教师可给出黎锦熙的“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论,吕叔湘等的“意义标准”论,朱德熙的“分布理论”等,让学生论证这些标准孰优孰劣,并让学生认识到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即使是伟大的语言学家,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也可能会走弯路,科学语言理论的得出需要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通过课堂上激烈的思想碰撞,学生才能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进而发现知识的内在价值,形成学习的持久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未来教育具有终身性、个性化等特点,未来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现有知识的量,更取决于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愿望。

三、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课程思政存在的普遍问题

1.学生对思政教育存在抵触心理,教学效果不佳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受自媒体传播环境的影响,不再轻易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解读,而倾向于自己去网上寻找答案。而互联网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虚拟空间,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利益诉求、多样传播形式等,极易给大学生造成价值认同的困境。此外“后真相”的时代特点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认知难度。“后真相”指的是真相在影響舆论走向方面退居次要地位,情感和个人信仰在影响民意方面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使得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上更容易受到情绪的煽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个体意识增强,更注重自我意识的独立性,不希望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就增加了思政教育的难度,“植入性”“灌输性”的教育难以奏效。

2.思政教育存在知易行难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价值的塑造,价值需要认同,而不仅仅是“记住”。如果课程思政只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没有上升到认同层面,那么学生即使知道什么是对的,也未必会去践行。例如,学生普遍知道沉迷网络游戏浪费宝贵时间是不对的,但此种行为仍然比比皆是。人都有不理性的一面,常常要与惰性、私欲、诱惑作斗争,如果对一种信念没有强烈的认同感,要做到知行合一实属不易。所以促进“知善”向“行善”的转化,是课程思政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问题的解决路径

1.通过隐性教育促进价值观形成

隐形教育也称渗透式教育,是相对正面灌输而言的,指通过间接的、隐蔽的方式,在教学、管理等工作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隐性教育是课程思政的优势,课程思政可以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政教育,这种方式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强烈,他们对权威常抱着怀疑态度,时刻准备为真理“祛魅”,这时强加的价值观往往会受到强烈的抵触。只有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其视为自我教育的主体,通过体验强化道德认知,充分发挥无意识学习的优势,做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才能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2.通过实践教育促进知行合一

要搞好课程思政,首先应弄清楚思政教育存在知易行难的问题。因此,课程思政不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还要有认同和践行。学生需要对价值观形成内在认同,才能入脑入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认识,提高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师应将语言调查、普通话宣传推广等活动纳入实践教学,并开展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汉字书写竞赛等实训活动,将实训和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

3.设置问题情景,增加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有这种体验: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学生很容易遗忘;通过直观形象手段展示给学生的信息,学生会记得更牢;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进来,让学生通过体验而获得的信息,学生不单会记住,而且会有深刻的理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曾提出用“道德两难问题”来判断儿童道德水平发展阶段的方法。这种“道德两难问题”的探讨可以引起学习者的认知冲突,促进学习者道德判断力的提升,提高学习者在道德问题上的行为能力。这种方法在思政教育方面非常有借鉴意义。

在处理社会语言问题时,也常有类似道德困境的情境出现,教师如能给出这样的案例,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建构起更为牢固的价值体系。例如在讨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问题时,有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在搞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与汉族人有了密切接触,导致他们的语言文化都受到汉语和汉文化的冲击。这时是应该停止旅游开发,让村民停留在原有的生活状态以保护他们的语言文化,还是以牺牲本民族语言文化为代价换取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必然会面对两难的抉择,而在两善取其一(或两劣舍其一)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促成其价值体系的自我建构。

四、结论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须处理好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最大合力。现代汉语课程中思政元素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通过梳理课程的价值体系元素,可将思政元素分为国家意识、社会担当和个人修养与学术志向三个层面。课程思政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普遍存在学生价值多元、知易行难等问题,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渗透教育、实践教育、设置问题情境等方法,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打造出一门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现代汉语课程,实现其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技能形成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5(08):79-80.

[2]郭熙.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渤海大学学报,2007(01):54-55.

[3]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02):99-100.

[4]苏春,陈斌.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内容组织与教学实践——以《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12):147-148.

[5]蔡志奇.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热点与展望[J].高教论坛,2019(12):20.

[6]裴洲司,孙丹.语言推进国家认同何以可能——第三届国家话语生态研究高峰论坛述评[J].当代修辞学,2020(01):95.

[7]张驰,宋来.“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93-97.

An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odern Chinese Courses

LIU Yan

(West Yunnan University, Lincang Yunnan 677000, China)

Abstract: To carry ou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must be properly handled.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eachers could condu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level of state, society and individual. Through learn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they can get in touch with the hot language issues in the societ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language life; they can cultivate the sense of inquiry and establish the belief of lifelong lear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easy to know but difficult to do, so various methods like infiltration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adopted to achieve the best educational effect.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收稿日期:2023-03-20

作者簡介:刘燕(1981),女,辽宁抚顺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等教育。

此文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汉语”课程(项目编号:YLKC20200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文化自信现代汉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青年与社会(2019年7期)2019-04-05 14:19:54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23:12
师之大爱—————三尺讲台铸辉煌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5:36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