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转化:舟山渔民画对民间传说的重构
——以浙江舟山“穿龙裤的菩萨”题材为例

2023-09-18 14:04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田洪影
艺术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母题菩萨渔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田洪影

民间传说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如果缺少文本化或数字化的记录,其经验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模糊甚至被淡忘,因而走向视觉转化是民间传说保持生命力的一条路径,也是一种新发展理念。文化发展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优化文化发展生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重构文化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民间传说作为文化空间中的一部分,也应该根据整体的文化发展观做出调整、变化,推动民间传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当转变文化发展的方式,以其他的文化形态对母题文本进行重构,换一种形式重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以浙江省舟山群岛流传的“青滨庙子湖,菩萨穿龙裤”①的民间传说,与渔民画视觉文本中的表现情况,来分析文学与绘画之间的转化与重构问题。

一、作为集体记忆的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是指流传于某个地域的故事,通过人们集体创作并传承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是这个地域集体记忆的载体,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民间传说以非物质的形式建构人们历史生活的记忆,体现为一种历史主义的立场。即集体记忆是历史的积淀,脱胎于此地域的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在此文化空间中,民间传说作为记忆的载体被不断地延续下去,成为一种公共的象征符号。在舟山群岛广为人知的“菩萨穿龙裤”,是对清道光年间庙子湖岛发生的事情的记忆浓缩,这个传说故事具有下面几点特征:

(一)表现在地化

有些民间传说是以特定的历史事件展开叙述的,有些则是虚构的,其丰富内涵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被添加或删减,甚至被不断重构,但是其所根植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通常不会较大的改动,体现为一种在地化的特点。“菩萨穿龙裤”虽不是中国具有标志性的民间传说,却是沿海地区尤其是舟山群岛流传较广的一个地域性传说故事。传说是以舟山群岛的庙子湖岛为发生地点,这个地方的人们以海洋渔业渔捞为生,因而对这个故事的分析要放置在相应的文化语境中。讲述这个传说,有几个不得不提的关键词:“龙裤”“菩萨”“神火”等,这些文化符号都具有在地化的特点。

首先,“龙裤”这一文化符号何解?故事主人公陈财伯正是一个渔民,在叙述此故事时,会不由自主对其衣着进行描述:“穿着背单(心)和龙裤”,民间流传着“清滨庙子湖,菩萨穿龙裤”“黄兴东福山,菩萨穿背单”的说法。背单与龙裤是沿海地区的渔民所特有的一种服装,其中龙裤形似灯笼裤,直筒裤脚管、裤腰宽松并左右开衩,前后叠成皱褶,这样的设计便于海上劳作和海难逃生。其次,“菩萨”这一文化符号指有如菩萨般善举的陈财伯。由于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的桎梏及交通的不便利,庙子湖岛的开发历史较晚,陈财伯既然已经侥幸地从海难中脱身来到庙子湖岛,没必要留在荒岛上,荒岛上没有人、没有基础设施,这正是陈财伯精神可贵之处,考虑到海上经常有大雾,夜间经常黑漆漆一片,远航者不小心还会误撞暗礁,他决心为航行之人指明方向,因此他又被称为“引航神”,他至死都在渔船导航,他的善举就如同救苦救难的菩萨一般。然后,“神火”实际上是陈财伯去山上捡来枯树枝点燃的火把,为人们照明方向,“神火”艺术符号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方向的指引,同时将陈财伯的行为“神化”,突出人们对其感恩与怀念之情。

民间传说是当地人民表达对此地域的认识与理解,甚至有时候民间传说还具有高度的社会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是处于浙江沿海一带文化语境中的意识形态,它所反映的文化符号皆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关,因此不能“去在地化”地把握传说故事。

(二)传递价值理念

民间传说是以口头叙事的方式进行传播,其内涵可能随着时间变迁或叙事主体的能动性而发生改变,但是传说故事所表达的精神内核会在不断重复中与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交融,在传播过程中人们逐渐得到确证与肯定,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伦理要求,实则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影响下的定势思维。譬如在“愚公移山”传说的影响下,人们会学习愚公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大禹治水”传说的浸染下,人们会被禹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所打动;在“白蛇传”的陶染下,更多人充满反抗精神,自由地追求爱情……这些都能说明民间传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断重复中,某一群体受之教化形成稳定的观念。

“穿龙裤的菩萨”的传说中将陈财伯视为菩萨的化身,塑造了一个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人物形象,人们为了感念其善行,并为其在荒无人烟的荒岛上建造了一座“财伯庙”,像菩萨一样可以享有人们对他的供奉。这个传说表面上好似在叙述这么一个故事,但实际上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念:人要多做奉献,并且所做的贡献是不会被人们遗忘,人们在心里将永远记得他。“陈财伯”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符号,是甘于奉献的人的代表,也是舟山岛屿开发史、渔业生产发展史的浓缩,正是陈财伯在此荒岛定居为夜间航行的渔民导航,岛屿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变多。除此之外,还体现了征服海洋的抗争精神、奋斗精神,契合浙江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此传说的叙事逻辑满足人们对当前文化的心理需要,通过人们不断地口耳相传,反映了舟山沿海人民高尚的道德风尚,也是显露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二、转向视觉文本的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最初是一种口头的文本叙事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加工成视觉文本,视觉文本是对传说母题的一种视觉呈现,也是根据传说故事所表现的集体记忆来进行创作的作品。大多数的民间传说都是转向电视、电影、动画、戏剧、舞蹈等形式的视觉表达方式,比如“白蛇传”的民间传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及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徐福东渡”求取长生不老药的传说建造了相关的雕塑、建筑,“哪吒闹海”的神话传说改编为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都是转向视觉文本成功的案例。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中,一切发展都追求速度和效率,对文化的接收也是那么迫不及待,人们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文化的内涵与意义,那么通过视觉文本传达民间传说的内涵及精神十分必要。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现代性最核心的文化机制在于视觉成为主导我们感知体系最重要的力量。”需说明的是,本文的视觉文本则是指绘画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舟山渔民画对“菩萨穿龙裤”传说的表达。无论是民间传说文本还是视觉文本,都是依托于乡土生活,具有原生态和地域性。视觉化的文本与民间传说母题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

(一)从艺术接受的角度看

转向视觉化的民间传说赋予了母题生命和意义。传说母题属于一度创作;渔民画是视觉文本,是对口头传说的一种解读形式,也是对传说母题的加工和创造,属于二度创造,这种形式的转变赋予了原来文本生命和意义。正如法国文艺批评家罗兰·巴特所言,作者创作了作品后,就不复存在了,作品的解读工作就要交给读者了,“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在不断的解构、重构中,不断地对母题进行再创造,母题可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此时,接受者和再创造者的能动性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民间传说由于口头传播的性质,流传的过程中带有变异性,讲述的过程中可能文本发生变化,在进行视觉转化时又有了一层解码与编码的程序,视觉文本因此呈现出多元性,像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解读同一个母题,每个接受者心中对同一个形象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进行视觉转化的时候,创作者可以表现其所理解的某种文化传递给接受者,实现对传说母题的创造性表现,很多时候可能为了传达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而进行夸张、象征、比喻、虚构、想象等艺术的加工。比如浙江舟山渔民画画家张定康②的渔民画作品《穿龙裤的菩萨》(图1),也是唯一与“穿龙裤的菩萨”传说同名作品,画面主体内容表现的是陈财伯死后,人们为他建造了一座财伯庙,这个庙建在大海的对面,陈财伯一抬头就能看到往来航行的渔民,死后仍旧守护着他们,此处的视觉表现是符合传说描述的,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画面的右上方,下半身穿着龙裤的陈财伯正手举火把为人们指引航向,这和左下方以及逝去的陈财伯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不符合生活的逻辑,这样艺术方式的加工处理,却在一张渔民画中交代清楚了陈财伯的生前的贡献以及死后人们对他的怀念。还有在财伯庙中,陈财伯像菩萨一般端坐着,两侧的对联写道:“舍己为人雾夜点火指航向,行善结德渔民心中活菩萨”,头顶横批为:“善财慈航”,这段文字的添加,实际上是渔民画创作者主观化的一种处理,为了突出陈财伯所传达的精神。

图1 张定康《穿龙裤的菩萨》59cm×77cm 2000年

与民间传说同名的渔民画作品是基于传说母题进行重构的,但有时视觉文本的转化也需要“陌生化”的表现手法,以新颖的内容吸引接受者,他们也有求新的审美需求。比如渔民画画家马绍洪③的《海帅》(图2)则是表现人们与海洋抗争的精神,着重突出斗争对象的神秘、凶猛、危险,有一种狞厉之美,象征着海洋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更突出陈财伯纯粹的奉献精神、舍己为人的品质。又如渔民画画家吴小飞④的《老渔夫》(图3),画面中年迈的渔夫饱经风霜,风吹日晒使得他皮肤黝黑,常年的劳作让他的脸上布满皱纹,但是他还一如既往地从事海洋作业,也如陈财伯一样奉献自己。还有很多的视觉文本,并不是完全依从传说故事的叙事逻辑进行表达,有些可能注重对自然环境的描摹,有些则侧重于故事人物的塑造,甚至有些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这种将传说母题局部“放大”的视觉表现方式,能够使欣赏者眼前一亮,这是因为民间传说由于不断重复,使人们在叙事过程中更程式化,而对民间传说的再创造,可以从视觉上打破既定的心理模式。

图2 马绍洪《海帅》200cm×200cm 2012年

图3 吴小飞《老渔夫》60cm×60cm 2003年

(二)从文本保护的角度看

转向视觉化的民间传说有利于对母题的传承与保护。由于城镇化、现代化的加速发展,舟山地区很多年轻人不像过去那般从事海洋渔业捕捞活动,过去渔民捕鱼是为了生存,而现在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通常不会从事危险又艰苦的海上作业,而是涌向了城市,“菩萨穿龙裤”的传说只能深深烙刻在老渔民们的脑海中,并伴随着他们生产生活。年轻人逐渐脱离海洋文化的社会语境,就无法对传说母题进行完整、真实的阐释与传播,甚至逐渐忘却陈财伯的贡献。本来舟山沿海地区的老渔民都能完整地讲述这个传说故事,但是现在这个故事仅停留在老渔民的脑海中,无法继续大范围地传播、传承,这是文化生态的失衡,正如方李莉教授认为的那样:“文化生态系统像自然生态的演替一样,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和演替之中。”文化生态失衡意味着无法维持对传说文本的保护。

民间传说是一种口头传播,并孕于脑际的意识形态。而视觉文本的表现是有赖于人的感官审美经验,诉诸于视觉的真实体验,从这个角度而言,视觉文本也是一种记录传说文本的载体。通过视觉文本不断出现人们视野中,尤其是渔民画的表现形式带来更直观的视觉冲击,舟山渔民画往往着色大胆鲜艳、形象极度夸张变形、想象似天马行空,往往会吸引很多人驻足而凝视思索,这样对视觉转化,会使从人们更有兴趣了解故事的文本,或去考究传说故事中的细节与真实性,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此民间传说的印象,也能扩大对传说的传承。比如渔民画画家朱国安⑤的作品《龙裤》(图4),我们在看到这一视觉文本的时候,由于画面主体是一条龙裤,我们会充满震惊和疑惑,为什么要表现一条裤子?我们可能会转向它的文化意涵或者文化背景进行思索,不由自主地就会联想到“菩萨穿龙裤”这个传说,可能不了解具体的故事内容,但是我们会在头脑中想到这个传说的名字,一旦想到了这个传说故事,可能就激起我们探索的热情,我们可能会向长辈进行了解,这个传说不再是留存于老一辈人的头脑中的经验了,这就是视觉艺术所带来的联想的魅力,因而视觉文本起到了抛砖引玉般的作用,起到了解或加深传说母题的作用,达到保护与传承母题文本的效果。

图4 朱国安《龙裤》200cm×200cm 2012年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三)从表现方式的角度看

转向视觉化的民间传说丰富了文学文本的表现形式。文学和绘画作为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表现特点和效果上会呈现差异性。传说故事是民间群众集体建构的记忆与思想,在创作与传播过程中会催发多种思想,会对历史观念进行变化、演进,呈现出变异性的特征;而视觉文本可能最初呈现出多元性的创作内容,但是一旦从文本变成作品,它就转化成了涵盖意义与观念的物质形态,使之对传说母题的重构具有了永恒性的特点。比如“徐福东渡”的传说故事中对于徐福从哪出发的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有说是从江苏连云港、浙江慈溪、安徽琅琊山等出发,但都没有定论,倘若是以雕塑的形式出现在某个地点,即使没有确切的事实证据证明是否从此处出发,但是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确证性的态度,从而视觉上的直接感受会带来永久的定势思维。

民间传说作为文学的一部分,带有不确定性、多义性、象征性,是需要听众用想象和自身经历去填补这份不确定,从千丝万缕的线头中找到心中最肯定的那根。而视觉文本能够给出一个固定明确的图式,以直观的视觉形式呈现出来,不会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比如我们在民间传说中只能得知陈财伯的服饰,“头戴瓜皮帽,穿着对襟红衣,下身穿着龙裤。”但是对陈财伯的相貌一无所知,甚至其渔民标志的服饰大小、样式也都无从得知,只能凭借对渔民的想象,不自觉地去填补这份不确定性。而张定康的渔民画作品《穿龙裤的菩萨》一出现,原来符号性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具象化起来,视觉文本的表达对真实性、依赖性比较高。

虽然文学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带有自己的属性特点,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但两者也具有相通性,能够互相转化,互为补充,它们所根植的文化语境、精神内核是不变的。视觉文本是对传说母题要表达的精神内核通过视觉彰显,传说母题又是视觉文本重构与再创造的基础。因此,转向视觉化的民间传说有着重要意义,将两者进行有益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民间传说的表现形式,还能够不同维度地对母题进行阐释,赋予母题生命与意义,使其能够更大范围地传播。

三、结语

在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冲击下,作为非物质形态的民间传说生存状况发人深省,将源于口耳相传的集体记忆,进行重构与再生产,“文化再生产离不开对原有文化的再利用及再开发”视觉文本即是对传说母题的再利用、再开发,特别是以舟山渔民画的形式表现沿海地区富有在地化特征的传说故事,为“菩萨穿龙裤”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借鉴与经验。首先,富有智慧的渔民画家巧妙地将当地的传说故事用视觉图像的形式加以表现,看到了绘画与文学互通之处。其次,视觉文本的创造使母题更有意义和价值,而且可以从视觉上打破既定的心理模式。最后,视觉文本起到了抛砖引玉般的作用,使艺术接受者更有兴趣关注母题文本,达到对此民间传说保护与传承的效果。但是,保护与传承也不是要原封不动地去展示母题,通过一些加工、创造使母题中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内涵,构建独具特色的集体记忆,传递地域性的价值理念,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阐释,方为民间传说久屹民族之林的秘诀。

注释:

①“菩萨穿龙裤”的故事相传发生在清道光中叶(公元1838年左右),福建惠安人陈财伯穿着背心和龙裤,和其他渔民到舟山群岛的东极岛捕鱼途中,不幸遭遇风暴,船只触礁沉没,船仰人翻,只有陈财伯善识水性,游到了庙子湖岛。庙子湖岛是个无人居住的荒岛,陈财伯却在岛上定居下来,侥幸捡来一命的陈财伯担心会有更多人触礁而亡,他去捡拾树枝野草,在黑夜里点燃篝火,给海上航行的渔民指引方向。刚开始,不明就里的渔民还以为是海上升起了“神火”,直到陈财伯在岛上饥累难捱而亡,人们发现了篝火旁的尸体,才明白他的善举,人们十分感动,在庙子湖岛建造了一座“财伯庙”纪念陈财伯,并且面对大海,仍旧守护着往来的渔民,渔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像菩萨一样和蔼可亲的陈财伯,渐渐地渔民间流传着“青滨庙子湖,菩萨穿龙裤”的歌谣。参见:舟山市普陀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普陀区非遗名录图文大观》。

②张定康,男,1944 年出生,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1987 年开始渔民画创作。

③马绍洪,女,1961 年出生,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人,1986 年开始渔民画创作。

④吴小飞,女,1973 年出生,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2002 年开始渔民画创作。

⑤朱国安,男,1976 年出生,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1993 年开始渔民画创作。

猜你喜欢
母题菩萨渔民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辽代八大菩萨造像研究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佛像面前的菩萨
论明代《梅山图》中的“生殖崇拜”文化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