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骁崖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音乐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教师除了要借助自己的教学经验输出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贴合学生的自然兴趣点、学习需求、情感诉求,拓展他们的学习渠道,激发他们的探索积极性,凭借多元教学策略营造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逐渐感受到音乐学习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 多元化教学 艺术素养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容易产生“音乐不重要”的观念。针对这一情况,音乐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作为新课标的重要内涵,自主意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音乐教学的方法设计,依托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欣赏、演唱、表演中获取歌曲中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以及其背后的人文素养。
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高效课堂
(一)借助教学经验,创设音乐情境
语言教学贯穿整个音乐课堂,然而受年龄限制,当教师声情并茂地介绍音乐创作背景及其蕴含的情感时,学生往往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自然兴趣点、情感诉求和学习需求,通过准确、有序的语言,合理的语调和语速,生动、多元的肢体语言创设相应的音乐情境。
以《打枣》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分段时,教师先完整地播放歌曲。根据要求,学生要从曲调特点出发,分析《打枣》蕴含的情感。然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积累有限,这也就使得他们能感受到歌曲的节奏却无法知晓歌曲的内涵。基于这一现象,教师及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打枣》描述的场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讲解,教师从具体的音乐氛围出发,给学生展现了一幅热闹的河北农村景象。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强调了大小唢呐在歌曲中的作用并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说大、小唢呐模拟了爷孙俩的对话内容,那么爷爷会对孙女说些什么?”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会歌曲的情感以及音乐情境。
(二)引入乐器演奏,营造学习氛围
小学音乐理论教育区别于专业的音乐教育,旨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这也易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产生倦怠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将利于携带、方便演奏的乐器引入课堂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是实践和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引入小乐器演奏辅助音乐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一边演奏音乐,一边和着音乐节奏进行演唱。
以《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课为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既要感受歌曲的音乐情境,又要详细分析歌词和节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范唱之前,教师先展示了一个竖笛演奏的简谱。依托具体的谱子,学生尝试利用竖笛演奏出歌曲的旋律。教师适时提问:“乐曲的节奏有哪些特点?”经过小乐器的演奏,学生普遍认为《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曲调缓慢且较为抒情的歌曲。随后,教师讲解歌曲的节拍特点并引导学生唱谱。接下来,学生被有序地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为乐器演奏组,第二组为演唱组。凭借一系列的互动,学生逐渐体会到乐曲学习的乐趣。
(三)引入小游戏,激发学习积极性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教师拘泥于某一知识点的讲解,就会让学生丧失自主探索的乐趣。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多元的小游戏。比如,当讲解乐曲的节奏感时,教师除了可以围绕教材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还可以将游戏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凭借多元、有趣的小游戏,学生往往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力以及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音乐特点。
以《嘀哩嘀哩》一课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邀请几个学生参与抢椅子的游戏。在此过程中,学生和着音乐围着椅子绕圈,当他们听见“小黄鹂”时就开始抢椅子。经过一系列的游戏互动,学生不仅了解了《嘀哩嘀哩》的歌词,还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随后,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要求学生构思音乐情境。这首歌的歌词比较简单,因此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嘀哩嘀哩》中描述了黄鹂鸟、红花、绿草等意象,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二、优化教学形式,提高综合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优化情感体验
生活是音乐的源泉。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关注音乐教育的专业性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生活性。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体验降低,参与积极性也会降低。为了营造课堂氛围,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让音乐教学全面、生动地还原学生的生活,又要借助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以及内涵。
以《冬天的故事》一课为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用抒情的方法演唱《冬天的故事》。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提问:“提到冬天我们会想到什么?”学生问答:“提到冬天我就会想到小雪花。”凭借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歌曲《冬天的故事》,并要求学生分析节奏特点以及演唱技巧。教师适时提示:“本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应遵循慢速加快速的方法,当碰到‘睡梦中,我轻轻‘夜幕中,我静静等部分时,我们要尽量放慢速度。”随后,教师通过范唱带领学生深切感受冬天夜晚的静谧。
(二)融合音乐与舞蹈,提高音乐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學音乐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审美为核心、以具体学情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于音乐和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将风格多样、形式多样的舞蹈形式与音乐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舞蹈动作以及律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考虑到师生互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排练情景剧,凭借多种形象的模仿,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以《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一课为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了解了各国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更尝试了用音乐剧表达自己的观点。考虑到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教师在作业布置阶段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环保的音乐剧,并根据其基本框架设计音乐剧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6个学习小组。以其中一组的成果为例,该小组在大型环保音乐童话剧《狮王星巴之森林奇兵》这一视频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学生通过扮演森林里的诸多动物向其他小伙伴传递了“了解和尊重所有动物”这一理念。
(三)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音乐理解力
音乐作品不仅记录了诸多生活现象,还反映了多个时代的社会发展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弥补因历史发展造成的文化差异,教师可以引入多元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随着信息化设备的不断普及,视频化、音频化、图片化的表达逐渐成为教师提高授课效率、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知识讲解,多元的知识呈现方式能够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具象化、直观化。
以《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鉴赏课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歌曲并要求学生分析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节奏特点。歌曲的情绪雄壮有力,并且从歌词来看,《军民团结一家亲》讲述了民众编斗笠送给人民子弟兵的故事。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教师从视频、图片出发,讲述歌曲的出处以及背景。
三、营造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互动
(一)促进师生互动,培养质疑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经常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采取“碎片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虽然,上述教学方法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很难对理论知识的探索产生兴趣并形成自己的思考。为了营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坚持以问题为引导,通过科学、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思考意识以及质疑能力。
以《东方之珠》一课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播放《东方之珠》的音乐短片以及香港回归的纪录片。接着,教师提问:“《东方之珠》这一歌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你能从歌曲中读到哪些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结合纪录片的内容得出自己的答案:《东方之珠》的创作背景是1984年年底,罗大佑将香港比作一个寄人篱下的孩子,渴求回归。接下来,教师展示《东方之珠》的歌词并邀请学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二)引入多元模式,促进生生互动
随着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小圆桌式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种以小组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小圆桌式的教学模式强化了生生互动。依托适当的探索任务,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受年龄的影响,小圆桌式的教学模式经常应用于高年级教学。
以《草原赞歌》一课为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体会草原风光并依托丰沛的感情完成歌曲的演唱。“这首歌美吗?美在哪里?”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继讨论《草原赞歌》的旋律和歌词。在此过程中,各学习小组能够从歌词中猜测《草原赞歌》描述的内容:这首歌讲述了一个有关孩子们保护羊群与暴风雪战斗的故事。接下来,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我们该用何种情感演唱该歌曲?凭借合理、有序的小组讨论,学生逐渐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以及故事情节。
(三)促进教师引导,实现跨文化学习
音乐欣赏作为一个兼具感知、体验、理解的教学环节,经常容易被教师简化为感知、理解两个部分。为了优化学生的音乐体验,教师需要树立跨学科学习意识,将语文、美术、体育与音乐结合,让学生逐渐将自己投入音乐作品中,从而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最终实现共情。
以《蓝色多瑙河》一课为例。“听到这首歌后,你会想到哪些画面?”在此过程中,學生一边听着《蓝色多瑙河》,一边用绘画描绘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随后,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分享自己的观点。以一个学生的回答为例:“由于该歌曲的节奏比较欢快,所以我认为它描述了周末时分,阳光洒在多瑙河河畔的场景,因此,我在纸上画出了这幅图片。”通过一幅幅作品的展示,学生不仅充分体会了歌曲的情感,还尝试着独立探索歌曲中包含的画面。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致力于引入多元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凭借生活化情境、音乐情境的构建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引入,学生能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音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