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激励的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3-09-18 10:04刘晓娣王文胡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7期
关键词:榜样动力目标

刘晓娣 王文 胡昊

海军航空大学航空基础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1

0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大学生学习动力及其提升问题一直是各高校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论题[1-3]。

激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将潜在的内动力释放出来,为自己的近景和远景目标不断努力。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综合判断,是学习动力提升的结果表征,也是对教师及教学管理者在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方面发挥作用的评判。将评价与激励有效结合,能够推动学生自我导向、自我认知、自我调控,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1 高校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近年来,关于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4-5],高校大学生学习情况并不相同,部分大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有学习的愿望,但自我定位不明

高校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他们之前在自己的班级多为佼佼者,有着积极向上的愿望,大多数人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学习成为大学里的优秀者。但是在大学校园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集聚一起,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才变得更多,竞争更加激烈。而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在大学中的定位不明,发现自己虽然努力了但是仍然会失败,即使拼尽全力也不能夺得第一,自信心严重受挫,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积极向上的热情渐渐被湮灭。

1.2 有学习的动机,但自我控制力薄弱

很多大学生刚入校时雄心勃勃,立志学习知识、提高本领,毕业后找到心仪的工作,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但是现在许多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弱,经过紧张的高中生活后,来到大学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在心理上未能很好地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监控,在面对手机、网络、游戏、影视、小说等种种诱惑时,这些学生往往难以自持。课上的低头族越来越多,课后用于学习的时间逐渐减少,更有甚者出现逃课等现象,刚入学时的宏大规划渐渐变为泡影。

1.3 有学习的兴趣,但学习目标模糊不清

目前,大多高校正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活动项目应接不暇,会吸引很多学生的参与。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不清,既没有长期规划,也没有近期计划,很多时候学习全凭感觉走,感兴趣就多学点,不感兴趣就不愿学或不学,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兴趣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未能合理分配时间,致使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专业方面的学习可能就逐渐力不从心,学习兴趣和动力随之渐渐消退。

2 基于评价激励的大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综合考虑高校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保护学习动机、增强自我效能感的原则下,通过多维评价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再评价反馈,再激励,不断循环,螺旋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断提升。

2.1 多维评价,为学生学习动力定标提效

评价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什么、以什么方式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方式。在大学阶段,学生尊重需要和社交需要较为迫切,部分优秀者存在一定的自我实现需要[6]。评价是满足学生需要的一种有效途径。合理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对自我学习行为能力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一方面认可自己的付出,满足心理需要,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发现个人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动力。评价要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及时、客观、全面。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需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学生互评等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2.1.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进展进行监控和评价,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参与活动的程度作出判断,促进学生形成学习策略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上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形式,使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认同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为了保持优势、缩小差距,以得到更多的尊重,学生必须更投入地学习。同时,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之间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从而为学生的社交需求搭建平台,促使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增强了合作与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建档式精准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在同专业的众多学生中、在课业较为繁重的日常中,学生往往难以正确感知自己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效。为此,在形成性评价中,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记录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该学生的课堂参与、平时测试、作业完成、课外拓展等情况,使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个动态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努力付出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信心;对不甚努力的学生予以警告和鞭策。另外,终结性评价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对学生每门课程学习的总结性评价,较为客观公正,是学生评价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注重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效果,使面向“学”的评价及时、全面。

2.1.2 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重要监督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较为权威、客观的评价,上述分析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主要由教师来组织实施。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的管理者,虽然不能熟知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以及加班充电等比较熟悉。同专业,尤其是同宿舍的学生,相互之间对彼此的学习兴趣、动力、意志等了解比较深入。因此,综合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学生互评等多方评价可以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但是这些评价皆为他人评价,要真正发挥评价作用,提升学习动力,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自我评价中,学生不再只是被评价者,而是成为一个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客观审视自己,更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与发展。现在大部分学生往往缺乏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大多等待被评价或者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学生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那么这种评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被深层次认同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2 多种激励综合运用,为学生学习动力助力续航

科学的激励通常要与一定的目标相结合,注重引导性,只有将外部的激励转化为学生的自觉意愿,激励才能真正取得效果。激励还要公开、公正、直观,且注重时效性,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学生的激情推向高潮,发挥更大的动力潜能。激励通常以表彰奖励等正向引导为主、处分惩罚等负面措施为辅。在评价的基础上,多种激励综合运用,能够为学生学习动力助力续航。

2.2.1 目标激励:引导方向

美国心理学家洛克曾指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努力,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不断进行对比,并及时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因此,目标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应引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使个人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提高目标的可行性、挑战性与达成度,增强成就动机、强化意志,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目标根据实现所需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在具体实施中,长期目标应分解为一个一个的短期目标,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达到预期目标。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无论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在设置时都应遵循这些原则:

1)要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相匹配,学生只有认为自己所设置的目标切实可行,才有可能为之努力奋斗;

2)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难度系数循序渐进;

3)要明确且可评估,尤其是短期目标,只有设置这样的目标,才能不断激励学生朝目标方向持续努力。

2.2.2 奖惩激励:正负双向鞭策

奖惩激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动力促进策略。奖励激励主要是发挥正向强化功能,即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行为给予口头肯定或物质奖赏等外在的显性刺激,以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在积极因素,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惩罚激励是对奖励激励的一种有效补充。马卡连柯曾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犯了过错应当受到惩罚,但是要怀有诚恳的目的去执行,且在惩罚之前要确切无误地表明动机,使学生知道,他们受到惩罚不仅因为犯了错,更是为了防止日后再犯,为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品性[7]。但是负激励不宜施用过于强力的方式,否则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还会使学生越来越厌恶学习。

2.2.3 榜样激励:正面引导示范

榜样示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动力激励方法。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指出,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8]。因此,每个班级应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有指向性地遴选典型,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讲述榜样故事和生平事迹、身边榜样现身分享等途径,带领学生走近真实的榜样,真正在思想上受教育、在精神上受鼓舞、在情感上起共鸣。在心中的榜样立起来后,学生往往会将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之进行对照检查,自警自策;也会与榜样作比较,寻找共性的契合点,增加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还能在对榜样的不断效仿中,付出更多努力、收获更多成绩,从而促使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学习动力源源持久。

2.2.4 合作—竞争激励:互助互促

在学生学习中,采用恰当的合作—竞争机制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行为感染与竞争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往往是以小组的形式,互助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形式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在知识规律的探索、开放性问题的研究、认知冲突的讨论、综合实践操作以及平时的学习互助等方面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在合作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优势互补取得更好的成果,在小组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个人自主性,提高个人效能感;另一方面,可以相互学习提高,在集体的探讨中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深入思考,学习动力差的学生在合作努力的氛围中会被感染、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合作的过程中也会获益,此外,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而在合作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被尊重的需要更加强烈,进一步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努力攻坚克难,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3 结束语

围绕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本文提出多维评价与多种激励相结合的大学生学习动力促进策略。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动力定标提效,采用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榜样激励和合作—竞争激励多种激励为学生学习动力助力续航。而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学校评价激励的角度探讨了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策略,在其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榜样动力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