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一年级识字能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3-09-18 10:04:28张必成喻晓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7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记忆

张必成 喻晓娟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管理专业 江西上饶 334000

0 引言

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促使小学教育模式不断优化,识字教学更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是较为基础且占比较大的一项,教师必须投入足够的关注,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生字生词,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识字教学时间线较长,学生花在该项学习上的时间较多,教师需要在该阶段做好识字教学规划,合理设计课堂内容,以此为学生构建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若学生的识字量有所突破,他们的语文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识字能力的意义

1.1 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小学语文课堂的一大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开展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水平,增进师生、生生的互动,如此一来,学生更加投入于识字学习,课堂效率大大提升。当学生的识字能力增强,他们会更乐于了解更多未知的知识,主动探索,这种学习自主性的形成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为从前枯燥严肃的课堂氛围注入活力,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能在识字学习中挖掘更深入、有趣的知识,从而树立学习自信,为之后的学习提供指引[1]。

1.2 增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当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时,学生在学习上会更加依靠自身的力量,更乐于独立学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学习和认识汉字。该过程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思考,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克服自身不足,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习能力,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

1.3 增强实践能力

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会先为学生普及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丰富学生的识字积累,当学生识字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便可顺利开展识字活动。在持续的学习中,学生将会接触更多的汉字,吸收类型多样的文学知识,进而为之后的识字实践活动打下基础。所以,当小学生的识字能力逐渐形成后,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最终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2 小学一年级识字能力发展情况的调查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的教师出自某市A小学、H小学、W小学和Y小学一年级。学生问卷则以分层抽样法的形式展开,在上述每个学校的一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的学生,即十个班,523 名学生。

2.2 调查内容

首先,按照一年级语文新课标中的规定,将学生会认读的700 个汉字分成简单、中等、难三类,之后将汉字出示给学生开展测试。

其次,将一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会写的180个汉字分成简单、中等和难三类,为学生展开听写测试。

最后,分发调查问卷,明确学生经常用到的识字方法,了解学生的识字习惯,获得数据并为之后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指引,最大地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2]。

3 提升小学一年级识字能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3.1 设计流程

3.1.1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处在一年级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在不断发展,该时期这些能力表现出以下特征。

1)感知上,学生在识字看图时,会单单注意到大体轮廓,缺少对细节的感知。

2)注意力上,学生仅能在小范围保持短时间的注意,且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分心,无法长时间专注。

3)记忆上,能够记忆的知识量增长,只是缺少逻辑。有意识记忆能力逐渐增强,但自主组织能力较为薄弱;有意识记忆有了较大进步,只是记忆点停留在直观形象上。

4)思维上,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所进步,可以根据一些概念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行为,但总体来说,学生此时的思维水平仍然不高。

3.1.2 一年级识字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是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教学目标,适当去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同时加入一些对学生有益的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本文提取小学一年级第四单元中的四篇课文进行分析,内容涉及儿歌、童谣、故事这三种类型。课文以图文形式展开,引人入胜的文字配上生动活泼的图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可以联系课文配图与文字,展开直观的学习,降低理解难度,从中发现乐趣,加深知识记忆。此时,教师的任务是按照新课标要求,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传授会写、会读、会认的字。

3.1.3 规划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根据当前信息化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四点教学策略。

1)利用象形字,发掘字中智慧。识字教学中可采取形象识字法,挖掘汉字的构造字规律,并使用信息化技术,呈现出与汉字外形极为接近的实物图片,二者对比来看,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加快识字速度。例如,“日”字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展示“日”字逐渐成字的过程。一年级学生刚刚走出幼儿园,在幼儿园的识字学习中,大多会利用象形字。形象识字法正好顺应学生的学习习惯。信息化技术的加入使整个识字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可以感受古代人造字的思维模式,挖掘隐藏在汉字中的智慧。

2)加入联想,让识字教学融入生活实际。识字教学中,可利用联想法来降低识字难度,加深学生对字的印象。这种联想识字法摆脱了死记硬背,从汉字外观出发,联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想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识记,寻找到识字的快乐,还有助于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3)加入儿歌,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此时在识字教学中加入儿歌,更符合该阶段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情景,而且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需要开动脑筋,结合课本中的汉字特点,编制顺口易懂的儿歌,让学生在学儿歌的过程中学到汉字,识字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学习“碧”字时,教师可以根据该字的组成编制顺口溜:“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经过这样的改编,汉字被拆分开来逐个讲解,降低学生的识记难度。教师可以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力量,在微信公众号寻找适合儿童的儿歌,适时为学生推送,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学唱儿歌,既能增进亲子感情,又可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3]。

4)加入趣味故事,展示汉字魅力。一年级小学生对故事充满热情,从小由父母为他们讲故事,到了学校,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有意义的故事。在听故事中,学生可以接触更多汉字,并将字结合在具体语境中,加深记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抽象性较强的汉字编一段趣味性故事,学生在故事中发挥自身想象,掌握高难度生字。以“囚”字举例,根据该字的特点,教师可以编写一段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因为做了违反法律的事,所以被关在了一个方形房间里,一直出不来。通过这样极具想象的故事,可以加深学生对“囚”字的记忆,并且理解字的含义。再者,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寻找适合学生进行汉字学习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汉字的魅力。

3.1.4 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工作

该项设计工作旨在达到最终教学目标,结合教学方案,合理规划教学资源。教学媒体设计时应根据实际课堂需要与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存在差异,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也存在差异,媒体设计存在较大不同。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设计以下四种资源类型:

1)适合形象识字法的多媒体课件,如Flash动画;

2)适合儿歌识字法的信息化课件,如音乐、视频;

3)适合联想识字法的PPT 课件,如图片、动画;

4)适合故事识字法的多媒体课件,如动画、插图、卡片。

3.2 形象识字法的教学设计

识字教学中,形象识字法是以汉字的外形构造作为重点,联想其与生活中实物存在的相似之处,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呈现这些汉字及与之相似的实物。通过二者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加快识字速度。适合应用该识字法的汉字有 “日、口、人、水、火”等。

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形象识字法,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多方面特点。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小学,对于系统的学习比较陌生,他们多是从卡片、动画中学到汉字。形象识字法就是寻找汉字与实物的关联,根据汉字外形展开联想,这样的识记显然顺应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方便学生对汉字的记忆。科学研究显示,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时是受大脑右半球支配,而右脑多负责图形图像、音乐、情感、想象、创造等艺术创造思维。这从侧面说明,形象识字法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发育特点。

除此之外,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多是从旧有经验中汲取灵感,围绕之前学到的知识逐渐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经验。根据上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校中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在进入一年级前就拥有教材中400 个汉字的积累量,且掌握的汉字中大部分为象形字,也就是说形象识字法完全顺应了小学生的识记规律,更方便学生记忆。

3.3 联想识字法的教学设计

该识字教学方法一改传统识记的刻板严肃,依靠汉字的外在形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该识记法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体会识字的乐趣,促进识字学习。应用联想识字法可以让学生精准记住汉字,避免在书写中出现错别字,或者误解字义。以“春”字为例,在学习该字时,教师可以根据字的外形,编写这样的文字:三人春天观看太阳。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快速记住该字。此教学方法高度满足学生心理发育需求,顺应识字教学发展目标,可以开发学生想象力,实现个性化成长。

3.4 故事识字法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小学生更乐于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教师要灵活运用故事识字法,开动脑筋,将抽象性的汉字变成小故事,引导学生识记,降低对高难度汉字的理解。如学习“聪”字时,可以将该字进行拆分,即聪字由耳、口、心组成。因此,可以编成这样的故事:我们只要每天每月都坚持用耳听、用口说、用心记就能变得“聪明”。故事识字法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情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字义,精准掌握汉字,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

4 识字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技术的实践

本文在课题学校选取其中两个班,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展开基于识字单元信息化教学实践,并提出实践中的相关数据,进而对教学效果予以分析,以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4.1 对照组数据分析

本文从实际听课总结出以下结论。

1)教师在一堂课时间教授的汉字、词语均在十个以内。

2)识字质量的分析。教师采取传统识字法进行教学,从课后测验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课堂所学汉字能掌握50%左右,仅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全部掌握。出现这样的识字效果是因为处在该阶段的学生记忆能力有限,没有掌握汉字的识记规律,只能形成瞬时记忆,不能长时间记住汉字。

3)学习兴趣的分析。在课上,教师融入信息化技术,使用PPT、西沃白板展开教学,以视频、音频、图片引导学生识记汉字,但教师融入信息化技术的方式生硬,多数时间还是依靠读汉字、写汉字为学生传授生字,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识记效率低,缺乏学习兴趣。

4.2 实验组数据分析

判断一堂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参考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效果。故而若想明确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水平,要从分析教学效果入手。

4.2.1 识字数量的分析

本文从实际听课总结出:教师在一堂课时间传授的汉字在十二个以内,词语则在十个以内。若结合具体的识字方法设计出来的汉字,则多数学生可以掌握的汉字量超过二十个。从该数据中明显看出,使用识字方法的教学效率更高。

4.2.2 识字质量分析

本文实验后进行测验,结果发现七成的学生在学习二十个汉字后能够记住十六个以上,少数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课上传授的二十个汉字。同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识字质量更高。

4.2.3 学习兴趣分析

教师采取具体识字法并结合信息化技术,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对识字表现出较大的热情。更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同教师展开交流,踊跃回答教师提问。数据显示,一年级一班学生总数为46,在一堂课中发言的人数超过40。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教师应根据汉字的字形、字义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形象识字法、联想识字法、故事识字法,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出识字教学法的最大效用,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扩充学生的汉字积累,为后续的多方面学习奠定基础,发展学生的多样化能力。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记忆
识字
识字儿歌
记忆中的他们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 22:28:55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