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实施路径研究

2023-09-17 18:18:32张春艳
华章 2023年2期
关键词:劳动精神实施路径培育

[摘 要]劳动精神属于依据因劳获义原则所建立的文化价值体系,主要内涵包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以及诚实劳动等。高职劳动精神培育非常关键,加强高职学生劳动精神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劳动人才。文章以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实施路径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通过探究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丰富内涵,分析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价值,探讨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实施路径

劳动属于人类和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一代代青年人的奋斗[1]。劳动精神是广大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劳动观念、价值理念、劳动道德和精神风貌的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因各个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激烈争夺而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机械技艺和智能技艺的背景下,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是时代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性。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及相关重要文件为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劳动精神培育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也为劳动精神培育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在劳动精神培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劳动精神已经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依据劳动主体对其進行划分,主要可以细分为普通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劳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2]。但是,关于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研究还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求。为了充分发挥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应当找出劳动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漏洞,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改善。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内涵解析

劳动精神同样在跟随时代变化而衍生出不同的内涵,新时代劳动精神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应当将崇尚劳动作为主旋律,这一要求属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尚品格及价值引导,可以为广大工作者在工作岗位深耕提供激励作用。热爱劳动属于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源泉,只有保持劳动热情,将劳动作为创造财富的源泉,才可以更好地通过劳动找准自身人生定位,实现人生价值[3]。另外,对劳动保持热爱还需要尊重所有的劳动价值,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应当给予尊重。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核心为辛勤劳动,要求劳动者保持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勇敢克服奋斗道路中的各项艰难险阻。最后,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主题为诚实劳动,主要指在法律前提下劳动者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对于劳动过程、劳动成果都应当认真对待。因此,诚实劳动属于辛勤劳动的升华,要求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应当具备足够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偷奸耍滑、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思想以及行为,为友爱、和谐、温馨文化生态氛围的营造提供助力。

二、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价值

首先,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属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指引,确保高职学生可以对个人和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知,并且有助于高职学生正确分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对“中国梦”和“劳动美”真理意义进行深入理解,积极投身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业当中。其次,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工作的开展还可以大力推动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保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还可以正向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观、职业观等。高职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践行时,其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便是弘扬劳动精神,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对劳动精神深度领悟[4]。另外,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还有助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主要是因为劳动属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素养的重要中介以及桥梁,通过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有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借助切实的劳动实践助力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劳动精神培育更是建设高素质劳动生力军的重要措施,符合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出的高级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劳动精神培育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快速转变,同时从人力方面支撑向“创造大国”转变[5]。

三、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对于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但是实际的劳动精神培育工作依旧有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高职学生普遍缺失劳动精神。现阶段,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日常生活中受到消极劳动态度的影响,消极劳动态度主要包括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至上等,因此,难以对劳动形成较高的认同感。有些高职学生抱有消极的态度,受到消费主义的显著影响,劳动价值观逐渐被扭曲,难以体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幸福感。如今,很多高职学生奉行躺平思想,对辛勤劳动的劳动精神进行瓦解,并且还存在轻视劳动社会价值和弱化劳动道德感的情况[6]。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劳动认识不足,这与整个社会重智轻体有关。另外,还有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创造性劳动精神方面也比较缺乏,受到海量信息冲击,极易产生从众心理,对于青年学生的创新性有明显的扼杀。二是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还存在培育主体割裂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合作路径不明确,难以协同开展劳动精神培育,大部分劳动精神培育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三者的劳动精神培育目标混乱,不同主体对于劳动精神内涵及价值的理解也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劳动精神教育目标难以达成一致。另外,现阶段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在劳动精神培育中未能形成整体,处于严重脱节的状态,主要是因为不同主体所处场域不同,劳动教育的内容自然也具有较大区别,难以深入挖掘家庭以及社会的育人资源[7]。三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过程也不具备强有力的保障,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因此在进行劳动精神培育时动力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难以有效承担以劳育德的使命,无法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导致劳动精神培育能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劳动精神培育资金投入以及实践基地较为薄弱,难以顺利落实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对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明显不足,信息化教室的出现为劳动教学向虚拟空间延伸提供有力支撑,劳动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不具备开放式的资源环境以及数字化的网络环境,只有极少数高职院校具备共享性公共服务平台,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更新专业知识和汲取经验方面受到

阻碍。

四、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实施路径

(一)注重学校为主导多主体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需要学校发挥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因此,所构建的劳动精神教育体系应当保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在场。依旧沿用劳动精神培育家庭、学校和企业相互分离的结构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全面优化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各个环节,应当将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工作开展的主导者,将家庭和企业当作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切入点,确保劳动教育可以渗透学生每一个生活领域,使其顺利接收正确的劳动认知。学校属于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在构建多主体教育体系时,应当发挥学校在家庭和社会劳动精神培育过程的调节作用。学校方面应当适当增大劳动课程占比,提升劳动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另外,还需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开展劳动精神培育工作。

家庭往往是每一位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启蒙场所,因此,劳动精神培育应当与家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逐步完善家校一体的劳动精神培育体系,鼓励家长承担起孩子劳动精神培育的责任,而学校方面则应当借助家委会、家访等,对家长开展的劳动教育提供针对性指导和培训,并且使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劳动精神培育的有效性。校企合作属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重要作用,应当对企业劳动文化资源重新整合,同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将企业当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娴熟实践技能的企业骨干补充到学校劳动精神教育队伍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注重文明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校园是学生生活以及学习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過程应当注重文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主要包括内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等,将劳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首先,应当进一步加强劳动精神培育的思想引领,充分发挥校史、校训、校歌的载体作用,助力劳动精神培育。比如,可以依靠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校史,在这一过程学生对劳动创造未来的真理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校训一般都具有言简意赅和寓意深刻的特点,可以借助校训、校歌,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内应当科学选举学生身边勤奋刻苦、诚实守信的优秀劳动榜样,带动更多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同时还可以收集名人校友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的故事,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劳动形成正确认知。为了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劳动精神培育良好氛围,高职院校还应当注重创办多元化劳动文化生活,比如,可以举办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劳动精神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当依靠新媒体技术创新劳动精神培育平台,对校园橱窗、校内刊物等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利用,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贴合学生习惯以及偏好创作更具吸引力的劳动精神培育宣传作品,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身劳动感悟,在这一过程还应当监管好不良信息,避免误导学生。

(三)注重劳动精神实践活动的顺利落地

实践属于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感知劳动的真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当注重产教融合的深化,确保学生劳动实践可以建立在产业链上,主要是为了使培养的劳动者队伍在具备高素质的同时,可以有效满足产业以及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深化产教融合育人的作用,还需要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交流以及高峰论坛等和行业更加深入和有效的交流。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当注重主动与当地具有良好口碑和社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来创建公共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岗位实践。为了拓展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平台,还应当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比如,可以设置实验实践课程,引导更多的学生通过实操实训感受劳动魅力,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科研立项,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当推进社会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利用较为新颖的劳动实践模式,引导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在劳动生产过程养成艰苦奋斗的劳动习惯。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车间厂矿等劳动一线场所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实践活动,在接触农业生产的过程形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人工智能技术同样可以应用至高职院校劳动实践活动当中,主要是营造虚拟仿真的劳动场景,使学生获得交互式的劳动体验。学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也是学生体验劳动魅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可以多设置相应岗位,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同样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应当依据大国工匠精神要求,加强学生劳动精神培育,通过增强学生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输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针对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应当注重学校为主导多主体教育体系的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劳动精神实践活动的顺利落地,将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养成艰苦奋斗的良好劳动习惯,在生活、学习及未来工作中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威.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20(20):36-38.

[2]甘露,侯丽娟.新时代高职高专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方法研究[J].成才,2022(21):56-57.

[3]陶杨.论高职院校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与路径[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5):152-156.

[4]曹群,李影.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0):107-108.

[5]于忠武,范锐彦.高职院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合培育路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24(8):3-9.

[6]王世海,赵爱琴.大国工匠培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2,12(4):89-95.

[7]郭明飞,柴盈.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逻辑与现实重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4):44-53.

作者简介:张春艳(1986— ),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2023年度校内科研项目课题“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实施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HKYXM2204。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实施路径培育
新时代劳动精神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路径
科教导刊(2019年11期)2019-06-03 02:59:42
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践行机制的研究文献综述
青年与社会(2019年2期)2019-04-18 03:50:52
论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性、困难与对策
青年时代(2019年4期)2019-04-03 13:27:16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2:55:56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18:5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