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强
摘 要:教师的专业情感生成是教师的内在驱动与区域教科研部门外在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立德树人”理念是沟通内外因素的关键纽带。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区域教科研部门可以通过师德培训、教研活动、榜样引领等行动来涵育教师的专业情感;而教师专业情感的内在基本特征则表现为自主激发、自控有法、自如收放、自然升华等形式。国家振兴关键看教育,教育有效关键看教师。在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理念之指引下,培育广大教师的专业情感,已成为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立德树人;专业情感;人生价值
一、“立德树人”理念溯源及时代新要求
立德树人,是中华传统教育孕育出的瑰宝。
“立德”,即“树立德业”,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当年晋国执政范宣子向大夫叔孙豹求教人生价值,叔孙豹回答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意思为:人生的最高目标首先是立美德,其次是建功立业,再次是留下著作。如果能在其中一个方面有所建树,就能流芳百世。这就是“三不朽”思想。可见先秦思想家对人生价值标准体系的构想是相当全面的,他们推崇“立德、立功、立言”三要素,三要素中立德为先,因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修身之本,是彰显人生价值的关键,也是立功、立言实现的基础。
而“树人”,即“培育人才”,语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意思为: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及得上栽种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培植以后一年就有收获的,是庄稼;培植以后十年才有收获的,是树木;培育以后百年才有收获的,是人才。管仲着眼于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提出了以“树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道德教化被置于培养人才的首要位置。
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需要提高区域内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可分为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其中,教师的专业情感对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学是一种情感实践,广大教师即是情感实践者。情感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确,当下学术界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效能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专业情感的价值,这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当然,教师专业情感的生成,离不开“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与助力,因此教师首先要修养师德,在此基础上专业情感才会萌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培育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新时代区域教科研重点研究与实践的方向,直接关系到区域内一线教师的成长成才,对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专业情感的基本特征
教师的专业情感与人的自然情感差异很大。人的自然情感,会因为不同的外部刺激而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人之为人在面对特定情境时最自然的反应,这种反应是被动、随性的。而专业情感则会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涵育下根据教育需要自主激发,激发时,教师会适切地判断情感的性质与程度,然后妥帖地传递给学生,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及其教育意图。教师的专业情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自主激发
自主激发是教师专业情感得以生成的首要机制。人的自然情感是客观环境诱发的,而教师的专业情感则是根据“立德树人”的需要由教师自主激发。在面对学生的犯错顶撞、同事间的竞争以及家长不配合等诸多问题时,教师如果沉浸于特定情境带来的不適感受,予以对抗反击,那么该教师的情感就缺乏专业性。比如,看见学生故意违反课堂纪律,教师会生气,这就是自然情感。具备专业情感的教师,此刻会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审视这一现象,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分析学生违反纪律背后隐藏了何种问题,思考如何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来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分析问题找到对策的教师,会及时调节自身的心境,表现出教育热情。可见,教师的专业感情并不像人的自然情感那样随意触发,专业情感的生成需要教师基于“立德树人”理念自主激发,需要教师保持冷静、理性分析,然后胸有成竹地焕发出教育热情,教师强大的意志努力是其专业情绪稳定持久的根本保障。
(二)自控有法
自控有法是教师专业情感得以生成的第二要素。自控即教师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引下控制自己的自然情感;有法即教师能恰当表达专业情感,能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的专业情感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要想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学生的情绪出现问题,教师的情绪不能受到影响。此时,教师就要基于“立德树人”的责任控制自然情感,让专业情感发挥作用,将心比心,以情暖情,再通过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摆脱不稳定的情绪,安心学习。课堂中有时会遇到突发事件,如学生突然质疑或挑衅,许多教师的本能反应常表现为冲动、紧张、焦虑、愤怒,这样的情绪反应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面对质疑或挑衅,教师首先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的冷静,然后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与教育策略中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当然,做到自控有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区域教科研部门经常开展针对性的“教师专业情感”培训活动,教会教师有意识地控制自然情感,改变教师多年积累的情感表现方式。通过系统化的专业情感训练,提升一线教师的情绪自控能力以及专业情感传递能力。
(三)自如收放
所谓自如,就是活动和运转不受阻碍和限制。专业情感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事业所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需要随时排除外来的干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指出了教师的权利,如“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又如“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因此教师依法有权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自如地收放专业情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指导学生发展。法律规定之外的个人或者机构无权非议教师的教改热情,无权迫使教师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对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情感与行为的专业性及有效性进行判定,应该由专业的教育评价机构来实施。只要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就可以自如收放专业情感,大胆开展教育教学革新活动,拒绝在家长、公众或媒体的指导以及非专业裹胁下开展工作。
(四)自然升华
教师的专业情感实际上就是人自然情感的升华,这是教师专业情感的一大基本特征。许多一线教师对学生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这是一种基于人性、非常朴实的自然情感,也是“立德树人”所必需的专业情感。有些学生犯了错误,家长非常生气,这就是自然情感,但教师从专业视角审视学生的错误,发现了学生潜在的提升空间,以及对比过往学生取得的进步,就会产生不同于家长的情感,这说明教师的情感已从自然情感升华为专业情感,这样的升华有效地支持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专业性。可见教师的专业情感源于自然情感,又超越了自然情感,不能否定教师的自然情感而孤立地强调专业情感。所谓遵循本心、顺乎自然而又与时俱进、不断超越——教师专业情感的长期积累会不断助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区域教师专业情感的生成路径
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专业情感的自主激发、自控有法、自如收放、自然升华,充分说明教师的专业情感是内发生成的。专业情感内发的过程是教师基于“立德树人”理念,通过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建构新的思想,从而循序渐进地生发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情感的产生,滥觞于教师对外在教育现象进行反思而形成的体验。故探讨区域教师专业情感的生成路径必须建立在外部策略的提出之上。
(一)加强师德培训,涵育教育信念
康德认为,一个人的见解发展分为三个层次:意见、信念和知识。康德所说的意见,是人对外在事物的基本判断,这种判断不是毫无依据的,而是与“信念”密切相关的。信念是完全主观的,是对自己确信的价值观的坚守。有了信念,就能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的教育信念建立在对教育事业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要想帮助教师全面理解教育事业,区域教科研部门须对全区教师开展师德培训。首先,应开展教师角色认同教育,促进教师团队对职业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等形成共识;帮助教师个体从内心接纳任课教师的角色,坚定职业理想,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其次,应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人先正己”,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其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要教育好下一代,教师须拥有良好的道德。区域教科研部门要通过师德培训引领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观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其师德素养。再次,应开展“涵育教育信念”主题培训,在培训中组织教师实施主题阅读,通过一系列主题激励教师求知。求知是教师的从教之本,通过不断求知,教师能完善自身对教育的认知,并逐渐涵养教育信念。另外,应在读书活动中帮助教师养成按照计划严以律己的好习惯。教师只有做到严以律己,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拥有师道尊严的荣誉感,进而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
可见,坚定的教育信念是区域教师专业情感生成的前提。
(二)丰富教研活动,点燃教育热情
教育热情是一种矢志做好教育的冲动,这一冲动源于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对教师而言,外在激励因素即物质方面的满足。如果难以满足物质需要,就很难引发高层次的情感需要。因此,区域管理部门首先要致力于提升教师的待遇,满足教师之物质需求,从而让教师安心教书。当然物质激励并不是全能的,尤其是在“立德树人”的理念引领下,更应注重精神激励,激励教师进一步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契合,因此需要区域教科研部门组织丰富多彩的区域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对教师进行精神激励,提升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从而焕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如通过“学科育德”教学大比武激励教师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提升其挖掘学科德育要素的能力;如开展“课题进课堂”活动激励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如推进“教师素养大赛”激励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如组织“与名师对话”激励教师追求可持续发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能促使教师对物质与精神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衡量,点燃教育热情,夯实自身的专业情感。
可见,点燃教师的教育热情是区域教师专业情感生成的基础。
(三)发挥榜样作用,示范專业情感
班杜拉在其观察学习理论中特别强调了榜样的作用。其一,教师在教育中遇到难题时,会以学习榜样的方式来分析并解决问题。班杜拉认为,榜样的作用体现在引导、示范、监督等方面。所谓引导,即榜样对教师发展的方向指引——如何立德、如何树人;所谓示范,即榜样对教师情感传递的指示和规范;所谓监督,即教师个体基于榜样的引导和示范,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行为的规范,从而实现专业情感的自我规约。因此,区域教科研部门要大力宣传榜样,以此来示范专业情感,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其二,应通过给予榜样以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来发挥榜样的正强化作用,引导一线教师认知榜样、学习榜样,立志成为区域教师群体的榜样。如此就能引领教师生成专业情感,使教师以“立德树人”的理念影响学生发展,为学生的“立德”营造氛围。
参考文献:
[1]胡亚琳,王蔷. 教师情感研究综述:概念、理论视角与研究主题[J]. 外语界,2014(01):40-48.
[2]吴晶,胡浩.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上海教育,2017(03):4-5.
[3]康德.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