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生很自律,真的可以考虑”“这个学生如果错过了,你真的会后悔”“这个学生综合素养很高”……近日,一段直播视频火了。作为主播的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教师,为每位受推荐的学生制作简历展板,现场连线企业HR,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学生,亲自为学生代言。据报道,这场“直播带人”虽然诸多细节需要打磨,但收获不错,多位受推荐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面试邀约。
高校领导老师走进直播间,为学生求职卖力推销,这种关心学生前程、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初心与努力,首先值得点个赞。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年轻群体失业率高的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作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以学生和家长之忧为忧,亲身为毕业生就业“代言”,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就业排忧解难,这是一种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不过,正如也有不少评论质疑,“直播带人”是噱头,形式大于内容,为的是凸显学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应当承认,与直播带货不同,人的性格、能力、特长、禀赋千差万别,用人单位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求职者本人的素质和表现,比如言谈举止、应变能力、综合印象等等,这些都是他人介绍所不可替代的。
“直播带人”模式到底是不是搞形式?笔者以为,这主要取决于学校如何操作。如果准备工作做得扎实,“主播”对于受推荐学生的基本情况熟稔于胸,在短时间内能概括出学生的优点和专长,同时又能够邀请到相关用人单位的招聘负责人参加直播,那么这当然能够搭建双方的联系桥梁,节约雇佣双方的时间成本,提高招聘效率和满意度。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学校来说,如果选择开展“直播带人”活动,就应当把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做好,将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传导到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上来。对学生而言,更应当及时关注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积极思考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好宝贵的大学时光不断积累个人能力,为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夯实基础。
(摘自《光明日报》2023.2.28,有改动)
品读 这是一则新闻评论。开篇简要地介绍新闻内容,接着对新闻报道中老师的表现予以肯定,再联系当前的形式,进一步称赞这种做法体现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接着,针对一些质疑谈自己的见解,提出“是否搞形式主要取决于学校如何操作”的观点,并从如何准备、如何把工作做扎实等角度进行论述,最后得出“运用之妙,在于一心”的结论,并鼓励“直播带人”把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做好,鼓励大学生们积极思考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升個人能力。
文章从时下的新闻事件出发,就人们敏感的热点话题发表评论。在论述中,不仅就“直播带人”的出发点进行肯定,也不回避人们的一些质疑,并针对质疑的焦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观点。整篇文章据事论理,循序渐进,条理清晰,情理兼具,读后能给读者以启示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