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德育而言,其本质追求是人的品格的提升,这就涉及伦理学研究范畴的美德问题,可以说人的品格的提升就在于涵养美德,即德育的关键必须回归美德,以美德的尺度衡量德育。关于美德,自然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他的美德思想结合了前人的观点,将美德视为人的品格的完满,它的实现需要借助实践的活动,达到善和幸福的前提就是具足美德。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为在复杂社会现实情况下发展的现代伦理学对美德的回归提供了源头。德育作为伦理学的涉猎范围,若要真正行之有效,就必须去追寻美德。因此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要义,是审视德育促进其实现的有益材料。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美德;德育;理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7-0073-04
一、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要义
亚里士多德思想中涉及的关于美德的相关论述,是考察现代伦理学中美德复兴的至关重要的材料,特别是其中关于美德内涵的界定、美德的培育以及美德的目的这三方面。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要义是我们当今审视德育和开展德育所必须借鉴的。
(一)美德的内涵
在古希腊的伦理学体系中,作为根本概念的美德。其本义是指任何事物的优秀、卓越。对此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说明:“一切美德,只要某物以它为美德,就不但要使这个东西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它优秀的功能。”[1]也即是说亚里士多德把美德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据此,美德对于人而言便有了特殊的意义,他认为:“人的美德就是一种使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2]美德作为一种品质,作为能够对感觉做出优劣评价,并使人向善变得优秀的品质,对它的赞扬与批评绝不是来自它是由于潜能而被激发的。基于美德能够评价感受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失败产生于行为的过犹不及,只有恰如其分的中道才能获得成功、受到称赞,这也是美德的体现。亚里士多德由此得出美德就是中道的结论。因为对于中道来讲,它能够在理性的指导下去筛选品质,并能够明智地提出要求,而美德在面对不及和过度的感受和行为时,能够求其适中,正是对中道的体现。
(二)美德的培育
亚里士多德针对美德的培育问题时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持续不间隔地去开展合乎道德的行为时,他才能认识到何为正确,符合善的美德也才能实现,进而发展成实践直观,从而决定在特殊环境中应当做什么。亚里士多德在注重实践行为对培养美德的重要性时,还注意到对于习惯的形成就是人们展现于外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把情感和欲望在节制的基础上引向正确的对象的过程。基于上述的论断,亚里士多德得出的观点是“道德的美德是习惯的结果”[3]。亚里士多德认为培育美德就是融入习惯和发展实践智慧的过程。其中既涉及道德的要素,也关涉到理性的要素,可以说培育美德就是道德与理性互相配合、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终生的。亚里士多德将培育美德理解为一个培养习惯化的实践智慧的过程,也就是要充分注重综合运用道德要素和理智要素培育美德。这里的实践智慧,形成于人们在反思社会习俗时产生的态度,在这种态度的基础上使人们明确高尚的、合适的行为何以养成,进而从明白其缘由出发真正把握其精髓。这种智慧是人之不同于动物的特征所在,是人所必有的,它能夠让人们知道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是属善的,并在与其他非善的行为和各种观点的比较中理解善,在复杂的环境中追求善。
(三)美德的目的
基于上述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与灵魂的讨论,他进一步针对美德的目的展开了探究。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内在于灵魂之中的美德,它的目的就在于被实现和使用,而幸福就是它的目的。这种幸福可以变现为灵魂的合乎完满美德的实际活动,也就是说幸福是关于美德实现活动的最高目的,同时也是通过培养美德本身来实现或接近的。合乎了美德的实践活动就是幸福,由此才能实现善良与快乐。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亚里士多德在确定美德的目的是幸福之后,就涉及幸福的实现问题。幸福对于人来说,是个体以自身来选择的东西,不受外在事物影响,是在思辨的现实活动中体悟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想真正获得幸福,必须通过学习和培养获得。一个人只要合于德性活动,就有幸福的生活。幸福作为最高善,它是完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动的目的。人的幸福与否完全在于他能否长时间、不间断地拥有美德。就幸福的本质来看,它不是人的品质,从根本上来说,幸福更是追求自身价值的现实活动。合乎美德就能实现幸福的生活,这种美德的生活关键就在于人们充实而谨慎地从事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不是自由散漫、无所事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们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朝向善,作为通过人的活动展现出来的美德,所彰显的就是善的价值。善的最高形态是灵魂与美德相契合的状态下的现实活动,也即一种至善,有了美德,人的幸福才有实现的可能,幸福是人不懈追求的目的。基于此,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里,理性和伦理都有相同的追求,美德、善和幸福也就结合了起来,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德这种追寻善和幸福的品质,即“每一个人所得到的幸福正好与他具备的德性和实践智慧以及依此行事的能力相等”[4]。
二、作为德育内在旨归的美德
现今开展德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德育如何行之有效就要追问德育的核心,作为现代伦理学的美德复兴,美德问题也将成为伦理学研究范围的德育所必须关注的,这就要回溯到古希腊的美德传统、人的本质与美德的关系以及美德对德育的必要性问题。
(一)德育的古希腊美德传统
在古希腊社会迈入理性时代后,对美德的界定也走上了理性的道路,美德之为美德正因为理性的存在。从这时起,美德开始脱离神性而转向了人。对于人来说,自己的美德就是要借助理性与智慧来增强自己的能力,使品质变得完满,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希腊社会中,在确定了理性的地位后,人就必须将自己落到现实生活的实践之中,这就将古希腊社会对道德的教育的实践属性凸显了出来。美德的实现也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这种实践的最高的价值体现就在于树人,这与现今德育的目的相契合。一个人是否接受过有益的德育、是否是一个有美德的人,其判断的标准就在于这个人是否能在社会生活中展示出符合公序良俗的、具有持续性的行为特性和道德指向。因为德育所关注的就是要求作为个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把自身品质的培育视为实现自身道德价值的承担者,“在主体的生存共同体内部产生共识,能够搭建起关于主体品质的价值平台。”[5]在此基础上使德育真正成为能够涵养人的美德的教育,达到塑造人的目的,使德育的现实意义真正得到凸显。可以说被称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它的本质是指向实践的,作为它涉及的德育也是将实践作为自己的本质,这种实践本质就表现为人对美德的追寻,这种追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言无疑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并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二)人的本质在于追寻美德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社会对理性的追求的基础上认为,对美德的追求是人的本质的最好体现,人应当过上有美德的生活。对于人这种把实践的目标视为善并且追求幸福的动物来讲,上述两者的实现都必须真正贯彻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们始终是在追求幸福的,对幸福的实现要求人们自身在美德的指引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道德。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对于善和幸福来说,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具有了善就能去感知到的,善所体现的只是人行动的目的,而幸福所体现的才是人自身的目的,所以追求幸福是人之为人的本能,人因为幸福之为幸福而选择了它。由于幸福是要人们通过后天的实践来获得的,所以达到幸福的条件是要求人们对幸福的感知要建立在合乎美德的行动之上,那些能够符合美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或是说:“人们追求生活中的美好、善良,好的生活和好的行为,直至最后实现德福统一。”[6]同时,由于追求幸福是一个长久的、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时一刻就能达到的,所以个体的人要在自己的一生中持续地去贯彻和践行美德。所以对于人而言,其本质就在于不断追寻美德,人的本质的显现就是去开展合乎美德的现实活动,美德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关键要素,践行了美德,人才能达到善的状态,美德在人们多种多样的、展现自身美德的活动中显示出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三)美德对于德育的必要性
亚里士多德在人的本质的基础上认为人来自社会,个体的美德离不开集体,社会的进步能促进个人美德的养成。人总是趋向善的,善的实现以美德为前提条件,尽管美德不是人天生具备的,但是由于人始终是处在社会之中的,而美德的形成又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这就是说人们要在公共的社会生活中培育美德。在公共生活中培育人的美德就能使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得到实现,否则道德的行为将会被抛弃。当然,亚里士多德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还强调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他认为作为社会产物的道德,它的彰显须借助个体的人,所以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修养就需要注重个体成员的美德的培育。在社会的道德教育中,个人的美德培育是重中之重,只有在培育个人美德的基础上,个人的品格和素养才能得到质的飞跃,使人们在理性的指导下做出合乎善的行为,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营造出好的社会风尚。同时,亚里士多德还通过美德可教进一步回答了上述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的获得方式是后天习得,依靠合宜的道德教育就能够使社会的公民具有美德。美德不仅能让一个人变得优秀,还能让这个人完美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个体而言,拥有了美德就意味着要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实践活动。可以说,道德教育使人的美德在获得和进一步涵养的基础上,推动人去承担责任、完成使命,获得道德上的赞誉。
三、开展德育的要点探析
在参看了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要义以及考察了美德在德育中的地位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开展德育所要关注的要点,一是实踐,二是中道,三是理性。
(一)在实践中涵养美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品质是由其开展的实践活动来决定的,“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7],为了拥有美德就要在实践中像一个有美德的人那样去为人处世,形成美德的习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由于人是理性的存在,使得人要在理性的指导下涵养自己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善,而善的实现也要在实践中完成。这个角度说明了作为追求善的前提的美德,必须要在人们多次重复的训练中来培育,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养成做出正确选择的习惯,这种习惯离不开理性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不借助实践这个基点,就不能成为具备美德的人。在具体的践行美德的实践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必须要做到起点与结果、知识与行动、主观与客观这三对关系的统一。对于美德这种通过思考做出选择的行为的结果而言,它是完全自觉的,是人们持续性的道德行动决定了人的美德,而不是相反,没有经过道德行为审视的只能是自然的属性,只有通过反复、持续地进行道德的行为,并进而养成了习惯,这才能被称为人的美德。
(二)以中道的方法开展德育
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中道更多的是指抛弃过犹不及的方法,要做到恰如其分。对于中道的运用就要求我们时刻调整我们的行为,要做到不偏不倚、适度合宜。因此,我们要远离那些在生活让我们沉迷的东西,警惕那些让我们轻易就变得快乐的东西,因为人们对享受快乐往往控制不住自我。所以最值得称赞的品质往往就是能够做到适度的品质,但是对于适度的把握却很难做到。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适度的原则对于某些实践与情感却并不适用,因为它们完全属于恶。从这里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将对人性的关注与适宜的教育相融合,“在对中间的确定时能够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变、因地制宜”[8]。这展现了人的各方面品质相互连接的关系,也说明了人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趋势。对于德育而言,它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美德,是人们能够获得幸福,而驱赶非必要的享受,让人们做出合乎道德、展现美德的行为,从而在对善的追求中实现幸福。所以德育要注重“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熏陶,要提升人的品格、涵养人的美德。
(三)充分发挥理性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理性又包括智慧和明智,前者是理论理性,是逻辑与科学融合的产物,是居于最高位置的科学;后者是实践理性,是善于考虑对自己有益和对自己是善的事物的能力。而在德育的过程中,就是要重点关注“明智”这种能够从总体上考虑何为好的理性,美德是我们有正确的目的,而明智的理性就是其实现的手段。这就需要在德育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发挥理性的作用,同时又要在理性指导的实践中形成展现美德的习惯。一方面就理性而言,它的形成是通过教导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对于道德来说,它的塑造必须借助习惯来达到。在塑造理智理性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同时注重智慧和道德。因为对于智慧和道德来讲,它们本身就是善的,是值得我们去追寻的,都能指导我们走向幸福,德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道德的教化,使人在理性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品质,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从而实现幸福。
四、结语
现代伦理学对美德的回归同德育注重塑造和提升人的道德的目标不谋而合。现代伦理学对美德的呼唤,使得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成为可能,而对这种复兴的追溯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因此德育的开展就须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亚里士多德将美德視为个人品格的完满,是使人变得优秀的品质,从而做到不偏不倚。这种美德是理性的人实践的产物,可以通过教授获得,拥有了美德才有实现善和幸福的可能。因而最重要的是把美德视为德育的关键,美德作为人的品格的完满,只有获得了美德,德育对人品格提升的最终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从亚里士多德的语境来看,要想实现真正的德育,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涵养自己的美德,促成自己品格的全方位完善,同时还要借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德性就是中道”,要学会不偏不倚,并且在为人处世时坚持适度的原则,让受教育者全方位发展,真正使自己变得完满,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实现幸福。同时,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性,在理性的指导下可以使我们做事公正、富有智慧,能够以最有效和合宜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虽然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在当下广泛开展德育,并且社会复杂、呼唤美德的前提下,亚里士多德的相关思想对我们重新审视德育是有益的,对实现真正的德育并推进立德树人更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格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5.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91.
[4]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34.
[5]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45.
[6]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上海:复旦大学,2010:122.
[7]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8]唐松林,陈小伟.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作者简介:
王晓盛(1998.12-),男,汉族,云南丘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