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文化纪录片的翻译:以《传承》为例

2023-09-16 13:23刁佳琪
新楚文化 2023年7期
关键词:字幕翻译目的论传承

【摘要】纪录片作为视听产品,兼具娱乐、教育、信息传递的作用。中国文化纪录片的英译通过向外国观众展示真实影像,传递文化和历史信息,讲述真实故事,达到文化教育、传播和交流的目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文化纪录片《传承》为语料,分析了该纪录片中字幕翻译对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文化纪录片;字幕翻译;目的论;《传承》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7-0061-04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州医科大学外语部2023年高水平大学一流本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目的论视角下文化纪录片的翻译研究——以《传承》为例”;2022年广州市教育局高校科研项目“英语通用语(ELF)视角下大学生语言态度及跨文化交际意愿研究”(项目编号:202235361)研究成果。

一、引言

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产品,既能给人们带来娱乐和愉悦,又能传递真实的信息,起到教育观众的作用。在影视作品蓬勃发展的时代,字幕翻译的影响不亚于文学翻译,文化纪录片能通过向外国观众展示真实的影像,传递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讲述真实的故事,达到文化教育、传播和交流的目的,字幕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和传播意义。

本文以文化纪录片《传承》为例,该纪录片介绍了中国50位文化传承人掌握的各种传统技艺,展示了中華民族几千年来积累和传承的伟大智慧。纪录片中有着大量的文化词汇、习语和谚语,翻译好字幕对于帮助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Katharina Reiss(1981)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文本具有表达性、信息性和操控性,《传承》纪录片的字幕既是信息性文本,向受众提供事实信息,又是操控性文本,可以激发观众对中国的兴趣,甚至亲自前往中国。

本文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对译文进行分析。纪录片《传承》的翻译目的是向外国观众介绍中国文化,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因此,本文希望从目的论的角度对《传承》的英译字幕进行研究分析,为文化纪录片的翻译提供参考,更好发挥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和国际宣传功能。

二、目的论与文化纪录片的翻译

目的论由汉斯·弗米尔(Verme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根据弗米尔的观点,翻译作为一种行为,由它在目的语境中所要实现的目标来决定。译者应根据所要达到的翻译目的来确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Reiss&Vermeer, 2013)。目的论包括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规则居于首位,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都隶属于目的原则,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

目的原则指翻译行为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所有译文都为了既定的目的而产生,并为这个目的服务。因此,要想明确译文的目的,必须对观众有充分了解,才能充分发挥译文的作用。连贯规则关注的是目标语篇在目标情境和功能下对目标受众是否有意义,因而纪录片的译文必须考虑到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以对目标受众来说意义连贯的方式翻译。忠实原则要求目标观众所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具有一致性,即翻译应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原文。

纪录片是文字、旁白、图像、音乐的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郑文桂,2019)。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影视作品的特性。一方面,译者可以借助声音和图像来解释内容,在观众能够充分理解内容的前提下,迎合影视作品的特点,删减已经通过声音和图片传递、不妨碍理解的信息,使观众能够沉浸于观看纪录片的乐趣,欣赏中国文化的讲解。另一方面,由于影视作品的时空限制,英译字幕的长度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字幕翻译的译者需要考虑到观众的阅读速度和接受度,将译文与纪录片的声画有机结合,删减让观众难以理解的重复、混淆信息,在表达形式上采取简单易懂的词汇和句式(王涛,2023),改善观众的观看体验,提高中国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

本文中,《传承》的翻译目的是在时空限制下,借助声音和图像的辅助,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技艺,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字幕的翻译都应服务于翻译目的,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

三、纪录片《传承》中的翻译实例分析

(一)目的原则

根据目的原则,《传承》纪录片的翻译目的是字幕英译的核心,它决定了翻译方法和技巧的使用。翻译应充分考虑其目标受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观众,翻译目的的实现取决于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以及他们对纪录片传递的信息的理解。而《传承》作为一部文化纪录片,包含了数量庞大的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为了达到科普和推广中国传统技艺的目的,译者应该把文化的精髓翻译得通俗易懂,使观众领会到文化之美。

以下为两个翻译实例:

例一:他们在窖壁上挖出一个个深眼,口小里大,呈品字形上下交错排列。

译文:They dig many deep holes in the wall of the cistern. The mouths are small, yet the inside big. They are in stagger arrangement.

分析:在介绍甘肃蓄水窑池建造技艺的一集中,传承人告诉观众,窖壁上的眼要像汉字“品”一样错开。在他说话的同时,画面展示了洞眼的排列方式,这里的翻译“in stagger arrangement” (错开排列)也足以让观众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旁白和图像的辅助下,已经达到了翻译的目的,因此可以省去“品”这个会对外国观众造成理解困难的内容,以保持字幕的简洁,减轻对外国观众理解的影响,从而使观众沉浸于纪录片中对技艺的介绍。

例二:从司南演变而来的罗盘,在盘面上以同一圆心记载着二十四节气、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信息。

译文:Compass, evolving from a south-indicating ladle known as Sinan, records the 24 solar terms, yin-yang eight trigrams, Chinese era and other information, with the same circular center on its surface.

分析:在介绍罗盘制作技术的一集中,旁白提到了罗盘在中国古代的前身“司南”。由于字幕没有解释司南的指南功能,图像上也没有司南的画面,如果译者不加说明,外国观众无法理解司南的含义,也无法理解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继承下来的罗盘制作技术的价值。因此,在翻译“司南”时,译者增加了对于司南功能和背景的解释:a south-indicating ladle。在此句翻译中,释义信息较短,叙述缓慢,为内容解释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而通过额外的讲解,观众能更好地了解万安罗盘的历史和传承这一技术的价值,从而保证信息和文化的传播。

根据目的论三大原则的关系,作为该理论核心的目的原则是译者在遵守其他原则时应牢记的前提。因此,如果原则之间存在矛盾,为了达到翻译的目的,可以牺牲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以中医术语的翻译为例。在汉语中,对症状和效果的描述都有特定的词汇,遣词造句简洁而内涵丰富。为了使中医术语清楚易懂,译者必须牺牲形式,对其进行准确的解释。然而,即使中医症状和处方被翻译成语言上可以理解的形式,中医的确切内容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也可能是陌生的,甚至是不可理解的。因此为了介绍中国文化,由于纪录片的局限性,有时连贯性规则中的文化部分也要做出取舍,这意味着即使观众不能完全理解中医的内涵,我们也要向他们介绍中医的文化内容。例如:

原文:舒筋活骨

译文:Stimulate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and cause the muscles and joints to relax

虽然原文“舒筋活骨”只有四个字,但其翻译却并不容易。如果译者试图保留原文的四字结构或翻译“舒”“筋”“活”“骨”的字面意思,观众将无法完全理解这里介绍的内容。因此,译者没有被原文结构所束缚,而是对其具体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此外,虽然在解释之后,由于“舒筋活骨”在译语文化中并不存在,观众可能不认可“舒筋活骨”的疗效,但让外国观众理解它的基本含义,有助于加深观众的印象,从而在后续观看中进一步接纳新的信息。

(二)连贯原则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行为,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是文化信息的转换。连贯原则包括语内和语际的连贯,译文必须翻译成译语文化中的目标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因此,译者只有掌握好目标语言和译语文化,才能使缩小译文中的文化差距,成功地转换文化信息,并符合目的规则的要求。这种连贯包括文化的连贯和语言的连贯。

1.文化连贯

在文化纪录片的翻译中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和文化负载内容。考虑到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在译语文化中解释这些概念并使其被理解是通关文化纪录片传播中国文化魅力的关键。这要求译者既熟悉两种文化,又能将原文化以可理解的方式转化为译语文化。

文化负载词,如中国节气,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文化常识,但对于目标观众来说是难以理解的。用译语文化中熟悉的、意义相近的概念来代替原文中的节气,可以使译文实现与原文相同的功能和效果。当译语文化中没有完全对等的概念时,用两种文化中相近概念的最大的叠部分来代替原概念可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

原文:立夏

译文:the beginning of summer

分析:在翻译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夏”时,译者给出了时间信息:初夏,这是两种文化中存在并重叠的一部分。虽然翻译不精确,但节气在该文化纪录片的语境下用于介绍某种技术时作为时间标记,可以让目标观众对时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助于理解纪录片的内容。相应的,4月19日至21日之间的“谷雨”可翻译为“四月下旬”,10月23日左右的“霜降”可译为“十月下旬”。

此外,连贯规则还为许多俚语或典故的翻译提供了指导,这些俚语或典故经过多年的使用,现在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其字面意义和潜在或暗示意义)。在翻译这些内容时,译者应该向目标受众阐释潜在含义。例如:

原文:万安罗盘在此时便开始大显身手,成为商人眼中的“香饽饽”。

译文:It was a good opportunity to develop Wanan compass business, merchants favorite thing.

分析:这个例子翻译了俚语“香饽饽”的潜在含义,将其隐含的意思直接译为“最喜欢的东西”而不是“美味的面包”,避免了对观众造成困惑,也使观众更接近纪录片的原义,确保目标观众对纪录片的反应和理解与中国观众一样。

2.语言连贯

纪录片翻译也充分体现了语言之间的差异。中文中,讲述者常通过比喻、排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营造情感氛围,而英语使用者更习惯简单、自然和简洁的表达方式。连贯原则要求译者给观众提供可理解的、目标观众习惯的语言表达,使观众更专注于纪录片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因此,在纪录片,尤其是在旁白的翻译中,译者需要对相对繁复的修辞进行调整,留下最本质的部分,符合观众的语言习惯。例如:

原文:木者春生之源,木为生命之源。

译文:Trees are the source of spring and life.

分析:这个例子来自一集结尾的旁白。两句话结构相同,对仗工整。译者将这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去掉重复的部分,使之更加自然,更符合目标观众语言习惯。

3.忠实原则

在目的论的三原则中,忠实原则隶属于目的和连贯原则,为了纪录片的功能和目的观众的理解,译者往往会牺牲原文的结构、部分文化信息、语言特征等。因此,在采用音译、逐字翻译等直译方式时,译者首先要考虑译文是否符合目的和连贯原则的要求,在遵循目的和连贯原则的同时,尽可能地贴近原文。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常常无法找到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对等词或表达,而逐字翻译又可能使观众感到疑惑。这些词通常采用音译,保留原始语言特征。不少专有名词和文化负载词,如jiaozi(饺子)、toufu(豆腐)、kongfu(功夫)等,早期都采用了这种翻译方式,随着海外华人人口的增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这些词已经被广泛使用并被纳入词典。虽然音译词对于目标观众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但通过屏幕上的声音和影像,他们不仅可以听到这些单词在原语言中的发音,还可以看到他们是什么。因此,影视作品中的音译也有助于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促进观众对于内容的理解。

在纪录片《传承》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少数民族的名字:Miao(苗)、Yao(瑶)、Taiwan aborigine Atayal(阿泰亚)。在介绍这些技艺传承者时,这些民族的名称反复出现,很容易记忆。而在画面的帮助下,目标观众还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服装,外貌和生活方式。此外,传统节日、技艺和服装的翻译,如Naadam(那达慕)、Shidao(师刀)、Chaozi(炒籽)、Feibo(飞钹)等,这些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词语,经过声、图相结合的多维介绍,以文化符号的形式传达给观众,忠实于原文的同时,也达到了翻译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纪录片中文化负载词密集,因此不能过度使用音译,否则观众也会因为无法处理过多的新概念而感到观影疲惫。

四、结语

纪录片能通过向外国观众展示真实的影像,传递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讲述真实的故事,达到文化教育、传播和交流的目的。本文以央视纪录片《传承》为语料和研究对象,以功能学派目的论为框架,分析了该纪录片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其为文化纪录片的翻译和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影视作品“走出去”提供參考。

参考文献:

[1]Katharina Reiss.Type,Kind and Individuality of Text:Decision Making in translation[J].Poetics Today,1981(4):121–131.

[2]Katharina Reiss,Hans J. Vermeer.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Skopos Theory Explained[M].St.Jerome,2013.

[3]王涛.目的论指导下的纪录片字幕翻译——以《大法官金斯伯格》为例[J].今古文创,2023(07):104-106.

[4]郑文桂.纪录片画面语言表现力探析[J].大观(论坛),2019(11):128-130.

作者简介:

刁佳琪(1996.8-),女,汉族,广东梅州人,硕士,广州医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字幕翻译目的论传承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从语境维度理论的角度探讨电影《卑鄙的我2》中的字幕翻译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