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丽
随着幼儿园课程的深度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重视从儿童视角出发开展实践教育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新趋势。在园本课程班本化实施的过程中,项目活动作为课程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本文以“宝贝手帐”为例,探究如何站在幼儿的视角开展大班幼儿项目活动。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幼儿园都在积极构建和落实课程园本化,重点关注幼儿视角下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作为课程重要内容的项目活动也成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之一。项目活动推进的过程其实是幼儿经验的链式增长。然而,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发现教师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活动的开展、过程,而针对每一个孩子每个阶段到底做了什么、有何表达想法关注相对较少。
于教师而言,由于项目活动更灵活,因此如何关注每一个幼儿学习特点和需求,如何做跟进,这些仍是需要突破的难题。
于幼儿而言,在项目学习中,幼儿有更多体验活动的机会,会不断地接受讯息,但每名幼儿能够真正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却很少。比如,在某一个项目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这本该是教育过程及师幼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但实际上更多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主的记录,幼儿共同参与的痕迹较少,即教师通常是以“儿童视角”进行记录,而非“儿童的视角”。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比较突出,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相比于小中班,大班幼儿的表征水平更高也更丰富。因此,在项目活动中,教师需基于幼儿的需求和经验,以“宝贝手帐”为载体进行幼儿本位的记录,了解活动中幼儿真实的所思所想,为项目活动的实施提供借鉴和思考。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同类研究综述
项目活动在西方学前教育中具有长远的历史发展渊源,尤其是北欧和北美。21世纪初,我国引入项目活动相关著作,开始学习和借鉴项目活动。《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一书中,艾莉森把马赛克方法称为“一种融合了多元方法、多重声音的研究方式,它把不同的视角结合在一起,以便和儿童共同创造一幅有关儿童世界的图景”。而手帐本的使用是基于项目活动的幼儿的一种表现、表達,以儿童视角通过手帐的运用向内审视自己,向外重新观察世界。
(二)国内关于同类的研究综述
近两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关于“项目活动”的实施已经在国内多家幼儿园开展了研究。《小小探索家——幼儿园快乐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一书中指出项目活动是一种综合化的课程形态。也有专家老师指出要在项目学习中发展儿童的视角:创造机会让儿童表达、表现;接纳、采纳儿童的视角;促进儿童的视角。手帐本正是契合了从“儿童视角”到“儿童的视角”发展方向。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源于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经验,指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下,围绕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课题或者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团体讨论、制定计划、实际探索、展示成果、分享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支持、理解意义、建构知识。本文研究重点依托于“宝贝手帐”,聚焦幼儿在项目学习中的表达与表现、经验、亲历的感受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宝贝手帐:一般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手帐是用于记事的本子,可以随时在上面记些什么。本文所提及的“宝贝手帐”指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亲历过的学习、游戏活动,亦或是计划想要完成的活动,通过绘画、照片、手工等形式记录(粘贴)在相应的本子上。重点体现了项目活动中儿童的视角。
四、“宝贝手帐”的具体内容、基本特点以及在项目活动中的实施策略
(一)“宝贝手帐”的具体内容: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因此,我们在项目活动中基于幼儿的需求、经验以及他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感,以“宝贝手帐”为载体进行儿童本位记录。
(二)“宝贝手帐”的基本特点
1.方式多样。
手帐的记录可以运用多样的创造性参与方式,可以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通过绘画、自主摄影、语言表达等。
2.参与式。
通过手帐,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镜头”看幼儿的世界以及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全过程。
3.反思性。
宝贝手帐能够产生多方互动,在分享、对话、解释和反思的基础上共同建构。
教师通过倾听、观察幼儿在手帐本上的记录,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的观点,并在对幼儿的观点进行记录、解释的过程中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推动主题研究。
4.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宝贝手帐的呈现是具体、可视化内容的方式,强调幼儿记录当下的体验,而不只是关注幼儿当前的知识水平或发展水平等。
(三)“宝贝手帐”在项目活动中的实施策略
结合项目活动的特征,围绕一个驱动性的问题,幼儿和同伴在教师的支持下开展持续性探究,在推进的过程中整合多领域的学习内容,最后以多样化的方式分享交流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经验和能力,并进行成果展示。宝贝手帐的应用将贯穿其中,既可以实现幼儿在项目活动参与中的表现与表达,帮助幼儿梳理自身在项目活动中亲历的事,进行经验重组,使幼儿的经验“可视化”,让教师可以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幼儿对活动的感受,看到幼儿真正的视角,进而对项目活动的开展进行客观评估和适宜调整。
1.手帐本首页:问号大收集。
幼儿记录:以绘画、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和成人交流关于话题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记录:运用“谈话”倾听幼儿,记录对话和思考。
2.手帐本的“正文”内容:呈现项目活动中儿童的视角。
幼儿将活动中感兴趣的故事、亲历过的学习、游戏活动,亦或是计划想要完成的活动,以绘画、照片等形式记录在手帐本上。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记录。
3.手帐本最终页:学习与成长。
结合分享会,多主体参与分享,实现多主体评价,教师记录活动中的每一刻。宝贝手帐最终所呈现的是幼儿创作的一幅关于自己亲历项目活动的“生动画卷”。
五、研究成效
(一)凸显幼儿主体地位
首先,借助“宝贝手帐”的应用,融合一日活动,幼儿可以随时将自己在项目学习中亲历的活动以各种方式进行自主记录。幼儿不仅可以在手帐上记录经历过、感兴趣的活动,也可以把计划要做的内容进行记录,完成后可以再次进行心得记录。由此,以“宝贝手帐”为载体,幼儿将有更多的机会分享他们对活动开展的看法。
其次,“宝贝手帐”能满足幼儿书面表达的愿望和提升表达技能。幼儿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和经验,如利用各种材料在手帐上进行随意排版,带给自己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最后,“宝贝手帐”能够不断提升幼儿表现表达的能力,发展幼儿个性,使其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经验进行表征,让“儿童的视角”得以呈现,让幼儿的学习痕迹得以体现。
以上内容均能借“宝贝手帐”凸显幼儿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
(二)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1.实践“宝贝手帐”——形成以幼为本项目活动组织模式。
运用“宝贝手帐”:依托多主体的手帐记录,以幼儿角度架构项目内容;借助研修,作为项目推进的依据;结合分享会,形成项目评价的载体,让幼儿的学习过程“看得见”,实现课程下“儿童的视角”。
2.经历“宝贝手帐”——实现活动组织以幼为本,关注过程性。
(1)幼儿——实现学习留痕,活动组织有依可循
“宝贝手帐”让幼儿在项目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获得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表征反思自己的想法,借助“宝贝手帐”让幼儿有一条整理自己思考的路径,实现活动组织架构从教师经验迈向幼儿所思所想的过渡和转变。
(2)教师——关注每一个幼儿和每一刻课堂时光,活动组织基于幼儿
基于幼儿的表征,教师可以結合观察和研修,发现项目下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反思活动对于每一个幼儿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结合同一活动下每一个孩子的表征,反思项目的内容和适宜性,为下阶段活动安排提供借鉴。
3.借力“宝贝手帐”——围绕多主体研修,实现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孩子的表征,借力多主体(教师、家长、专家)分析孩子表达的背后隐含的意义,以提升项目活动中教师观察、分析、解读、反思能力。
(三)促进家园有效协作
“宝贝手帐”成为家园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日生活和进行反思的客观依据,成为家长主动配合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动力,能够更有效促进家园合作,达成协同育人的目标。
1.建立以幼为本的合作模式。
“宝贝手帐”的运用确立了家园合作中幼儿的主体地位,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空间,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经验;另一方面也为幼儿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比如,结合自己所记录的手帐本,幼儿可以和同伴、家长以及教师分享手帐故事,用各种表征、语言表达、照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与成长。与此同时,家园联结“宝贝手帐”交流探讨,帮助幼儿回顾参与活动的历程后,能与自身的经验再次产生链接,实现经验重组,构建新知识,共同助力幼儿成长。
2.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首先,每个阶段每个孩子有不同经验,通过“宝贝手帐”上的记录,教师能及时发现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各方面的认知和兴趣点。“宝贝手帐”不断形成的过程能够帮助教师对每个幼儿有不同的认识,了解幼儿的爱好、能力以及性格等有利于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宝贝手帐”使幼儿的经验“可视化”,让教师可以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幼儿对于活动的感受,看到幼儿真正的视角,有助于多元主体的评价以及多元背景下对于儿童学习者形象的建构。由此,教师能及时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家园共同掌握幼儿的发展状况,这样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分析和反思,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3.有效促进家园共育关系。
“宝贝手帐”的应用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他们能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到“宝贝手帐”的建立中。每周一次让幼儿把“宝贝手帐”带回家分享,让每个家长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优势和弱势,有助于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的放矢。通过家长的记录和反馈,教师也能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在此过程中,“宝贝手帐”的不断积累为幼儿留下自己的学习痕迹,对比现在与过去的差异,使幼儿能够感受自己的成长。家长也能分享其成长的喜悦,能够依据“宝贝手帐”中所反映的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对幼儿园的发展目标、课程改革以及班本主题的开展有所了解,从而能够有意识地参与到班本课程建设中,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由此家园关系是双向且流动的,能够有效促进家园共育关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宝贝手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具有促进幼儿参与、丰富项目活动内容、促进家园联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宝贝手帐”,既能够使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特点,进一步凸显自身活动主体地位,又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发展特点,进而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案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宝贝手帐”能够促进家园有效协作,共同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在大班幼儿项目活动中,“宝贝手帐”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提高项目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宝贝手帐”在大班幼儿项目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