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思达的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实施

2023-09-16 04:57:42陈少红
家长·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戏剧绘本幼儿园

陈少红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理念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给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多元的教育思路,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注重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未来发展起到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读思达教育理念为背景,分析在幼儿园教育中展开绘本戏剧教学活动的价值以及开展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展开措施进行讨论,希望对广大幼儿教師的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一、读思达及绘本戏剧活动相关概念界定

读思达指“阅读、思考、表达”,是受教育者对知识内化吸收、外化运用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如缺乏了思考则无法对阅读内容产生深刻理解,而缺乏了表达则无法建立文本与自我的关系,从而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绘本戏剧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幼儿教师将阅读与绘本戏剧表演进行整合,不仅能够使幼儿在阅读中活化思维,还能促使幼儿展示艺术化的表演行为。

纵观学前教育发展,最终目的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借此,广大幼儿教师需从过去“以教为主”的观念转化为“以学为主”,让幼儿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用语言、戏剧的方式表达内化知识。

二、开展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的价值

首先,幼儿园开展绘本戏剧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幼儿阶段孩子来说,他们在绘本戏剧的表演过程中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并在以自己为主的活动中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在结合绘本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情节设计、场景布置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发挥自身的能力价值。

其次,幼儿园开展绘本戏剧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实现“思想”与“行动”的对话。在戏剧排练的过程中,幼儿会在教师引领以及自己的感悟中充分运用自己的身体尝试进行表演,如姿势定格、造型设计、声音变换等,让自己的身体与思想形成统一,将自己对戏剧内容的认识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让每个幼儿能够成为勇于表达、善于表达的“戏剧明星”。

最后,幼儿园开展绘本戏剧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绘本戏剧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表演欲,让每一名幼儿成为别人的“关注点”,这对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绘本戏剧活动中,幼儿不仅会找到自己的角色,也会切实参与到戏剧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幼儿的团队精神,树立互助观念。

三、开展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的原则

(一)游戏化原则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在平时的幼儿园生活中还是日常的生活中,都会表现得极为活跃,他们善于捕捉新鲜的事物,但是注意力却难以长时间集中,而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就能够将幼儿的注意力完全地吸引住。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游戏化原则,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将游戏与绘本戏剧活动结合起来,如此既有效丰富了戏剧本身的内容,又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实践,提升能力,获得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在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体现绘本戏剧活动的针对性。在组织幼儿开展绘本戏剧活动之前,教师应当对绘本内容进行严格筛选,选择一些能够及时促进幼儿发展与进步的材料,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幼儿的真实需求,设计一些能够切实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发挥自身的潜能,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戏剧性原则

在进行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戏剧性原则。戏剧的完整性是开展绘本戏剧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组织幼儿进行绘本戏剧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将其中最经典的部分突出出来,如经典的台词、经典的动作等,在拉近师幼情感距离的同时,促进幼儿模仿能力的提升。

(四)融合性原则

在进行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遵循融合性原则。众所周知,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绘本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将这两种元素进行融合,而要综合融合多种元素,让幼儿始终对活动保持新鲜感,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绘本阅读,激发幼儿戏剧兴趣

绘本阅读能够让幼儿产生活动兴趣,使幼儿在兴趣的基础上对戏剧表演产生高度热情。因此,在基于读思达教育理念组织幼儿开展绘本戏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故事,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从而为绘本戏剧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例如,在带领幼儿进行与“脸谱”有关的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带有不同脸谱内容的绘本故事,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脸谱的色彩搭配、线条走向,并在兴趣的基础上对印象最深刻的脸谱进行分析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需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并让幼儿思考“绘本中描绘了几种脸谱?它们分别都有什么特征?你知道它们代表的人物是谁吗?”等问题,从而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夯实幼儿的文化基础。其次,教师再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幼儿一同探究不同脸谱的特征、颜色搭配、情感表达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带领幼儿进行具体的绘本戏剧表演活动,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

(二)明确活动架构,设计戏剧表演情节

绘本对于幼儿来说是最熟悉的阅读工具,通过前期的阅读,幼儿已经了解了绘本中的故事、角色。此时,教师可以明确活动架构,组织幼儿根据绘本故事内容进行表演情节的设计,如可以让幼儿以绘本故事为蓝本进行再加工,也可以让幼儿将故事中的角色、情节走向等进行再创设,以此确定基本的活动方向。

例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一绘本故事讲述了鼠小弟想要摘下自家门前苹果树上的苹果,当他看到小鸟、猴子、大象、袋鼠、犀牛都凭借自己的本领摘到苹果时,它也分别学着这些动物摘苹果却都失败了。当它十分失望的时候,海狮帮着它一同摘下了剩下两个苹果的故事。整个故事具有浓厚的画面感和趣味性,是适合组织幼儿开展戏剧表演的高质量素材。

因此,在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对绘本进行阅读,了解绘本故事的发展走向以及每一个角色的特征。其次,教师需让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复述,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印象,并让幼儿以绘本故事的基本发展情节为蓝本进行戏剧表演情节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幼儿结合自身的想法和创新进行再设计。比如,有的幼儿设计了在第二年苹果树又结出苹果之后,鼠小弟找到了海狮,在海狮的帮助下将树上的苹果都摘了下来,并且将这些苹果分别送给了小鸟、猴子、大象、袋鼠、犀牛;还有的幼儿设计了鼠小弟将剩下的苹果制成了美味的果汁,在“森林舞会”的时候拿给大家分享等。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身的想法设计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表演。这种方式不仅激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还让幼儿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凸显了绘本戏剧教育的价值。

(三)绘本筛选,导入专业戏剧知识

在基于读思达教育理念组织幼儿开展绘本戏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融入专业的戏剧知识,让教育活动的育人价值进一步凸显出来。因此,在筛选绘本时,教师应当注重其专业性和教育价值,选择具有专业戏剧内涵的绘本故事作为幼儿开展戏剧活动的指导内容,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幼儿戏剧教育活动指导机制,让其成为促进幼儿提升与进步的推动力量。

例如,《猫头鹰喔喔呼》这一绘本讲述一只在雨天来到农家院的猫头鹰,为了融入鸡的大家庭,向小鸡学啄米、学刨土、学喔喔叫,向芦花鸡学正步走、学看鸡窝,最后凭借自己抓老鼠的本领被接纳的故事。故事内容不仅涉及丰富的角色,也有十分生动的情节和较高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借此绘本组织幼儿展开戏剧表演活动。教师可以尝试结合“情景剧”专业戏剧知识展开教育活动设计,让幼儿根据猫头鹰“拜师”和“学不会”两条主线进行情景剧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涉及的角色即可,情景剧的对白可以交由幼儿自行设计。有的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拓展了“猫头鹰拜师”;有的幼儿则让猫头鹰组织了“动物聚会”;还有的幼儿在表演中开展了一项“比武大会”等。无论是哪一个场景,教师都需向幼儿渗透专业的情景剧表演知识,在拓宽幼儿自身对戏剧认识视野的同时,让幼儿认识到人人都有自己的本领,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从而助力幼儿发展。

(四)深化理解,感知戏剧表现手法

绘本的创作手法与内容结构与戏剧脚本具有明显得不同,但是二者所包含的故事情形和表现手法相似。因此,在基于读思达教育理念组织幼儿开展绘本戏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故事内容为幼儿传授不同的戏剧知识,如戏剧种类有话剧、歌剧、舞剧等,戏剧的表现手法包括冲突、技巧、布景等内容。将这些专业的戏剧知识融于活动当中,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幼儿的想象,还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加深幼儿对戏剧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幼儿的综合表现力。

例如,《一切因为有你》这一绘本是一本十分温馨的亲子绘本故事,讲述了熊妈妈在带着小熊回家的路上,他们看到狐狸、兔子、田鼠、刺猬这些动物母子之间的温馨画面,借此小熊想到了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为了深化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感知,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初步阅读,并结合绘本故事内容,说一说自己和妈妈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令自己难忘的故事。其次,教师结合绘本内容带领幼儿对其进行故事结构梳理,让幼儿从中找到关键的词汇、情节以及其中的经典画面,并尝试将绘本内容进行复述。在讲到关键情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对其进行思考,如“为什么小熊会向妈妈提出这样的问题”,以此帮助幼儿分析重点情节、对话、动作等所体现的情感、包含的内涵,从而让幼儿了解戏剧的表现手法。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生活体会展开表演。

(五)绘本分享,丰富教育活动内涵

在实际的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幼儿对绘本戏剧的理解、表现程度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戏剧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分享与总结,让幼儿针对某一个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提升活动质量,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彩虹的尽头》这一绘本故事讲述狐狸与獾两个好朋友,带着彩虹尽头有宝贝的信念去寻找宝贝的故事。在寻宝的路上,它们遇到了松鼠、鸭妈妈与兔爷爷,发现了松鼠、鸭妈妈与兔爷爷心中的宝贝不同,由此頓悟出它们的宝贝是彼此。幼儿在刚刚拿到这一绘本时,被题目和配图深深吸引,并且产生“彩虹的尽头是什么”的想法,并伴随对绘本故事阅读产生“为什么每个角色的宝贝不一样”的疑问。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思想特点,借助疑问带领幼儿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节,确定之后的表演方向。

当幼儿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分享《彩虹的尽头》,在阐述、沟通、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梳理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之后更好地开展戏剧活动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并且会通过绘本故事演绎的形式了解戏剧的表演方式,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神态等表达自己的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组织幼儿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分享,说一说自己从绘本故事演绎中学到了什么知识,产生了什么感悟,总结自己在表演中的不足,为接下来更优质的戏剧表演活动组织指明方向,打开思路。

五、结语

总而言之,绘本戏剧活动是一种以绘本为基础展开的表演活动,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理解绘本的基础上,通过“亲身经历”将绘本故事表演出来的教育活动方式。将“读思达”理念融入绘本戏剧活动,可以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本,从绘本出发,深入阅读并了解相关绘本的情节、角色特征,再进行情节改编,并大胆地在舞台上表演。此举不仅能够促使幼儿将自身的生活经历迁移到故事当中,还能让幼儿在戏剧表演中实现更多的经验积累,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充分明确幼儿园绘本戏剧活动的开展价值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幼儿戏剧兴趣;明确活动架构,设计戏剧表演情节,绘本筛选,导入专业戏剧知识;深化理解,感知戏剧表现手法;绘本分享,丰富教育活动内涵等措施进行落实,让幼儿通过绘本戏剧活动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猜你喜欢
戏剧绘本幼儿园
有趣的戏剧课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6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金桥(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36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