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2023-09-16 04:57:42徐江兰
家长·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课标素养过程

徐江兰

如今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学手段开始出现在教育事业中,新的教育要求开始纳入教学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了解新的教学形式,不断优化教学目标,以确保自身的教学更为科学和有效。大单元教学便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科学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注重综合性培育,能够有效解决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教学问题。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大单元教学进行深度研究,全面且深入地了解该教学方法的意义,挖掘其与所教学科知识之间可能的结合方式。在明晰了以上基础内容后,教师需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内容及对策,及时展开相关教学。本文聚焦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深入分析大单元教学概念及意义,深入探讨大单元教学对策,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大单元教学概念及意义分析

(一)大单元教学概念

什么是大单元教学,顾名思义,主要指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时间、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知识教学不同,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学生需要对教材中所呈现出来的单元进行整体性学习。

(二)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知识框架。

大单元教学主要以整个单元为主体展开的教学形式,需要对知识进行整体性学习,构建知识框架,唯有如此,才可以将诸多碎片化知识进行整合。对学生来说,在进行大单元知识学习时,知识与知识之间还需进行有效链接,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这种知识链接会形成整体知识框架,推动学生展开有效知识学习。

2.有利于学生发展诸多素养。

大单元教学并非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需要经历整体性学习过程,在关注整合单元知识的同时强调技能训练。这种技能训练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培养并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由此可见,大单元教学是实现科学育人的重要基本单位和路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当下教师不得不思考的课题。接下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关注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学是一个整体过程,不仅是整个单元知识的教学,更是整体素养培育的教学,还是一种统筹教育的思想。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展开大单元式的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学习任务较重。为了确保大单元教学更为有效地展开,教师需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围绕具体教学方向科学设计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实施能够更为顺利、学生能够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大单元教学重视教学的高质量性,强调多样化发展。要想确保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并根据具体层次做好教学设计。

第一层次是知识教学。在根据这一层次教学时,教师需要强调整体知识框架的建构,以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夯实基础为根本目标。

第二层次是知识应用能力培育教学。这一层次的知识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具体实践中,以此有效提升自身知识应用能力。

第三层次是综合素养培育教学。在达到以上两个教学目的后,教师便可以展开第三层面的教育。在落实该具体教学目标时,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有效指导,使其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关知识学习,以此获得良好的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教师便可以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确保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知识教学需要确定最终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引导下科学设计策略,唯有如此,才可以实现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学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刚刚系统性学习知识,学习能力不强、兴趣不佳,教师需要加以教育和引导,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其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推动其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基于学生的兴趣所在,科学实施相关教学策略,提升自身教学质效,确保学生的能力获得有效发展与提升。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形成立体图形初步印象。在讲授这单元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展现诸多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的物品,引导学生观看,让他们仔细了解这些物品的具体特征,建立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发放奖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所发现的这些物品的共性特征。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充分地调动起来,自然会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认真学习本单元知识。

再如,“确定位置”单元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能力。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要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问题,展示出电影票及电影院内部图片,向他们询问电影票所展现的具体位置。在该真实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探究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知识学习兴趣,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本单元知识。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进行积极学习以及有效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开展生活化引导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以此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任务驱动,培养数学素养

所谓任务驱动,顾名思义,主要指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展开学习。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需要借助教师所设的任务驱动,唯有如此,才可以实现针对性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需要注重任务的布置情况,推动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积极学习知识,并因此实现数学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布置相关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明确知识学习任务,即引導学生掌握并了解小数的意义、读写法、性质、大小比较、近似数及小数点一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其次,明确素养发展的学习任务,即引导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培养数感,不断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这些基本学习任务,引导他们明晰本单元知识学习重点,并根据任务展开针对性学习。

为了确保学生根据任务进行针对性学习,教师可以明晰任务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循序渐进的任务学习计划。根据任务,学生需要先全面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再不断发展个人能力,培养数学素养。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学生需要先掌握并了解小数的意义、读写法、性质等较为简单且重要的知识(学习重点所在),再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等比较难的知识(学习难点所在)。同时,因为学生需要先对知识进行探究,所以教师可以将培养探究能力作为首要素养培育目标。在逐步加深对小数认识的过程,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数感,数学素养自然得以培育。在全面深入掌握知识后,教师再将课本知识与真实生活进行关联,向学生提问生活化问题,引导他们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布置针对性任务,推动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获得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实现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关注合作探究,提升学习能力

比起“单打独斗式”的知识学习,合作式的知识探究意义重大,能够帮助学生在协作中发散思维,加深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学习过程,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因此,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知识涉及复式统计图,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该复式统计图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观念,还需要展开相关统计活动,并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统计图。对于教师而言,该单元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之间积极配合,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达到学习目的。因此,在展开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为了确保合作更为顺利,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基本个性特征,明晰他们的基本学习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

在一开始的大单元学习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在小组合作中互帮互助,在组内进行知识探讨,发散思维,使自身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因此,教师可以在大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学能力,即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全方位了解本单元的知识。为了推动学生更为顺利地展开合作,教师还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及时观看并了解、分析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合作的难点给予指引,针对合作中的矛盾展开有效协调,促使学生在合作中掌握技巧。当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的合作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评价及反思,既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又能在反思中改进教学策略。

总之,合作探究是一种高效的知识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助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探究,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合作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强调学习总结,增强学习效果

学习总结主要是学习结果和过程总结。对于教师而言,一味“埋头苦学”知识学习难以实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但是,在学习这一行为结束后增设学习总结环节,则可以加深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知識学习情况,夯实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优化学习过程,更好地应对之后的知识学习。换言之,知识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闭环流程,即有开始有结束,唯有如此,才可以让整个学习过程更为完善。因此,在展开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强调学习总结这一学习环节,以此完成知识学习的闭环,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知识认识。

首先,在学完具体知识后,学生需要做好所学习知识的总结,即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全面且深入地梳理自己所学习的单元知识内容,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建立单元知识框架,加深知识认识。在知识总结的过程中,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学生需要积极提问、质疑,教师则需做好针对性解答。这样,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其次,总结完课本内的基础知识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复盘。对于学生而言,复盘知识学习过程,也是全面提高自我认识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更好地了解到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及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与同学交流、向教师提问等诸多方式,将这些错误的行为纠正过来,在后续学习中将进行得更为顺利,自身的能力也会因此获得一定的发展与提升。

最后,学生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知识学习背后的意义,深入了解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对自身的影响。而教师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做好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使其全面且深入地掌握知识。

总之,知识学习需要有总结环节,使学生在总结指导下提高认识,提升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有必要强调这个总结过程,以此提升教学质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可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使其素养进一步提升的教学策略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大单元教学注重的更为多样,不仅需要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学习框架,还需要他们在此过程中形成综合性素养。教师需要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作用,在学科的基本特征和学生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及时指导学生、不断优化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教学引导下夯实知识学习基础,提升个人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新课标素养过程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