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实践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思路

2023-09-16 04:40:21杨冬霞
家长·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核心历史素养

杨冬霞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这是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文从培养科学历史观念、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三个方面阐述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探究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思路。

一、构建基于教学实践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念

当下存在许多伪历史概念、历史虛无主义思想等不科学的历史观念,而学生在面对这些不科学的历史概念时,存在辨识不清、轻易相信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科学历史观念的建立。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与科学的历史观念,教师可以在结合主流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向主流价值观念靠拢,带领学生学会运用客观科学的思想理解与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这对学生科学历史观念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念。

(二)促进学生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如果学生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是难以实现对历史内容的充分认知,且学生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切实提升。究其原因,死记硬背仅是从表层对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并没有触及对历史知识的深层认知,而且死记硬背获得知识存在提取应用慢的问题,进而导致学生学习进步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构建历史核心素养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构建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可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与记忆历史知识,且能够做到深入学习。

(三)推动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是体现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其所构建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息息相关。对此,教师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历史核心素养体系,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在构建基于教学实践的历史核心素养体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历史课堂中的教学手段、教学思想等能够影响教学效率的内容进行一一调整,这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也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是历史教学迈向新阶段的重要体现。

二、构建基于教学实践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思路

(一)借助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在历史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指在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时,需要将其放置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理空间内,并结合一定的历史资料完成对历史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内,才具有其价值与意义。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呈现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

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为例,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重点呈现以下教学内容:第一,江南地区的开放;第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第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具体而言,首先,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播放《三国演义》影视片段与主题曲,将学生带回到了三国时期,使其在学习中实现对该时期历史知识的充分掌握。其次,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此图完成对信息图谱的填写,即写出魏蜀吴三国的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等基本知识。最后,在学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知识时,学生需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进行认知与理解,才能够知晓当时的江南经济的发展,如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且当时的农作物种类多、产品丰富,这是学生了解方式社会发展性手段。而学习当时经济发展信息、社会稳定知识等历史内容,学生能够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

因此,教师应做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的融合,让信息技术为学生生动呈现历史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借助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逐渐树立历史时空观念。

(二)自主搜集史实资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自主学习,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掌握分辨资料的方法,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既提升其学习能力,也提高其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为例,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分析重点知识内容隋唐盛世的脉络与成因,以及隋朝灭亡、唐朝中后期动荡原因。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搜集历史史实资料的方式尝试理解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会借助历史史实验证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客观性、合理性,从而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充分掌握。具体而言,在学习关于隋唐盛世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知识点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在学习“隋朝建设”时,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教材中皮日休诗词《汴河怀古二首》,了解隋朝在鼎盛时期的状况: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近不还。这说明隋朝当时的经济很发达,能够制造出万艘龙舸,并且船上栽倒扬州的丝绸也受到广泛欢迎。其次,学生可以引用杜佑《通典·食货志》对隋朝建设的描述: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天下义仓又皆充满,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在建设方面是广设仓库,以供应朝廷需要。从上述材料还可以看出,隋朝的粮食储备意识很有前瞻性,并且在各个地方都有实施,这样既可以保证朝廷的需求,也可以保障社会大众的需要,能够说明此时的隋朝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基于此,在搜集历史资料时,学生需要将教材中的史实资料与自己搜集的史实资料进行结合运用,做到有效融合,从而理解历史知识,培养自身史料验证能力。同时,在搜集与运用史料时,学生需要从正史中搜集,且要符合知识点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史料实证运用的有效性。

(三)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认知历史理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历史核心素养之一,需要学生在认知历史的过程逐渐形成。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会经常性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探讨与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借助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还能够从其他同学的分享中获得不同的认知与见解,这对学生唯物史观的树立有积极作用。

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为例,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学习隋唐制度变化相关知识,如什么是选官制度,演变过程是怎样的,什么是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以此培养唯物史观。在实际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即根据教材与材料中的内容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合作分析中,学生需要先厘清各个时期中主要的选官制度,再具体分析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通过分析可知,先秦时期是世卿世禄制、秦汉时期主要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主要是科举制。其次,学生可以具体分析每一个时期的选官制度,并挖掘其各自的特征,如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阶层不流通的弊端,打开了入仕的通道,能够保证在用人上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同时,该制度的弊端也明显,即无法摆脱被大家族掌控的命运。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九品中正制的概念、内容、特点、优劣等知识,也能够对九品中正制在整个古代选官制度中的意义与价值有充分的认知和掌握。

所以,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中看到历史制度、历史事件等内容的演变情况,这对学生深入分析与掌握历史知识有重要意义。同时,借助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还可以在讨论中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求真、求得与求通。

(四)从问题中思考历史内容,培养学生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作为学生应具备的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指学生能够在尊重历史内容的前提下,以实事求是与公正客观的态度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与结果以及历史事件带来的相应的结果。基于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历史知识设计相关的历史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为例,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积极思考,掌握以下知识内容:第一,了解该时期政变频发、三纲五常被严重践踏的史实内容;第二,分析大唐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第三,分析大唐精神的内涵。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首先,学生需要思考“隋唐时期都产生了哪些文化成就?”在分析中,学生可以总结出七个方面,即思想、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科技、中外交流,不仅要能够说出单一的具体方面,也要能够对单一内容进行历史解释,真正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知识。其次,在第二个问题中,学生需要思考“隋唐文化都有哪些特点?”从宏观来讲,隋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气象万千的特点。从具体的层面讲,学生可以借助影视剧作品、具体史实资料等解释历史内容,如分析影视剧作品中对隋唐盛世景象描绘的场景,借助所学知识对片段进行解释,以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实现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并从历史解释中进一步深入掌握思考历史知识。

(五)在实践探究中体验历史发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也是学生应重点具备的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爱国思想的认知,也能够让学生践行爱国行为。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实地考察、活动探究等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深化历史认知,提升运用能力,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家国情怀。

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为例,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应完成以下知识内容的学习:理解宋朝建制的原因与内容;掌握宋朝与前朝之间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不同;掌握宋代在政治、軍事、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基于此,教师可以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将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以文件的形式供学生进行学习观赏,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两宋,如宋朝疆域图、军事用具等,以此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对两宋的认识。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历史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并通过对每一个展品备注信息的观察,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时,借助具体实践参观的方法,学生在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后也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内容与体验中所见的知识进行相互印证,以此加深对两宋历史知识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博物馆讲解员分享中进一步了解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绍兴和议等具体的历史事件,还能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宋代历史的认知。

因此,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时,教师不仅可以借助课堂上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认知历史,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进而加深其对家与国的认识,树立家国情怀,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基于教学实践构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教学效果变得更高效、更高质,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在构建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自主搜集、合作学习、问题设计、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助力学生综合、全面地成长与进步。

猜你喜欢
核心历史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