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武
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关系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成败,也决定着教师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利用。针对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如何评判教学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问题,教师需要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让目标成为指导教学、检验教学的标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精准的教学目标与课堂效率息息相关,因而教学目标要做到“精炼认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要求
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整堂课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因而教师需投入更多精力于备课中,以求在备课中制定教学目标。为了精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课标,基于语文素养,研读教材,研究学情,以此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一)了解学情,筛选目标
经验是学生“已知已会”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教师不需要重复教,但在实际课堂教学时却经常重复地教给学生旧的知识,比如写人物时要注意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来描写。因此,在筛选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了解学情,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学生过去到底学了哪些内容?这是学生一直在学的内容。二是想一想在这堂课过后,学生未来还要学哪些东西?这是这堂课可涉及但不需深究的内容。三是今天这一节课的核心知识是什么?要学的又是什么?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则可以筛选针对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去掉旧有的重复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避免“创可贴”知识
语文离不开五个字“语文五大支柱能力”——听说读写思,他们缺一不可。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四大支柱能力,面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教师还需叠加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思,即思维能力。听说读写思这些核心能力必须在课堂上给予培养,否则它可能不能成为一节教师所认为的语文课,即便它的創新程度很高、文学色彩很浓、调子很高,也难以实现语文的育人价值。
例如,在“写人习作”主题教学时,教师一般给学生一些耳熟能详的标签知识,或类似创可贴一样的知识,导致学生认为人物就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甚至还有学生认为写人的时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衣着、动作、心理,可这些知识在学习论中类似于创可贴,即典型的标签化知识。这些知识运用在考试答题中似乎管用,在应对教师提问时特别具有针对性。因为它绝对正确,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贴,故称之为“创可贴”一样的知识。但现代化教育更加注重创新思维能力,许多题目更强调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发散性和不固定性。所以,教师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创可贴”式知识讲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天马行空,体现新时代背景下新少年的活力。
二、精准定位目标的三层解读
以统编教材四上第五单元为例,单元导读要求“了解作者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针对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第一层,目标中呈现的语言结构是怎样的?了解的对象是什么?目标的语言结构很清晰,即“了解某某”,对象是作者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策略、诀窍等。“清楚”就是清晰、明白、有条理;“不清楚”就是糊涂、零散、次序混乱。读懂了目标,则需知道到底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这就是统编版教科书的规定动作。
第二层,目标中发出的“指令词”是什么?教师需特别关注统编版教科书中的“目标指令词”。“目标指令词”可理解为目标所提示的“要怎么学”,即学习行为的具体指挥动令。目标理解中的指令是指挥学生到底该怎么学、以何种方式参与学习、开展哪些学习行为等,这就是指令词。教师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每次的课堂教学该做什么是相对清晰的。
五年级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在解读目标时,首先,学生需知道什么是“了解”,关于“了解”可以怎么操作,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对词语的品析、句子的分解多方求证了解,也可以通过同伴合作辩论的方式了解目标,还可以通过描述评论、总结或反驳的方式了解。
第三层,目标中携带的实践期待有哪些?教师需明确这个目标对教学实践的期待和教学效果。一是“写清楚”的内涵认定,二是“写清楚”的方法获取,三是“写清楚”的效果鉴别,这就是“教—学—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并非学生只学习本节课的“干货知识”,而是要充分地获取方法,方法要可运用,能够举一反三。而评价的内容和维度应该同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内容相一致。
三、内容分门别类,明确教学目标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课程标准对“写作目的”有比较详细解读,它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传递信息、劝说、表达和进行文学创作。基于这样的前提,写作表达方式可以分为:记叙、描写、说明、议论、辩论等。而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有一种误差,将“表达方式”当作“文体”来进行教学,一直在教学生如何写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但用这种表达方式对文体进行一个区分,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写不清楚文体。因为在创作中,任何一篇文章都会运用到描写、抒情或议论这些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要明确范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并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表达方式区分文体。
例如,在《太阳》《松鼠》教学时,有的教师一直讲不清楚这两篇课文的文体。但在学生既有的认知里,说明文的语言更应该是“干巴巴”的,可是例文怎么这么生动有趣呢?因而,教师需告诉学生,这些文章都是“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居多而已,还不能称之为具体的文体。在讲解例文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并模仿写作,让学生写一个“寓言”或“民间故事”,但不会让学生创造一个鬼故事、诙谐故事或传奇故事,因为这不是一种文体。可见,清晰的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它是指导教学方向的落脚点。
此外,当写作要求为“远离学生的生活”时,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类似的实践或经历过相关的活动,而教师却要求他们“写真实”,学生是难以做到“真实性写作”的。一个好的文学作品,仅写真实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要虚构要结合。如《刷子李》一文,冯骥才先生在介绍文本创作的时候告诉读者,这并不是一篇写实的文章,而是他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实践和体验迸发的创作灵感,并真实地把一个人在文字中复活,创造出来。正是由于这样丰厚的实践积累,还原了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形象,作者才能呈现一个“活生生”的刷子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基于生活原型去创作。然而,学生所见的真实是有限的,仅仅写真实,学生的思路会越来越窄,因而还需鼓励学生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同时,发挥想象和大胆创造。这些都需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丰富自身体验,及时做好记录,积累写作的素材。
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需将习作内容分门别类,告诉学生写作的文体,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并基于文体特征提出相应的具体可行的写作目标,同时,引导学生灵活地调用各种表达方式,实现写作目标,呈现文体的特征,虚实结合,将文章写得更生动有趣。
四、教学“精炼认知”,提高课堂效率
(一)“精”: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抛弃“标签技术”,达到“精炼认知”。以统编教材五年级第14课《刷子李》为例,这篇课文的写作教学目标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最经典的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等学生都了解,但即使知道这些写作方法,有的学生认知比较模糊,不知道如何下笔创作。因为85%的“认知”是学生原本掌握的写人物的方法,但教师还要给学生叠加15%的“核心知识”。
“精炼认知”的“精”是精准、精确的针对性。针对本次的教学核心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探索如何写一个具有“高超技艺”的人。当学生的目标越清晰,指向越集中,目标越容易达成。在写人习作教学时,教师需选择典型的范例,瞄准特殊性,开展集中练习。
例如,莫泊桑拜师福楼拜这一故事,与写作指导有相通之处。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去一个街道上观察最普通的马车,让他在一个街道上写马车,写了一两年。作为他们师徒写作训练的一个项目,教师读到这里都不可思议,如此名家学习写作,竟还是学习马车,原来写作训练可以任意命题。如果要求一个学生去路上学习写马车,学生很快就写完了,也写不出其他内容,因而他的习作练习要從典型和特殊入手。所以教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要“精准”地指向具有高超技艺的人。当学生明白这一点,有了精准的写作方向,目标清晰,写作效率自然得以提高。
(二)“炼”:提炼合适的表达方式
当教学目标集中指向的时候,教师会发现能够写好高超技艺的人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由于授课课时有限,学生的能力范围有限,因此教师应该做好“提炼”工作,从教材备课入手,提炼与写人物密切相关的素材。
第一种“文本素读”,即直面文本的阅读,通过文本朴素的素读,寻找表达的陌生化。例如“生气”有一个词叫“愣说”,这种表达采用了一个很陌生的语言。在《珍珠鸟》一文中,最后有一句话用了一个词叫“流泻”。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教师发现作家用了一个特别的词,即“流泻”,该词指很顺畅地流淌的意思。再回读文字,会发现很多参考资料中写到这篇文章是“借物抒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冯骥才只是在写一个生活故事而已,他不需要借这个物来抒情。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一直在书写一个生活中非常自然的故事,所以最后“流泻”出了这样的情感,这种抒情方法称之为“自然而然”,这就是金庸笔下的招数——“无招胜有招”,写作正是如此。
第二个基于文本,找到写作密码。一个文本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写作的密码”。“写作”也可以称为一个编码的过程,是把自己心中的意思、想法通过文字密码组合而成的一段话,即“编码”。学生阅读即直面文本进行解码的过程。如果要想解开这个密码,至少要知道作者是用什么规律来编码的。这个规律就是作者的写法及写法的特征。
第三发掘文学创作背景。前文提到冯骥才的《珍珠鸟》,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珍珠鸟》的故事是有虚构的成分。基于学生的认知范围,面向生活真实的基础,这就叫“文学创作背景”。了解文章背景,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习得表达方法。当通过对陌生化的表达、写作方式进行探索后,可以揭秘文学的创作背景,获取可教的内容,并“提炼”出来教给学生。
(三)“认知”:可迁移的写作方法
“认知”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入课堂时,学生原本就有一个认知起点,离开课堂时,有一个认知的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落差越大,这堂课的效果越好。因此,如何才能瞄准学生的认知进行写作教学,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整堂课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在不断建构的,“建构”就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认知一直在变化、重组、再变化、再选择。“知识重组”“加工”“选择”这个动态的过程即为“建构”,意味着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跟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在改变,知识结构会随之发生改变。因而精准的写作教学目标定位,精炼的教学内容非常关键,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可迁移”的。学生学完这一课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时候,他在一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能在相似的学习情境中迁移运用。例如,在《刷子李》一文中,学生学习了技艺高超的人可以怎么写,当学生跳出这个课堂,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可以灵活运用。这种迁移即说明教师的教学是有一定效果的,这堂课是有效率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中要做到“精炼认知”,提高课堂效率,归结为以下几点:课前了解学情,清楚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范围;课中看到学生思维的“变化”,新的认知正在“建构”,这个“变化”是一直随着这个课堂的内容不断地改变,而不是旧知识的重复,需避免旧经验的“重复输出”;课后进行课堂反馈和检验,遇到相似的学习情境时能做到“迁移”,举一反三。可见,精准的教学目标与课堂效率联系紧密,教师需在课前备课中研读教材,精准提炼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目标,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在习作课堂上不断重组建构知识和发散迁移方法,从而提升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