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莲 滕达
《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太阳则表现了艾青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艾青诗选》时,设计了量少质精、贯穿学习全程的作业,助力学生高效阅读。
一、前期指导作业
阅读名著前,教师需要根据名著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与认知情况,营造引发学生共鸣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联想与思考,引领学生的阅读行为。在前期指导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
作业一:艾青诗歌我来读
诗歌要读起来。只有读起来,我们才能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句式美和音韵美。我们可以采用如下读诗策略:把握情感基调,读出节奏、韵律,揣摩语言,分析意象,关注修辞,想象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提炼关键词等。请你用这些策略朗读诗歌,读熟后,配上合适的音乐朗诵诗歌,并将朗诵音频或视频发送到班级群。
在完成“艾青诗歌我来读”作业时,学生浏览目录后,选择其中一首自己最感兴趣的诗深入研读,并配音朗读、录制音(视)频。音(视)频录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消化了知识,又锻炼了朗诵能力。
二、过程推进作业
名著阅读需要立足文本,但又不能局限于文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思维阶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在过程推进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
作业二:封面设计我来定
下面是李阳同学设计的《艾青诗选》封面应征作品,如果要你在封面上再添加一个物象,你会选择什么物象呢?简要说明理由。
在完成“封面设计我来定”作业时,一名学生选择补充“太阳”这一物象,并给出理由:因为“太阳”是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之一,在艾青的诗歌中,太阳的形象十分鲜明,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又与光明、希望、力量、朝气蓬勃的意向联系起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该作业旨在让学生精读文本、主动探究,理解文本内容和主旨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中期检查作业
名著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将所读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交融学生个体生活经验与名著阅读情境,使学生习得知识、提升素养。由此,名著阅读作业设计应体现生活化、实践性,聚焦“能启发、可讨论,能实践、可操作”。在中期检查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
作业三:百度词条我来编
请你为《艾青诗选》编写“百度词条”。词条中需包含作家作品、主要内容、文学意义等信息,字数在200字左右。
示例:《唐诗三百首》百科词条
《唐诗三百首》是由清朝蘅塘退士编撰的一部唐诗选集。该诗集选诗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隐逸山林等。诗歌体裁包括古诗、乐府、绝句、律诗。该书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等,其中以杜甫的诗数量最多。
作业四:思维导图我来补
在完成“百度词条我来编”作业时,学生根据示例编写的词条如下:
《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他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赞扬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广泛,思想更浑厚,情感更深沉,手法更多样,艺术更圆熟。艾青一直践行着“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在完成“思维导图我来补”作业时,学生在“形式美”一栏后补充“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在“意象美”“语言美”“情感美”后分别补充“太阳、天空”“清新自然、简洁”“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等关键词,在“理性美”一栏后补充“《盆景》,一曲自由的颂歌”“《失去的岁月》,借自己被流放的心酸岁月抒发沉痛之情”等典型案例。
编写百度词条让学生根据内在逻辑关系重组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从而提高了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积累了文字表达的技巧,拓展了表达思维的方式。补写思维导图作业将作品内容图示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作品的整体认知,直观地呈现各要点间的层次,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收尾总结作业
作业作品化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有效策略,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当下的学习水平和需求,自主建构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开展高质量的语文实践。在收尾总结环节,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
作业五:联系生活我来写
诗人的本领就在于发现常人不易察觉的现象或道理,读诗的用处也就在于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获得新发现、新体悟。我们所认为平凡的,实则可能是新鲜有趣的。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见”到了哪些诗意呢?请将它化为诗行。提示:1.有感而发,真情流露;2.发挥联想和想象,巧用意象;3.检索名句,仿写改写,化为己用;4.捕捉灵感,即想即写,多写多改。
以下是一名学生创作的作品《我想》——
天上的星星真多
一闪一闪
像一颗颗亮晶晶的珍珠
如果能把它们摘下来
串成一条长长的项链
挂在妈妈的脖子上
那一定非常漂亮
教师让学生利用诗歌单元所学的方法,结合阅读《艾青诗选》所获得的技能,把诗歌和生活建立联系,让写作变得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曹春莲,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滕达,孝感市楚澴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