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武 邱新红
大单元教学与单篇文本教学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单元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巧妙嵌入单篇文本教学中。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具体文本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同步完成了单元总体学习任务。笔者结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谈谈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精研单元板块,建立板块间的逻辑关联
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从大单元教学角度看,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这两个重点应成为该单元教学的总纲,单元内各篇文本的教学必须服从并服务这两个教学重点。
该单元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统领下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珍珠鸟》4篇课文,另外,该单元还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置了“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和“语文园地”3个助学板块。该单元的4篇文章都出自名家之手,写的都是具体的事物,体裁都是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或人生感悟。教师要精准把握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全面解读单元人文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的内涵,而且应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分析课文、助学板块与单元语文要素的内在联系。
从单元人文主题来看,《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描写的对象是“鸟”,《桂花雨》描写的对象是“花”,而《落花生》与“花”“鸟”似乎没有关联。其实,单元导语中的“一花一鸟”使用了借代手法,代指大自然中的所有事物,并非专指“花”“鸟”,这样理解,《落花生》被编入本单元也就合乎情理了。另外,从单元其他板块分析,这里的“花”与“鸟”还可延伸到大自然以外的事物,如手工艺品等,这一点从“习作园地”板块对“我的心爱之物”的提示中可以得到佐证,如“玩具小熊”“陶罐”“风铃”“瓷虎”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这样理解:无论是大自然中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还是工艺品、文具、玩具、宠物等具体事物,都可能寄托着人类的某种情感,都可以作为描写的对象,以及抒发情感或表达人生感悟的载体。
从单元语文要素来看,单元所有课文都能为“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提供写作借鉴。课文的具体内容、具体写法与单元语文要素高度吻合:“习作”板块要求学生写“我的心爱之物”,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运用和落实,“语文园地”板块是对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巩固和拓展,尤其是“日积月累”栏目中的《蝉》,不仅为学生积累古诗词提供了典型材料,还巩固、强化了单元人文主题。
“口语交际”板块中的“制定班级公约”似乎与单元语文要素关联不大。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其视为纯粹的口语交际或语文实践活动,割裂了单元内各板块的内在联系。从大单元教学视角看,“制定班级公约”表面上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其实,板块内容已经说明“制定班级公约”必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认真观察、分析班集体“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可见,制定班级公约必须基于班级的实际情况,必须基于学生认真观察到的班集体问题,这样的班级公约才有针对性。从这个角度看,认真观察、善于分析是“口语交际”板块的教学重点。而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具体事物的特点。只有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发现蕴含在具体事物中的情感生发点或人生感悟点,从而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表达人生感悟。所以,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教师必须基于单元教学总目标全面分析、立体解读单元内课文和所有板块中或明示、或暗示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二、单元目标与单篇价值有机结合
毋庸置疑,单元教学目标统领单篇文本的教学,单篇文本的教学必须服从或服务于单元教学目标。但是,单篇文本各有其自身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篇文本的教学,又要突出单篇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
《白鹭》描写了白鹭的颜色、白鹭身段的精巧以及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落花生》讲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和议花生的事,突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桂花雨》回忆了“我”小时候在家乡“摇桂花”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珍珠鸟》写“我”为珍珠鸟创造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显然,四个文本都是写具体事物的,四个文本承载的人文主题都是表达某种情感(表达人生感悟是抒发情感的特殊形式)的,但《白鹭》侧重于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描写,《落花生》侧重于建立人生与具体事物特点的内在联系,《桂花雨》侧重于借助家乡的具体事物表达亲情和乡情,《珍珠鸟》侧重于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将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具体文本的侧重点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笔者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通过学习文本,掌握观察、描写具体事物的方法;②学习建立具体事物特点与人的精神品质之间的联系;③观察独具家乡特色的某个事物,借家乡事物的特点展示乡情或亲情;④学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特点;⑤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⑥写一种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些目标由浅入深,由读到写,由“知”到“用”,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梯度,又将单元总体教学目标与单篇文本教学价值有机结合起来。
三、综观“大”单元,突破“小”难点
大单元教学虽然强调“大”,但这个“大”指的是大概念、大任务和大情境,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从“小”处入手。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教师要在单元总体教学目标的统领下,结合学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突破“小处不可小看”的学习难点。限于篇幅,笔者仅以对比手法这个“小处”作一说明。
本单元四篇课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以突出具体事物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白鹭》把白鹭和白鶴、朱鹭、苍鹭进行对比,突出白鹭的精巧之美;《落花生》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突出花生的默默奉献;《桂花雨》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突出故乡桂花的“香”和“淳朴”;《珍珠鸟》将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进行对比,突出珍珠鸟的可爱。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如下学习支架:①结合“语文园地”板块“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的材料,分析它们在描写上的共同点;②从《珍珠鸟》中找出类似的写法;③如果你要写《我的心爱之物》,如何突出“心爱之物”的特点?学生借助学习支架,很容易得出结论:要想突出事物特点,除了运用正面描写、细节描写,还要把所描写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因为对比更能突出事物特点。在后续的练笔环节,学生自觉运用了对比写法。
(作者单位:崔云武,枣阳市太平镇中心小学;邱新红,枣阳市鹿头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