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妍妍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营造精彩纷呈的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引入幼儿园课程,既是对传统幼儿教育模式的改造,又给新时期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带来挑战。如何能使幼儿教育更加丰富、有趣、多元,推动幼儿身心全面成长?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罗星幼儿园将信息技术赋能课程,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可能。
漫步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罗星幼儿园(以下简称“罗星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城堡式的建筑风格,让幼儿心生向往和热爱。在智能化的环境中,幼儿积极协作,点燃了学习热情,激发了探究欲望。结合“玩·美”教育特色,罗星幼儿园构建了共同性活动和特色性活动相结合的园本化课程,致力于通过经验积累,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可能。
“我们努力探索多元模式,从室内空间向户外环境自然延伸,拓展教育的内容与时空范围,同时注重融入信息技术,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使课程建设不断优化。”园长王英说道。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幼儿园努力构建更丰盈、更富价值的课程建设生态系统,以“玩美田野”作为园本特色活动的支点,从理论界定、实践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田野活动数字化应用的具体设想,包括开发幼儿田野活动数字场景、使用过程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让幼儿在数字化教育空间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信息化赋能园所保教的过程中,王英最大的体会是信息化建设高效助力了课程实施。它能让教师在鼓励幼儿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加快幼儿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步伐,真正体现尊重幼儿、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以“神秘的蛇莓果”活动为例,幼儿从发现蛇莓、引发话题到探索蛇莓果,开展项目化学习。教师通过预设活动,让幼儿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做好前期经验的铺垫,让探索更科学。幼儿采访家长,并充分运用信息检索、交互信息等手段,最终生成集体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既可以使用相关App,又可以使用科技产品进行问答互动,获得知识。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不是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也不是以系统地讲授书本知识为手段,而是一个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得综合性经验的过程。罗星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中的亮点“四季轮回的芭蕉树”,则通过实时监控建立起幼儿与自然紧密联结的纽带。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亦能窥见幼儿园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完善课程建设的过程。
2021年7月,罗星幼儿园成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围绕智慧保教,幼儿园将“四季轮回的芭蕉树”课程与信息技术广泛结合,并逐渐使课程生根发芽。
王英期望通过设置多角度观察设备、自动定时摄影等技术,记录芭蕉树一年的变化,让幼儿从动和静两个角度来观察世界,通过记录的视频向幼儿展现芭蕉树在不同季节、气温的生长变化。同时,教师围绕芭蕉树的变化开设一系列课程活动,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与生命的关系。
“老师,芭蕉树发芽了。”“小小的芭蕉树能否长成大芭蕉树这么高?”“芭蕉的果实可以吃吗?”“冬天,芭蕉树被砍光了,还能活吗?”……关于芭蕉的果实、叶子、幼苗和枝干,幼儿的脑袋里产生许多小问号。带着种种问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调取视频,让幼儿看到芭蕉树的速长过程、探秘芭蕉树的夜晚景象,并将问题和探秘的过程做成二维码,让幼儿循着同伴的脚步一步步探索发现。王英表示,幼儿园会把影像记录按照季节分类,幼儿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观察、记录各个时期的芭蕉树,让课程变得更自主。
借助电子设备,幼儿园开发了“芭蕉四季”园本课程,架构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活动,分别包括“芭蕉游戏”“笔记芭蕉”“芭蕉课程”“芭蕉故事”等模块,可以上传照片、视频、课程案例、艺术作品和童谣儿歌。教师围绕着庭院中的芭蕉树和幼儿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同时通过终端汇总和保存课程资源。通过使用素材和生成素材,再加上审核、研磨,不断丰富园本特色课程。
“丈量芭蕉大作战”生动展现了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对创新设备应用、创新手段支持的思考;“咔嚓一下‘芭’”把教学场域搬到了户外,教师充分利用园内四季轮回的芭蕉树,让幼儿在拍拍和说说中感受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芭蕉之美。
在园三年,庭院中的芭蕉树陪伴幼儿度过一年四季,幼儿也见证着芭蕉树从平地生根到郁郁葱葱的历程,感叹着芭蕉树生命力的顽强、春风吹又生的伟大。其间,幼儿的探究空间、探究方式和探究视角也发生着变化,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等各项能力都有所提升,更加乐意亲近大自然、大胆表现自己。
“使用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给课程的深入实施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王英看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并且用多元化的方式将其架构在课程建设中,能有效采集数据、生成儿童画像,促进科学保教的实施。例如,建设“玩美”金山田野课程数字化主题空间,通过幼儿行为数据采集,精准呈现主题学习情况,为教师个性化保教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办园特色,幼儿园开发了云端画廊软件,为幼儿创建“云上画展”,进一步拓宽家园共育的空间。平台支持上传、欣赏、留言,教师可以对互动采集的数据进行查看、管理,并建设线下展示区。通过使用“向阳而生”植物种植软件,帮助幼儿在植物种植、管理活动中对植物生长进行更全面的观察,给幼儿提供自主活动记录和科学便捷的指导。在王英的引领下,幼儿园致力于守护幼儿的幸福童年,希望能用电子画板、实物收录等方式珍藏幼儿的童年记忆,并通过建设“玩美”博物馆留住童年的诗意,将稚趣传递,让美好永存。
“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不应仅停留在幼儿使用的一些智能设备,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幼儿的视角去感受、理解和认同。”在王英看来,成人是幼儿使用信息技术的第一道筛选屏障,在使用信息化产品以及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把好关,不滥用,不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这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和“儿童优先发展”理念的真正落地,“不以成人的需要而需要,而以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前提,去呵护幼儿”。
历经时间的浸润,罗星幼儿园在信息技术实施过程中,充分融合课程理念,并将其真正落实到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他们变革育人方式,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拓展幼儿运用信息的媒介。“只有深度挖掘信息技术,赋能于管理、保教与保育,才能让我们真正看得见儿童、看见儿童的成长。”王英坦陈,巧用信息技术,让其真正落实到课程活动中、教师理念中、幼儿发展之中,才能助力幼儿科学成长。
信息化转型创造出的教育价值值得肯定,王英也会带领教师和幼儿持续探索、前进,让他们在成长与发展中智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