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青年为何热衷“权谋文化”

2023-09-15 18:59王宇英
人民论坛 2023年16期
关键词:权谋职场权力

王宇英

【关键词】青年 “权谋文化” 青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和有资源的人合作,和没退路的人共事”“权谋家的眼里没有好坏,只有强弱”……当下,网络平台中出现不少以“权谋文化”、厚黑学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资料、影视作品解析,传递权力崇拜、投机取巧、拉帮结派等封建思想。网络上“权谋文化”的传播蔓延吸引了一些青年关注,有的青年热衷在短视频平台观看“官场戏”“商战戏”分析解说,研究所谓的处世哲学,个别青年甚至在问答平台付费求“升迁秘诀”。①本文围绕青年怎样看待“权谋文化”,有着怎样的困惑和期待等议题,采用深度访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当代青年对于“权谋文化”的体认与理解。

“电子榨菜”与“电子鸦片”

不少青年将自己在吃饭过程中所观看、收听的视频、音频等戏称为“电子榨菜”,这种说法既肯定了这些文化产品的“下饭功能”,也表明其并无太多营养的事实。但如果因此就低估这类作品的影响,那就会忽视其潜在威胁。历史悠久的所谓“权谋文化”近年来在作为“电子榨菜”的小说、网剧、短视频中屡屡出现,确实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从潜意识层面来看,虽然观者“就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没事无聊”,但是这类“电子榨菜”确实会对青年造成潜移默化的伤害,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权谋文化”与现代民主政治是相背离的,对“权谋文化”的妥协与接纳往往意味着对于潜规则的默认、对于程序正义的轻忽。

与“电子榨菜”相比,更为复杂的一种现象是“电子鸦片”的产生。青年在现实中遭遇困境之时,有部分人会选择看爽剧、读爽文来消解与排遣负面情绪,有受访青年说:“在职场中难免有苦闷,看一看这些比较爽的宫斗剧,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年轻人在工作中遇到难关的时候,把剧中人当成自己,看他们的悲喜,感同身受,感觉到是一种释放,能够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负面情绪消解掉”,“算是一种电子鸦片”。应该看到的是:一方面,一些青年选择此类作品纾解情绪,实际上展示的是对此类作品的某种认同;另一方面,这类作品之所以有“电子鸦片”之称,又能显示出青年是有价值批判能力的。在深度访谈中,有受访青年认为:“在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环境中,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地逃脱”,“如果光凭‘真善美,有的时候可能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似乎个别年轻人已经默认或接纳了“权谋文化”的逻辑,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他们讲述更多的——也即硬币的另一面——是对媒介、平台、作品、环境的审视与反思。小说、电视剧、互联网、社交媒体使得不少青年关注所谓的“权谋文化”,媒介为“权谋文化”传播提供了土壤。部分青年会细致分析宫斗剧,认为其中既有刻画、传播“权谋文化”的典型作品,也有进行隐性推崇的作品,但还有一种作品,实际上是利用权谋的形式表达反权谋的主张——“它里面处处体现的是权谋,但是当你看完以后会感到一种悲凉,算过来、算过去,仍然改变不了什么,其实反而让我不想去搞权谋,因为发现忙活一大圈以后,其实现实还是这样”。他们也明确看到,很多文化作品都是归旨“真善美”。

青年对于媒介物的分析展现了较高的媒介素养,使得他们不仅对依附于、隐藏于个别作品中的“权谋文化”具备了基本鉴别力,而且也有更强的行动力。他们认为这类作品的现实性非常有限,无法落地,虽然看似会提供一些职场问题的解决办法,但“如果要去实际运用,我可能更偏向于去学管理类的知识”,而且强调在工作中“更多的还是要靠能力”。他们普遍提到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要掌握处事之道,“一方面就是多看经典书目,形成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另一方面是要与人沟通交流,有实践环境,结合自身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去衡量、去考虑”。由此可见,多数青年面对外部“权谋文化”的影响时并没有自我强化权谋人格,而是去寻求更专业的帮助,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青年对于“权谋”的认识是辩证的

1835年8月12日,17岁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年轻的马克思在思考职业选择时强调了“尊严”“创造”“崇高”“自豪感”。在西方,权力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朗对权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权力论》一书中从动机与目的等角度对权力进行四分法分析,用两个变量组成四个位置,展现了对于权力认知的复杂性。

同样,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对于权力与权谋的评价也是复杂的,对其正面作用的肯定不仅古已有之,即使在今天,《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也仍是人们学习为人处世、职场法则,甚至是“商战”技巧的重要文化载体,权谋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智慧。由此可见,权力本身没有邪恶性,如何运用好权力,以什么为尺度,把握怎样的原则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②

受访青年对于权力和权谋的认识是辩证的,在谈及“权谋文化”时,他们普遍会从运用权谋手段的目的出发展开讨论,有受访青年表示:“如果说是站在个人的利益上考虑权力,比方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或者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我觉得这可能就是非常贬义的一个词。但如果是考虑集体利益,比如单位、部门、国家的利益,它就是一个褒义词……其实最大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比如说更好地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当代青年能够明确区分领导艺术和领导权术。领导艺术是领导者以灵活性和创新性思维,用一定的领导条件、领导原则和领导方法来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的方法,反映领导者在知识、经验、才能和气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领导权术则是领导者使用厚黑、狡诈、欺骗等手段,以实现自身目的的方式。受访青年对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运用权谋给予了正面评价,认为领导需要“方式”“技巧”“谋略”把“大家都团结在一起”,“思想的高度统一”才有助于实现更宏远的目标。这种对于权谋的正面评价与职场风气明显改善有重要关联,访谈中多位青年肯定了其工作环境:“央企内部的环境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我确实没有感受到有什么非常深刻的资源分配不均,大家的团队协作意识还是挺强的。”“領导都挺和气的,而且不太会搞小圈子。”

在分析上述职场风气形成的原因时,干部年轻化这一因素被屡次提到:“政府部门中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一些干部综合素质很高,年轻人可能有更多的创意、想法”“他们的管理思维相对来说也比较先进……他们是希望与时俱进的,其心态首先就是包容的、开放的。”一位年轻的团队带领者现身说法,描述了作为青年领导者的心态:“我进入职场就是想着以诚待人,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太会想比如说送礼,或者说每天琢磨领导心理之类的,我更愿意用工作或者实力说话。”

由此看来,年轻人包括青年干部都更为看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与以完成工作任务为重心的工作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感受到权力与权谋对于职场的负面影响。“权谋文化”的非制度性、去价值化、非公开性、自利性的一面对青年来说并非是陌生的。因而,他们会批评那些业务能力和动机不纯的人,也会担心后面因“内心不甘”而妥协,“活成了自己不想变成的、很讨厌的那一类人”,还会有意识地去反思、批判“权谋文化”。青年是敏锐的,他们的批评、担心与反思正反映出“权谋文化”虽有正面价值,但消除“权谋文化”负面影响的道路并不平坦,仍面临很多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

青年正处于工作伦理形成期,极易对“权谋文化”产生认知偏差,甚至养成高权谋人格。据研究,成就动机、交往与归属动机、权力动机这些人类共同具有的心理机制会对此有直接影响。如果“权谋文化”土壤比较发达,一些青年会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人际关系互动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而形成稳定的高权谋人格。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在工作学习之余所接触的文化产品对其影响很大。

部分青年热衷“权谋文化”的背后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分析部分青年热衷“权谋文化”现象折射出的青年心态和客观需求。青年走出校门、家门成为“职场小白”,都有着能够快速融入职场的迫切愿望,部分职场青年会产生焦虑、彷徨心态,还有的职场青年正在遭遇挫折、瓶颈,想在所谓的“权谋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希望通过吃透“潜规则”更快成长。

在访谈中,青年们的讲述也显现出由此而生的迷茫与困惑:“很迷茫,怎么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用更多的举措来保证公平竞争。”在“权谋文化”高度发达的个别情境中,一些青年往往会自我设限,主动疏离,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因无所适从而自我封闭的情况,“从青年的角度来说,不少人现在都有点自我或者说自闭,大家可能都要向内发展,基本上能少打交道就少打交道,能自己完成就不麻烦别人”。

接受访谈的青年展现了健康的权力观。在职场遭遇人际摩擦之时,从对工作负责的角度出发,年轻人通常会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方法,比如暂时压抑内心的不满,采取一种回避的方式平息争端——“如果我因为一些小问题就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可能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行为。”这看似是一种策略手段,实际上是团队意识、责任意识让他们放下了意气之争。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年轻人非常重视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会运用“中国式的、西方式的,手段也好、方式也好”去“建立良好的私人情感”,“真诚地想去处好个人关系”,得到上级信任的同时“照顾到下级,带动下级更好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他们也提到了权术,但更多的是从历史、领导力理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知心”是“引路”的前提,了解青年、理解青年是开展青年工作的基础。年轻人普遍拥有更广阔的眼界、更强的学习意识,在遇到权谋问题带来的困惑与挑战时展现出的辩证思维和理性、乐观精神令人感到振奋,愿他们在认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在实践中达成目的与规律的统一、崇高与明智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特此向接受访谈的蒋帅、李敏、赵紫来、高飞和其他青年朋友致谢)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口述史学与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VSZ008)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莫让网上错误的“权谋文化”为职场青年“挖坑”》,半月谈网,2023年3月23日。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22年10月25日。

責编/赵橙涔 美编/陈媛媛

猜你喜欢
权谋职场权力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影》
由“王纶案”看明宪宗的权谋
刍议《笑傲江湖》中权、术、谋
权力的网络
“权谋”纵横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